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今日在图书馆偶然发现。想了解一下“一座庐山,半部中国近代史”说法的缘由。 本书中讲到27年在上海当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春风得意上庐山,做了许多考证,但胡适治学的严谨却和他的政治行为相矛盾,错误的支持南京当局。 讲康有为戊戌变法前上庐山意气风发,又因为保皇主张,在辛亥革命后支持张勋复辟,被徒弟梁启超起书讨伐。1918再上庐山作的诗显示出其消沉低落。 讲徐志摩和林徽因在24年陪同泰戈尔从北平到到太原,在去太原之前,林徽因告知徐志摩自己同梁思成赴美的决定,徐志摩于当年7月到庐山,作诗一首,满腔郁闷激愤。 再有西安事变前张学良赴庐山劝蒋抗日;77事事变后,周总理上庐山商讨共同抗日的可能;重庆谈判失败后,美国人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在庐山劝蒋议合。 书读了个大概,内容很有意思。
历史悠悠,今日当惜。
写康有为的两篇挺有意思
太难看。。。
感觉有点乱
> 庐山旧事
0 有用 傲骨青松 2022-03-13 20:14:26
今日在图书馆偶然发现。想了解一下“一座庐山,半部中国近代史”说法的缘由。 本书中讲到27年在上海当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春风得意上庐山,做了许多考证,但胡适治学的严谨却和他的政治行为相矛盾,错误的支持南京当局。 讲康有为戊戌变法前上庐山意气风发,又因为保皇主张,在辛亥革命后支持张勋复辟,被徒弟梁启超起书讨伐。1918再上庐山作的诗显示出其消沉低落。 讲徐志摩和林徽因在24年陪同泰戈尔从北平到到太原,在去太原之前,林徽因告知徐志摩自己同梁思成赴美的决定,徐志摩于当年7月到庐山,作诗一首,满腔郁闷激愤。 再有西安事变前张学良赴庐山劝蒋抗日;77事事变后,周总理上庐山商讨共同抗日的可能;重庆谈判失败后,美国人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在庐山劝蒋议合。 书读了个大概,内容很有意思。
0 有用 Drope 2022-10-09 14:34:10 湖北
历史悠悠,今日当惜。
0 有用 皎然™ 2021-06-20 18:02:16
写康有为的两篇挺有意思
0 有用 啊左 2015-04-18 14:26:12
太难看。。。
0 有用 麦钟桥小帅猫 2017-02-07 11:11:43
感觉有点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