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新版《郁达夫全集》“新”在哪里?

saturnus醉倒在月光下 2008-12-17 01:23:51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的《郁达夫全集》(以下简称“新版全集”),是2005年起动的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浙江文献集成”重点项目之一,由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富阳郁氏后人及郁达 夫研究会共同编纂完成。相对于此前较权威的郁氏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郁达夫全集》(以下简称“92版全集”),新版《郁达夫全集》应该是目前收录郁达夫作品内容最完备、信息最可靠的全集版本。新版全集“新”在哪里,“全”在何处?或许,为数不少的佚作增补、篇目调整和文字审校可以窥见一斑。

在编纂人员和郁氏后人的共同努力下,新版全集新增(补)篇目共有22篇。其中《小说》卷增加了《圆明园的一夜》和《两夜巢》两篇早年小说试作。《圆明园的一夜》是一个日文小说残片,由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师翻译、审校;《两夜巢》亦是首次面世。两部小说均由郁达夫长媳陆费澄女士提供,写作时间都在《沉沦》之前,透露出日后郁达夫小说创作的诸多信息。

《散文》卷新增《新建叙伦堂记》、《上海的茶楼》、《看京戏的回忆》3篇散文。《新建叙伦堂记》由富阳夏家鼐老先生在查修《富春惠爱孙氏宗谱》时发现,《上海的茶楼》由陈子善先生核实于1935年12月的上海《良友》杂志,《看京戏的回忆》则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由诸天寅和孙逸忠二位从1941年5月31日的《南洋商报》“平社成立大会特刊”上发现,同期发表的还有郁达夫撰写的《发刊词》(收入新版全集《杂文》卷)。

篇目增(补)数量最多的是《书信》卷,计有13篇之多。其中包括上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考证发现的信函8通,分别是由陈梦熊先生提供的郁达夫1928年9月间写给邵洵美的《致邵洵美》、1939年5月8日写给编辑夏莱蒂的《南洋来的消息》和发表于1939年12月28日上海《大美报》的《南海短简》,郭惠芬女士披露的1929年4月5日写给马华作家张曼华的《致张曼华》,沈平子先生查考的1936年3月23日写给王映霞的《闽海双鱼》,陈子善先生考证的1938年4月19日到27日间写给王映霞的合题《战地归鸿》的3通书信等。当然更引人关注的,是首次补全或新收入全集的郁达夫早年写给原配孙荃夫人的5通书信,分别作于1917年8月10-11日、1917年10月10日、1918年3月28日、1920年10月12日和1922年2月24日。其中写给孙荃的长信《云里一鳞》,92版全集曾根据于听《郁达夫风雨说》披露过部分内容,但只是一个“支离破碎的面目”,如今,全书首次完整问世,应该是郁达夫研究界一桩值得庆幸的事情。

新版全集中,《杂文》卷也是篇目增加较多的一部。新发现的5篇佚文分别是收入《杂文》上卷的《假使做了亡国奴的话》、《倭寇的穷技》、《大家振作起来》(陈松溪先生考证提供)和《战事的文艺作家》(疑为“战时的文艺作家”之误,但原刊如此。陈梦熊先生提供线索)4篇,和收入下卷的《平社成立大会特刊·发刊词》。

诗词卷的佚文整理由诗人远村担任。编者本着“宁缺勿误”的原则,对相关线索严格筛选,小心求证,最终被核实并确定收入新版全集的只是陈松溪先生在《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5期发表的《郁达夫四首佚诗的发现》中的两首:《癸酉夏居杭十日,梅雨连朝》和《寄题龙文兄幼墓碣》。

可能读者已经发现,新版全集的卷次、篇目有较大调整。与92版全集小说、散文、文论、杂文、诗词、译文、书信、日记这一卷次排序相比,新版全集的卷次排列分别是小说、散文、游记·自传、日记、书信、诗词、杂文、文论、译文。将日记、书信两卷提至诗词、杂文、文论、译文之前,是出于对郁达夫日记书信直逼其小说、散文的文学质地的肯定。新版全集的卷次调整基本遵循的是郁氏创作体现出来的文学性和原创性。

以单卷次的篇目调整而言,变动最大的是《散文》卷。这是本着全集所收“散文”宜以较纯粹意义上的现代散文,或曰狭义的“美文”为主的理念,若采取广义散文的概念,则书信、日记、游记、杂文之类无一不是“散文”,这在全集编纂中或许就失去了意义。所以,相比于92版全集,新版《散文》卷中既有被抽出去的篇目,比如全部游记和数篇杂文,也有被“请”进来的内容,比如《还乡记》和《还乡后记》。

与92版全集相比,《文论》卷佚作线索不多,篇目整理也少,较大的变动是抽下了一篇误作《〈毁灭〉》。《译文》卷也是佚作零区域,惟一的变化是目录中增加了原作者的国籍,当然仍有一位作者李良·克来格迄今未能明确其国别所属,希望留下的空白,能得到更多学者的考证。

《书信》卷恢复采取作家本人拟定或报刊编辑编定的标题。将这些颇富诗意的标题——像《云里一鳞》、《闽海双鱼》、《来鸿去雁》、《战地归鸿》等——亮相于新版全集,多少还一些郁氏书信诗的本来。

新版全集在文字审校上基本以92版全集和80年代陆续出版的分类全集为校排依据,当然在浙江图书馆古籍部能够查考的当年各作品集、杂志和报纸,编者还是本着“严格尊重原刊,真实再现原貌”的原则,对其中有别于原刊的地方,重新作了真伪判定,在不影响语意的前提下,尽量作了回调和复原。比如恢复原刊上被“标准”化了的同义字或异体字。较明显的比如“罢”和“吓”,曾经都被改为现在通行的“吧”和“呀”,为尊重郁氏语言较多江南方言风格的特点,重新如旧修复;二是恢复一些被误读的、或曲解原意的改动;三是修正了一些从繁体字转简化字过程中产生的一刀切的处理。

已经面世的经过大量篇目增补和文字校订的新版全集,加之编纂人员先期完成的《郁达夫研究资料索引(1915-2005)》和《中外郁达夫研究文选(上、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当能为郁达夫研究者和现代文学爱好者提供更新和更权威的郁氏文本,为郁达夫研究开启一个新的学术研究空间。(李杭春)
http://www.kongfz.com/trade/trade_reply.php?id=360210&tc=zy&tn=自由交易

-----------
1、将日记、书信两卷提至诗词、杂文、文论、译文之前,是出于对郁达夫日记书信直逼其小说、散文的文学质地的肯定。新版全集的卷次调整基本遵循的是郁氏创作体现出来的文学性和原创性。

2、已经面世的经过大量篇目增补和文字校订的新版全集,加之编纂人员先期完成的《郁达夫研究资料索引(1915-2005)》和《中外郁达夫研究文选(上、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当能为郁达夫研究者和现代文学爱好者提供更新和更权威的郁氏文本,为郁达夫研究开启一个新的学术研究空间

这两点好,尤其前者。这部全集可能的遗憾是书前的照片清晰度不高,不知在照片数量上是否有新的增加。。。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meteor
2010-01-22 15:39:12 meteor

写的很详细.

赞
>

> 我来回应

> 去郁达夫全集(全12卷)的论坛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