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书非常好,读起来阻力不大。但是仔细对比下来,就对中国经济有着更大的悲观。1.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团结、成熟、勇敢,是中国政府所不能匹敌的。2.日本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优势,在中国民营企业里面是基本看不到的。3.中国地方政府对于企业发展的毫不在乎,对财政收入的迷恋是日本所没有的。这就容易悲观的推断出来,中国经济一旦着陆,带来的影响会比日本更加剧烈得多。
这本书是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日文为78年出版。书中讨论了从50年代中期开始的持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从汇率、自由化进程、填海造地、产业结构转型、低利率、行政指导、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此也预示此后日本增长率将要放慢的问题。有不少数据资料,一些经济学上的公式和概念,这方面我很苦手。
行政指导型经济,是书中的一个主旨
现在(2015的中国)特别值得一看,原作是1978年发表的,很短
现在的中国经济完全可以照着这本书来一一对比。
【2022.7.15】 1979年写的书。从1945年算起来刚好也有34年了。而1978+34=? 历史有时候就是有如此多奇妙的巧合和转折点。 日本是我们的镜子,日本有时候也是我们的泡影。 1979年到2022年,不到50年,世界早就大变样了。 都提到了国有化和国企,表面是一样的,内核一样吗? 不一样。 资本主义制度成功吗?我看未必。尤其是现在的日本。 那SahoiJui制度呢?现在还在实践中。但起码本质上国有化下还是财阀、还是私企。 毕竟,在有灾难的时候,“那些人们”会冲在第一线。 而日本的政客只会说:“TG还真扶贫,真关心那些人,真的都脱贫了呀?”
简单分析了日本快速发展的原因,写时还没终结的,所以和“终结”没啥关系。
解读日本经济从55年到75年这二十年经济,很多思考的角度都不错,但是行政指导那一块感觉是写给政府看似的
当年之日本即今日之中国
感叹于日本学者的远思,这篇1979年的的论文已经深感变革的重要性。其中,有几点有趣的现象:缺水准备金;公共自来水中有58%是回收水;从环境到人权;温情主义的行政指导;增长主义的抛弃;等等。或许如凯恩斯所言:比起手段更尊重目的。因此,社会公平及生活质的要求应是我们的追求。
日本经济真的非常值得认真读读
这书不仅明确判断了日本奇迹的终结,而且判断转变之一在于尊重手段更重于目的。
一本非常薄的小册子,作者简要介绍了战后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经济终结的必然性。
小文章,略有启发,可参考。
缝纫机 “照相机出口检查协会”:保质,维护形象 行政指导
《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阐述的日本经济发展史真真切切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的复印件和孪生兄弟,文中的日本才是政府对经济“窗口指导”鼻祖啊,更不用说国家全方位对产业和出口企业名目繁多的支持了,不同的是中国有国企而日本是财阀。但日本经济增长何尝不是通过剪刀差损害一部分人利益及破坏环境达成?其实想了解目前中国经济现状和面临的内外困境都可以在这本小册子找到答案,同样我们也很容易预测未来中国经济走向。 吊诡的是书最后分析引用的是马克思名言:“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是财富的尺度,因而交换价值也同样不能再作为使用价值的尺度,…..如此一来,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垮台了。”恩,如果劳动不再决定财富,那么商品经济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友邻推荐的,我只看到前面铺垫,后面为什么终结,怎么终结就没了啊,感觉烂尾了
只写到了75年...
比较简短的小册子,作者利用统计数据对日本1955~1975 经济腾飞做了解释和分析,是令人信服的。但是为什么会终结旨在最后一章中草草下结论,依据是经济腾飞以来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无法持续。这本书存在两个问题:完全没有涉及到房地产市场,以及对美国的打击没有预见。
一本小册子,没有重点讲终结,反而还是分析战后二十年景气。最后面引用马克思倒不错。
> 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
8 有用 蟾光有意 2016-02-29 11:42:38
书非常好,读起来阻力不大。但是仔细对比下来,就对中国经济有着更大的悲观。1.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团结、成熟、勇敢,是中国政府所不能匹敌的。2.日本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优势,在中国民营企业里面是基本看不到的。3.中国地方政府对于企业发展的毫不在乎,对财政收入的迷恋是日本所没有的。这就容易悲观的推断出来,中国经济一旦着陆,带来的影响会比日本更加剧烈得多。
5 有用 齐磨叽 2009-11-22 00:03:27
这本书是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日文为78年出版。书中讨论了从50年代中期开始的持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从汇率、自由化进程、填海造地、产业结构转型、低利率、行政指导、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此也预示此后日本增长率将要放慢的问题。有不少数据资料,一些经济学上的公式和概念,这方面我很苦手。
1 有用 可嘉科学家 2011-10-07 22:43:49
行政指导型经济,是书中的一个主旨
0 有用 withinbeyond 2015-11-19 22:51:50
现在(2015的中国)特别值得一看,原作是1978年发表的,很短
0 有用 理性批判 2015-05-10 20:33:47
现在的中国经济完全可以照着这本书来一一对比。
1 有用 岭北雪林一只猫 2022-07-15 11:27:17
【2022.7.15】 1979年写的书。从1945年算起来刚好也有34年了。而1978+34=? 历史有时候就是有如此多奇妙的巧合和转折点。 日本是我们的镜子,日本有时候也是我们的泡影。 1979年到2022年,不到50年,世界早就大变样了。 都提到了国有化和国企,表面是一样的,内核一样吗? 不一样。 资本主义制度成功吗?我看未必。尤其是现在的日本。 那SahoiJui制度呢?现在还在实践中。但起码本质上国有化下还是财阀、还是私企。 毕竟,在有灾难的时候,“那些人们”会冲在第一线。 而日本的政客只会说:“TG还真扶贫,真关心那些人,真的都脱贫了呀?”
0 有用 阿古 2012-07-23 19:34:14
简单分析了日本快速发展的原因,写时还没终结的,所以和“终结”没啥关系。
0 有用 Dave 2010-01-28 14:43:27
解读日本经济从55年到75年这二十年经济,很多思考的角度都不错,但是行政指导那一块感觉是写给政府看似的
0 有用 wiswood 2011-03-21 11:00:34
当年之日本即今日之中国
0 有用 莱布尼糍 2012-10-01 16:13:29
感叹于日本学者的远思,这篇1979年的的论文已经深感变革的重要性。其中,有几点有趣的现象:缺水准备金;公共自来水中有58%是回收水;从环境到人权;温情主义的行政指导;增长主义的抛弃;等等。或许如凯恩斯所言:比起手段更尊重目的。因此,社会公平及生活质的要求应是我们的追求。
1 有用 老戴 2011-07-17 14:37:57
日本经济真的非常值得认真读读
0 有用 经济人读书会 2017-12-04 00:06:08
这书不仅明确判断了日本奇迹的终结,而且判断转变之一在于尊重手段更重于目的。
0 有用 wow是一只熊 2020-07-01 16:58:47
一本非常薄的小册子,作者简要介绍了战后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经济终结的必然性。
0 有用 Irons 2012-11-10 08:30:13
小文章,略有启发,可参考。
0 有用 蘸酱吃玉米片 2022-10-06 16:53:04
缝纫机 “照相机出口检查协会”:保质,维护形象 行政指导
0 有用 TickMark 2018-08-13 18:19:33
《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阐述的日本经济发展史真真切切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的复印件和孪生兄弟,文中的日本才是政府对经济“窗口指导”鼻祖啊,更不用说国家全方位对产业和出口企业名目繁多的支持了,不同的是中国有国企而日本是财阀。但日本经济增长何尝不是通过剪刀差损害一部分人利益及破坏环境达成?其实想了解目前中国经济现状和面临的内外困境都可以在这本小册子找到答案,同样我们也很容易预测未来中国经济走向。 吊诡的是书最后分析引用的是马克思名言:“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是财富的尺度,因而交换价值也同样不能再作为使用价值的尺度,…..如此一来,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垮台了。”恩,如果劳动不再决定财富,那么商品经济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0 有用 子子叔 2019-06-13 09:51:07
友邻推荐的,我只看到前面铺垫,后面为什么终结,怎么终结就没了啊,感觉烂尾了
0 有用 Phaedo 2018-11-02 10:55:02
只写到了75年...
0 有用 闪烁之心 2019-06-22 16:50:41
比较简短的小册子,作者利用统计数据对日本1955~1975 经济腾飞做了解释和分析,是令人信服的。但是为什么会终结旨在最后一章中草草下结论,依据是经济腾飞以来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无法持续。这本书存在两个问题:完全没有涉及到房地产市场,以及对美国的打击没有预见。
0 有用 苏霍壹 2020-08-19 22:39:09
一本小册子,没有重点讲终结,反而还是分析战后二十年景气。最后面引用马克思倒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