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翻阅了一遍,主要内容都有论文发表,早看过。书内作者照真心民国装逼范……参考文献和注释实在有不少问题,看不出来是哪家的标准……而且第一页注释就有装逼导致的瑕疵。汪朝光的序言还可以。作者本意挺好,实践实在……不是黑,吐槽而已
那一点灵气!
标哥最近开始转内政了
近代史的书读起来就是很困……
仍旧是博士论文,博士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内容处理细致,但标题未免有夸大之嫌,对旧秩序始终未有明确概念,故终陷入文不对题的窠臼中
博士论文改的。前三章不好看,后四章特别好看!书写的好看与否,不仅取决于作者本身,也取决于选题。后四章其实是可以跟陈以爱新书中的“东南集团”相呼应的。
本书重点是在前人的内政外交互动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舆论与民初外交的互动,同标题不是很紧扣。抛却标题不论,对舆论与外交的考察,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一言难尽,哎,马老师的水准飘忽不定
三🌟半吧,中规中矩
一本主题集中的论文集。
三星,史料用了功夫。标题和序言(即说我要如何做)比正文内容(实践)要精彩的多。有几条对我来说比较新的认识,重视外宣和董显光,从袁政府就开始了;华盛顿会议的出席代表问题在国内闹得那么厉害,不少派系都卷入进去;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五章也就是历史研究那篇文章颇可读。 所谓国民外交的问题,尽管背后往往有派系掺和,但怎么感觉国民党之后,连名义的国民外交都没了。 另外,翻完整本书,也没明白中国怎么突破旧秩序的。
近代史课花活中的一项,以一种痛苦的心情来读 某些知识有点启发性
后记中谈到朱维铮对中国史学者国际视野的强调,尤其在民初这段“国际化”的史实进程中,对同时期世界史的关注更加重要。本书虽是论文集,但全书大多展现了作者广延的视野,并能将国际史实与国内政治相关联、重视此时期公共势力崛起和民族主义嬗变之因素、梳理民初社会在现代化和政治转型历程中的探索,较好重现了该时期复杂多元的面相。本书中对于“反应”模式的研究也多有创设,中外间的相互影响都共同推动了政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深入。稍感不足的是,尽管书名有“1912-1922”这一研究时段,作者对于参战后的历史显然更加重视,而对于1912-1917时段的研究略显薄弱。汪朝光的序言非常有水平,书中对于民初报业起伏和政治谣言的探究也引人入胜。
内政与外交的相互纠缠在北洋时期表现得特别明显,理想化的国民外交与现实主义的北洋政府外交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北洋政府的覆灭部分也是受到自己一直倚赖并刺激壮大的民族主义的反噬
为了活动不被…我是不是应该给个5星(雾)
> 冲破旧秩序
8 有用 嗨呆客抓紧时间 2013-04-12 20:14:45
翻阅了一遍,主要内容都有论文发表,早看过。书内作者照真心民国装逼范……参考文献和注释实在有不少问题,看不出来是哪家的标准……而且第一页注释就有装逼导致的瑕疵。汪朝光的序言还可以。作者本意挺好,实践实在……不是黑,吐槽而已
2 有用 [已注销] 2019-09-10 20:49:41
那一点灵气!
0 有用 TAO 2013-07-29 14:56:54
标哥最近开始转内政了
1 有用 马上到站 2013-04-16 14:18:04
近代史的书读起来就是很困……
0 有用 神飞飞 2014-04-23 16:54:31
仍旧是博士论文,博士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0 有用 KingMoon 2022-01-21 17:31:14
内容处理细致,但标题未免有夸大之嫌,对旧秩序始终未有明确概念,故终陷入文不对题的窠臼中
1 有用 。 2023-06-07 20:31:04 北京
博士论文改的。前三章不好看,后四章特别好看!书写的好看与否,不仅取决于作者本身,也取决于选题。后四章其实是可以跟陈以爱新书中的“东南集团”相呼应的。
0 有用 云归 2022-07-02 15:12:13
本书重点是在前人的内政外交互动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舆论与民初外交的互动,同标题不是很紧扣。抛却标题不论,对舆论与外交的考察,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0 有用 lishaQ 2024-10-23 18:35:26 湖南
一言难尽,哎,马老师的水准飘忽不定
0 有用 秋落山陵 2020-02-16 13:40:16
三🌟半吧,中规中矩
0 有用 Cincinnatus 2020-01-29 21:48:33
一本主题集中的论文集。
0 有用 凌辰 2021-05-26 18:43:08
三星,史料用了功夫。标题和序言(即说我要如何做)比正文内容(实践)要精彩的多。有几条对我来说比较新的认识,重视外宣和董显光,从袁政府就开始了;华盛顿会议的出席代表问题在国内闹得那么厉害,不少派系都卷入进去;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五章也就是历史研究那篇文章颇可读。 所谓国民外交的问题,尽管背后往往有派系掺和,但怎么感觉国民党之后,连名义的国民外交都没了。 另外,翻完整本书,也没明白中国怎么突破旧秩序的。
0 有用 飞翔电路里喝 2022-03-19 18:58:24
近代史课花活中的一项,以一种痛苦的心情来读 某些知识有点启发性
0 有用 沅湘碧浪 2020-03-05 13:06:09
后记中谈到朱维铮对中国史学者国际视野的强调,尤其在民初这段“国际化”的史实进程中,对同时期世界史的关注更加重要。本书虽是论文集,但全书大多展现了作者广延的视野,并能将国际史实与国内政治相关联、重视此时期公共势力崛起和民族主义嬗变之因素、梳理民初社会在现代化和政治转型历程中的探索,较好重现了该时期复杂多元的面相。本书中对于“反应”模式的研究也多有创设,中外间的相互影响都共同推动了政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深入。稍感不足的是,尽管书名有“1912-1922”这一研究时段,作者对于参战后的历史显然更加重视,而对于1912-1917时段的研究略显薄弱。汪朝光的序言非常有水平,书中对于民初报业起伏和政治谣言的探究也引人入胜。
0 有用 赫拉克罗斯 2020-04-26 19:47:58
内政与外交的相互纠缠在北洋时期表现得特别明显,理想化的国民外交与现实主义的北洋政府外交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北洋政府的覆灭部分也是受到自己一直倚赖并刺激壮大的民族主义的反噬
0 有用 汝鄢 2017-04-10 15:03:24
为了活动不被…我是不是应该给个5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