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相遇心理分析:移情与人际关系》所关注的是,作为心理生活一部分的真实的人的体验——情感、痛苦、热情与挫折,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表现的。希望《相遇心理分析:移情与人际关系》能帮助受过教育的普通人以及专业的心理医生,真实地把握所谓心理治疗中移情与反移情现象的影响及意义。
《相遇心理分析:移情与人际关系》并非给予技术性的指导来“如何应付移情问题”,也不是对于当代深度心理学中各种不同移情理论的全面总结。而是提供和促进一种对于所有人际关系中微妙的心理事实的敏感性,尤其是对于心理分析中所发生的微妙的亲密关系的敏感性。 《相遇心理分析:移情与人际关系》内容包括接触心理分析、移情与反移情、自恋与移情、移情与人际关系、反移情与分析师的需要等。
不是很学术. 比较中立 对比Freud荣格 等人的观点. 附有术语~
还是有些看点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本不错的教材。对于佛洛依德和荣格的移情观、移情和反移情、以及心理咨询中移情的处理介绍的比较全面。案例也很多,而重点在于紧随案例之后的,不仅仅是对案例本身的分析,更多的是阐述咨询师在这一过程中所应该进行的反思,以及如何保持对自我意识的清醒认识,这一点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第六章“反移情与心理咨询师的需要”中,再次着重强调了这一点。唯一的不足,是翻译实在令人发指!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书中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本不错的教材。对于佛洛依德和荣格的移情观、移情和反移情、以及心理咨询中移情的处理介绍的比较全面。案例也很多,而重点在于紧随案例之后的,不仅仅是对案例本身的分析,更多的是阐述咨询师在这一过程中所应该进行的反思,以及如何保持对自我意识的清醒认识,这一点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第六章“反移情与心理咨询师的需要”中,再次着重强调了这一点。唯一的不足,是翻译实在令人发指!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书中的用词太过专业,所以理解困难,看到后来,我终于渐渐确信,根本就是满纸的语病错句啊!看得人头疼@_@在网上翻了翻,貌似还真没有别的译本,有些遗憾,对于初学心理咨询的人来说,真是本值得收的书。 (展开)
这本书加深了我对投射移情的理解
对帮助理解移情还是很有帮助的
挺好的一本小书
心理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不断地收回投射,而把移情转化成“我与你”的关系
对翻译无话可说,不过忍着看完了。夹在非专业与专业之间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既不算特别通俗的心理分析科普,又不是严谨的教参类工具书。作者是荣格学派的,着重分析讨论了移情、投射(内容无非是重复所揭示的受压抑的成分,创造性心灵的新的内容也会在投射中出现)与认同这几种防御机制。我对自恋性人格障碍还是比较陌生的,凑巧书中有一部分详解了其原型移情、镜像移情(对不断伤害的防卫产生过度补偿的自信)与理想化移情,“患... 对翻译无话可说,不过忍着看完了。夹在非专业与专业之间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既不算特别通俗的心理分析科普,又不是严谨的教参类工具书。作者是荣格学派的,着重分析讨论了移情、投射(内容无非是重复所揭示的受压抑的成分,创造性心灵的新的内容也会在投射中出现)与认同这几种防御机制。我对自恋性人格障碍还是比较陌生的,凑巧书中有一部分详解了其原型移情、镜像移情(对不断伤害的防卫产生过度补偿的自信)与理想化移情,“患者夸大自我和贬低他人的倾向是对原始嫉妒的补偿性防卫。”填补了我缺失的一角。 (展开)
关于心理咨询中移情关系的通识读本。相关的主题阅读可以读读《弗洛伊德文集(第三卷)》的移情作用、荣格的《移情心理学》等。还有科胡特的《自体的分析》和《自体的重建》,这两本比较难,等以后有闲心再看吧。
> 更多短评 26 条
> 更多书评 2篇
[已注销]
2011-05-06 10:02 1人喜欢
> 9人在读
> 93人读过
> 286人想读
订阅关于相遇心理分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卡米 2009-06-30
不是很学术. 比较中立 对比Freud荣格 等人的观点. 附有术语~
0 有用 mcgenhao88 2011-07-19
还是有些看点的
2 有用 穆雪 2011-11-09
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本不错的教材。对于佛洛依德和荣格的移情观、移情和反移情、以及心理咨询中移情的处理介绍的比较全面。案例也很多,而重点在于紧随案例之后的,不仅仅是对案例本身的分析,更多的是阐述咨询师在这一过程中所应该进行的反思,以及如何保持对自我意识的清醒认识,这一点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第六章“反移情与心理咨询师的需要”中,再次着重强调了这一点。唯一的不足,是翻译实在令人发指!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书中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本不错的教材。对于佛洛依德和荣格的移情观、移情和反移情、以及心理咨询中移情的处理介绍的比较全面。案例也很多,而重点在于紧随案例之后的,不仅仅是对案例本身的分析,更多的是阐述咨询师在这一过程中所应该进行的反思,以及如何保持对自我意识的清醒认识,这一点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第六章“反移情与心理咨询师的需要”中,再次着重强调了这一点。唯一的不足,是翻译实在令人发指!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书中的用词太过专业,所以理解困难,看到后来,我终于渐渐确信,根本就是满纸的语病错句啊!看得人头疼@_@在网上翻了翻,貌似还真没有别的译本,有些遗憾,对于初学心理咨询的人来说,真是本值得收的书。 (展开)
0 有用 云子 2011-06-11
这本书加深了我对投射移情的理解
0 有用 HH 2011-02-22
对帮助理解移情还是很有帮助的
0 有用 weizhe-violin 2020-08-26
挺好的一本小书
0 有用 Zzzz 2019-12-01
0 有用 water 2019-08-20
心理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不断地收回投射,而把移情转化成“我与你”的关系
1 有用 柳鸢 2018-01-27
对翻译无话可说,不过忍着看完了。夹在非专业与专业之间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既不算特别通俗的心理分析科普,又不是严谨的教参类工具书。作者是荣格学派的,着重分析讨论了移情、投射(内容无非是重复所揭示的受压抑的成分,创造性心灵的新的内容也会在投射中出现)与认同这几种防御机制。我对自恋性人格障碍还是比较陌生的,凑巧书中有一部分详解了其原型移情、镜像移情(对不断伤害的防卫产生过度补偿的自信)与理想化移情,“患... 对翻译无话可说,不过忍着看完了。夹在非专业与专业之间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既不算特别通俗的心理分析科普,又不是严谨的教参类工具书。作者是荣格学派的,着重分析讨论了移情、投射(内容无非是重复所揭示的受压抑的成分,创造性心灵的新的内容也会在投射中出现)与认同这几种防御机制。我对自恋性人格障碍还是比较陌生的,凑巧书中有一部分详解了其原型移情、镜像移情(对不断伤害的防卫产生过度补偿的自信)与理想化移情,“患者夸大自我和贬低他人的倾向是对原始嫉妒的补偿性防卫。”填补了我缺失的一角。 (展开)
0 有用 宇怀 2017-09-13
关于心理咨询中移情关系的通识读本。相关的主题阅读可以读读《弗洛伊德文集(第三卷)》的移情作用、荣格的《移情心理学》等。还有科胡特的《自体的分析》和《自体的重建》,这两本比较难,等以后有闲心再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