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塞林格一九五一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本书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可以说开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作者以犀利的洞察力解剖青少年的复杂心理,透过现象观察精神实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既提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纯朴、敏感、善良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青春变化期青少年的特点,无怪乎在西方社会晨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巨大反响,而且不少成年人也把它看作启发自己理解年轻一代的钥匙。
作者简介 · · · · · ·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年1月1日出生) 美国作家,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塞林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在15岁时就被父亲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1936年塞林格从军事学校毕业,1937年又被做火腿进口生意的父亲送到波兰学做火腿。塞林格在纽约的时候就开始向杂志投稿,其中大部分都是为了赚钱,但也不乏一些好文章,其中包括了《香蕉鱼的好日子》。
二战中断了塞林格的写作。1942年塞林格从军,1944年他前往欧洲战场从事反间谍工作。战争令塞林格恐惧,他之后写了多本以战争为题材的书。
1946年塞林格退伍,回到纽约开始专心创作。他的第一本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年出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塞林格一举成名。他之后的作品包括了《弗兰尼与卓埃》(196...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年1月1日出生) 美国作家,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塞林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在15岁时就被父亲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1936年塞林格从军事学校毕业,1937年又被做火腿进口生意的父亲送到波兰学做火腿。塞林格在纽约的时候就开始向杂志投稿,其中大部分都是为了赚钱,但也不乏一些好文章,其中包括了《香蕉鱼的好日子》。
二战中断了塞林格的写作。1942年塞林格从军,1944年他前往欧洲战场从事反间谍工作。战争令塞林格恐惧,他之后写了多本以战争为题材的书。
1946年塞林格退伍,回到纽约开始专心创作。他的第一本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年出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塞林格一举成名。他之后的作品包括了《弗兰尼与卓埃》(1961年)、《木匠们,把屋梁升高》和《西摩:一个介绍》(1963年)和收录了他的短篇故事的《九故事》(1953年),但都不像《麦田里的守望者》那么成功。塞林格擅长塑造早熟、出众的青少年的形象。
《麦田里的守望者》获得成功之后,塞林格变得更孤僻。他在新罕布什尔州乡间的河边小山附近买下了90多英亩的土地,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小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他虽然从未放弃写作,但他在1951年之后,就很少公开出版自己的作品。他后期的作品也越来越倾向于东方哲学和禅宗。
塞林格在欧洲期间曾经与一个女医生结婚,但不久便离异。1953年他与一个叫克莱尔·道格拉斯(Claire Douglas)的女学生相识,两人后来在1955年结婚,但是后来又离婚。1972年塞格林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名叫乔伊斯·梅纳德(Joyce Maynard)的耶鲁大学女学生的文章和照片,立即被她吸引,两人开始通信。两人的关系在十个月后破裂。
1999年,塞林格在34年没有发表任何作品后终于发表了新的长篇小说《哈普沃兹16,1924》。《哈普沃兹16,1924》最早是以短篇的形式出现在1965年的《纽约时报》上。塞林格将这部作品授权一个小的出版公司,但是到现在他的作品都还没有出版。
2000年,塞林格与第二任妻子克莱尔·道格拉斯的女儿玛格丽特·塞林格出版了《梦的守望者:一本回忆录》一书。书中她披露了很多塞林格不为人知的秘密,像塞林格经常喝自己的尿、很少和克莱尔做爱,禁止她走访亲友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里注定会不时去寻找一些他们自身周围所不能提供的东西,要么他们以为自身的周围无法提供,所以放弃了寻找,他们甚至在还没有真正开始寻找前,就放弃了。 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地活下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8页 -
你一定得认识到自己想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一定要对准那个方向出发,要马上。你再也浪费不起多一秒的时间了,你浪费不起。 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地活下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49 条 )




论坛 · · · · · ·
我觉得封面设计的挺恐怖的 | 来自暗自窃喜 | 1 回应 | 2010-03-2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2 )
-
译林出版社 (2007)8.1分 106376人读过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51)8.7分 4102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1997)7.9分 104952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译林出版社 (2010)8.1分 1926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马啸 2009-04-23
一霎时,我哭了起来。我实在是情不自禁。我尽量不哭出声,可我的确哭了。我一哭,可把老菲苾吓坏了,她走过来想劝住我,可你只要一哭开,就没法看在区区一毛钱的份上止住。
0 有用 大簡小島 2008-07-10
朋友风有这本书,我拿来看,挺不错。 心理描写比较突出。 我最喜欢的是主人公的愿景:我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0 有用 larkspur 2013-07-03
突然想起我读过这本中文版···
1 有用 聽見月光 2015-06-03
討厭借我書不還的人,使我至今不知道結局,哼!╭(╯^╰)╮
0 有用 鸽斯拉 2013-02-14
大冷的天儿穿着大衣,守望放映会,我快成霍尔顿了……感谢高中时借此书给我,现在已成为失踪人口的李晓雪(还是李小雪?)姑凉
0 有用 没被发现的宝 2020-07-02
书很不错,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得太尖锐,我觉得不是青少年适合的书,进入社会后,读这本书可能会更好,也许能从中体会出一些道理
0 有用 豆农 2019-09-25
应该是这个版本
0 有用 耶加雪啡 2018-07-30
以前还模仿主角口吻写过一段文字来着
0 有用 搞笑伊下 2018-03-15
http://www.szbzgl.com/maitian/
0 有用 多汁少女 2018-02-17
没看过别的版的,快被这版的翻译腔折磨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