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是从行为方式的视角对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进行概念化的首次尝试。尽管中国并没有一种联邦形式的政府体制,但作者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日益遵循联邦制的原则在运作。联邦制作为中国的一种运行机制被置于研究之中。作者将中国现存的政治体制定义为“行为联邦制”,并在书中对它的起源和动力做出详细的分析。这一体制主要由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驱动——政府间的放权化和全球化。当1980年代实施的经济放权导致“行为联邦制”的形成时,90年代兴起的全球化加速了这一过程并越来越施加影响,使之表现出制度化的趋势。
作者简介 · · · · · ·
郑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人。中国政治、社会问题与国际关系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其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主要研究兴趣和领域包括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东亚地区安全;中国外交政策;全球化、国家制度和社会转型;技术变革与政治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中国政治与中央地方关系。
目录 · · · · · ·
英文版序言
致 谢
译者的话
第一章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研究方法
结构的研究方法
过程的研究方法
文化的研究方法
寻求一种新范式
第二章“行为联邦制”:中国中央—地方关系中的组织、过程和规范
中央—地方关系的“行为联邦制”和结构环境
“行为联邦制”:组织、过程和规范
强制、谈判和互惠:“行为联邦制”如何运作
小结
第三章“行为联邦制”中的互惠性互动
历史的影子与未来的影子
过去的影子:毛泽东时代的中央—地方关系
互惠:改革年代的中央—省关系
小结
第四章“行为联邦制”之下的自主发展:放权之后的江苏
调整发展战略
财政改革,改变投资模式和工业结构
为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而努力
政府企业家化和乡镇企业
小结
第五章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地方社会:政府间放权下的浙江
商业传统及其对现代浙江的影响
政府间放权下的政策调整
财政放权和投资模式的变化
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发展
国家扶持与非国营部门的成长
温州模式: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小结
第六章强制和政策实施:政府间再集权下的广东
广东“地方主义”的形成
后毛泽东时代广东的“地方主义”
广东的“地方主义”:超出界限
对广东“地方主义”看法的改变
反对广东“地方主义”的运动
干部任命制度的局限性
在调整中央—地方关系上先行一步
小结
第七章集体谈判与中央—地方互惠:“行为联邦制”中的省际联盟
省际联盟形成的制度根源
中国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
作为联盟的经协会:与中央的集体谈判
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构建省的活力
小结
第八章中国“行为联邦制”的未来
省:不确定的期望
“行为联邦制”的动力
作为半独立单位的省政府
“行为联邦制”的制度化:一种政治解决方案?
图形目录
表格目录
参考文献
索 引
· · · · · · (收起)
中国的"行为联邦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郑永年西方世界成名作,十年磨一剑,力陈中国中央地方关系

> 更多书评 10篇
-
柱子一枚 (读书明智,不虚此行)
一般来说,研究中央--地方关系的学者广泛采用的三种主要研究方法分别是:结构的、过程的和文化的。 结构的方法,可以再细分为三个次模式,即全能主义模式totalitarian model、多元主义模式pluralist model和细胞元模式cellular model。2016-04-13 22:06:00 1人喜欢
-
柱子一枚 (读书明智,不虚此行)
一般来说,研究中央--地方关系的学者广泛采用的三种主要研究方法分别是:结构的、过程的和文化的。 结构的方法,可以再细分为三个次模式,即全能主义模式totalitarian model、多元主义模式pluralist model和细胞元模式cellular model。2016-04-13 22:06:00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2007)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公民社会类撰稿书目 (扭腰客)
- 政治学 (子欲往)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工人阶级及相关研究(3) (🦉的瓦涅密)
- 2013亡羊补牢书单 (夏夜飞行器)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国的"行为联邦制"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春日球 2013-06-13 17:08:59
不想写书评了实在是没心力= = 理论三章4星,江苏4,浙江3,广东5,西南六省3,最后的展望是败笔!就这样吧
8 有用 周沐君 2018-05-20 21:46:52
这本书还没被禁?
0 有用 浴面葫芦娃 2014-05-18 11:26:57
第一章文献综述和第二章“行为联邦制”的提出很值得一看,第七章西南6省经济协调会是当时少见的材料。作者提出中央地方关系基于强制、谈判、互惠,但在第一章中强制、谈判包含互惠,边界很模糊。关于经济学现有文献解释decentralization部分,作者看法还是挺一般。总之值得写个大纲。
1 有用 🈳 2017-10-28 02:00:56
本书带有西方学者的“造词”通性。尽管“行为联邦主义”免不了有点噱头意味,不过前辈的观察深度、文献综述与历史回顾真心赞!央地关系史料一大堆,能从中发现运行真正逻辑的学者并不多见。耐心读,上课可用~推荐亦可~
0 有用 橙子 2013-06-20 19:03:38
强调地方之于中央的主动性自然重要,但“行为联邦制”的名头有些大吧。
0 有用 北京海淀网友 2022-07-24 00:11:12
短话长说
0 有用 大狗人 2022-05-20 10:11:04
“行为联邦制”的时代,未尝不是美好的时代
0 有用 一懒众衫小 2022-05-16 15:52:21
资料老旧,一家之言
0 有用 颂洋洋洋 2022-05-05 14:49:04
因为课程需要 进行学习阅读
0 有用 夜宵Efred 2022-02-23 17:32:02
关注点很好,但是根据作者的叙述,这样的行为联邦制,权力仍然是从上至下的。地方虽然有选择治理模式的权限,但地方励精图治的动力仍然是为了进入中央,仍然是从上往下的。而中央给予地方的权力,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在中央的冲突中获得地方的支持。这样一个联邦,虽然地方有一定的权利,但显然是不稳定的,中央有一天不一定再需要地方的支持,而地方失去来自中央的动力,地方治理权限再大,也将无济于事。 不过作者的方向我也是认可... 关注点很好,但是根据作者的叙述,这样的行为联邦制,权力仍然是从上至下的。地方虽然有选择治理模式的权限,但地方励精图治的动力仍然是为了进入中央,仍然是从上往下的。而中央给予地方的权力,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在中央的冲突中获得地方的支持。这样一个联邦,虽然地方有一定的权利,但显然是不稳定的,中央有一天不一定再需要地方的支持,而地方失去来自中央的动力,地方治理权限再大,也将无济于事。 不过作者的方向我也是认可的,一个制度化的联邦将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如果这个联邦不走向法理化,他就永远是一个空中楼阁。 不过积极的想,给予地方权限探索道路这件事已然已经变成了党内文化,这是一个传统性的保障,也是一种进步。 此外关于中国的统一大市场是如何形成的,作者没有具体讨论,我认为这是一点遗憾。但这本书给了我非常好的启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