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Maisoui (Carpe diem.)
2019-06-19 13:31
大龄女青年米妮·库伯,一直是镇上很多人热议的笑柄。她年轻时,一度成为社交宠儿;人老色衰之后,反而无人问津。眼看曾经的闺蜜好友,纷纷成为妻子、母亲,米妮越发憔悴。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声称自己遭到黑人威尔·迈耶斯的调戏(她之前也撒过类似的谎),再度成为镇上热议的焦点。镇上向来不缺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在头脑发热的前退伍军人麦克兰登的唆使下,威尔·迈耶斯遭到了一群义愤的白人男子的殴打。威尔被麦克兰登等人失手打死。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镇上的理发师霍克肖的话竟然是真的:米妮很有可能诬陷了威尔,因为她已经疯了;或许正是因为她诬陷了威尔,导致威尔被打死,才变得疯癫。没有人知道真相。回到家中的麦克兰登,怅然若失……
2019-06-19 13:20
精明投机的弗莱姆·思诺普斯,是镇上众人皆知的会耍手段的人。他经常暗地里做些交易,发一些不明不白的横财。然而,让他真正栽跟头的,恰恰是他机关算尽的小聪明。为了往上爬,思诺普斯甚至不惜让老婆跟镇长霍克西走得很近,甘愿成为别人议论的对象。最终,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镇上发电厂的负责人。成为负责人之后,思诺普斯又开始不安分了,他玩弄两个工人,挑动他们内斗,想要从电厂窃取黄铜,结果阴差阳错,计谋被拆穿,“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不少钱。
2018-09-01 23:04
神秘的理发师霍克肖在镇上麦克西的理发店工作。孤女苏珊·里德一直从五岁时,就对霍克肖产生了好感。霍克肖每年圣诞都给她送礼物,随着小姑娘一天天长大,就连理发店里的人都在议论他们两个真实的关系。直到有一天,霍克肖突然离开了小镇,不知所踪。
后来有人在另外一件理发店,又发现了霍克肖,“我”通过一位朋友得知了霍克肖的经历。霍克肖曾经与一个家境贫寒的女孩订婚,可女孩后来不幸离世,临终之前的遗愿是希望霍克肖能够保住按揭的房子,照顾好她生病的母亲。家境同样困苦的霍克肖为了一份逝去的爱情和婚姻,为了一份承诺,开始了他近乎疯狂的存钱之旅。为了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过往,他总是一个地方待上三五年,然后突然消失。
在辛苦了二十五年之后,霍克肖还清了按揭,保住了那座房子。而那个每年都在等待他的孤女苏珊,也最终成为了她的妻子。
2018-09-01 22:56
独居大半辈子的艾米丽·格里尔森小姐去世里,镇上的人几乎都去参加了她的葬礼。那些爱慕过她的男人们和一直在议论又想要窥探她秘密的女人们都来了。
一直催交税款的政府,也无法撼动艾米丽小姐,直到大家进入她的深闺,发现了一副骇人的骸骨,才愕然地发现了一段惨烈的苦恋:很多年以前曾与艾米丽订婚的未婚夫,临时悔婚,被艾米丽毒杀。在此后的一生里,离群索居的艾米丽,整日与这副骸骨相伴,一直没能走出这段偏执而疯狂的恋情……
2018-09-01 22:43
《两个士兵》续篇,参加战争的皮特在战场牺牲。母亲收到了军队寄来的阵亡将士家属通知书。小弟不愿意相信是真的。
跟皮特家的情形不一样,镇上的富户德斯潘上校(并不是真正的军官,只是镇上的人对他的称呼)的儿子也已阵亡。上校则整日在家中枯坐伤神。
失去了儿子的母亲想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痛苦,她还想到了跟他一样的德斯潘上校。尽管两个家庭情况迥异,母亲还是为小弟尽可能地打扮了一下,两人周末一大早就去了德斯潘上校家。
母亲以平静的言语安慰了德斯潘上校,化解了他心中郁结的痛苦,然后带着小弟返回了家中……
2018-09-01 22:35
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密西西比州偏远小镇上的一户人家中的两兄弟都想去参军。大哥皮特十几岁,小弟不到十岁。父亲之前参加过一战,认为自己家已经为国家尽了义务,反对皮特参战。可怎奈皮特根本不听,一家人只好为他收拾了行囊,送他去参军。
小弟是皮特的跟屁虫,走到哪儿都喜欢跟着他。虽然并不知道战场是什么样子,他还是想跟哥哥一起上战场去打仗。皮特去孟菲斯报到入伍之后,小弟偷偷从家中跑出来,想要追上他,跟他一起去打日本人。经过好心人一路都帮助,小弟终于在哥哥出发前见到了他。
小弟最终还是没能参军,失落地回了家。车上,他想到了哥哥临走之前要他帮忙照顾好家的叮嘱。
2018-09-01 22:23
黑人艾什在年轻的时候,曾被路加捉弄。艾什好不容易买来的一条赛璐璐的假衣领,被路加用烟头烫出了一个又一个窟窿。
多年后,在一次猎熊的过程中,路加一直打嗝,引起了其他猎熊人的不满,被赶了出来。艾什谎称他认识一名叫约翰·巴斯克特的印第安人,专门治疗打嗝。
路加不明就里,赶去找印第安人,险些被印第安人“杀掉”。原来这一切都是艾什的算计,正是艾什建议路加去找印第安人,也是他提前跟印第安人串通了好抢劫路加并吓唬吓唬路加。而艾什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出一口多年未能出的气。
2018-09-01 22:20
家中老父病重,已经通过征兵的两兄弟逃回家中看望父亲。负责缉捕的人,一开始以为只是两个抓捕拒绝服兵役的逃兵,可等到警长带他前往两兄弟的家中,才了解到这一家人几代从军,两兄弟逃跑也是情非得已。负责缉捕的人本来满希望能来一场激烈的抓捕,可想到两兄弟如果被送回去,甚至都有可能会进入军法庭接受审判,心中怅然若失……
2018-09-01 22:15
牧师要求父亲和其他两个人义务修理教堂。牧师对他平素里对上帝缺乏敬畏的举动十分不满。父亲迟到了一会儿,引起另外俩个人的不满。他们想要趁机从中攫利,要挟如果父亲不把一条他们相中的狗贱卖给他们,要不然第二天父亲就只能自己一个人把活儿干完。父亲表面答应,可夜里却带着儿子赶工。岂料夜晚施工,一不小心灯笼点燃了教堂。父子赶紧救火,可火势迅猛异常,教堂顷刻间化为了灰烬。
2018-09-01 22:06
暴虐而偏执的父亲,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而粗暴——纵火焚烧对方的谷仓。暴君一样的父亲,在家中是绝对的权威,无人能够质疑,有着严重的自毁倾向。一旦与人发生争执,不管责任在不在己,他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永远都是以暴力对抗。
刚从一场纵火案中侥幸脱逃,父亲很快就又卷入了争端,得罪了新雇主。雇主仗势欺人,父亲再度纵火,等待一家人的又是一场前途未卜的旅途。更重要的是,父亲的这种偏执,似乎在潜移默化之中传染到了小儿子身上。小儿子无法明白一家人总是颠沛流离和反复受辱的根本原因,转而认同父亲的观点……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Collected Stories of William Faulkner
Maisoui (Carpe diem.)
2019-06-19 13:31
Maisoui (Carpe diem.)
2019-06-19 13:20
Maisoui (Carpe diem.)
2018-09-01 23:04
Maisoui (Carpe diem.)
2018-09-01 22:56
Maisoui (Carpe diem.)
2018-09-01 22:43
Maisoui (Carpe diem.)
2018-09-01 22:35
Maisoui (Carpe diem.)
2018-09-01 22:23
Maisoui (Carpe diem.)
2018-09-01 22:20
Maisoui (Carpe diem.)
2018-09-01 22:15
Maisoui (Carpe diem.)
2018-09-01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