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尼日利亚)阿契贝(Achebe,C.)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译者: 尧雨
出版年: 1988年2月
页数: 174
定价: 1.05
装帧: 平装
丛书: 非洲文学丛书
ISBN: 9787501600076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译者: 尧雨
出版年: 1988年2月
页数: 174
定价: 1.05
装帧: 平装
丛书: 非洲文学丛书
ISBN: 9787501600076
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写的是非洲某个国家独立之后的事件。书中主人公南加部长,自称“人民公仆”,口头上“一切为了人民”,实际上是为了保住“部长”的头衔,跟自己原来的学生—政治对手奥迪里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
作者简介 · · · · · ·
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 1930-2013):
尼日利亚作家,1930年生于尼日利亚,代表作有《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再也不得安宁》《神箭》等。曾获曼布克国际文学奖、英联邦诗歌奖、德国书业和平奖、尼日利亚国家奖等多项大奖,被英美等国大学授予了二十多个荣誉博士学位,入选“全球百名公共知识分子”。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没想到要带书来博里看,结果部长的藏书不是很合我的口味。有一套装饰性的美国百科全书,有瑞德•哈格德的《她》,也有《阿耶莎:她的归来》,然后就是几本玛丽•科雷利和贝莎•克莱写的书—其中一本我记得是《撒旦的悲伤》。除了几本杂七杂八的像《怎么做演讲》之类的书,真的就只有这些了。 我随手翻了几册百科全书,然后坐下来,比以前更仔细地读起日报来。相信我,我发现我曾错过很多乐趣。比如说,《每日记事》里插了一则博里市政职员写的通告: 特提请市民注意博里(管理)条例第十二条(一九五一年): (i)所有建筑物的使用人都要自备便桶,此类便桶的尺寸及使用的材料要经过市政工程师批准。 (ii)任何建筑物所需的此类便桶数量应由市政工程师规定。 未经授权,公众不能增加他们建筑物里已有的便桶数量。 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让人吃惊的事情和鲜明的对比简直不胜枚举。我现在在首都,住在皇宫般的豪宅里,读这则有关便桶的通告。而这个豪宅里有七个浴室以及七个闪亮的消音抽水马桶。 长这么大,我上厕所都是蹲厕(除了中间上大学那会儿,那时我第一次见到抽水马桶),就像当时在阿那塔大家用的那种。大家都知道,虽然蹲厕不豪华,也不现代,但只要维护得宜,是够用的,而且还干净。桶厕则完全是另一回事。我第一次见到桶厕,是我和表姐夫妇在一个商业小镇吉利吉利做用人的时候。我当时十二岁,那是我生命中最脏的一年。我发现便桶太脏了,有时一连好几天都没去上厕所。后来某个星期,城里所有的挑粪工都决定罢工,我几乎连饭都没有吃就走了。那时,按当地居民的说法,你在十英里外都能“听”到小镇的气味。 我记得,在吉利吉利唯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晚上跟老鼠作战。我们住的房子还算大,有两间房,铁皮屋顶、土坯墙、泥巴地。我表姐和表姐夫以及两个很小的孩子睡一间,其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页 -
大概九点钟,麦克斯去了法院,到这时我才真正感觉到前一天晚上受到的羞辱。狂热和愤怒现在大都已经消退,只剩下一个残酷的事实:另一个男人从我手中抢走了我的女朋友,还在我眼皮底下带她上床,而我什么也没做—什么也不能做。为什么?因为那人是部长,一个靠不义之财发家、住在用公款建造的豪宅里、出门乘凯迪拉克、平时由雇佣的独眼恶棍保护的得意忘形的部长。好像那还不够,他还厚颜无耻地说,他以为我太累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儿子都上中学了,还有个衣服夹在屁股缝里的妻子,一个那样的男人,居然以为我太累了!而我在这里,除了想一想埃尔希那天是回了医院还是跟南迦又睡了一个晚上之外,什么也做不了。傍晚,我甚至有种疯狂荒谬的想法,想去公用电话亭打一个匿名电话。当然,我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可耻的念头。 但我想,这些微不足道的琐碎想法在事后看来很有可能是种烟幕,重要的决定正在它后面形成,只是我不知道罢了。这也许就像有位老师曾向我们建议的考试理论一样。他说,正确的方法是,先将所有问题都看一遍,选出你想回答的,然后从最容易的开始。他的理论是,在你回答容易的题目时,潜意识会同时为你思考其他的题目。我在学位考试时试过那种方法,虽然成绩并没有让我惊喜,但我想,如果不用那种方法,成绩可能会更差。 但目前在南迦的问题上,我的潜意识(或者某种非常像潜意识的东西)好像不由自主地运转起来了。我就像一只被困的鸟儿,在囚禁地飞来飞去,突然发现一个出口。我发现,埃尔希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受到一个男人不公正的对待,没人有权利那样对待另一个人—即便他是主人,另一个人是仆人。作为一个男人,我要让这个羞辱我的人为他的行为付出最大的代价。具体点说,我觉得我必须回去,找到南迦未来的“厅堂夫人”,把发生过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她。所有这些想法在我脑子里一闪而过,就像瞬间的灵感,毫无预兆! 麦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非洲文学丛书 (共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僮仆的一生》,《非洲当代中短篇小说选》,《紧急状态》,《孩子,你别哭》,《鸦片与大棒》 等。
喜欢读"人民公仆"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民公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游离“尼日利亚三部曲”外的《人民公仆》
游离“尼日利亚三部曲”外的《人民公仆》 ——评《人民公仆》 文|杜子腾 读完阿契贝的这部作品,我不得不直面一个问题:当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并不能使自己满意时,问题究竟在谁? 为了充分思考,有必要先对阿契贝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作为小说家的阿契贝在2007年赢得了布克文学奖...
(展开)

简短微妙,但在细微之处撼动人心
要注意的是:这可是一本写于1960年代的书,这可是写于尼日利亚这样独立较晚的国家,这可是写于印象中发展落后的纯粹第三世界的国家。然而,书中字里行间的种种,难道不是现今依然弥散在人们每天生活中的影子么。 光鲜靓丽的政治人物背后的龌龊,义正言辞的政治活动实质中的阴暗...
(展开)


非洲特色的政治生活?
说实话,故事感觉一般,没有想象中的勾心斗角,没有想象中的尔虞我诈,所谓渎职泛滥、腐败滋生的政府,描写的很浅显也很空泛。倒是奥迪里在南迦寓所读到的政府通告,些许显现了非洲的政治生态。 初看男主奥迪里,仿佛一位不开化的愣头青学究,怀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可笑却也值...
(展开)

荒诞的笔下流淌出更加魔幻的真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荒诞的笔下流淌出更加魔幻的真实 这本书自己国庆节时候读的,当初以为会因为语言问题和翻译问题而吃力,结果是很多内容注定心领神会。 有些事情只是没有摆在台面上,而这部作品的作者用看起来荒诞不经的演绎手法将这些事实不加烹制的端到了读者的桌子上。 会无从下口么,并不会... (展开)>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南海出版公司 (2015)7.6分 418人读过
-
Anchor (1989)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08)7.7分 15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八十年代(第二辑) (看不见我)
- 布克国际文学奖(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日久来往)
- 非洲文学丛书 (RMR)
- 非洲文学 (一九八零)
- 那些擦肩而过的好书 (江介)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人民公仆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