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是藏地公认的"观音菩萨化身"之华智仁波切。本书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从最初至最终的修行次第,是实修方面最殊胜的窍诀。依靠它,即使今生不修其他法,也能够获得普贤王如来的果位。
前行引导文的创作者
· · · · · ·
-
索达吉堪布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华智仁波切(1808——1889)
藏传佛教近代一位闻名遐迩、颇具盛誉的传承上师,也是寂天菩萨、大成就者夏瓦热、圣者观世音三者之化身。出生五天后,就可念诵观音心咒,咒字在他的脖子上清晰显现。
依止根本上师时,在其座下听受前行修持引导二十五遍,并将此开示汇集成书,即《大圆满前行》。
他完全摒弃了宗派偏见,对佛教一切经论及诸派大德的著作广泛学习,不分宗派、毫无偏袒地教导各派弟子,是利美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生中传讲的显密佛法不胜枚举,主要有《入菩萨行论》《大幻化网》《功德藏》。
索达吉堪布
藏传佛教大德。对传统的佛教法义学修甚深,三十多年来,身体力行引导大众实践佛法的学修传统。为让更多人了悟佛法精髓,试图用现代方式向人们传递生命真相。
同时,他还利用空余时间互译汉藏经典,从事慈善事业,与海内外学者交流环保、和平、道德、跨宗教等问题,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
华智仁波切(1808——1889)
藏传佛教近代一位闻名遐迩、颇具盛誉的传承上师,也是寂天菩萨、大成就者夏瓦热、圣者观世音三者之化身。出生五天后,就可念诵观音心咒,咒字在他的脖子上清晰显现。
依止根本上师时,在其座下听受前行修持引导二十五遍,并将此开示汇集成书,即《大圆满前行》。
他完全摒弃了宗派偏见,对佛教一切经论及诸派大德的著作广泛学习,不分宗派、毫无偏袒地教导各派弟子,是利美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生中传讲的显密佛法不胜枚举,主要有《入菩萨行论》《大幻化网》《功德藏》。
索达吉堪布
藏传佛教大德。对传统的佛教法义学修甚深,三十多年来,身体力行引导大众实践佛法的学修传统。为让更多人了悟佛法精髓,试图用现代方式向人们传递生命真相。
同时,他还利用空余时间互译汉藏经典,从事慈善事业,与海内外学者交流环保、和平、道德、跨宗教等问题,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他认为,时代在变迁,但佛教的宗旨没有变,人们可以从中找到解决现代问题的真正答案,这是应该去提醒大家的。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有的人可能认为,被称为三白三甜”的酥油和牛奶等,该是无罪清净的食物吧。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大多数小羊羔和牛犊被杀,未被杀的刚生下来也很难吃到一口甘甜的母乳。主人用绳子将它拴在桩子上,行走的时候两个牛犊互相连在一起,吃一口母奶的权利也被剥夺了,而主人则从牛奶中提炼出酥油。本来,母亲身体的精华是孩子生命的源泉,牛奶被夺走以后牛犊处于不死不活的地步。虽是体魄健壮的母牛,(因主人日日抽取其身体的精华,)到了春季时,它们从卧处爬也爬不起来,已是精疲力尽、奄奄一息。大多数牛犊、羊羔也因饥饿而死,侥幸活下来的那些也是干瘪羸弱、四肢萎缩、步履艰难、濒临死亡,成了拨炒棍头一样。可以想象,现在我们认为幸福的所有事物,包括口中吃的、身上穿的,一切财物、食品,受用都唯一是通过造罪业才得来的,这一切一切的果报终必将要感受漫漫无边的恶趣痛苦。因此说,现在一切表面的快乐都是行苦的本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3)轮回过患 -
我们随时随地要唯一观修死亡,观想行、住、坐、卧一切所为都是此世最后的一次,口中也如此言说,心中也这样诚挚观修。如果去往其他地方也想可能会客死他乡而没有重返故土的机会;启程上路或者在台阶上休息时也想可能会死于此处;无论坐在何处也都应观想可能会死在这里。晚上睡眠时也要想;今晚会死在睡觉的地方,明天不一定还活在人间;早晨起床时也要想:在今天当中也许就会命绝身亡,今天晚上不一定还有睡觉的机会。要发自内心情不自禁唯独观修死亡。从前,噶当派的格西们在晚上睡觉之前常常思维:不知道明天早晨还用不用生火。因此他们往往不盖火并且将碗也是倒扣放置,每时每刻心中都对死亡有坚定不移的胜解。我们要像他们那样身体力行。 仅仅修习死亡还不够,因为人在临终时绝对有利的只有正法,所以我们必须恒时不离正知正念,深刻地认识到轮回的一切琐事均无有恒常、无有实质,时常督促自己修持正法。本来身心的暂时组合就是无常的,为此不要将假合的身体执著为我。所行的道路是无常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如理如法,《般若摄颂》中云:“唯看一木轭,行走心不乱。”身居的处所是无常的,应当将它观想为净土;饮食受用是无常的,应当享用禅定的美食;躺卧睡眠是无常的,应当将迷乱修成光明境界;富有的珍宝是无常的,应当依靠圣者七财;亲朋近邻是无常的,应当栖身静处激发出离;名誉地位是无常的,应当恒常身居低位;言谈话语是无常的,应当督促自己念咒、诵经;信心出离是无常的,应当为誓言得以稳固而精进;想法妄念通通是无常的,应当具备贤善的人格;验相证悟是无常的,务必要至达法界尽地。到那时候,已经了脱生死,生死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自在操纵死亡的把握,获得无死的坚地、就像雄鹰翘翔在虚空中一样,死亡到来也无所畏惧,从此之后无需修行。 诚如米拉日巴尊者说:“吾初畏死赴山中,数数观修死无定,已获无死本坚地,此时远离死畏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寿命无常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前行引导文"的人也喜欢 · · · · · ·
前行引导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大圆满前行——属于金刚的怒目

如果读一遍觉得好 远远比不上修一遍的好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6)9.7分 504人读过
-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4)9.9分 199人读过
-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7)9.1分 86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07)9.7分 6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佛法书架 (净修斋主)
- 觉醒 (水無憂)
- Lama Chenno (云姝)
- 求推荐,如果只留一本书,你会留哪本? (青山)
- 菩提 (眠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前行引导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Arev 2016-04-12 19:09:16
写得非常系统,非常优美,非常温暖。如此充满爱与慈悲的一本书啊
0 有用 已注销 2017-04-22 19:48:14
看得有点小飞
0 有用 释迦献 2021-02-11 07:58:23
一生修行的重点,无嗔的阿闍黎
0 有用 Dudu 2021-05-14 19:12:51
一生圭臬
0 有用 F 2014-07-04 18:53:16
密宗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