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原作名: THE PEOPLE'S EMPEROR:A BIOGRAPHY OF MAO TSE-TUNG
出版年: 2013-4
页数: 551
定价: CNY 69.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2505032
内容简介 · · · · · ·
《毛泽东传》是由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毛泽东传记。作为全球毛泽东研究领域里专业、畅销的作品之一,《毛泽东传》采取以毛泽东的政治生涯为主线,兼顾其他领域并穿插个人生活的写法,揭秘了他的那些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如何为此而奋斗。
作者精心研究了大量新的文献资料,完整、准确、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做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毛泽东传》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可读性,对世人重新理解、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 · · · · ·
迪克·威尔逊(Dick Wilson),国外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早年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及美国加州大学,获文学、法学硕士,后在研究中国问题的专业性刊物《中国季刊》担任主编。
威尔逊在研究当代中国历史和人物方面有一定造诣,其主要著述有:《毛泽东传》、《周恩来传》、《长征,1935年》、《亚洲的觉醒》、《人类的四分之一》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老师的课枯燥乏味,他就看小说或打瞌睡——他后来解释说,这是对那些不会用提问和对话引起学生兴趣的老师的一种惩罚。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笔记中说:“我之界当扩而充之,是故宇宙一大我也。”毛指出古代的仁人志士“有杀身亡家而不悔者矣”。毛解释说,这样的人毒蛇螫手,他必断腕。 毛评论说:“彼仁人者,以天下万事为身,而以一身一家为腕,惟其爱天下万世之诚也,是以不敢爱其身家。身家虽死,天下万世固生,仁人之心安矣。”从毛自己写的这些话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毛就自己的行为对家庭的影响有一种社会犯罪感,可以看出,他是在为他后来抛弃自己的家庭进行辩护。从笔记中当然也看出毛的使命感。 毛在会上“从不轻易表态”,无论是主持会议还是一般发言——最突出的是他从不作冗长、离题而混乱的讲话。如果他旁边的其他人开始辩论,甚至吵起来的时候,毛都静静地用心倾听各方面的意见。 无论什么时候其他人谈话时,毛都“略低着头或偏着头听别人谈话,而自己只‘嗯’、‘是的’的回答,在倾听对方说完之后,他有条有理地给对谈者分析,提出要点,作出结论。他的话并不多,但每一句都很中肯,都能启发人。” 我过了20年甘露般的生活,对世界一无所知。——毛 他读了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亚当斯密的《原富》、穆勒的《名学》、赫伯特·斯宾塞的《群学肆言》、孟德斯鸠的《法意》、让·雅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赫胥黎的《天演论》。 毛在军营中的雇佣兵生活使他懂得,依靠这种军队来达到革命的目的是徒劳的,因为在政治上很难教育他们。毛明白,要成功地进行农村改革运动……就必须武装农民自己。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毛泽东传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毛泽东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毛泽东传》(迪克·威尔逊版)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0年3月25日凌晨,我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比景仰之情,拜读完了由英国作家迪克·威尔逊所写的《毛泽东传》。作为后人和无名小辈的我,没有资格去评论这位伟人的功过是非,但用“浪澜壮阔”一词来形容毛主席的一生是毫不为过的。毛主席的优秀品格,值得我们去学习,其具有... (展开)
> 更多书评 40篇
-
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如果我仍然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我学会了恨他。 凡有压抑个人、违背个人,罪莫大焉,故吾国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在必去,而教会、资本家、君主、国家四者,同为天下之恶魔。 无论什么时候其他人讲话,毛都低着头听,自己只是“嗯”“是的”回答,倾听完后,她有条有理地对读者分析,提出要点,作出结论。他的话并不多,但每一句都很中肯,都能...
2019-05-04 23:58 1人喜欢
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如果我仍然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我学会了恨他。
凡有压抑个人、违背个人,罪莫大焉,故吾国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在必去,而教会、资本家、君主、国家四者,同为天下之恶魔。
无论什么时候其他人讲话,毛都低着头听,自己只是“嗯”“是的”回答,倾听完后,她有条有理地对读者分析,提出要点,作出结论。他的话并不多,但每一句都很中肯,都能启发人,往远处看。
毛在会上从不轻易表态,从不作冗长、离题、混乱的讲话,如果旁人开始辩论,甚至吵起来,毛都静静地用心倾听各方面意见。
在第一师范学校的生活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越是被人视为粗俗的乡巴佬,遭人鄙视,他越是坚定了通过艰苦而激烈的政治斗争,强行对社会提出自己的要求的决心。
为什么贞操却限于女子,烈女祠遍天下,贞童庙又在哪里?
他在长沙为共产党和青年团吸收的成员几乎都是他的同学、学生、前任老师、密友及家人,他在湖南的无产阶级或农民还没有建立起任何的联系,但他的派系的核心成员都是来自这些私人关系,正是他们最后统治了中国。
萧瑜认为:毛费尽心力仔细地计划他要干的一切事情,是一个伟大的阴谋家、组织家;非常精确地估算对手的能量;征服听众,让他们着迷,有一种说服别人的可怕力量,很少有人能不被他的话打动,你要是同意他的话,你就是他的朋友,否则就是他的敌人。
毛利用这些失望情绪、由于他像丘吉尔一样,能提出近乎冒险的,同时又是最明确的爱国主义呼声,他知道如何把握国民最深处的本性,激励他们去战斗、忍耐、反对一切不平等。
刘少奇的妻子告诉其女儿,毛泽东七大前尚无威信可言,是刘少奇和其他领导人为他建立了威信。
应该保持报纸以前的优点,要尖锐、泼辣、鲜明,要认真地办,坚持真理,旗帜鲜明,不吞吞吐吐,钝刀子割肉,半天也割不出来血
警卫员有三个工作:保卫工作、学习工作、调查工作。
要学会这么一种领导艺术,不要什么事情总是捂着,人家一发怪议论,一罢工,一请愿,你就把他一棍子打回去,总觉得世界上不应有之事,闹得有理应该闹,闹得无理,是闹不出什么名堂的。
那些认为,毛泽东同时向俄国和美国人挑衅乃不明智之举的高级军人被周恩来结合起来,支持专家治国论反对毛在经济上的乌托邦思想。
我是一个有许多缺点的人绝不是十全十美的许多时候我常常不喜欢自己。
毛生涯中最低点是1962年1月,在七千名干部大会上接受批评,刘少奇严厉批评了毛大跃进时期的政策,以湖南农民为例,大跃进后的经济困难,30%属于自然灾害,70%由人为因素造成。
江青:我们要考虑的不仅是50天(1966年夏,毛一度被迫离开刘少奇的北京王国)和17年(1949-1965年,毛的话未被遵从),而且是19-30年。这大概是毛在漫长的生涯尽头,宛如实现至今仍令他难以着手的所有改造和革新而做出的孤注一掷之举。
文化大革命在三级开展,一级是在毛泽东和刘少奇为首的政治局对手之间展开的宫廷内部权力斗争;另一级是贯彻全国的为获得更高水平民主、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进行的改造运动;最低一级是短期内破除强制性的法律和法令以便地方上宿怨得到解决。
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的,我少年时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可见神奇十足,但又很不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但也不是折衷主义,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
十次路线斗争:1927年陈独秀,1928年瞿秋白,1930年李立三,1931年罗章龙,我931-34年王明,1935年张国焘,1953年高岗,1959年彭德怀,1967年刘少奇和1970年林彪。
基辛格发现毛异常超重,有惊人的支配事物的能力,用意志力进行统治。
你知道在我们之前,没有人向青年、妇女、农民发表演说,这是第一次,他们每个人都卷入了生活。
我是个被别人五次赶下台又请回来的人,所以群众领袖不是自封的他的地位是在群众斗争中得来的。
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都失败,以后毛泽东只能和一些二流人物林彪陈伯达江青呆在一起了。
毛的专断不是那种杀戮,或者监禁同僚,而是表现为不善于和真正有才华的人合作。
他没有在一群政治家和管理家实现其理想的工作中进行指导的能力,促使他登峰造极稳居领袖高位由于他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又悲剧的妨碍了他信任那些有着同样理想,并能和他一起工作来逐步实现理想的同僚。
回应 2019-05-04 23:58 -
1.正是在组织工人的活动中,毛实现了另一个更大转变,即克服了过去蔑视劳动的思想。1942年他在一篇重要讲话中论述了这一转变: 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
2020-10-11 10:18
1.正是在组织工人的活动中,毛实现了另一个更大转变,即克服了过去蔑视劳动的思想。1942年他在一篇重要讲话中论述了这一转变:
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了,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
2.萧瑜认为人就像一辆黄包车一样,跑动起车靠两个车轮—自由和共产主义。他反对资本主义,拥护社会主义,但没有自由的车轮,这辆车就需要借压迫人类来维持平衡。
毛说:“是的,压迫是政治的精髓。如果你压迫得法,说明你的政治是成功的。归根结底,政治的影响力十分简单,不过是经常保持压迫罢了。”
萧利用经典的自由无政府主义来反对善意的命令主义。毛反驳说:“如果领袖没有权力,就不可能执行计划,就不能得心应手。领袖拥有的权力多,事情就比较容易办。为了改造一个国家,国民必须刻苦自励,并且需要作出牺牲。”
萧则宁愿没有牺牲来获得后代的幸福,但毛回答说如果人们计较这类事情,那么社会革命的理想1000年也实现不了。萧说他能等那么久。
毛说:“对于你愿意等100年或1000年,我非常欣赏。我却不能等,我希望更早一些实现我们的目标。”
争论继续不断,谁都不愿让步,直到1921年7月上海会议前夕两人还在争论。这次会议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是出席这次会议的一个代表。
萧瑜回忆说:“最后一个夜晚,我们同床而睡,谈到黎明,毛泽东仍在说服我参加那个决定历史命运的会议。”
毛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共产党在30年至40年的时间里,就能统治中国。”这个预言相当精确。
3.为庆贺新年,毛写了一首短词,呼吁在农村建立新的根据地: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4. 毛为庆贺重占娄山关,写了一首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5.下一个冒险行动是抢渡大渡河,这是一道在山间奔腾的急流,是整个长征途中最为困难的障碍。红军打算在安顺场渡河,19世纪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就是在那儿被消灭的,《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许多英雄也是在那儿被打败的。
这时出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机会,一个敌军指挥官以为共产党还要过好几天才能从他们预计的位置到达这里,所以他仍去南岸他妻子的亲戚家赴宴。一支红军先头部队活捉了他,缴获了他乘坐的一条小船,然后过河又夺取了另两条船。红军就使用这三条小船渡河,用了三天三夜。但是,春水开始上涨(已时至5月底),增大了渡河的困难。每渡一次,就要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同时,在天上蒋的轰炸机不断袭击,在地上敌军正从至少两个方面赶来。他们决定夺取更靠北一些的泸定桥,这也许是他们渡河到中国北部的最后机会。在那些绝望的日子里,毛甚至与布劳恩讨论穿越西康和青海,到新疆靠拢俄国人的可能性,这个德国人劝阻了他。
夺取泸定桥是又一次英雄主义的壮举。这座桥由13根铁索组成,底下9根上铺桥板,作桥面以供行走,另外4根分列两边为护栏。当共产党到达时,敌人已拆除了大部分桥板,以为没有人会愚蠢到试图从光铁索上过河。
在他们缴获的敌人的一道命令上声称:朱德和毛泽东“已面临石达开(太平天国领袖)第二的危境”。“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消灭共军,在此一举。
可是,毛的战士的作为是他们所想象不到的。他们手把着铁索,身体悬吊在空中,一把一把地过河,尽管前面有敌人猛烈的射击,下面是奔腾的急流,但是他们仍然冲了过去,占领了北岸桥头。敌人点燃了留在他们一侧的桥板,即使如此,也未能阻止共产党。紧随在后的红军士兵们,在铁索上由南向北铺上木板、树棍,作为新的桥板。
毛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渡河。假如此刻在桥头系上一磅炸药,就有可能结束他的事业和运动。
6.一年前离开江西时,差不多近10万人的部队,一路上衣衫褴褛、饥饿疲惫地挣扎到陕西,仅有5,000人活了下来。他们饿了吃树皮野草,渴了喝自己的尿,饱尝风雨霜雪,闯过沼泽险滩,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
毛的军事指挥得到一致拥护,他的政治指导也得到有保留的拥护。不久,他对长征作出了自己的评价,这就是著名的《七律·长征》一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外部世界震惊了,共产党的支持者们高兴地得知毛的队伍仍在继续战斗。中国进步作家的领袖—鲁迅和茅盾,打电报赞颂毛:“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
对于难以置信的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的更引人注目的结论,包含在几个星期后他向他的同伴们所作的报告中: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也许这读起来有点像丘吉尔式的夸张,然而,其经过完全是真实的。
7.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意为:性情刚直卓而不群的人,往往容易横遭物议;品行高洁如玉石之白者,最容易受到污损。
回应 2020-10-11 10:18 -
风琢玉 (每天都要努力学习的钟博!)
毛泽东传 迪克·威尔逊 54个笔记 第3章 守规矩的学生(1911~1915) 15岁读小学,然后19读大学。。。 毛1913年春进入该校时已19岁了,几乎可以说这是毛真正受教育的开始,毛后来回忆说:“我过了20年甘露般的生活,对世界一无所知。” 条件艰苦 这所学校给每个新生发一套蓝色的毛料校服,这件校服毛穿了许多年,直到校服已褪了色,磨出了洞还在穿。此外,毛经常穿一件灰色的布料学生长袍,冬天在长袍里面再加一件旧式的夹克衫,...2020-08-12 19:43
毛泽东传
迪克·威尔逊
54个笔记
第3章 守规矩的学生(1911~1915)
15岁读小学,然后19读大学。。。
毛1913年春进入该校时已19岁了,几乎可以说这是毛真正受教育的开始,毛后来回忆说:“我过了20年甘露般的生活,对世界一无所知。”
条件艰苦
这所学校给每个新生发一套蓝色的毛料校服,这件校服毛穿了许多年,直到校服已褪了色,磨出了洞还在穿。此外,毛经常穿一件灰色的布料学生长袍,冬天在长袍里面再加一件旧式的夹克衫,一年四季都穿一条肥大的布裤。夏天他几乎从不穿袜子,布鞋也常常是裂着口子。他经常盖一床很粗糙的蓝色棉被,被里的棉花又旧又硬。
勤学好问如此
毛每天都起得很早,漱洗完毕就去教室读书。下课后,一般都在读报室看报,或去图书馆借书。别人都上床睡觉了,他还在茶炉室、读报室看一会书,有时就在走廊里通宵不灭的灯光下读书。他的朋友说,毛手里总是拿着一本书,他从来不开玩笑,也不闲聊。他还常常独自一个人或邀几个朋友到校后的山上读书。难得几次上街时,他一般也都要去玉泉街或府正街逛逛,因为这两条街上有些旧书摊和新书店,毛常掏空了羞涩的腰包买些他喜欢的书。他学习中国文学、道德、地理和历史。他的一个同学回忆说,毛特别喜欢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这两本书分别成于11世纪和17世纪。毛习惯于把读报时看到的外国人名、地名记下来,和地图上、书上的相比较,再查找原文。正确的名称或引文他就记在一张小纸条上,再把小纸条夹在书里,这样他就可以随时浏览和复习。无论什么时候要找他,朋友们都知道他“在阅报室”。他的古文和新式文章都写得很好,文笔流畅,为学生们所传颂。他读书时很细心,他所喜欢的句子都圈点起来,而对他不赞成的话则批上诸如“荒谬”、“不通”等评语。每读一本书都这样,甚至第二次读书时还对前一次所作的圈点加上新的评语。
老毛偏科严重
毛还讨厌必修的自然科学课程,因为他想专修社会科学。他回忆说:“我对自然科学并不特别感兴趣,我没有好好地去学,所以大多数这些课程我得到的分数很差。”他的一个老师还记得,毛的数学成绩特别差,有时考试还交白卷。毛后来说,他尤其讨厌一门静物写生课,他认为这门课“极端无聊”。他往往想出最简单的东西来画,草草画完就算了。有一次他画了一个椭圆说这是蛋,结果考试不及格。“我画了一个椭圆形就算了事。”
他的生活方式是清教徒式的,他完全赞同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过不了金钱与女性这两关,这个人就不值得一谈。他的朋友都说他不轻浮放荡,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自己的操行和知识从不感到满足。
他的生活方式是清教徒式的,他完全赞同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过不了金钱与女性这两关,这个人就不值得一谈。他的朋友都说他不轻浮放荡,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自己的操行和知识从不感到满足。
他的生活方式是清教徒式的,他完全赞同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过不了金钱与女性这两关,这个人就不值得一谈。他的朋友都说他不轻浮放荡,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自己的操行和知识从不感到满足。
毛的外表
“他的脸部生得相当大。但眼睛却既不大也不锐利,看起人来也是直愣愣的。毛的鼻子扁平,典型的中国鼻。耳朵长得倒是很匀称,嘴相当小,牙齿白而齐。这一口好白牙使毛笑起来相当有魅力,所以没有人会认为他不真诚,他走起路来很慢,两腿合不太拢,摇摇摆摆有点儿像鸭步。他坐下或站起来的动作都是慢吞吞的,而且他讲话也很慢,但无疑他是个天才的演说家。”
“他的脸部生得相当大。但眼睛却既不大也不锐利,看起人来也是直愣愣的。毛的鼻子扁平,典型的中国鼻。耳朵长得倒是很匀称,嘴相当小,牙齿白而齐。这一口好白牙使毛笑起来相当有魅力,所以没有人会认为他不真诚,他走起路来很慢,两腿合不太拢,摇摇摆摆有点儿像鸭步。他坐下或站起来的动作都是慢吞吞的,而且他讲话也很慢,但无疑他是个天才的演说家。”
第4章 深渊蛟龙(1915~1918)
毛泽东和萧瑜穷游
“听起来很有趣。”毛叫了起来,“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吗?”实际上,毛以前就读过《民报》上登载的介绍两个中国学生旅行全国直至西藏的文章。“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鼓舞,”毛后来回忆说,“我想效法他们这些榜样,可是我没有钱,所以我想应当先在湖南旅行一试。”听起来这个新奇的暑假旅行建议似乎是毛泽东提出来的,而萧瑜则说是他的主意。最后两人决定一起出去“行乞”。放假后,毛来到萧瑜的学校,他穿着一身旧的裤褂,头剃得像个士兵,带着一把雨伞和一个小布包。包裹里有一套换洗衣服、毛巾、笔记本、毛笔和墨盒。这次旅行他们都是身无分文。
第5章 转变(1918~1921)
毛抱怨说:“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来图书馆的人中,毛泽东认出了一些文学和知识界头面人物的名字,毛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毛抱怨说:“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来图书馆的人中,毛泽东认出了一些文学和知识界头面人物的名字,毛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毛抱怨说:“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来图书馆的人中,毛泽东认出了一些文学和知识界头面人物的名字,毛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萧瑜回忆说:“最后一个夜晚,我们同床而睡,谈到黎明,毛泽东仍在说服我参加那个决定历史命运的会议。”毛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共产党在30年至40年的时间里,就能统治中国。”这个预言相当精确。
萧瑜回忆说:“最后一个夜晚,我们同床而睡,谈到黎明,毛泽东仍在说服我参加那个决定历史命运的会议。”毛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共产党在30年至40年的时间里,就能统治中国。”这个预言相当精确。
萧瑜回忆说:“最后一个夜晚,我们同床而睡,谈到黎明,毛泽东仍在说服我参加那个决定历史命运的会议。”毛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共产党在30年至40年的时间里,就能统治中国。”这个预言相当精确。
第7章 三薯饭(1925~1927)
由于退隐到韶山,毛错过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1月份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以及3月份孙逸仙的去世,孙的去世使国共合作的前景发生危险。与此同时,湖南的农民组织也受到5月30日英国警察在上海杀害工人的影响
第9章 抗争(1928~1930)
哈哈哈
毛未理会让他去上海的命令。与此同时,在欧洲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国际新闻通讯》(《Lnprecor》1930.3.20,10:14)上,登载了毛的讣闻。以后又出现过几次这样类似的过早通告。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据说,警方提出她只要公开与丈夫和党断绝关系,并且提供长沙共产党全体成员的名单,就可不杀她。杨拒绝了,遭受了严刑拷打,但即使如此,至死她也未泄露任何秘密。
据说,警方提出她只要公开与丈夫和党断绝关系,并且提供长沙共产党全体成员的名单,就可不杀她。杨拒绝了,遭受了严刑拷打,但即使如此,至死她也未泄露任何秘密。
据说,警方提出她只要公开与丈夫和党断绝关系,并且提供长沙共产党全体成员的名单,就可不杀她。杨拒绝了,遭受了严刑拷打,但即使如此,至死她也未泄露任何秘密。
第12章 延安(1935~1937)
哈哈哈
毛的不拘小节——对处于他这种地位的中国人来说,很是少有——还扩及到第一次在陕西见面的外国人。一个美国客人在与毛谈话时,曾“看见他心不在焉地松下了裤带,搜寻着什么寄生物”——即捉虱子。还有一次,这个美国人与林彪在一间小屋里谈话,毛也在场,房里很热。“妈的,太热了!”毛骂道。边说边脱掉裤子,一屁股坐在地上,那种神态和甘地缠着腰布时一样自然。
精力充沛
毛“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充沛的体力对毛后来的政治斗争非常有利。
老毛湘音重
在这种方言中,‘鸡’不是说成实实在在的北方话的‘ji’,而是说成有浪漫色彩的‘ghii’,‘湖南’不是‘Hunan’而是‘Fulan’,一碗茶念成一碗‘tsa’,还有许多更奇怪的变音。
??????
所谓“西安事变”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惊动了各国朝野。毛很激动,要求把蒋介石押到保安来就他对中国人民欠下的债进行审判和惩处。但斯大林持不同的看法,他打来的电报称,蒋介石是中国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中唯一可能的领导人,因而毛应争取使蒋得到释放。毛派周恩来去西安,以使事件朝着有利于共产党的方向发展。12月19日为安慰斯大林,毛致电蒋介石,敦促他召开各党派会议,讨论联合抗日的政策问题。周恩来后来说:“我们一个礼拜都没有睡好觉……这是我们一生中最难作的一个决策。”
老毛作息反着来,夜猫子,晚上不想睡,白天起不来,哈哈哈
“在个人意志服从群众意志达到迷信的地方,毛显然是个个人主义者。抽烟在共产党人中被视为缺乏个人纪律的标志,受到劝阻,但毛从不间断抽烟。保安人大多数天一亮就起床了,而毛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中午以前很少能爬起来……“毛的大多数追随者都留着普鲁士式的短发,而毛却讨厌理发,头发留得很长……与周恩来等其他人的清洁、机智和军人般的忍耐力不同,毛走路时随意散漫,肩弯背驼,像个老农。我给他和林彪照检阅军校学员的相片时,我看见毛的敬礼最是无力。周恩来是直接对着你的眼睛看你,无论你说什么,他总是显出渴望你相信他的样子。毛是侧着头看人,等着他的话产生效果
第13章 蓝苹(1937~1938)
可笑,西方作者的书看看就行,毛泽东称日本鬼子为“日本皇军”。。。。。,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不用道歉,没有你们的皇军侵略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你们。日本皇军使我们的军队发展壮大,达到100万人,解放区的人口达到1亿。”
第14章 恶战(1938~1941)
说实话,这本书写的挺差劲,胡乱一通,毫无章法
吴战前来到延安时还是个饥馑的难民,从共产党人那儿分得一小块土地后,侍弄得相当成功。据中共领导层中一位亲苏成员说,年轻人对其父的安排大为不满,并在事后告诉他:“我没有向这个Kulak(富农)学习,我非常讨厌这个大富农家庭生活的一切方面。我永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苏联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我任何时候也不以为耻,而是反以为荣。”毕竟这是毛氏家庭中的传统,儿子应当反抗老子。但毛这一方面多少有些公正可言。后来干了一年农活手上长了茧子后,年轻人得到了个差使,在中苏人员之间当翻译,一个中国同志当着苏联人的面问他:“你到底学过中国话没有?”这家人还救出了毛的年幼的侄子,泽民之子毛楚雄。自从其父被鸩杀于新疆后,他一直由姥姥抚养。但是刚过一年他便死于非命,在内战中被敌人活埋了。这段时间里毛试图彻底探明美国人政策之玄秘。3月13日,他邀谢伟思作了另一番长谈,他向美国人保证,中共的政策于美国之利益并无威胁。毛声称:“中美两国人民之间为同情、理解和共同的利益紧紧地联结起来。两国人民本质上都是尊崇民主和个性的。两国人民生来都是爱好和平,反对侵略,反对帝国主义的。战后中国之最终需要是经济的发展。
第17章 虎口取食(1949~1951)
自相矛盾
这反映了毛自身的读书种类。他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很会有选择的读书的人。一位在40年代初访问过延安的苏联人评论说,毛只读旧式的包罗万象的典籍、古代哲学信条和旧小说,漠视西方的经典,蔑视所有的非中国人的著作。这个评论有些夸张——但并非完全不着边际。
第19章 弄潮(1955~1956)
哈哈哈
“你们为什么不抽烟?”他和蔼地向他们询问道,“这对你们不会有害。丘吉尔长期吸烟但身体很好。事实上,我知道只有一个人不抽烟而活得很长,他就是蒋介石。”
以前用的剪刀就是张小泉
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
第20章 夜鹰(1956)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赫鲁晓夫过分了
“苏联过去把斯大林捧得十万丈高的人,现在一下子把他贬到地下九千丈……中央认为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起来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
老毛这话怎么评价?
“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
之前不知道原来江青生过如此重病
在飞机上,江身体皮下大出血,看起来毫无希望。但是,最后,她却奇迹般地全面康复了。
第25章 孤军奋战(1964~1965)
那时候以阶级斗争为纲,生活
“我看还是有进步的。你现在对问题的看法不是那么简单了……”……“你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是修正主义?”毛挑衅性地问。远新答道:“当然要学马列主义。”“那不一定,谁知你学什么?什么是马列主义你知道吗?”侄子认为:“马列主义就是要搞阶级斗争、搞革命。”毛评论道:“……到底谁打谁不一定。苏联……还不是资产阶级当权?我们也有资产阶级把握政权的,有的生产队、县委、地委、省委都有他们的人。有的公安厅副厅长也是他们的人。文化部都是谁领导的?电影、戏剧都是为他们服务的,不是为多数人服务的……”侄子谈了在学院中受到的政治教育。毛还鼓励他进行适当的锻炼。
造反有理
“你这个人啊!又怕人家批评你骄傲自满,又怕人家说你无组织无纪律,你怕什么呢?你说正因为我是主席的亲戚,我才听他的话,正因为我听了他的话,我才造反的。我看你说的那个学生,将来可能比你有所作为。他就敢不服从你们学校制度。我看你们这些人都是一些形而上学。”
第26章 文化大革命(1965~1966)
肯定要捧毛啊,捧毛不会出事,那些批评毛的全被搞垮了。毛自己说有错误的地方,别人吹得太过,但现在谁还敢批评啊,批评毛的人都是什么下场。讲真话行不通,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他的一些提法,我总感觉不安。我历来不信,我那几本小书,有那样的神通。现在给他一吹,全党全国都吹起来了……看来不同意他们不行了。在重大问题上,违心地同意别人,在我一生还是第一次。叫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吧。毛悲叹他的同志们经常不相信他犯了错误并且必须改正自己
吹,使劲吹
林在一篇关于加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讲话中说:“毛主席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高得多。现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比得上毛主席的水平……我们要打破洋人比中国人高明的民族自卑感……洋人、古人哪里有毛主席高?哪里有这样成熟的思想?毛主席这样的天才,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毛主席是世界最大的天才。”
第27章 黑手(1966~1970)
文化大革命,最黑暗的十年,死了多少学者,知识分子,弄死了多少人,经济停滞不前,社会混乱,可怕的十年
第27章黑手(1966~1970)1966年底,从电视屏幕上可以看到毛身体两侧各有一名护士扶助着走路。西方报道说,毛不得不被带往医院检查。在“文化大革命”的这个关键时刻,毛庆贺了自己的73岁寿辰。他曾经告诉蒙哥马利,73和84是难以平安度过的年龄。毛未活到84岁,但可以断定,73岁这年是他掌权多年来处境最为困难的一年,他必须决定在支持青年人,替换老练而狡猾的人这方面要走多远。毛发动的这场运动的主要牺牲品是他的老同事***。没有刘的合作,毛很可能在40年代就无法取得党的主席的职位。江青和红卫兵准备比毛走得更远,他们利用刘的女儿来打倒刘。1月上旬,在比较激进的上海,红卫兵接管了报纸,工人造反派接管了工厂。毛完全赞成这些夺权活动,他热情地欢呼:“这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这是一场大革命。”在北京,周恩来力图使“文化大革命”保持在一种平和状况中。当红卫兵大喊“打倒***和邓小平”时,周以背相向。只是在红卫兵高呼“打倒刘邓反动路线”时,他才转而面对其听众。
第28章 和尚打伞(1970~1976)
毛评论道:“说反天才,就是反对我。我不是天才……天才就是比较聪明一点,天才不是靠一个人靠几个人,天才是靠一个党……天才是靠……集体智慧。” 毛指出,林的一些讲法是错误的。“比如他说,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天才,不符合事实嘛!马克思、恩格斯是同时代的人,到列宁、斯大林一百年都不到,怎么能说几百年才出一个呢?中国有陈胜、吴广,有洪秀全、孙中山,怎么能说几千年才出一个呢?”毛把陈伯达的思想批评为典型的“唯心论的先验论”。会后,陈再也没有公开露过面。 毛如此残酷地攻击一个过去曾经与他过从甚密,并为他的传奇色彩贡献匪浅的同事,似乎令人费解。
毛评论道:“说反天才,就是反对我。我不是天才……天才就是比较聪明一点,天才不是靠一个人靠几个人,天才是靠一个党……天才是靠……集体智慧。”毛指出,林的一些讲法是错误的。“比如他说,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天才,不符合事实嘛!马克思、恩格斯是同时代的人,到列宁、斯大林一百年都不到,怎么能说几百年才出一个呢?中国有陈胜、吴广,有洪秀全、孙中山,怎么能说几千年才出一个呢?”毛把陈伯达的思想批评为典型的“唯心论的先验论”。会后,陈再也没有公开露过面。毛如此残酷地攻击一个过去曾经与他过从甚密,并为他的传奇色彩贡献匪浅的同事,似乎令人费解。
毛把陈伯达的思想批评为典型的“唯心论的先验论”。会后,陈再也没有公开露过面。毛如此残酷地攻击一个过去曾经与他过从甚密,并为他的传奇色彩贡献匪浅的同事,似乎令人费解。
著名的《571工程纪要》出笼了。中国“五、七、一”的谐音正好是“武(装)起义”
,著名的《571工程纪要》出笼了。中国“五、七、一”的谐音正好是“武(装)起义”
,著名的《571工程纪要》出笼了。中国“五、七、一”的谐音正好是“武(装)起义” 当毛正在发表上述谈话的时候,据说林的人正计划在从杭州到上海的路上炸毁他的火车。但是,林的女儿豆豆,良心发现,急冲冲地跑去告诉了周恩来这一阴谋,周得以及时地向毛发出警报,毛的生命因此得救。当毛于9月12日未损毫发地返回北京之际,林乘一架空军三叉戟飞机,掉头逃往西北,大概是要去苏联。但是,飞机于凌晨2点半坠毁在蒙古境内,据报道,9位乘客全部罹难。反叛结束了。
当毛正在发表上述谈话的时候,据说林的人正计划在从杭州到上海的路上炸毁他的火车。但是,林的女儿豆豆,良心发现,急冲冲地跑去告诉了周恩来这一阴谋,周得以及时地向毛发出警报,毛的生命因此得救。当毛于9月12日未损毫发地返回北京之际,林乘一架空军三叉戟飞机,掉头逃往西北,大概是要去苏联。但是,飞机于凌晨2点半坠毁在蒙古境内,据报道,9位乘客全部罹难。反叛结束了。 可信吗??????
当毛正在发表上述谈话的时候,据说林的人正计划在从杭州到上海的路上炸毁他的火车。但是,林的女儿豆豆,良心发现,急冲冲地跑去告诉了周恩来这一阴谋,周得以及时地向毛发出警报,毛的生命因此得救。当毛于9月12日未损毫发地返回北京之际,林乘一架空军三叉戟飞机,掉头逃往西北,大概是要去苏联。但是,飞机于凌晨2点半坠毁在蒙古境内,据报道,9位乘客全部罹难。反叛结束了。
。。。。。。
3月,一颗陨石坠落在吉林省境内。《人民日报》回顾历史说,公元前3世纪,一颗陨石落地一度引出有关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死后国土会四分五裂的谣言。7月,唐山发生了劫难性的地震。许多迷信的中国人认定,一个伟人的去世就在眼前了。
我记得毛自己的想法是火葬,后人违背了他的想法
越南人被问及他们是如何保存胡志明的遗体的。经过良久的犹豫和心理斗争,终于下定决心剖尸,使用化学药品,以便遗体能在一栋宽大而静穆的房子——也许是毛为自己要的最后一件东西——中展出。
你们觉得是让大家瞻仰,还是入土为安?我觉得毛主席的遗体入土为安的好
越南人被问及他们是如何保存胡志明的遗体的。经过良久的犹豫和心理斗争,终于下定决心剖尸,使用化学药品,以便遗体能在一栋宽大而静穆的房子——也许是毛为自己要的最后一件东西——中展出。
第29章 结论
研究毛泽东的生平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难度很大的工作。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毛泽东都是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作为革命家,他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大国中成功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大大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作为思想家,他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追求真善美的理论创新勇气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一种符合中国历史要求的思想体系,为落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前途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作为军事家,他依据对人民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深刻认识,制定了高超的战略战术原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战争奇迹;作为诗人,他留下了一篇篇气势恢弘、才华横溢的千古绝唱;同时,他又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像常人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气质和情感,体验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这一切,构成了毛泽东的历史人格。此其一。毛泽东以其毕生奋斗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和世界的政治格局,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他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烙上了他作为领袖人物的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迹。可以说,不懂得毛泽东,就不会真正理解中国现代革命史,反之亦然,要真正理解毛泽东,也必须对中国半个多世纪血与火的艰难历程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此其二。比较公允的评价
这一切,构成了毛泽东的历史人格。此其一。毛泽东以其毕生奋斗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和世界的政治格局,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他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烙上了他作为领袖人物的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迹。可以说,不懂得毛泽东,就不会真正理解中国现代革命史,反之亦然,要真正理解毛泽东,也必须对中国半个多世纪血与火的艰难历程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此其二。毛泽东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事业,他的功绩无与伦比,但是他在晚年也出现过一些严重失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他的真知灼见和错误言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状况。
研究毛泽东的生平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难度很大的工作。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毛泽东都是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作为革命家,他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大国中成功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大大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作为思想家,他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追求真善美的理论创新勇气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一种符合中国历史要求的思想体系,为落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前途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作为军事家,他依据对人民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深刻认识,制定了高超的战略战术原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战争奇迹;作为诗人,他留下了一篇篇气势恢弘、才华横溢的千古绝唱;同时,他又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像常人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气质和情感,体验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这一切,构成了毛泽东的历史人格。此其一。毛泽东以其毕生奋斗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和世界的政治格局,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他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烙上了他作为领袖人物的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迹。可以说,不懂得毛泽东,就不会真正理解中国现代革命史,反之亦然,要真正理解毛泽东,也必须对中国半个多世纪血与火的艰难历程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此其二。
毛泽东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事业,他的功绩无与伦比,但是他在晚年也出现过一些严重失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他的真知灼见和错误言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状况。此其三。至少是由于以上三点,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无疑是一项相当艰巨浩繁的工程。
毛泽东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事业,他的功绩无与伦比,但是他在晚年也出现过一些严重失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他的真知灼见和错误言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状况。此其三。至少是由于以上三点,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无疑是一项相当艰巨浩繁的工程。
毛泽东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事业,他的功绩无与伦比,但是他在晚年也出现过一些严重失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他的真知灼见和错误言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状况。此其三。至少是由于以上三点,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无疑是一项相当艰巨浩繁的工程。
点评 ★★★☆☆
书中对毛泽东的三点评价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毛泽东都是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作为革命家,他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大国中成功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大大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作为思想家,他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追求真善美的理论创新勇气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一种符合中国历史要求的思想体系,为落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前途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作为军事家,他依据对人民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深刻认识,制定了高超的战略战术原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战争奇迹;作为诗人,他留下了一篇篇气势恢弘、才华横溢的千古绝唱;同时,他又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像常人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气质和情感,体验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这一切,构成了毛泽东的历史人格。此其一。
毛泽东以其毕生奋斗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和世界的政治格局,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他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烙上了他作为领袖人物的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迹。可以说,不懂得毛泽东,就不会真正理解中国现代革命史,反之亦然,要真正理解毛泽东,也必须对中国半个多世纪血与火的艰难历程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此其二。
毛泽东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事业,他的功绩无与伦比,但是他在晚年也出现过一些严重失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他的真知灼见和错误言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状况。此其三。
至少是由于以上三点,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无疑是一项相当艰巨浩繁的工程。
对本书看法1.前半部分写得还可以,后半部分简直太难看,倒不是因为后半部分是建国后的历史,是作者的原因。2.书中用了大量毛选的文章,和毛与其他人的对话,以此来构造了书的大量内容,这是投机取巧,堆积内容的写作办法。就和我们写作业凑字数一样!3.写得较为简单,对于毛只能了解些皮毛。4.书中带有作者的一些偏见和揣测。 并不推荐这本书,不要浪费时间,我只是觉得看都看了一半,就硬着看完了。
回应 2020-08-12 19:43 -
像穆罕默德・甘地一一一个在地位上唯一能与毛媲美的当代亚洲人士或世界士ー一样,毛天生就是一位导师。和甘地一样,甚至更甚,毛把改造世界的人愿望从教室里带到政治竟技场中。他在解放人们方面是光辉的,但在管理复杂的政治事务方面则是不成功的。与甘地不同,他不愿放弃权力,尽管1958年以后存在着不利的政治条件。他顽强地抱着他的权力,固守着他的信念,如同当年读书时在老师面前错误地抱定《三国演义》不放一样 最后,谁...
2020-03-24 15:45
像穆罕默德・甘地一一一个在地位上唯一能与毛媲美的当代亚洲人士或世界士ー一样,毛天生就是一位导师。和甘地一样,甚至更甚,毛把改造世界的人愿望从教室里带到政治竟技场中。他在解放人们方面是光辉的,但在管理复杂的政治事务方面则是不成功的。与甘地不同,他不愿放弃权力,尽管1958年以后存在着不利的政治条件。他顽强地抱着他的权力,固守着他的信念,如同当年读书时在老师面前错误地抱定《三国演义》不放一样 最后,谁能否认从韶山到北京乃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历程呢?谁会刻薄到足以说出毛过大于功的话呢?谁会妒忌毛的声望和传奇生涯呢?他来自中国“受虐待的一方”,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所以,他后来非常热爱学习。他所知道的是贫困、堕落、剥削和非正义一他花了整整一生的时间尽最大的努力和这些东西战斗。毛所进行的是贯穿整个中国文明国度的革命,这个国家就像整个欧洲那么大。 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武器,是因为他在需要武器的时候,马 克思主义正处于时兴阶段。他开始指 导自己的党逐渐树立起一种现实的观 念,即重视农民的作用。在这个阶 段,农民是中国人口中的绝对多数, 并且表现得特别能战斗。 引自第547页 回应 2020-03-24 15:45
-
梦醒身是客 (终已不顾)
“在个人意志服从群众意志达到迷信的地方,毛显然是个个人主义者。抽烟在共产党人中被视为缺乏个人纪律的标志,受到劝阻,但毛从不间断抽烟。保安人大多数天一亮就起床了,而毛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中午以前很少能爬起来……“毛的大多数追随者都留着普鲁士式的短发,而毛却讨厌理发,头发留得很长……与周恩来等其他人的清洁、机智和军人般的忍耐力不同,毛走路时随意散漫,肩弯背驼,像个老农。我给他和林彪照检阅军校学...2018-01-15 12:46
“在个人意志服从群众意志达到迷信的地方,毛显然是个个人主义者。抽烟在共产党人中被视为缺乏个人纪律的标志,受到劝阻,但毛从不间断抽烟。保安人大多数天一亮就起床了,而毛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中午以前很少能爬起来……“毛的大多数追随者都留着普鲁士式的短发,而毛却讨厌理发,头发留得很长……与周恩来等其他人的清洁、机智和军人般的忍耐力不同,毛走路时随意散漫,肩弯背驼,像个老农。我给他和林彪照检阅军校学员的相片时,我看见毛的敬礼最是无力。周恩来是直接对着你的眼睛看你,无论你说什么,他总是显出渴望你相信他的样子。毛是侧着头看人,等着他的话产生效果、他的逻辑被理解,一副怀疑的神态。表面上看起来心不在焉,实际上这是毛为了掩饰他那始终警觉而富于联想的头脑而戴的面具。”但斯诺也正确地看到了毛作为党的领袖的积极成分:“毛的记忆力好得惊人。他能回忆得起来多年以前与人谈话的日期,客人的姓名,谈话的确切内容和事件的细节。他领导很有艺术,不是采取明显的方式,而是采取间接、微妙的方式。他经常同各种委员会的成员磋商问题,一谈就是几个小时,试探他们的意见,然后把人家的看法和自己的看法统一起来。他先跟他们一一进行个别谈话,等到他确信意见一致时,方说出自己的看法作为结论。他自信命中注定要当领导。但是,他待人接物很随便,不装腔作势。他对于忠于他的人开诚相见,因而取得他们的信任。对与自己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他也宽宏大量,反对他的人会渐渐失掉影响。但他们不会像斯大林的个人对手那样遭到大规模清洗和肉体消灭的命运。”
回应 2018-01-15 12:46 -
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如果我仍然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我学会了恨他。 凡有压抑个人、违背个人,罪莫大焉,故吾国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在必去,而教会、资本家、君主、国家四者,同为天下之恶魔。 无论什么时候其他人讲话,毛都低着头听,自己只是“嗯”“是的”回答,倾听完后,她有条有理地对读者分析,提出要点,作出结论。他的话并不多,但每一句都很中肯,都能...
2019-05-04 23:58 1人喜欢
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如果我仍然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我学会了恨他。
凡有压抑个人、违背个人,罪莫大焉,故吾国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在必去,而教会、资本家、君主、国家四者,同为天下之恶魔。
无论什么时候其他人讲话,毛都低着头听,自己只是“嗯”“是的”回答,倾听完后,她有条有理地对读者分析,提出要点,作出结论。他的话并不多,但每一句都很中肯,都能启发人,往远处看。
毛在会上从不轻易表态,从不作冗长、离题、混乱的讲话,如果旁人开始辩论,甚至吵起来,毛都静静地用心倾听各方面意见。
在第一师范学校的生活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越是被人视为粗俗的乡巴佬,遭人鄙视,他越是坚定了通过艰苦而激烈的政治斗争,强行对社会提出自己的要求的决心。
为什么贞操却限于女子,烈女祠遍天下,贞童庙又在哪里?
他在长沙为共产党和青年团吸收的成员几乎都是他的同学、学生、前任老师、密友及家人,他在湖南的无产阶级或农民还没有建立起任何的联系,但他的派系的核心成员都是来自这些私人关系,正是他们最后统治了中国。
萧瑜认为:毛费尽心力仔细地计划他要干的一切事情,是一个伟大的阴谋家、组织家;非常精确地估算对手的能量;征服听众,让他们着迷,有一种说服别人的可怕力量,很少有人能不被他的话打动,你要是同意他的话,你就是他的朋友,否则就是他的敌人。
毛利用这些失望情绪、由于他像丘吉尔一样,能提出近乎冒险的,同时又是最明确的爱国主义呼声,他知道如何把握国民最深处的本性,激励他们去战斗、忍耐、反对一切不平等。
刘少奇的妻子告诉其女儿,毛泽东七大前尚无威信可言,是刘少奇和其他领导人为他建立了威信。
应该保持报纸以前的优点,要尖锐、泼辣、鲜明,要认真地办,坚持真理,旗帜鲜明,不吞吞吐吐,钝刀子割肉,半天也割不出来血
警卫员有三个工作:保卫工作、学习工作、调查工作。
要学会这么一种领导艺术,不要什么事情总是捂着,人家一发怪议论,一罢工,一请愿,你就把他一棍子打回去,总觉得世界上不应有之事,闹得有理应该闹,闹得无理,是闹不出什么名堂的。
那些认为,毛泽东同时向俄国和美国人挑衅乃不明智之举的高级军人被周恩来结合起来,支持专家治国论反对毛在经济上的乌托邦思想。
我是一个有许多缺点的人绝不是十全十美的许多时候我常常不喜欢自己。
毛生涯中最低点是1962年1月,在七千名干部大会上接受批评,刘少奇严厉批评了毛大跃进时期的政策,以湖南农民为例,大跃进后的经济困难,30%属于自然灾害,70%由人为因素造成。
江青:我们要考虑的不仅是50天(1966年夏,毛一度被迫离开刘少奇的北京王国)和17年(1949-1965年,毛的话未被遵从),而且是19-30年。这大概是毛在漫长的生涯尽头,宛如实现至今仍令他难以着手的所有改造和革新而做出的孤注一掷之举。
文化大革命在三级开展,一级是在毛泽东和刘少奇为首的政治局对手之间展开的宫廷内部权力斗争;另一级是贯彻全国的为获得更高水平民主、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进行的改造运动;最低一级是短期内破除强制性的法律和法令以便地方上宿怨得到解决。
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的,我少年时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可见神奇十足,但又很不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但也不是折衷主义,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
十次路线斗争:1927年陈独秀,1928年瞿秋白,1930年李立三,1931年罗章龙,我931-34年王明,1935年张国焘,1953年高岗,1959年彭德怀,1967年刘少奇和1970年林彪。
基辛格发现毛异常超重,有惊人的支配事物的能力,用意志力进行统治。
你知道在我们之前,没有人向青年、妇女、农民发表演说,这是第一次,他们每个人都卷入了生活。
我是个被别人五次赶下台又请回来的人,所以群众领袖不是自封的他的地位是在群众斗争中得来的。
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都失败,以后毛泽东只能和一些二流人物林彪陈伯达江青呆在一起了。
毛的专断不是那种杀戮,或者监禁同僚,而是表现为不善于和真正有才华的人合作。
他没有在一群政治家和管理家实现其理想的工作中进行指导的能力,促使他登峰造极稳居领袖高位由于他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又悲剧的妨碍了他信任那些有着同样理想,并能和他一起工作来逐步实现理想的同僚。
回应 2019-05-04 23:58 -
1.正是在组织工人的活动中,毛实现了另一个更大转变,即克服了过去蔑视劳动的思想。1942年他在一篇重要讲话中论述了这一转变: 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
2020-10-11 10:18
1.正是在组织工人的活动中,毛实现了另一个更大转变,即克服了过去蔑视劳动的思想。1942年他在一篇重要讲话中论述了这一转变:
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了,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
2.萧瑜认为人就像一辆黄包车一样,跑动起车靠两个车轮—自由和共产主义。他反对资本主义,拥护社会主义,但没有自由的车轮,这辆车就需要借压迫人类来维持平衡。
毛说:“是的,压迫是政治的精髓。如果你压迫得法,说明你的政治是成功的。归根结底,政治的影响力十分简单,不过是经常保持压迫罢了。”
萧利用经典的自由无政府主义来反对善意的命令主义。毛反驳说:“如果领袖没有权力,就不可能执行计划,就不能得心应手。领袖拥有的权力多,事情就比较容易办。为了改造一个国家,国民必须刻苦自励,并且需要作出牺牲。”
萧则宁愿没有牺牲来获得后代的幸福,但毛回答说如果人们计较这类事情,那么社会革命的理想1000年也实现不了。萧说他能等那么久。
毛说:“对于你愿意等100年或1000年,我非常欣赏。我却不能等,我希望更早一些实现我们的目标。”
争论继续不断,谁都不愿让步,直到1921年7月上海会议前夕两人还在争论。这次会议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是出席这次会议的一个代表。
萧瑜回忆说:“最后一个夜晚,我们同床而睡,谈到黎明,毛泽东仍在说服我参加那个决定历史命运的会议。”
毛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共产党在30年至40年的时间里,就能统治中国。”这个预言相当精确。
3.为庆贺新年,毛写了一首短词,呼吁在农村建立新的根据地: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4. 毛为庆贺重占娄山关,写了一首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5.下一个冒险行动是抢渡大渡河,这是一道在山间奔腾的急流,是整个长征途中最为困难的障碍。红军打算在安顺场渡河,19世纪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就是在那儿被消灭的,《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许多英雄也是在那儿被打败的。
这时出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机会,一个敌军指挥官以为共产党还要过好几天才能从他们预计的位置到达这里,所以他仍去南岸他妻子的亲戚家赴宴。一支红军先头部队活捉了他,缴获了他乘坐的一条小船,然后过河又夺取了另两条船。红军就使用这三条小船渡河,用了三天三夜。但是,春水开始上涨(已时至5月底),增大了渡河的困难。每渡一次,就要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同时,在天上蒋的轰炸机不断袭击,在地上敌军正从至少两个方面赶来。他们决定夺取更靠北一些的泸定桥,这也许是他们渡河到中国北部的最后机会。在那些绝望的日子里,毛甚至与布劳恩讨论穿越西康和青海,到新疆靠拢俄国人的可能性,这个德国人劝阻了他。
夺取泸定桥是又一次英雄主义的壮举。这座桥由13根铁索组成,底下9根上铺桥板,作桥面以供行走,另外4根分列两边为护栏。当共产党到达时,敌人已拆除了大部分桥板,以为没有人会愚蠢到试图从光铁索上过河。
在他们缴获的敌人的一道命令上声称:朱德和毛泽东“已面临石达开(太平天国领袖)第二的危境”。“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消灭共军,在此一举。
可是,毛的战士的作为是他们所想象不到的。他们手把着铁索,身体悬吊在空中,一把一把地过河,尽管前面有敌人猛烈的射击,下面是奔腾的急流,但是他们仍然冲了过去,占领了北岸桥头。敌人点燃了留在他们一侧的桥板,即使如此,也未能阻止共产党。紧随在后的红军士兵们,在铁索上由南向北铺上木板、树棍,作为新的桥板。
毛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渡河。假如此刻在桥头系上一磅炸药,就有可能结束他的事业和运动。
6.一年前离开江西时,差不多近10万人的部队,一路上衣衫褴褛、饥饿疲惫地挣扎到陕西,仅有5,000人活了下来。他们饿了吃树皮野草,渴了喝自己的尿,饱尝风雨霜雪,闯过沼泽险滩,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
毛的军事指挥得到一致拥护,他的政治指导也得到有保留的拥护。不久,他对长征作出了自己的评价,这就是著名的《七律·长征》一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外部世界震惊了,共产党的支持者们高兴地得知毛的队伍仍在继续战斗。中国进步作家的领袖—鲁迅和茅盾,打电报赞颂毛:“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
对于难以置信的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的更引人注目的结论,包含在几个星期后他向他的同伴们所作的报告中: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也许这读起来有点像丘吉尔式的夸张,然而,其经过完全是真实的。
7.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意为:性情刚直卓而不群的人,往往容易横遭物议;品行高洁如玉石之白者,最容易受到污损。
回应 2020-10-11 10:18
-
1.正是在组织工人的活动中,毛实现了另一个更大转变,即克服了过去蔑视劳动的思想。1942年他在一篇重要讲话中论述了这一转变: 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
2020-10-11 10:18
1.正是在组织工人的活动中,毛实现了另一个更大转变,即克服了过去蔑视劳动的思想。1942年他在一篇重要讲话中论述了这一转变:
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了,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
2.萧瑜认为人就像一辆黄包车一样,跑动起车靠两个车轮—自由和共产主义。他反对资本主义,拥护社会主义,但没有自由的车轮,这辆车就需要借压迫人类来维持平衡。
毛说:“是的,压迫是政治的精髓。如果你压迫得法,说明你的政治是成功的。归根结底,政治的影响力十分简单,不过是经常保持压迫罢了。”
萧利用经典的自由无政府主义来反对善意的命令主义。毛反驳说:“如果领袖没有权力,就不可能执行计划,就不能得心应手。领袖拥有的权力多,事情就比较容易办。为了改造一个国家,国民必须刻苦自励,并且需要作出牺牲。”
萧则宁愿没有牺牲来获得后代的幸福,但毛回答说如果人们计较这类事情,那么社会革命的理想1000年也实现不了。萧说他能等那么久。
毛说:“对于你愿意等100年或1000年,我非常欣赏。我却不能等,我希望更早一些实现我们的目标。”
争论继续不断,谁都不愿让步,直到1921年7月上海会议前夕两人还在争论。这次会议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是出席这次会议的一个代表。
萧瑜回忆说:“最后一个夜晚,我们同床而睡,谈到黎明,毛泽东仍在说服我参加那个决定历史命运的会议。”
毛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共产党在30年至40年的时间里,就能统治中国。”这个预言相当精确。
3.为庆贺新年,毛写了一首短词,呼吁在农村建立新的根据地: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4. 毛为庆贺重占娄山关,写了一首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5.下一个冒险行动是抢渡大渡河,这是一道在山间奔腾的急流,是整个长征途中最为困难的障碍。红军打算在安顺场渡河,19世纪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就是在那儿被消灭的,《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许多英雄也是在那儿被打败的。
这时出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机会,一个敌军指挥官以为共产党还要过好几天才能从他们预计的位置到达这里,所以他仍去南岸他妻子的亲戚家赴宴。一支红军先头部队活捉了他,缴获了他乘坐的一条小船,然后过河又夺取了另两条船。红军就使用这三条小船渡河,用了三天三夜。但是,春水开始上涨(已时至5月底),增大了渡河的困难。每渡一次,就要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同时,在天上蒋的轰炸机不断袭击,在地上敌军正从至少两个方面赶来。他们决定夺取更靠北一些的泸定桥,这也许是他们渡河到中国北部的最后机会。在那些绝望的日子里,毛甚至与布劳恩讨论穿越西康和青海,到新疆靠拢俄国人的可能性,这个德国人劝阻了他。
夺取泸定桥是又一次英雄主义的壮举。这座桥由13根铁索组成,底下9根上铺桥板,作桥面以供行走,另外4根分列两边为护栏。当共产党到达时,敌人已拆除了大部分桥板,以为没有人会愚蠢到试图从光铁索上过河。
在他们缴获的敌人的一道命令上声称:朱德和毛泽东“已面临石达开(太平天国领袖)第二的危境”。“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消灭共军,在此一举。
可是,毛的战士的作为是他们所想象不到的。他们手把着铁索,身体悬吊在空中,一把一把地过河,尽管前面有敌人猛烈的射击,下面是奔腾的急流,但是他们仍然冲了过去,占领了北岸桥头。敌人点燃了留在他们一侧的桥板,即使如此,也未能阻止共产党。紧随在后的红军士兵们,在铁索上由南向北铺上木板、树棍,作为新的桥板。
毛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渡河。假如此刻在桥头系上一磅炸药,就有可能结束他的事业和运动。
6.一年前离开江西时,差不多近10万人的部队,一路上衣衫褴褛、饥饿疲惫地挣扎到陕西,仅有5,000人活了下来。他们饿了吃树皮野草,渴了喝自己的尿,饱尝风雨霜雪,闯过沼泽险滩,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
毛的军事指挥得到一致拥护,他的政治指导也得到有保留的拥护。不久,他对长征作出了自己的评价,这就是著名的《七律·长征》一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外部世界震惊了,共产党的支持者们高兴地得知毛的队伍仍在继续战斗。中国进步作家的领袖—鲁迅和茅盾,打电报赞颂毛:“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
对于难以置信的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的更引人注目的结论,包含在几个星期后他向他的同伴们所作的报告中: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也许这读起来有点像丘吉尔式的夸张,然而,其经过完全是真实的。
7.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意为:性情刚直卓而不群的人,往往容易横遭物议;品行高洁如玉石之白者,最容易受到污损。
回应 2020-10-11 10:18 -
风琢玉 (每天都要努力学习的钟博!)
毛泽东传 迪克·威尔逊 54个笔记 第3章 守规矩的学生(1911~1915) 15岁读小学,然后19读大学。。。 毛1913年春进入该校时已19岁了,几乎可以说这是毛真正受教育的开始,毛后来回忆说:“我过了20年甘露般的生活,对世界一无所知。” 条件艰苦 这所学校给每个新生发一套蓝色的毛料校服,这件校服毛穿了许多年,直到校服已褪了色,磨出了洞还在穿。此外,毛经常穿一件灰色的布料学生长袍,冬天在长袍里面再加一件旧式的夹克衫,...2020-08-12 19:43
毛泽东传
迪克·威尔逊
54个笔记
第3章 守规矩的学生(1911~1915)
15岁读小学,然后19读大学。。。
毛1913年春进入该校时已19岁了,几乎可以说这是毛真正受教育的开始,毛后来回忆说:“我过了20年甘露般的生活,对世界一无所知。”
条件艰苦
这所学校给每个新生发一套蓝色的毛料校服,这件校服毛穿了许多年,直到校服已褪了色,磨出了洞还在穿。此外,毛经常穿一件灰色的布料学生长袍,冬天在长袍里面再加一件旧式的夹克衫,一年四季都穿一条肥大的布裤。夏天他几乎从不穿袜子,布鞋也常常是裂着口子。他经常盖一床很粗糙的蓝色棉被,被里的棉花又旧又硬。
勤学好问如此
毛每天都起得很早,漱洗完毕就去教室读书。下课后,一般都在读报室看报,或去图书馆借书。别人都上床睡觉了,他还在茶炉室、读报室看一会书,有时就在走廊里通宵不灭的灯光下读书。他的朋友说,毛手里总是拿着一本书,他从来不开玩笑,也不闲聊。他还常常独自一个人或邀几个朋友到校后的山上读书。难得几次上街时,他一般也都要去玉泉街或府正街逛逛,因为这两条街上有些旧书摊和新书店,毛常掏空了羞涩的腰包买些他喜欢的书。他学习中国文学、道德、地理和历史。他的一个同学回忆说,毛特别喜欢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这两本书分别成于11世纪和17世纪。毛习惯于把读报时看到的外国人名、地名记下来,和地图上、书上的相比较,再查找原文。正确的名称或引文他就记在一张小纸条上,再把小纸条夹在书里,这样他就可以随时浏览和复习。无论什么时候要找他,朋友们都知道他“在阅报室”。他的古文和新式文章都写得很好,文笔流畅,为学生们所传颂。他读书时很细心,他所喜欢的句子都圈点起来,而对他不赞成的话则批上诸如“荒谬”、“不通”等评语。每读一本书都这样,甚至第二次读书时还对前一次所作的圈点加上新的评语。
老毛偏科严重
毛还讨厌必修的自然科学课程,因为他想专修社会科学。他回忆说:“我对自然科学并不特别感兴趣,我没有好好地去学,所以大多数这些课程我得到的分数很差。”他的一个老师还记得,毛的数学成绩特别差,有时考试还交白卷。毛后来说,他尤其讨厌一门静物写生课,他认为这门课“极端无聊”。他往往想出最简单的东西来画,草草画完就算了。有一次他画了一个椭圆说这是蛋,结果考试不及格。“我画了一个椭圆形就算了事。”
他的生活方式是清教徒式的,他完全赞同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过不了金钱与女性这两关,这个人就不值得一谈。他的朋友都说他不轻浮放荡,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自己的操行和知识从不感到满足。
他的生活方式是清教徒式的,他完全赞同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过不了金钱与女性这两关,这个人就不值得一谈。他的朋友都说他不轻浮放荡,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自己的操行和知识从不感到满足。
他的生活方式是清教徒式的,他完全赞同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过不了金钱与女性这两关,这个人就不值得一谈。他的朋友都说他不轻浮放荡,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自己的操行和知识从不感到满足。
毛的外表
“他的脸部生得相当大。但眼睛却既不大也不锐利,看起人来也是直愣愣的。毛的鼻子扁平,典型的中国鼻。耳朵长得倒是很匀称,嘴相当小,牙齿白而齐。这一口好白牙使毛笑起来相当有魅力,所以没有人会认为他不真诚,他走起路来很慢,两腿合不太拢,摇摇摆摆有点儿像鸭步。他坐下或站起来的动作都是慢吞吞的,而且他讲话也很慢,但无疑他是个天才的演说家。”
“他的脸部生得相当大。但眼睛却既不大也不锐利,看起人来也是直愣愣的。毛的鼻子扁平,典型的中国鼻。耳朵长得倒是很匀称,嘴相当小,牙齿白而齐。这一口好白牙使毛笑起来相当有魅力,所以没有人会认为他不真诚,他走起路来很慢,两腿合不太拢,摇摇摆摆有点儿像鸭步。他坐下或站起来的动作都是慢吞吞的,而且他讲话也很慢,但无疑他是个天才的演说家。”
第4章 深渊蛟龙(1915~1918)
毛泽东和萧瑜穷游
“听起来很有趣。”毛叫了起来,“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吗?”实际上,毛以前就读过《民报》上登载的介绍两个中国学生旅行全国直至西藏的文章。“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鼓舞,”毛后来回忆说,“我想效法他们这些榜样,可是我没有钱,所以我想应当先在湖南旅行一试。”听起来这个新奇的暑假旅行建议似乎是毛泽东提出来的,而萧瑜则说是他的主意。最后两人决定一起出去“行乞”。放假后,毛来到萧瑜的学校,他穿着一身旧的裤褂,头剃得像个士兵,带着一把雨伞和一个小布包。包裹里有一套换洗衣服、毛巾、笔记本、毛笔和墨盒。这次旅行他们都是身无分文。
第5章 转变(1918~1921)
毛抱怨说:“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来图书馆的人中,毛泽东认出了一些文学和知识界头面人物的名字,毛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毛抱怨说:“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来图书馆的人中,毛泽东认出了一些文学和知识界头面人物的名字,毛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毛抱怨说:“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来图书馆的人中,毛泽东认出了一些文学和知识界头面人物的名字,毛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萧瑜回忆说:“最后一个夜晚,我们同床而睡,谈到黎明,毛泽东仍在说服我参加那个决定历史命运的会议。”毛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共产党在30年至40年的时间里,就能统治中国。”这个预言相当精确。
萧瑜回忆说:“最后一个夜晚,我们同床而睡,谈到黎明,毛泽东仍在说服我参加那个决定历史命运的会议。”毛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共产党在30年至40年的时间里,就能统治中国。”这个预言相当精确。
萧瑜回忆说:“最后一个夜晚,我们同床而睡,谈到黎明,毛泽东仍在说服我参加那个决定历史命运的会议。”毛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共产党在30年至40年的时间里,就能统治中国。”这个预言相当精确。
第7章 三薯饭(1925~1927)
由于退隐到韶山,毛错过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1月份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以及3月份孙逸仙的去世,孙的去世使国共合作的前景发生危险。与此同时,湖南的农民组织也受到5月30日英国警察在上海杀害工人的影响
第9章 抗争(1928~1930)
哈哈哈
毛未理会让他去上海的命令。与此同时,在欧洲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国际新闻通讯》(《Lnprecor》1930.3.20,10:14)上,登载了毛的讣闻。以后又出现过几次这样类似的过早通告。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据说,警方提出她只要公开与丈夫和党断绝关系,并且提供长沙共产党全体成员的名单,就可不杀她。杨拒绝了,遭受了严刑拷打,但即使如此,至死她也未泄露任何秘密。
据说,警方提出她只要公开与丈夫和党断绝关系,并且提供长沙共产党全体成员的名单,就可不杀她。杨拒绝了,遭受了严刑拷打,但即使如此,至死她也未泄露任何秘密。
据说,警方提出她只要公开与丈夫和党断绝关系,并且提供长沙共产党全体成员的名单,就可不杀她。杨拒绝了,遭受了严刑拷打,但即使如此,至死她也未泄露任何秘密。
第12章 延安(1935~1937)
哈哈哈
毛的不拘小节——对处于他这种地位的中国人来说,很是少有——还扩及到第一次在陕西见面的外国人。一个美国客人在与毛谈话时,曾“看见他心不在焉地松下了裤带,搜寻着什么寄生物”——即捉虱子。还有一次,这个美国人与林彪在一间小屋里谈话,毛也在场,房里很热。“妈的,太热了!”毛骂道。边说边脱掉裤子,一屁股坐在地上,那种神态和甘地缠着腰布时一样自然。
精力充沛
毛“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充沛的体力对毛后来的政治斗争非常有利。
老毛湘音重
在这种方言中,‘鸡’不是说成实实在在的北方话的‘ji’,而是说成有浪漫色彩的‘ghii’,‘湖南’不是‘Hunan’而是‘Fulan’,一碗茶念成一碗‘tsa’,还有许多更奇怪的变音。
??????
所谓“西安事变”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惊动了各国朝野。毛很激动,要求把蒋介石押到保安来就他对中国人民欠下的债进行审判和惩处。但斯大林持不同的看法,他打来的电报称,蒋介石是中国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中唯一可能的领导人,因而毛应争取使蒋得到释放。毛派周恩来去西安,以使事件朝着有利于共产党的方向发展。12月19日为安慰斯大林,毛致电蒋介石,敦促他召开各党派会议,讨论联合抗日的政策问题。周恩来后来说:“我们一个礼拜都没有睡好觉……这是我们一生中最难作的一个决策。”
老毛作息反着来,夜猫子,晚上不想睡,白天起不来,哈哈哈
“在个人意志服从群众意志达到迷信的地方,毛显然是个个人主义者。抽烟在共产党人中被视为缺乏个人纪律的标志,受到劝阻,但毛从不间断抽烟。保安人大多数天一亮就起床了,而毛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中午以前很少能爬起来……“毛的大多数追随者都留着普鲁士式的短发,而毛却讨厌理发,头发留得很长……与周恩来等其他人的清洁、机智和军人般的忍耐力不同,毛走路时随意散漫,肩弯背驼,像个老农。我给他和林彪照检阅军校学员的相片时,我看见毛的敬礼最是无力。周恩来是直接对着你的眼睛看你,无论你说什么,他总是显出渴望你相信他的样子。毛是侧着头看人,等着他的话产生效果
第13章 蓝苹(1937~1938)
可笑,西方作者的书看看就行,毛泽东称日本鬼子为“日本皇军”。。。。。,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不用道歉,没有你们的皇军侵略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你们。日本皇军使我们的军队发展壮大,达到100万人,解放区的人口达到1亿。”
第14章 恶战(1938~1941)
说实话,这本书写的挺差劲,胡乱一通,毫无章法
吴战前来到延安时还是个饥馑的难民,从共产党人那儿分得一小块土地后,侍弄得相当成功。据中共领导层中一位亲苏成员说,年轻人对其父的安排大为不满,并在事后告诉他:“我没有向这个Kulak(富农)学习,我非常讨厌这个大富农家庭生活的一切方面。我永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苏联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我任何时候也不以为耻,而是反以为荣。”毕竟这是毛氏家庭中的传统,儿子应当反抗老子。但毛这一方面多少有些公正可言。后来干了一年农活手上长了茧子后,年轻人得到了个差使,在中苏人员之间当翻译,一个中国同志当着苏联人的面问他:“你到底学过中国话没有?”这家人还救出了毛的年幼的侄子,泽民之子毛楚雄。自从其父被鸩杀于新疆后,他一直由姥姥抚养。但是刚过一年他便死于非命,在内战中被敌人活埋了。这段时间里毛试图彻底探明美国人政策之玄秘。3月13日,他邀谢伟思作了另一番长谈,他向美国人保证,中共的政策于美国之利益并无威胁。毛声称:“中美两国人民之间为同情、理解和共同的利益紧紧地联结起来。两国人民本质上都是尊崇民主和个性的。两国人民生来都是爱好和平,反对侵略,反对帝国主义的。战后中国之最终需要是经济的发展。
第17章 虎口取食(1949~1951)
自相矛盾
这反映了毛自身的读书种类。他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很会有选择的读书的人。一位在40年代初访问过延安的苏联人评论说,毛只读旧式的包罗万象的典籍、古代哲学信条和旧小说,漠视西方的经典,蔑视所有的非中国人的著作。这个评论有些夸张——但并非完全不着边际。
第19章 弄潮(1955~1956)
哈哈哈
“你们为什么不抽烟?”他和蔼地向他们询问道,“这对你们不会有害。丘吉尔长期吸烟但身体很好。事实上,我知道只有一个人不抽烟而活得很长,他就是蒋介石。”
以前用的剪刀就是张小泉
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
第20章 夜鹰(1956)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赫鲁晓夫过分了
“苏联过去把斯大林捧得十万丈高的人,现在一下子把他贬到地下九千丈……中央认为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起来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
老毛这话怎么评价?
“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
之前不知道原来江青生过如此重病
在飞机上,江身体皮下大出血,看起来毫无希望。但是,最后,她却奇迹般地全面康复了。
第25章 孤军奋战(1964~1965)
那时候以阶级斗争为纲,生活
“我看还是有进步的。你现在对问题的看法不是那么简单了……”……“你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是修正主义?”毛挑衅性地问。远新答道:“当然要学马列主义。”“那不一定,谁知你学什么?什么是马列主义你知道吗?”侄子认为:“马列主义就是要搞阶级斗争、搞革命。”毛评论道:“……到底谁打谁不一定。苏联……还不是资产阶级当权?我们也有资产阶级把握政权的,有的生产队、县委、地委、省委都有他们的人。有的公安厅副厅长也是他们的人。文化部都是谁领导的?电影、戏剧都是为他们服务的,不是为多数人服务的……”侄子谈了在学院中受到的政治教育。毛还鼓励他进行适当的锻炼。
造反有理
“你这个人啊!又怕人家批评你骄傲自满,又怕人家说你无组织无纪律,你怕什么呢?你说正因为我是主席的亲戚,我才听他的话,正因为我听了他的话,我才造反的。我看你说的那个学生,将来可能比你有所作为。他就敢不服从你们学校制度。我看你们这些人都是一些形而上学。”
第26章 文化大革命(1965~1966)
肯定要捧毛啊,捧毛不会出事,那些批评毛的全被搞垮了。毛自己说有错误的地方,别人吹得太过,但现在谁还敢批评啊,批评毛的人都是什么下场。讲真话行不通,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他的一些提法,我总感觉不安。我历来不信,我那几本小书,有那样的神通。现在给他一吹,全党全国都吹起来了……看来不同意他们不行了。在重大问题上,违心地同意别人,在我一生还是第一次。叫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吧。毛悲叹他的同志们经常不相信他犯了错误并且必须改正自己
吹,使劲吹
林在一篇关于加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讲话中说:“毛主席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高得多。现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比得上毛主席的水平……我们要打破洋人比中国人高明的民族自卑感……洋人、古人哪里有毛主席高?哪里有这样成熟的思想?毛主席这样的天才,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毛主席是世界最大的天才。”
第27章 黑手(1966~1970)
文化大革命,最黑暗的十年,死了多少学者,知识分子,弄死了多少人,经济停滞不前,社会混乱,可怕的十年
第27章黑手(1966~1970)1966年底,从电视屏幕上可以看到毛身体两侧各有一名护士扶助着走路。西方报道说,毛不得不被带往医院检查。在“文化大革命”的这个关键时刻,毛庆贺了自己的73岁寿辰。他曾经告诉蒙哥马利,73和84是难以平安度过的年龄。毛未活到84岁,但可以断定,73岁这年是他掌权多年来处境最为困难的一年,他必须决定在支持青年人,替换老练而狡猾的人这方面要走多远。毛发动的这场运动的主要牺牲品是他的老同事***。没有刘的合作,毛很可能在40年代就无法取得党的主席的职位。江青和红卫兵准备比毛走得更远,他们利用刘的女儿来打倒刘。1月上旬,在比较激进的上海,红卫兵接管了报纸,工人造反派接管了工厂。毛完全赞成这些夺权活动,他热情地欢呼:“这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这是一场大革命。”在北京,周恩来力图使“文化大革命”保持在一种平和状况中。当红卫兵大喊“打倒***和邓小平”时,周以背相向。只是在红卫兵高呼“打倒刘邓反动路线”时,他才转而面对其听众。
第28章 和尚打伞(1970~1976)
毛评论道:“说反天才,就是反对我。我不是天才……天才就是比较聪明一点,天才不是靠一个人靠几个人,天才是靠一个党……天才是靠……集体智慧。” 毛指出,林的一些讲法是错误的。“比如他说,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天才,不符合事实嘛!马克思、恩格斯是同时代的人,到列宁、斯大林一百年都不到,怎么能说几百年才出一个呢?中国有陈胜、吴广,有洪秀全、孙中山,怎么能说几千年才出一个呢?”毛把陈伯达的思想批评为典型的“唯心论的先验论”。会后,陈再也没有公开露过面。 毛如此残酷地攻击一个过去曾经与他过从甚密,并为他的传奇色彩贡献匪浅的同事,似乎令人费解。
毛评论道:“说反天才,就是反对我。我不是天才……天才就是比较聪明一点,天才不是靠一个人靠几个人,天才是靠一个党……天才是靠……集体智慧。”毛指出,林的一些讲法是错误的。“比如他说,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天才,不符合事实嘛!马克思、恩格斯是同时代的人,到列宁、斯大林一百年都不到,怎么能说几百年才出一个呢?中国有陈胜、吴广,有洪秀全、孙中山,怎么能说几千年才出一个呢?”毛把陈伯达的思想批评为典型的“唯心论的先验论”。会后,陈再也没有公开露过面。毛如此残酷地攻击一个过去曾经与他过从甚密,并为他的传奇色彩贡献匪浅的同事,似乎令人费解。
毛把陈伯达的思想批评为典型的“唯心论的先验论”。会后,陈再也没有公开露过面。毛如此残酷地攻击一个过去曾经与他过从甚密,并为他的传奇色彩贡献匪浅的同事,似乎令人费解。
著名的《571工程纪要》出笼了。中国“五、七、一”的谐音正好是“武(装)起义”
,著名的《571工程纪要》出笼了。中国“五、七、一”的谐音正好是“武(装)起义”
,著名的《571工程纪要》出笼了。中国“五、七、一”的谐音正好是“武(装)起义” 当毛正在发表上述谈话的时候,据说林的人正计划在从杭州到上海的路上炸毁他的火车。但是,林的女儿豆豆,良心发现,急冲冲地跑去告诉了周恩来这一阴谋,周得以及时地向毛发出警报,毛的生命因此得救。当毛于9月12日未损毫发地返回北京之际,林乘一架空军三叉戟飞机,掉头逃往西北,大概是要去苏联。但是,飞机于凌晨2点半坠毁在蒙古境内,据报道,9位乘客全部罹难。反叛结束了。
当毛正在发表上述谈话的时候,据说林的人正计划在从杭州到上海的路上炸毁他的火车。但是,林的女儿豆豆,良心发现,急冲冲地跑去告诉了周恩来这一阴谋,周得以及时地向毛发出警报,毛的生命因此得救。当毛于9月12日未损毫发地返回北京之际,林乘一架空军三叉戟飞机,掉头逃往西北,大概是要去苏联。但是,飞机于凌晨2点半坠毁在蒙古境内,据报道,9位乘客全部罹难。反叛结束了。 可信吗??????
当毛正在发表上述谈话的时候,据说林的人正计划在从杭州到上海的路上炸毁他的火车。但是,林的女儿豆豆,良心发现,急冲冲地跑去告诉了周恩来这一阴谋,周得以及时地向毛发出警报,毛的生命因此得救。当毛于9月12日未损毫发地返回北京之际,林乘一架空军三叉戟飞机,掉头逃往西北,大概是要去苏联。但是,飞机于凌晨2点半坠毁在蒙古境内,据报道,9位乘客全部罹难。反叛结束了。
。。。。。。
3月,一颗陨石坠落在吉林省境内。《人民日报》回顾历史说,公元前3世纪,一颗陨石落地一度引出有关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死后国土会四分五裂的谣言。7月,唐山发生了劫难性的地震。许多迷信的中国人认定,一个伟人的去世就在眼前了。
我记得毛自己的想法是火葬,后人违背了他的想法
越南人被问及他们是如何保存胡志明的遗体的。经过良久的犹豫和心理斗争,终于下定决心剖尸,使用化学药品,以便遗体能在一栋宽大而静穆的房子——也许是毛为自己要的最后一件东西——中展出。
你们觉得是让大家瞻仰,还是入土为安?我觉得毛主席的遗体入土为安的好
越南人被问及他们是如何保存胡志明的遗体的。经过良久的犹豫和心理斗争,终于下定决心剖尸,使用化学药品,以便遗体能在一栋宽大而静穆的房子——也许是毛为自己要的最后一件东西——中展出。
第29章 结论
研究毛泽东的生平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难度很大的工作。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毛泽东都是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作为革命家,他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大国中成功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大大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作为思想家,他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追求真善美的理论创新勇气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一种符合中国历史要求的思想体系,为落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前途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作为军事家,他依据对人民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深刻认识,制定了高超的战略战术原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战争奇迹;作为诗人,他留下了一篇篇气势恢弘、才华横溢的千古绝唱;同时,他又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像常人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气质和情感,体验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这一切,构成了毛泽东的历史人格。此其一。毛泽东以其毕生奋斗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和世界的政治格局,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他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烙上了他作为领袖人物的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迹。可以说,不懂得毛泽东,就不会真正理解中国现代革命史,反之亦然,要真正理解毛泽东,也必须对中国半个多世纪血与火的艰难历程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此其二。比较公允的评价
这一切,构成了毛泽东的历史人格。此其一。毛泽东以其毕生奋斗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和世界的政治格局,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他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烙上了他作为领袖人物的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迹。可以说,不懂得毛泽东,就不会真正理解中国现代革命史,反之亦然,要真正理解毛泽东,也必须对中国半个多世纪血与火的艰难历程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此其二。毛泽东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事业,他的功绩无与伦比,但是他在晚年也出现过一些严重失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他的真知灼见和错误言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状况。
研究毛泽东的生平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难度很大的工作。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毛泽东都是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作为革命家,他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大国中成功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大大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作为思想家,他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追求真善美的理论创新勇气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一种符合中国历史要求的思想体系,为落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前途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作为军事家,他依据对人民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深刻认识,制定了高超的战略战术原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战争奇迹;作为诗人,他留下了一篇篇气势恢弘、才华横溢的千古绝唱;同时,他又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像常人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气质和情感,体验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这一切,构成了毛泽东的历史人格。此其一。毛泽东以其毕生奋斗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和世界的政治格局,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他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烙上了他作为领袖人物的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迹。可以说,不懂得毛泽东,就不会真正理解中国现代革命史,反之亦然,要真正理解毛泽东,也必须对中国半个多世纪血与火的艰难历程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此其二。
毛泽东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事业,他的功绩无与伦比,但是他在晚年也出现过一些严重失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他的真知灼见和错误言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状况。此其三。至少是由于以上三点,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无疑是一项相当艰巨浩繁的工程。
毛泽东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事业,他的功绩无与伦比,但是他在晚年也出现过一些严重失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他的真知灼见和错误言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状况。此其三。至少是由于以上三点,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无疑是一项相当艰巨浩繁的工程。
毛泽东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事业,他的功绩无与伦比,但是他在晚年也出现过一些严重失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他的真知灼见和错误言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状况。此其三。至少是由于以上三点,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无疑是一项相当艰巨浩繁的工程。
点评 ★★★☆☆
书中对毛泽东的三点评价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毛泽东都是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作为革命家,他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大国中成功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大大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作为思想家,他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追求真善美的理论创新勇气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一种符合中国历史要求的思想体系,为落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前途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作为军事家,他依据对人民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深刻认识,制定了高超的战略战术原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战争奇迹;作为诗人,他留下了一篇篇气势恢弘、才华横溢的千古绝唱;同时,他又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像常人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气质和情感,体验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这一切,构成了毛泽东的历史人格。此其一。
毛泽东以其毕生奋斗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和世界的政治格局,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他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烙上了他作为领袖人物的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迹。可以说,不懂得毛泽东,就不会真正理解中国现代革命史,反之亦然,要真正理解毛泽东,也必须对中国半个多世纪血与火的艰难历程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此其二。
毛泽东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事业,他的功绩无与伦比,但是他在晚年也出现过一些严重失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他的真知灼见和错误言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状况。此其三。
至少是由于以上三点,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无疑是一项相当艰巨浩繁的工程。
对本书看法1.前半部分写得还可以,后半部分简直太难看,倒不是因为后半部分是建国后的历史,是作者的原因。2.书中用了大量毛选的文章,和毛与其他人的对话,以此来构造了书的大量内容,这是投机取巧,堆积内容的写作办法。就和我们写作业凑字数一样!3.写得较为简单,对于毛只能了解些皮毛。4.书中带有作者的一些偏见和揣测。 并不推荐这本书,不要浪费时间,我只是觉得看都看了一半,就硬着看完了。
回应 2020-08-12 19:43 -
像穆罕默德・甘地一一一个在地位上唯一能与毛媲美的当代亚洲人士或世界士ー一样,毛天生就是一位导师。和甘地一样,甚至更甚,毛把改造世界的人愿望从教室里带到政治竟技场中。他在解放人们方面是光辉的,但在管理复杂的政治事务方面则是不成功的。与甘地不同,他不愿放弃权力,尽管1958年以后存在着不利的政治条件。他顽强地抱着他的权力,固守着他的信念,如同当年读书时在老师面前错误地抱定《三国演义》不放一样 最后,谁...
2020-03-24 15:45
像穆罕默德・甘地一一一个在地位上唯一能与毛媲美的当代亚洲人士或世界士ー一样,毛天生就是一位导师。和甘地一样,甚至更甚,毛把改造世界的人愿望从教室里带到政治竟技场中。他在解放人们方面是光辉的,但在管理复杂的政治事务方面则是不成功的。与甘地不同,他不愿放弃权力,尽管1958年以后存在着不利的政治条件。他顽强地抱着他的权力,固守着他的信念,如同当年读书时在老师面前错误地抱定《三国演义》不放一样 最后,谁能否认从韶山到北京乃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历程呢?谁会刻薄到足以说出毛过大于功的话呢?谁会妒忌毛的声望和传奇生涯呢?他来自中国“受虐待的一方”,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所以,他后来非常热爱学习。他所知道的是贫困、堕落、剥削和非正义一他花了整整一生的时间尽最大的努力和这些东西战斗。毛所进行的是贯穿整个中国文明国度的革命,这个国家就像整个欧洲那么大。 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武器,是因为他在需要武器的时候,马 克思主义正处于时兴阶段。他开始指 导自己的党逐渐树立起一种现实的观 念,即重视农民的作用。在这个阶 段,农民是中国人口中的绝对多数, 并且表现得特别能战斗。 引自第547页 回应 2020-03-24 15:45 -
尽管毛有着光辉的思想,有和农民打成一片的真挚情感,后者使他产生了高度自信并决心实现他的理想,但是,毛缺乏让理想和情感发挥效用的实际的政治与管理技艺。他也没有起码的在一群政治家和管理家着手实现其理想的工作中进行指导的能力。促使他登造叔、稳居领抽高位的精力出自他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又悲剧性地妨碍了他信任那些有着同样理想并能和他一起工作来逐步实现理想的同僚。 用毛不可能实现的雄心大志作标准来衡量,他的政...
2020-03-24 15:41
尽管毛有着光辉的思想,有和农民打成一片的真挚情感,后者使他产生了高度自信并决心实现他的理想,但是,毛缺乏让理想和情感发挥效用的实际的政治与管理技艺。他也没有起码的在一群政治家和管理家着手实现其理想的工作中进行指导的能力。促使他登造叔、稳居领抽高位的精力出自他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又悲剧性地妨碍了他信任那些有着同样理想并能和他一起工作来逐步实现理想的同僚。 用毛不可能实现的雄心大志作标准来衡量,他的政治生涯只能说是失败。他的确领导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以前几个世纪的数代人相比,9亿百姓过上了相当不错的生活。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客观作用,中国现在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不再温顺地等别人告诉怎么做,而是要坚持满足自己的要求。 引自第546页 回应 2020-03-24 15:41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全场一本包邮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Lee Pub Group (1981)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1)7.5分 527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0)7.7分 281人读过
-
暂时无货, 15天前曾上架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7.8分 12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值得看看的一些文史哲闲书 (froggy)
- 吃饱了就不饿 (少女冷淡)
- 2020年购书记录 (逸磊)
- 2020已读 (逸磊)
- 办公室藏书 (新新人类)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毛泽东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至少空白很好 2017-10-22
一位伟大的人。
50 有用 郭留白 2017-10-31
首先,对于书中讲的毛童年、青年时期的许多事迹的真实性我表示怀疑。其次,毛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党的领导人以及其中的政治斗争下笔太少。再者,全书描述性的语言太多,评论性的文字太少,不知道这是有意为之还是迫不得已。最后,很欣赏毛啊,六七十年代的瑕再多,也掩盖不了其一代伟人的光芒。
14 有用 胡磊啊 2017-06-08
从小就从我奶奶那里听到关于主席的一些事还有课本中偶尔出现的一些介绍,感谢作者让我了解到更丰富形象的主席,他最不放心的就是青年,年轻人软弱,还有谁会人提醒这些年轻人,党内之间有斗争,阶级之间也有斗争。最后以主席的两句批注结尾,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0 有用 刘笔达 2019-02-27
推荐朋友看一下。伟人自有他牛逼的地方。
5 有用 熙微微微喂 2020-01-29
比较全面公允地论述毛泽东的一生的著作。 在最后的结论中,作者写道:“在20世纪40年代击败了日本和蒋介石后,50年代毛又宣布向地球开战,60年代则向人的本性挑战。他总是走极端——企求百花齐放运动中彻底的言论自由,大跃进运动中个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文化大革命中领导与被领导的完全平等。 …… 一个精力充沛的人物,饮尽了对权势的憎恶和因教育和教养被社会拒于门外的愤怒,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不断从打击中站起,并... 比较全面公允地论述毛泽东的一生的著作。 在最后的结论中,作者写道:“在20世纪40年代击败了日本和蒋介石后,50年代毛又宣布向地球开战,60年代则向人的本性挑战。他总是走极端——企求百花齐放运动中彻底的言论自由,大跃进运动中个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文化大革命中领导与被领导的完全平等。 …… 一个精力充沛的人物,饮尽了对权势的憎恶和因教育和教养被社会拒于门外的愤怒,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不断从打击中站起,并且这些打击似乎没有给他留下创伤。 ……最后,没有人赢得他的心。” 威尔逊预言,以后的历史学家也许会说:“毛在一个很多人并不关切人的尊严的时代过于热心的坚持,维护人的尊严。”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向一个终生的理想主义者致敬。 (展开)
0 有用 陶刈 2021-01-24
《他改变了中国》竟然被豆瓣管制了…xs
0 有用 guanz 2021-01-22
也是听完的,相比之下(罗斯的版本),对于建国以后的描写,更喜欢这本。
0 有用 Esther小宇宙 2021-01-21
客观描述很不容易了。
0 有用 等泡面三分钟 2021-01-18
有时间最好能多读一读早期领导人们的书,能更好的了解波澜壮阔的历史。革命的人永远适合革命,个性和英雄气概是值得敬仰的。
0 有用 夢溪尋趣 2021-01-16
读过最好的人物传记,作者和译者都很用心,尽量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