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金刚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人世间时的本来面目与讲话实录,全文5176字,字字蕴含佛法精髓,句句都是人生真谛。
今天,在繁忙的生活中,压力、疲劳、挫折、迷茫,容易使我们陷于焦虑,身心疲惫;这时候,无论您是否有宗教信仰,读一读佛经,都可以让心平静下来,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自然从容,更积极乐观,遇到任何事都能坦然面对。
《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作者费勇教授结合20年的读佛心得,将《金刚经》深奥的道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趣妙横生的精彩阐述,让您轻轻松松读懂佛经、感受佛法智慧,获得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不知不觉中变得平静、放松、喜悦和幸福。
《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自2009年初版面世以来,在诸多企业家、明星和佛学爱好者中耳口相传,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亦将本书作为静心安神、修身养性的首选心灵读本。
翻开本书,让您两小时读懂金刚...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金刚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人世间时的本来面目与讲话实录,全文5176字,字字蕴含佛法精髓,句句都是人生真谛。
今天,在繁忙的生活中,压力、疲劳、挫折、迷茫,容易使我们陷于焦虑,身心疲惫;这时候,无论您是否有宗教信仰,读一读佛经,都可以让心平静下来,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自然从容,更积极乐观,遇到任何事都能坦然面对。
《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作者费勇教授结合20年的读佛心得,将《金刚经》深奥的道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趣妙横生的精彩阐述,让您轻轻松松读懂佛经、感受佛法智慧,获得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不知不觉中变得平静、放松、喜悦和幸福。
《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自2009年初版面世以来,在诸多企业家、明星和佛学爱好者中耳口相传,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亦将本书作为静心安神、修身养性的首选心灵读本。
翻开本书,让您两小时读懂金刚经的全文与精髓,轻松汲取“万经之王”的终极智慧,收获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使自己内心强大平静,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
作者简介 · · · · · ·
费勇,被当红明星陈坤誉为心灵导师。生于六十年代,暨南大学教授,潜心研读《金刚经》《坛经》《法华经》《阿弥陀经》二十余年,开创性地将这四大佛经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紧密相连,帮助更多读者轻松读懂佛经,借助佛法终极智慧释放工作压力,缓解心灵疲劳。其经典代表作《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畅销全国,口碑奇好!长期稳居全国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
目录 · · · · · ·
《金刚经》学前课 18分钟读懂《金刚经》的来龙去脉
第一部分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第1课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
· 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
· · · · · · (更多)
《金刚经》学前课 18分钟读懂《金刚经》的来龙去脉
第一部分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第1课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
· 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
· 任何地方都是你的修心道场
· 如何让心安住于“此时此地”
· 陶渊明式的醒悟
第2课 情绪波动时,马上深呼吸
· 关注自己的呼吸,让心瞬间回归宁静
· 今天困扰你的,也曾困扰过佛陀
· 如何降伏内心的妄念
· 须菩提的终极问题
第3课 修宽容心: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
· 猫、狗、老虎也是众生
· 随时随地的修心法门
· 时间的奥秘与法则
第4课 修慈悲心:化解来自外界的伤害
· 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心?
· 慈悲的神奇力量
· 舍身喂鹰的萨波达国王
· 慈悲化解了一场战争
第5课 修平等心:看透一切虚妄的真相
· 无分别心,就无烦恼
· 世间是平等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死
· 你我都拥有解脱的力量
第6课 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自由
· 菩萨,就是不执著的众生
· 《金刚经》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
· 放下不等于放弃
· 不执著于观念,就不会受负面情绪的伤害
第7课 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
· 赚钱是一种手段,不是生活的目的
· 过河之后要拆桥
· 目标可能成为你扫除焦虑的障碍
· 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
· 如果你现在不休息,你就永远无法休息
第8课 生死的秘密
· 直面真相,是觉悟和解脱的开始
· 死亡的重要意义
· 最终的真相
· 什么最能束缚我们的心灵
· 词语的本来面目
· 我们迷恋的事物不可靠
· 惠能的顿悟
· 哭泣的牧羊人
第9课 正见使人平静,偏见使人焦虑
· 大多数人活在偏见里而不自觉
· 佛陀的独特之处
· 盲人摸象的深刻启示
· 没有唯一的真理
· 不要迷信别人的经验
· 为什么要让别人定义你的成功呢?
· 所有的观念都是偏见
第10课 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笼里
· 佛陀的基本思想,就是这四句话
· 奇妙的无我之境
· 一念向善,你就是佛
第二部分《金刚经》全本白话译文并附注音
特别附录 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本源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金刚经修心课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金刚经修心课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 更多书评 17篇
-
善用时间法则,在当下里完成,不等待,不眷恋,不慌张,不恐惧,只在当下里全然地去做,去觉知,去享受…… 慈悲把我们融合到一个整体里,一个没有私欲的整体性里。 无分别心,就会没有烦恼——“是法平等”。 不执着于观念,就不会受负面情绪伤害。能够接纳不同观点,即是客观。遇事对自己提出要求,对别人客观。 赚钱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在把玩手段、工具时,能做到不迷恋,以防误入歧途。手段、工具都是物质形式,重要的... (1回应)
2014-04-20 22:09 2人喜欢
善用时间法则,在当下里完成,不等待,不眷恋,不慌张,不恐惧,只在当下里全然地去做,去觉知,去享受…… 慈悲把我们融合到一个整体里,一个没有私欲的整体性里。 无分别心,就会没有烦恼——“是法平等”。 不执着于观念,就不会受负面情绪伤害。能够接纳不同观点,即是客观。遇事对自己提出要求,对别人客观。 赚钱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在把玩手段、工具时,能做到不迷恋,以防误入歧途。手段、工具都是物质形式,重要的是对内心的改变,修炼。真正的目标只有一个:当下的享受,在每一个当下享受生命,这才是全然的生命。完整的人生,本色的人生。 如果你现在不休息,你就永远无法休息。 一切的问题在于,生活中许多想不开,许多执着,是因为把愿望当成了现实。 把死亡的意识融汇到日常生活中,从而舍弃对世间种种利益的爱欲。 所谓解脱,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灵丹妙药和方法,其实只要觉悟,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当下就是解脱。 语言给我们造成一种幻相,我们都生活在语言的国度,其实越过语言直指对象,真相才会显现。 人类的许多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都是因为不愿意面对真相。 没有所谓唯一的固定真理,理解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不要迷信别人的经验,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所有的观念都是偏见。最实在,但大家都不愿意承认。
1回应 2014-04-20 22:09 -
鸡毛蒜皮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
1、《金刚经》讲的,就是当各种烦恼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烦恼,一下子就把烦恼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烦恼不能动摇它;当各种快乐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快乐,一下子就把快乐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快乐不能动摇它。 2、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被每天琐细的日常问题淹没,每天不假思索地按照社会为你设定的道路前行,而是应该经常抽身而出,停下来,哪怕只是片刻,问问自己:这是我想...2017-10-23 12:13 1人喜欢
读《金刚经》的意义1、《金刚经》讲的,就是当各种烦恼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烦恼,一下子就把烦恼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烦恼不能动摇它;当各种快乐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快乐,一下子就把快乐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快乐不能动摇它。
2、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被每天琐细的日常问题淹没,每天不假思索地按照社会为你设定的道路前行,而是应该经常抽身而出,停下来,哪怕只是片刻,问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这个问题蕴含着生命最基本的问题:我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仅仅活着,而是创造,我想要创造什么呢?我能够创造什么呢?或者通俗地说:我想要做什么呢?我能够做什么呢?只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无论你做什么,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活出了你自己的韵味,当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不会有任何遗憾,因为你已经做了你想做的,做了你能够做的。
假如有什么成功的法则,那么,这就是最基本的成功法则:追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你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大部分人之所以充满焦虑,那是因为他们从不彻底的追问,至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至死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
叔本华说得好: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我们不一定能要我们想要的。所以,自由的人生,并不是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是你想做什么就真的去做了。活着,如果有什么意义,那是你实实在在做了一些什么,做了一些你自己想做的东西。如此而已。
3、江先生(江味农)进而从此段的意思引申出一种及其简单的修行方法:每天早晨外出工作,完成必需的劳作。所有应酬,以及不相干的事情,一律省略,一下班就应该回到自己的家里,料理家务,然后即当静坐,摄念观心。在江先生看来,“还至本处,敷座而坐”八字,正是吾辈奔走尘劳中众生的顶门针、座右铭。
4、拜伦认为,与其平平庸庸地活到一百岁,不如轰轰烈烈只活十八岁。
5、我们关注什么样的问题,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因此,如何提问,显得非常重要。我们提出问题,并且思考,其实就是在探寻着一条道路。不同的问题把我们带到不同的地方。
6、每个人对生命的设问,决定了生命的路向。
乔布斯每天问自己:“如果明天我就要死了,我会做什么?”结果他只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几十年如一日,把芜杂的人生修剪的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多余的负累。
7、很多人都在赶时间。而杜拉斯说:我一辈子都在学习如何浪费时间……其实,你再赶,你的前头总有时间,你再浪费,时间还是没完没了地淹没你。
如果说有什么善用时间的法则,那么,只有一条法则:就在当下里完成,不等待,不眷恋,不慌张,不恐惧,只是活在当下里全然地去做,去觉知,去享受……任何一个当下都是自己生命的自然流淌,所以,不论在什么状况下,不论疾病还是健康,不论快乐还是痛苦,都不抗拒,不排斥,把一切的状况看作是生命本身的旋律,接受,在接受中感受生命的各种状态的美,在感受中觉知到生命的喜悦。
8、不要被对象所奴役。这种思想在古代中国、希腊都可以发现,例如老子。不同的是解决的方法,老子的办法是“不见可欲”,凡是能够引起欲望的东西都尽量不要去看、听、品尝,那么,就可以不执著了。
9、那么,如何做到登上岸就舍弃呢?佛陀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修行原则:手段即目的。其实并没有什么桥梁,每走一步就已经在彼岸。
10、不执著,自由的心态,不受一起的奴役,才是唯一的目的,也是最高的原则。
11、也许,佛陀所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目标只有一个:当下的享受。在每一个当下享受生命,这才是全然的人生,完整的人生,本色的人生。
其实我还是无法苟同文中的观点,是还没有开悟吗?不要执着于结婚的形式,而要更加关注伴侣回应 2017-10-23 12:13 -
波罗蜜意即到彼岸,般若意即智慧。 如何到达彼岸的智慧 “如是我闻” 释加牟尼 “妄相” 对于各种形色不要起分别心 “妄念” 从各种“法”里解放出来 我想要做什么呢?我能够做什么呢?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安定在此时此刻,此时此地。关注自己的呼吸,深呼吸,再深呼吸。 六度: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有诸如此类的问题,就有诸如此类的生活。 自由的人生不是你想...
2017-06-29 21:08
波罗蜜意即到彼岸,般若意即智慧。
如何到达彼岸的智慧
“如是我闻” 释加牟尼
“妄相” 对于各种形色不要起分别心
“妄念” 从各种“法”里解放出来
我想要做什么呢?我能够做什么呢?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安定在此时此刻,此时此地。关注自己的呼吸,深呼吸,再深呼吸。
六度: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有诸如此类的问题,就有诸如此类的生活。
自由的人生不是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是你想做什么就真的去做了。
我将学习,毫无例外地,对每一个人,直接或间接地,献出我所有的帮助和快乐,并且恭恭敬敬地,以自身来取受,我所有母亲的一切伤痛。
菩提心如果只有大悲的情怀,还是会执著,因而,必须同时有智慧的观照,观照到空。 众生只不过一种幻象,是空的。
如果你现在不休息,你就永远无法休息。
跳出“非此即彼”
「不用接受或者對抗,去觀察,去感受。紀錄下當時的所思所想,變成自己的素材。」
一般 不如看阿信
回应 2017-06-29 21:08
-
鸡毛蒜皮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
1、《金刚经》讲的,就是当各种烦恼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烦恼,一下子就把烦恼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烦恼不能动摇它;当各种快乐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快乐,一下子就把快乐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快乐不能动摇它。 2、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被每天琐细的日常问题淹没,每天不假思索地按照社会为你设定的道路前行,而是应该经常抽身而出,停下来,哪怕只是片刻,问问自己:这是我想...2017-10-23 12:13 1人喜欢
读《金刚经》的意义1、《金刚经》讲的,就是当各种烦恼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烦恼,一下子就把烦恼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烦恼不能动摇它;当各种快乐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快乐,一下子就把快乐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快乐不能动摇它。
2、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被每天琐细的日常问题淹没,每天不假思索地按照社会为你设定的道路前行,而是应该经常抽身而出,停下来,哪怕只是片刻,问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这个问题蕴含着生命最基本的问题:我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仅仅活着,而是创造,我想要创造什么呢?我能够创造什么呢?或者通俗地说:我想要做什么呢?我能够做什么呢?只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无论你做什么,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活出了你自己的韵味,当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不会有任何遗憾,因为你已经做了你想做的,做了你能够做的。
假如有什么成功的法则,那么,这就是最基本的成功法则:追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你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大部分人之所以充满焦虑,那是因为他们从不彻底的追问,至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至死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
叔本华说得好: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我们不一定能要我们想要的。所以,自由的人生,并不是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是你想做什么就真的去做了。活着,如果有什么意义,那是你实实在在做了一些什么,做了一些你自己想做的东西。如此而已。
3、江先生(江味农)进而从此段的意思引申出一种及其简单的修行方法:每天早晨外出工作,完成必需的劳作。所有应酬,以及不相干的事情,一律省略,一下班就应该回到自己的家里,料理家务,然后即当静坐,摄念观心。在江先生看来,“还至本处,敷座而坐”八字,正是吾辈奔走尘劳中众生的顶门针、座右铭。
4、拜伦认为,与其平平庸庸地活到一百岁,不如轰轰烈烈只活十八岁。
5、我们关注什么样的问题,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因此,如何提问,显得非常重要。我们提出问题,并且思考,其实就是在探寻着一条道路。不同的问题把我们带到不同的地方。
6、每个人对生命的设问,决定了生命的路向。
乔布斯每天问自己:“如果明天我就要死了,我会做什么?”结果他只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几十年如一日,把芜杂的人生修剪的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多余的负累。
7、很多人都在赶时间。而杜拉斯说:我一辈子都在学习如何浪费时间……其实,你再赶,你的前头总有时间,你再浪费,时间还是没完没了地淹没你。
如果说有什么善用时间的法则,那么,只有一条法则:就在当下里完成,不等待,不眷恋,不慌张,不恐惧,只是活在当下里全然地去做,去觉知,去享受……任何一个当下都是自己生命的自然流淌,所以,不论在什么状况下,不论疾病还是健康,不论快乐还是痛苦,都不抗拒,不排斥,把一切的状况看作是生命本身的旋律,接受,在接受中感受生命的各种状态的美,在感受中觉知到生命的喜悦。
8、不要被对象所奴役。这种思想在古代中国、希腊都可以发现,例如老子。不同的是解决的方法,老子的办法是“不见可欲”,凡是能够引起欲望的东西都尽量不要去看、听、品尝,那么,就可以不执著了。
9、那么,如何做到登上岸就舍弃呢?佛陀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修行原则:手段即目的。其实并没有什么桥梁,每走一步就已经在彼岸。
10、不执著,自由的心态,不受一起的奴役,才是唯一的目的,也是最高的原则。
11、也许,佛陀所要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目标只有一个:当下的享受。在每一个当下享受生命,这才是全然的人生,完整的人生,本色的人生。
其实我还是无法苟同文中的观点,是还没有开悟吗?不要执着于结婚的形式,而要更加关注伴侣回应 2017-10-23 12:13 -
波罗蜜意即到彼岸,般若意即智慧。 如何到达彼岸的智慧 “如是我闻” 释加牟尼 “妄相” 对于各种形色不要起分别心 “妄念” 从各种“法”里解放出来 我想要做什么呢?我能够做什么呢?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安定在此时此刻,此时此地。关注自己的呼吸,深呼吸,再深呼吸。 六度: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有诸如此类的问题,就有诸如此类的生活。 自由的人生不是你想...
2017-06-29 21:08
波罗蜜意即到彼岸,般若意即智慧。
如何到达彼岸的智慧
“如是我闻” 释加牟尼
“妄相” 对于各种形色不要起分别心
“妄念” 从各种“法”里解放出来
我想要做什么呢?我能够做什么呢?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安定在此时此刻,此时此地。关注自己的呼吸,深呼吸,再深呼吸。
六度: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有诸如此类的问题,就有诸如此类的生活。
自由的人生不是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是你想做什么就真的去做了。
我将学习,毫无例外地,对每一个人,直接或间接地,献出我所有的帮助和快乐,并且恭恭敬敬地,以自身来取受,我所有母亲的一切伤痛。
菩提心如果只有大悲的情怀,还是会执著,因而,必须同时有智慧的观照,观照到空。 众生只不过一种幻象,是空的。
如果你现在不休息,你就永远无法休息。
跳出“非此即彼”
「不用接受或者對抗,去觀察,去感受。紀錄下當時的所思所想,變成自己的素材。」
一般 不如看阿信
回应 2017-06-29 21:08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好书推荐 (墨染)
- 修心课经典系列 (WHY)
- 要读的书 (Jenny)
- 佛曰 (🍵咖缇)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金刚经修心课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海棠一生 2013-06-24
很好
0 有用 WHY 2013-05-31
静心读本,值得珍藏。
0 有用 cheri 2013-07-08
很好很好很好
1 有用 何足道 2015-06-21
我被封面惊呆了!
1 有用 冬眠的蠢娇啊 2014-09-10
简单易懂
0 有用 也马君 2019-11-24
一切的真相是空
0 有用 一夜星河煮水 2019-09-21
是真的很有用。
0 有用 paper 2019-09-18
瞎了狗眼买这本书。如果问题被解决就不焦虑。如果忽略问题也不会焦虑。问题是解决不完的,所以,本书干脆教你逃避所有问题,还美其名曰“不执着,心平静,笑看花看花落”。如果人人这么想,你可能刚出生就夭折了,没这么多疫苗给你打,没九年义务教育。觉得普度不了众生,七算八算等于啥事没干,索性不干,若这就是佛,那算什么佛。还有,开篇我就非常看不起乞食,无非就是自己不劳动还给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布施”,是利他。利在... 瞎了狗眼买这本书。如果问题被解决就不焦虑。如果忽略问题也不会焦虑。问题是解决不完的,所以,本书干脆教你逃避所有问题,还美其名曰“不执着,心平静,笑看花看花落”。如果人人这么想,你可能刚出生就夭折了,没这么多疫苗给你打,没九年义务教育。觉得普度不了众生,七算八算等于啥事没干,索性不干,若这就是佛,那算什么佛。还有,开篇我就非常看不起乞食,无非就是自己不劳动还给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布施”,是利他。利在哪了?一句“佛祖会保佑你的”?您可真不亚于一场庞氏骗局。 (展开)
0 有用 桑榆非晚 2019-09-09
非常宁静
0 有用 麦赛琪 2019-11-17
我妈买的 胡看看还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