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无轨列车》
《读书》十年·关于梵澄先生——日记摘抄 扬之水
祖父叶玉麟散记 叶扬
钵水斋主 郑重
闲话绅士俱乐部 恺蒂
一个人的城堡 黄昱宁
猫(村上春树密码) 李长声
正始中学始末 陆澹安
润例、诊金之种种怪现状(安持杂忆) 陈巨来
张爱玲记错了 刘铮
叹十声 迈克
——《色,戒》原著和电影
朗 毛尖
邪教主还是孺子牛 陆谷孙
男盗女娼,各有其道 林行止
祖母的祷告词 林达
——一个乡村邻居的故事
书的风景 董桥
书皮...
《无轨列车》
《读书》十年·关于梵澄先生——日记摘抄 扬之水
祖父叶玉麟散记 叶扬
钵水斋主 郑重
闲话绅士俱乐部 恺蒂
一个人的城堡 黄昱宁
猫(村上春树密码) 李长声
正始中学始末 陆澹安
润例、诊金之种种怪现状(安持杂忆) 陈巨来
张爱玲记错了 刘铮
叹十声 迈克
——《色,戒》原著和电影
朗 毛尖
邪教主还是孺子牛 陆谷孙
男盗女娼,各有其道 林行止
祖母的祷告词 林达
——一个乡村邻居的故事
书的风景 董桥
书皮的故事 傅月庵
那美好的小院子 陈子善
——从《甘雨胡同六号》签名本说起
瓶中日月长 小白
那夏日的潮水 李黎
——怀念前《夏潮》杂志总编辑苏庆黎
台北故宫故事 张惠菁
吃是一种记忆 舒国治
红旗袍谋杀案 裘小龙
——爱情与死亡的解构
作者简介 · · · · · ·
无轨列车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76441/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It resembles nothing that I know of, and reminds me of everything I admire.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9页 -
从此,我在伦敦断断续续读遍她的作品,逛书店访藏书家的那些岁月,我也陆陆续续看到了各种版本各种装帧的吴尔芙,她的书越来越清贵了。听说她写完一部小说往往心力崩溃,神志紊乱,总要修养一段日子心情才平静下来。细心推敲她笔底的处处灵犀,我也隐约感受到她的焦虑她的踌躇,一字一句绝不马虎。她的作品气韵很荒寒,彷佛茫茫雪地上的几株枯树,远看绝望,近看倔强,再看孤傲;养一养神翻开下一页,冷风中她怀抱的永远是篝火馀烬的一念之慾,不是红尘的眷恋不是爱恨的执着,是她一次又一次的梦醒。我于是不再计较吴尔芙作品的铺陈了:我只管阅读她的句子,一句接一句慢慢读,最后读出的内心独白竟是我的独白不是她的独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无轨列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无轨列车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无轨列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 更多书评 6篇
-
苏鬯怀 (品人间事,观万物美。)
徐梵澄先生回信扬之水写道: 书,无论是什么宝典,也究竟是外物。 扬之水往徐梵澄先生家取稿,见先生一首诗: 蓦见一首《王湘绮齐河夜雪》,遂拈出,当场录下,诗云: 此夜齐河雪,遥程指上京。 寒冰子期笛,落月亚夫营。 战伐湘军业,文章鲁史晟。 抽簪思二傅,投耒怅阿衡。 危国刑多滥,中期柄暗争。 所归同白首,何处濯尘缨。 返旆还初服,传经事偶耕。 金尊浮绿蚁,弦柱语新莺。 兰蕙陶春渚,桑榆系晚晴。 知几无悔吝,吾道...2020-11-21 23:29
徐梵澄先生回信扬之水写道:
书,无论是什么宝典,也究竟是外物。 引自第4页 扬之水往徐梵澄先生家取稿,见先生一首诗:
蓦见一首《王湘绮齐河夜雪》,遂拈出,当场录下,诗云: 此夜齐河雪,遥程指上京。 寒冰子期笛,落月亚夫营。 战伐湘军业,文章鲁史晟。 抽簪思二傅,投耒怅阿衡。 危国刑多滥,中期柄暗争。 所归同白首,何处濯尘缨。 返旆还初服,传经事偶耕。 金尊浮绿蚁,弦柱语新莺。 兰蕙陶春渚,桑榆系晚晴。 知几无悔吝,吾道与云平。 诗后补注曰:湘绮楼有《思归引》自言其事,苍凉感喟之意皆为其格调所掩,未尽写出,概可于他篇见之。兹则直抒其意,语有当时人所未敢言者,于此又见古人之弥不可及也。——“所归”二句皆用古语而稍变,《引》中亦尝说及石崇事,此又白居易咏甘露之变者也。 引自第8页 与扬之水谈及古文修养:
文字达到极致的时候,是连气势也不当有的。 引自第7页 谈及陈三立(散原)诗:
言至今记得一好句:“落手江山打浆前。”“初读之时,以为‘落手江山’寻常句也,未尽得其妙,而于心中徘徊久不去。约有半年时光,忽而悟得,此乃江中击水,见江山倒影而得句,细玩其意,得无妙哉!” 引自第9页 后又教扬之水如何学诗:
又示我学诗之途:先由汉魏六朝学起,而初唐,而盛、中、晚唐。追摹杜工部、玉溪生可矣。我说,学诗乃青年人事,如今已过此界,何以为之。先生曰:不然。知高适否,四十岁以后方学诗,岂非卓然大家 引自第12页 又说:我向不以灵感为然,学识方为第一,所谓厚积薄发是也。即如八指头陀,大字不识一个,不过以“洞庭波涌一僧来”一句成名,后之为诗,则多为一班名士所助。 引自第12页 学诗与学书的道理是一样的,先从《古诗十九首》入手,熟读《文选》诸诗,而唐,而宋,元、明可越过,清初王渔阳诗不可不读。 引自第13页 及教书法之道:
所谓取法乎上,从汉魏学起,求朴,求拙,勿钝,勿利。 引自第13页 扬之水日记又提及先生的诗作有写的极好的:
开篇一句“落花轻拍肩,独行悄已觉”,已觉很有韵味。 引自第13页 回应 2020-11-21 23:29 -
苏鬯怀 (品人间事,观万物美。)
在清末民初之时,上海有两大名医:一为针灸黄石屏,据云为一老僧所秘传,称神针,不论瘫痪以及疑难怪症,一经针治,即能平复如恒。当年张季直(謇)中状元前即患阳痿,经黄针治二三次,即生了张孝若。后并强占余冰臣(觉)之妻沈寿士(沈刺绣称神针,貌美才高),死后,张竟葬之于南通,余冰臣写冤单四处分寄,当年无人不知之丑事也。黄氏由此大名闻于江浙矣。 陈巨来记录的名人轶事,性事也极尽八卦之能,落入其笔下幸乎?不幸...2020-11-15 01:34
-
苏鬯怀 (品人间事,观万物美。)
书画家,本雅人雅事也,但其间种种怪现状,写出来至可笑矣。大凡书画家,所订润例,必有点品加倍一条,吴待秋之书画润例,为最 复,着色须加二成,画五色梅花须加倍,每加一寸即须加价;吴湖帆,润例画四幅屏幅,即须加倍,青绿加倍,金碧再加倍;冯超然亦有加倍、再加倍之例叔师(起叔需)画一匹马若干四匹加倍八骏图再加倍。写字行、隶、篆,随人指定者。以上四位,所谓加倍,即一变二元,再加倍者,变三元了,唯独二位老太史...2020-11-14 23:55
书画家,本雅人雅事也,但其间种种怪现状,写出来至可笑矣。大凡书画家,所订润例,必有点品加倍一条,吴待秋之书画润例,为最 复,着色须加二成,画五色梅花须加倍,每加一寸即须加价;吴湖帆,润例画四幅屏幅,即须加倍,青绿加倍,金碧再加倍;冯超然亦有加倍、再加倍之例叔师(起叔需)画一匹马若干四匹加倍八骏图再加倍。写字行、隶、篆,随人指定者。以上四位,所谓加倍,即一变二元,再加倍者,变三元了,唯独二位老太史公,高振霄、沈卫,所订例看似至廉,先谈高例,举一例言之,写一扇面只三元,金笺倍之,注明跨行行书、跨行楷书加一倍(六元),单行正楷,再加倍(十二元),双行小字再倍(廿四元),作篆、或隶,再倍,四十八元了,…… 引自第111页 回应 2020-11-14 23:55 -
苔衣 (读不厌精)
那样娇贵的闺秀不可能写风潇雨晦的小说,吴尔芙只好苦苦借文字的技巧剖析心理的死结,最终奠定了她不朽的八斗才情,人家对她的评价她仍然格外在意:“What is the use of saying one is indifferent to reviews when positive praise, though mingled with blame, gives one such a start on, that instead of feeling dried up, one feels flooded with ideas?"一九二七年《到灯塔去》出版第六天她在日记上这样表白。2013-08-01 15:16
那样娇贵的闺秀不可能写风潇雨晦的小说,吴尔芙只好苦苦借文字的技巧剖析心理的死结,最终奠定了她不朽的八斗才情,人家对她的评价她仍然格外在意:“What is the use of saying one is indifferent to reviews when positive praise, though mingled with blame, gives one such a start on, that instead of feeling dried up, one feels flooded with ideas?"一九二七年《到灯塔去》出版第六天她在日记上这样表白。 引自 吴尔芙 回应 2013-08-01 15:16
-
han (千卷蠹书忘岁月 一杯浊酒信乾坤)
第一篇是扬之水的“《读书》十年-关于梵澄先生——日记摘抄”记有梵澄先生的话: “书,无论什么宝典,也究竟是外物。------通常介绍某种学术,必大事张扬一番,我从来不如此作。这属于”内学“,最宜默默无闻,让人自求自证。否则变怪百出,贻误不浅。” 梵澄先生的书也收过一些,但如文中金克木先生的话:“书已多年不读------现在精力日衰,不能再去钻研”2011-04-23 23:45
-
心凉卧云松 (凉风有信)
-
心凉卧云松 (凉风有信)
-
苏鬯怀 (品人间事,观万物美。)
徐梵澄先生回信扬之水写道: 书,无论是什么宝典,也究竟是外物。 扬之水往徐梵澄先生家取稿,见先生一首诗: 蓦见一首《王湘绮齐河夜雪》,遂拈出,当场录下,诗云: 此夜齐河雪,遥程指上京。 寒冰子期笛,落月亚夫营。 战伐湘军业,文章鲁史晟。 抽簪思二傅,投耒怅阿衡。 危国刑多滥,中期柄暗争。 所归同白首,何处濯尘缨。 返旆还初服,传经事偶耕。 金尊浮绿蚁,弦柱语新莺。 兰蕙陶春渚,桑榆系晚晴。 知几无悔吝,吾道...2020-11-21 23:29
徐梵澄先生回信扬之水写道:
书,无论是什么宝典,也究竟是外物。 引自第4页 扬之水往徐梵澄先生家取稿,见先生一首诗:
蓦见一首《王湘绮齐河夜雪》,遂拈出,当场录下,诗云: 此夜齐河雪,遥程指上京。 寒冰子期笛,落月亚夫营。 战伐湘军业,文章鲁史晟。 抽簪思二傅,投耒怅阿衡。 危国刑多滥,中期柄暗争。 所归同白首,何处濯尘缨。 返旆还初服,传经事偶耕。 金尊浮绿蚁,弦柱语新莺。 兰蕙陶春渚,桑榆系晚晴。 知几无悔吝,吾道与云平。 诗后补注曰:湘绮楼有《思归引》自言其事,苍凉感喟之意皆为其格调所掩,未尽写出,概可于他篇见之。兹则直抒其意,语有当时人所未敢言者,于此又见古人之弥不可及也。——“所归”二句皆用古语而稍变,《引》中亦尝说及石崇事,此又白居易咏甘露之变者也。 引自第8页 与扬之水谈及古文修养:
文字达到极致的时候,是连气势也不当有的。 引自第7页 谈及陈三立(散原)诗:
言至今记得一好句:“落手江山打浆前。”“初读之时,以为‘落手江山’寻常句也,未尽得其妙,而于心中徘徊久不去。约有半年时光,忽而悟得,此乃江中击水,见江山倒影而得句,细玩其意,得无妙哉!” 引自第9页 后又教扬之水如何学诗:
又示我学诗之途:先由汉魏六朝学起,而初唐,而盛、中、晚唐。追摹杜工部、玉溪生可矣。我说,学诗乃青年人事,如今已过此界,何以为之。先生曰:不然。知高适否,四十岁以后方学诗,岂非卓然大家 引自第12页 又说:我向不以灵感为然,学识方为第一,所谓厚积薄发是也。即如八指头陀,大字不识一个,不过以“洞庭波涌一僧来”一句成名,后之为诗,则多为一班名士所助。 引自第12页 学诗与学书的道理是一样的,先从《古诗十九首》入手,熟读《文选》诸诗,而唐,而宋,元、明可越过,清初王渔阳诗不可不读。 引自第13页 及教书法之道:
所谓取法乎上,从汉魏学起,求朴,求拙,勿钝,勿利。 引自第13页 扬之水日记又提及先生的诗作有写的极好的:
开篇一句“落花轻拍肩,独行悄已觉”,已觉很有韵味。 引自第13页 回应 2020-11-21 23:29 -
苏鬯怀 (品人间事,观万物美。)
在清末民初之时,上海有两大名医:一为针灸黄石屏,据云为一老僧所秘传,称神针,不论瘫痪以及疑难怪症,一经针治,即能平复如恒。当年张季直(謇)中状元前即患阳痿,经黄针治二三次,即生了张孝若。后并强占余冰臣(觉)之妻沈寿士(沈刺绣称神针,貌美才高),死后,张竟葬之于南通,余冰臣写冤单四处分寄,当年无人不知之丑事也。黄氏由此大名闻于江浙矣。 陈巨来记录的名人轶事,性事也极尽八卦之能,落入其笔下幸乎?不幸...2020-11-15 01:34
-
苏鬯怀 (品人间事,观万物美。)
书画家,本雅人雅事也,但其间种种怪现状,写出来至可笑矣。大凡书画家,所订润例,必有点品加倍一条,吴待秋之书画润例,为最 复,着色须加二成,画五色梅花须加倍,每加一寸即须加价;吴湖帆,润例画四幅屏幅,即须加倍,青绿加倍,金碧再加倍;冯超然亦有加倍、再加倍之例叔师(起叔需)画一匹马若干四匹加倍八骏图再加倍。写字行、隶、篆,随人指定者。以上四位,所谓加倍,即一变二元,再加倍者,变三元了,唯独二位老太史...2020-11-14 23:55
书画家,本雅人雅事也,但其间种种怪现状,写出来至可笑矣。大凡书画家,所订润例,必有点品加倍一条,吴待秋之书画润例,为最 复,着色须加二成,画五色梅花须加倍,每加一寸即须加价;吴湖帆,润例画四幅屏幅,即须加倍,青绿加倍,金碧再加倍;冯超然亦有加倍、再加倍之例叔师(起叔需)画一匹马若干四匹加倍八骏图再加倍。写字行、隶、篆,随人指定者。以上四位,所谓加倍,即一变二元,再加倍者,变三元了,唯独二位老太史公,高振霄、沈卫,所订例看似至廉,先谈高例,举一例言之,写一扇面只三元,金笺倍之,注明跨行行书、跨行楷书加一倍(六元),单行正楷,再加倍(十二元),双行小字再倍(廿四元),作篆、或隶,再倍,四十八元了,…… 引自第111页 回应 2020-11-14 23:55 -
苔衣 (读不厌精)
那样娇贵的闺秀不可能写风潇雨晦的小说,吴尔芙只好苦苦借文字的技巧剖析心理的死结,最终奠定了她不朽的八斗才情,人家对她的评价她仍然格外在意:“What is the use of saying one is indifferent to reviews when positive praise, though mingled with blame, gives one such a start on, that instead of feeling dried up, one feels flooded with ideas?"一九二七年《到灯塔去》出版第六天她在日记上这样表白。2013-08-01 15:16
那样娇贵的闺秀不可能写风潇雨晦的小说,吴尔芙只好苦苦借文字的技巧剖析心理的死结,最终奠定了她不朽的八斗才情,人家对她的评价她仍然格外在意:“What is the use of saying one is indifferent to reviews when positive praise, though mingled with blame, gives one such a start on, that instead of feeling dried up, one feels flooded with ideas?"一九二七年《到灯塔去》出版第六天她在日记上这样表白。 引自 吴尔芙 回应 2013-08-01 15:16
论坛 · · · · · ·
买到的同学快来发言啊 | 来自阿斯旺இ绿豆粉1号&波粒2象性 | 28 回应 | 2020-07-08 |
问题很严重 | 来自镜斋 | 1 回应 | 2009-04-14 |
收到晓风的短信 | 来自孤云 | 2008-05-03 |
0 有用 qian0605 2009-02-11
昂贵的会费不足以资助会所的花销,所以俱乐部不得不放宽要求,吸收更多“比较一般”的人,这批“比较一般”的人中,就包括狄更斯和达尔文。
0 有用 尚友古人 2009-12-21
2009.12.13 PageOne
0 有用 小米=qdmimi 2009-03-10
没想象的好
0 有用 QBY 2008-12-26
无轨列车停在人间世,比人间世好些。扬之水的日记、傅月庵的书衣
0 有用 牛腩羊耳朵 2010-04-06
同样。
0 有用 Alex-徵 2018-05-20
比较有趣
0 有用 nick 2016-04-07
几乎等于《万象》增刊
0 有用 白露 2013-10-16
今天收拾书架,想起来七年前买的这本,找不到了。。。
0 有用 小乐惠 2012-08-28
藏书
0 有用 别的鸰 2012-08-25
没后文啊,盯着八十年后上海文艺杂志重新出发的噱头。才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