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当我们捧读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很容易会联想到文化史大师布克哈特的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不过,本书侧重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社会,而这恰恰是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所缺失的。研究布克哈特的学者都知道,布氏对意大利艺术有相当精深的研究。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问世前,他就出版了《意大利艺术品指南》,此后又出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最近,根据其遗稿整理成书的《以题材为主的意大利绘画史》也问世了。但不知何故,布氏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并没有对意大利艺术进行任何认真的讨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不啻为一个很好的补充。
彼得·伯克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文化史教授;剑桥大学埃马纽埃尔学院的研究员。他先前出版的著作包括:《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inEarlyModemEurope,1978)、《近代早期意大利的历史人类学解(HistoricaIAnthropologyofEarlyModernItaly,1987)、(《廷臣的命运》(The Fortunes ofthe Courtier,1995)、《历史学与社会理论》(hstoryandSociaL ThoerY,1992)、《多元的文化史》(VarietiesofCulturalHistorp;1997)。
浅显易读 有大量对选择研究方法的解释 严谨清晰 后半部分对偶有用
彼得.伯克东西还是很不错的
和布克哈特那本一齐借的,先看了这本。伯克这书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是那个运用“计量史学”来分析600多位的艺术家(“文化精英”)的生平,新奇,可是却有点杂,不过并不是因为这当中的人名繁复杂多,而是这样看似“微观”,实际上呈现的效果让我感觉仍在观看宏大历史,大概是因驾驭能力不够或我理解能力不高。对“文化精英”的生存方式(赞助人)的描述够清楚,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变化联系起来比较“社会学”(他在结论里也列举了... 和布克哈特那本一齐借的,先看了这本。伯克这书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是那个运用“计量史学”来分析600多位的艺术家(“文化精英”)的生平,新奇,可是却有点杂,不过并不是因为这当中的人名繁复杂多,而是这样看似“微观”,实际上呈现的效果让我感觉仍在观看宏大历史,大概是因驾驭能力不够或我理解能力不高。对“文化精英”的生存方式(赞助人)的描述够清楚,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变化联系起来比较“社会学”(他在结论里也列举了马克思、韦伯等人可能会如何处理),但运用比较史的那部分比较薄弱,对图像学的介绍也不显功力。 (展开)
非常好的社会学研究艺术史的范本
讲的非常详细。伯克的史学方法值得深思,严谨可靠,颠覆了对死文科生毫无逻辑仅靠个人想象的评价。
勾勒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轮廓,方法论上感觉受了布罗代尔挺多影响的。草草读过,以后还要再看。
刘耀春老师说:我们在欣赏伯克对欧洲近代早期“大众文化”的研究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他对欧洲近代早期“精英文化”的研究。《文化与社会》这本书偏重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地带(意大利),探讨文化创新的机制。伯克言:不仅撰写一部文化史,而且写一部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史,尤其是研究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意图、角色、比较、心态、赞助人、权力、仪式、图像、语言、交流。
觉得统计和定量的部分挺有说服力的。
打开新世界大门。 微观史学与宏观史学+布克哈特与马克思
> 更多短评 36 条
> 更多书评 1篇
一颗大豆
2020-02-09 16:05
> 38人在读
> 210人读过
> 1188人想读
订阅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XixixixixiX 2010-04-18
浅显易读 有大量对选择研究方法的解释 严谨清晰 后半部分对偶有用
1 有用 Scipio 2011-04-27
彼得.伯克东西还是很不错的
0 有用 Derridager 2017-12-20
和布克哈特那本一齐借的,先看了这本。伯克这书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是那个运用“计量史学”来分析600多位的艺术家(“文化精英”)的生平,新奇,可是却有点杂,不过并不是因为这当中的人名繁复杂多,而是这样看似“微观”,实际上呈现的效果让我感觉仍在观看宏大历史,大概是因驾驭能力不够或我理解能力不高。对“文化精英”的生存方式(赞助人)的描述够清楚,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变化联系起来比较“社会学”(他在结论里也列举了... 和布克哈特那本一齐借的,先看了这本。伯克这书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是那个运用“计量史学”来分析600多位的艺术家(“文化精英”)的生平,新奇,可是却有点杂,不过并不是因为这当中的人名繁复杂多,而是这样看似“微观”,实际上呈现的效果让我感觉仍在观看宏大历史,大概是因驾驭能力不够或我理解能力不高。对“文化精英”的生存方式(赞助人)的描述够清楚,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变化联系起来比较“社会学”(他在结论里也列举了马克思、韦伯等人可能会如何处理),但运用比较史的那部分比较薄弱,对图像学的介绍也不显功力。 (展开)
0 有用 零度倾斜 2015-12-03
非常好的社会学研究艺术史的范本
0 有用 Par un autre 2015-05-22
讲的非常详细。伯克的史学方法值得深思,严谨可靠,颠覆了对死文科生毫无逻辑仅靠个人想象的评价。
0 有用 若筝 2021-01-28
勾勒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轮廓,方法论上感觉受了布罗代尔挺多影响的。草草读过,以后还要再看。
0 有用 伽珂缪杜 2020-11-30
刘耀春老师说:我们在欣赏伯克对欧洲近代早期“大众文化”的研究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他对欧洲近代早期“精英文化”的研究。《文化与社会》这本书偏重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地带(意大利),探讨文化创新的机制。伯克言:不仅撰写一部文化史,而且写一部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史,尤其是研究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意图、角色、比较、心态、赞助人、权力、仪式、图像、语言、交流。
0 有用 1min48s 2020-11-12
0 有用 WINJENT 2020-07-03
觉得统计和定量的部分挺有说服力的。
0 有用 [已注销] 2020-04-08
打开新世界大门。 微观史学与宏观史学+布克哈特与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