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安东尼·斯托尔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原作名: Freud: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译者: 尹莉
出版年: 2008年1月
页数: 305
定价: 1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斑斓阅读·外研社英汉双语百科书系
ISBN: 9787560071602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原作名: Freud: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译者: 尹莉
出版年: 2008年1月
页数: 305
定价: 1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斑斓阅读·外研社英汉双语百科书系
ISBN: 9787560071602
内容简介 · · · · · ·
什么是潜意识、阻抗与移情?自我、本我与超我有何关系?梦意味着什么又传达了什么?俄狄浦斯情节是怎样产生的?是否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人类原欲冲动的“升华”?本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重要影响,并客观介绍了他在艺术、文学、哲学、文化与宗教方面的主要观点以及围绕这些观点的争议。
在我们跟随作者走近这位心理学大师的同时,或许能够获得一种对自己心灵崭新的洞见。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创作者
· · · · · ·
-
安东尼·斯托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安东尼·斯托尓,1944年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后专门从事精神病治疗并接受了精神分析师培训。曾执教于牛津大学,讲授心理疗法。著有《品格的诚信》 (1960)、《创作的动力》 (1972)、《荣格》(1973)、《孤独》(1988)、《音乐与心灵》(1992)。现为牛津大学格林学院荣誉退休院士。
尹莉,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心理协会会员、国际阅读科学研究协会会员。曾在美国的《教育心理学》、中国的《外语教学》、《中国图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篇,多次在国际心理学大会、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年会,及美国教育研究年会上发表会议论文。
目录 · · · · · ·
编者序:来自弗洛伊德的另类发现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一门伟大的人类科学
1 将人类与动物分开来考虑①:精神分析能解决的问题
2 将人类与动物分开来考虑②:分析的人类与动物的不同点
3 人类与动物本能上的不同①:人的本能丧失了
· · · · · · (更多)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一门伟大的人类科学
1 将人类与动物分开来考虑①:精神分析能解决的问题
2 将人类与动物分开来考虑②:分析的人类与动物的不同点
3 人类与动物本能上的不同①:人的本能丧失了
· · · · · · (更多)
编者序:来自弗洛伊德的另类发现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一门伟大的人类科学
1 将人类与动物分开来考虑①:精神分析能解决的问题
2 将人类与动物分开来考虑②:分析的人类与动物的不同点
3 人类与动物本能上的不同①:人的本能丧失了
4 人类与动物本能上的不同②:人类的本能是如何丧失的
5 人类与动物本能上的不同③:为什么人类的本能会丧失
6 心与心理疾病①:“心”是本能的替代物
7 心与心理疾病②:什么是心理疾病
8 精神分析的特征①:精神分析是怎么样的一门学科
9 精神分析的特征②:精神分析的学习方法
10 弗洛伊德的生涯①:弗洛伊德的生平
11 弗洛伊德的生涯②:弗洛伊德的理论被认同之前
第2章 什么是潜意识: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阐释
1 弗洛伊德与“潜意识的发现”①:什么是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潜意识
2 弗洛伊德与“潜意识的发现”②:从古代到中世纪的心理治疗方法
3 弗洛伊德与“潜意识的发现”③:催眠的登场揭示了潜意识的存在
4 弗洛伊德与“潜意识的发现”④:与意识、潜意识相关的思想史
5 弗洛伊德与“潜意识的发现”⑤:潜意识是以怎样的形式表现的呢
6 日常生活的错误与潜意识①:弗洛伊德把注意力放在错误上
7 日常生活的错误与潜意识②:出现失误的原因是偶然还是不注意
8 日常生活的错误与潜意识③:说错话这种事是如何发生的
9 日常生活的错误与潜意识④:遗忘的产生
10 日常生活的错误与潜意识⑤:了解二者的关系
第3章 梦的世界: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
1 梦的特征①:人们每天晚上都会做梦
2 梦的特征②:为什么人类会做梦呢
3 梦的特征③:实际上的梦与回想起的梦不同
4 探寻梦的意义①:单纯的梦与不可理解的梦
5 探寻梦的意义②:释梦的方法与过程
6 探寻梦的意义③:梦与愿望的满足
7 梦产生的动力①:梦难以理解的原因
8 梦产生的动力②:梦经过“检阅”后被伪装了
9 梦产生的动力③:梦为了通过检阅所做的伪装
10 解析梦境的方法①:梦境的内容是多种思想的综合
11 解析梦境的方法②:解析梦境时需要关注的地方
12 解析梦境的方法③:梦境中事物的隐喻
13 梦与潜意识的关系:弗洛伊德解析梦的构成
第4章 心理疾病和治疗法:精神分析法的治疗机制
1 弗洛伊德的患者及其病例①:精神分析法源于对病例的剖析
2 弗洛伊德的患者及其病例②:安娜·欧的病例
3 弗洛伊德的患者及其病例③:以自由联想法为基础的“谈话治疗法”
4 弗洛伊德的患者及其病例④:露西的病例
5 弗洛伊德的患者及其病例⑤:伊丽莎白的病例
6 弗洛伊德的患者及其病例⑥:“压抑”这种症状的形成
7 弗洛伊德研究出来的治疗法①:目前的台疗法与自由联想法
8 弗洛伊德研究出来的治疗法②:妨害治疗的“抵抗”现象及其处理办法
9 弗洛伊德研究出来的治疗法③:精神分析师与被分析者的关系
10 弗洛伊德研究出来的治疗法④:治疗过程中的“移情”现象
11 性的外伤学说与幼儿性欲学说①:幼儿期的记忆是产生症状的原因
12 性的外伤学说与幼儿性欲学说②:简述二者的由来
13 俄狄浦斯情结①:俄底浦斯的故事
14 俄狄浦斯情结②:所有男性的恋母情结
15 俄狄浦斯情结③:男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
16 俄狄浦斯情结④:女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
第5章 人类的本能:各种欲望的发展和变迁
1 性欲的发展历程①:弗洛伊德对性欲的分析
2 性欲的发展历程②:口唇期、肛门期和男性生殖器期
3 性欲的发展历程③:潜伏期、性器官期与性欲的发展特征
4 性欲的发展历程④:与生殖没有关系的人类的性欲
5 性欲的发展历程⑤:发展阶段的固着与退化
6 性欲的发展历程⑥:固着、退化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7 本能论①:最初的本能二元论
8 本能论②:本能二元论的变迁
9 本能论③:反复强迫这种概念的导入
第6章 心的构造: 自我、 本我与超我
1 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心的实质①:心的构造论的变迁
2 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心的实质②:何为自我
3 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心的实质③:何为超我
4 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心的实质④:何为本我
5 自我与本我的关系①:自我正在控制着本我
6 自我与本我的关系②:自我与本我并不对立
7 自我的防御机制①:为了守护自己的自我防御策略
8 自我的防御机制②:压抑、否认与分离
9 自我的防御机制③:反向形成、投影与等同一视
10 自我的防御机制④:合理化与升华
第7章 精神分析的应用:精神分析与我们的生活
1 文明与精神分析①:文明在压抑着人类
2 文明与精神分析②:文明是如何压抑人类的呢
3 文明与精神分析③:对战争时期残虐性的分析
4 文明与精神分析④:分析宗教信仰现象
5 艺术与精神分析①:艺术作品是人内心的深层产物
6 艺术与精神分析②:《格拉迪沃》的简介
7 艺术与精神分析③:《格拉迪沃》的主人公所压抑的东西
8 艺术与精神分析④:《格拉迪沃》当中的精神分析
9 艺术与精神分析⑤: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分析。
10 艺术与精神分析⑥:《威尼斯商人》与《李尔王》所象征的东西
11 艺术与精神分析⑦:分析达·芬奇的作品
12 艺术与精神分析⑧:分析达·芬奇对父亲的感情
第8章 从弗洛伊德时代到现代:精神分析学的发展
1 荣格的心理学①:荣格的力比多论
2 荣格的心理学②:荣格所认为的潜意识的概念
3 荣格的心理学③:集体的潜意识中的原型
4 荣格的心理学④:同时还关注于成人以后的人生
5 荣格的心理学⑤:关注于原型的荣格
6 荣格的心理学⑥:重视言语发音的弗洛伊德
7 个人心理学①: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之间的观点差异
8 个人心理学②:以“自卑感”为中心的阿德勒的理论
9 自我心理学①:自我心理学的确立让自我理论得到发展
10 自我心理学②:埃里克森所提倡的概念与理论
11 自我心理学③: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
12 对象关系论:以对象关系为中心的格蕾的理论
13 新弗洛伊德派:重视社会影响的新弗洛伊德派
14 拉康的思想①:“镜像阶段”学说
15 拉康的思想②:直到象征的秩序形成之前
16 精神分析的前景:现在的精神分析
· · · · · · (收起)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一门伟大的人类科学
1 将人类与动物分开来考虑①:精神分析能解决的问题
2 将人类与动物分开来考虑②:分析的人类与动物的不同点
3 人类与动物本能上的不同①:人的本能丧失了
4 人类与动物本能上的不同②:人类的本能是如何丧失的
5 人类与动物本能上的不同③:为什么人类的本能会丧失
6 心与心理疾病①:“心”是本能的替代物
7 心与心理疾病②:什么是心理疾病
8 精神分析的特征①:精神分析是怎么样的一门学科
9 精神分析的特征②:精神分析的学习方法
10 弗洛伊德的生涯①:弗洛伊德的生平
11 弗洛伊德的生涯②:弗洛伊德的理论被认同之前
第2章 什么是潜意识: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阐释
1 弗洛伊德与“潜意识的发现”①:什么是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潜意识
2 弗洛伊德与“潜意识的发现”②:从古代到中世纪的心理治疗方法
3 弗洛伊德与“潜意识的发现”③:催眠的登场揭示了潜意识的存在
4 弗洛伊德与“潜意识的发现”④:与意识、潜意识相关的思想史
5 弗洛伊德与“潜意识的发现”⑤:潜意识是以怎样的形式表现的呢
6 日常生活的错误与潜意识①:弗洛伊德把注意力放在错误上
7 日常生活的错误与潜意识②:出现失误的原因是偶然还是不注意
8 日常生活的错误与潜意识③:说错话这种事是如何发生的
9 日常生活的错误与潜意识④:遗忘的产生
10 日常生活的错误与潜意识⑤:了解二者的关系
第3章 梦的世界: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
1 梦的特征①:人们每天晚上都会做梦
2 梦的特征②:为什么人类会做梦呢
3 梦的特征③:实际上的梦与回想起的梦不同
4 探寻梦的意义①:单纯的梦与不可理解的梦
5 探寻梦的意义②:释梦的方法与过程
6 探寻梦的意义③:梦与愿望的满足
7 梦产生的动力①:梦难以理解的原因
8 梦产生的动力②:梦经过“检阅”后被伪装了
9 梦产生的动力③:梦为了通过检阅所做的伪装
10 解析梦境的方法①:梦境的内容是多种思想的综合
11 解析梦境的方法②:解析梦境时需要关注的地方
12 解析梦境的方法③:梦境中事物的隐喻
13 梦与潜意识的关系:弗洛伊德解析梦的构成
第4章 心理疾病和治疗法:精神分析法的治疗机制
1 弗洛伊德的患者及其病例①:精神分析法源于对病例的剖析
2 弗洛伊德的患者及其病例②:安娜·欧的病例
3 弗洛伊德的患者及其病例③:以自由联想法为基础的“谈话治疗法”
4 弗洛伊德的患者及其病例④:露西的病例
5 弗洛伊德的患者及其病例⑤:伊丽莎白的病例
6 弗洛伊德的患者及其病例⑥:“压抑”这种症状的形成
7 弗洛伊德研究出来的治疗法①:目前的台疗法与自由联想法
8 弗洛伊德研究出来的治疗法②:妨害治疗的“抵抗”现象及其处理办法
9 弗洛伊德研究出来的治疗法③:精神分析师与被分析者的关系
10 弗洛伊德研究出来的治疗法④:治疗过程中的“移情”现象
11 性的外伤学说与幼儿性欲学说①:幼儿期的记忆是产生症状的原因
12 性的外伤学说与幼儿性欲学说②:简述二者的由来
13 俄狄浦斯情结①:俄底浦斯的故事
14 俄狄浦斯情结②:所有男性的恋母情结
15 俄狄浦斯情结③:男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
16 俄狄浦斯情结④:女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
第5章 人类的本能:各种欲望的发展和变迁
1 性欲的发展历程①:弗洛伊德对性欲的分析
2 性欲的发展历程②:口唇期、肛门期和男性生殖器期
3 性欲的发展历程③:潜伏期、性器官期与性欲的发展特征
4 性欲的发展历程④:与生殖没有关系的人类的性欲
5 性欲的发展历程⑤:发展阶段的固着与退化
6 性欲的发展历程⑥:固着、退化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7 本能论①:最初的本能二元论
8 本能论②:本能二元论的变迁
9 本能论③:反复强迫这种概念的导入
第6章 心的构造: 自我、 本我与超我
1 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心的实质①:心的构造论的变迁
2 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心的实质②:何为自我
3 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心的实质③:何为超我
4 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心的实质④:何为本我
5 自我与本我的关系①:自我正在控制着本我
6 自我与本我的关系②:自我与本我并不对立
7 自我的防御机制①:为了守护自己的自我防御策略
8 自我的防御机制②:压抑、否认与分离
9 自我的防御机制③:反向形成、投影与等同一视
10 自我的防御机制④:合理化与升华
第7章 精神分析的应用:精神分析与我们的生活
1 文明与精神分析①:文明在压抑着人类
2 文明与精神分析②:文明是如何压抑人类的呢
3 文明与精神分析③:对战争时期残虐性的分析
4 文明与精神分析④:分析宗教信仰现象
5 艺术与精神分析①:艺术作品是人内心的深层产物
6 艺术与精神分析②:《格拉迪沃》的简介
7 艺术与精神分析③:《格拉迪沃》的主人公所压抑的东西
8 艺术与精神分析④:《格拉迪沃》当中的精神分析
9 艺术与精神分析⑤: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分析。
10 艺术与精神分析⑥:《威尼斯商人》与《李尔王》所象征的东西
11 艺术与精神分析⑦:分析达·芬奇的作品
12 艺术与精神分析⑧:分析达·芬奇对父亲的感情
第8章 从弗洛伊德时代到现代:精神分析学的发展
1 荣格的心理学①:荣格的力比多论
2 荣格的心理学②:荣格所认为的潜意识的概念
3 荣格的心理学③:集体的潜意识中的原型
4 荣格的心理学④:同时还关注于成人以后的人生
5 荣格的心理学⑤:关注于原型的荣格
6 荣格的心理学⑥:重视言语发音的弗洛伊德
7 个人心理学①: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之间的观点差异
8 个人心理学②:以“自卑感”为中心的阿德勒的理论
9 自我心理学①:自我心理学的确立让自我理论得到发展
10 自我心理学②:埃里克森所提倡的概念与理论
11 自我心理学③: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
12 对象关系论:以对象关系为中心的格蕾的理论
13 新弗洛伊德派:重视社会影响的新弗洛伊德派
14 拉康的思想①:“镜像阶段”学说
15 拉康的思想②:直到象征的秩序形成之前
16 精神分析的前景:现在的精神分析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现代精神分析师已经认识到准确定义精神分析的本质的困难,但却尝试作出了五个基本假设。第一,精神分析是一门普通心理学,它既适用于神经官能症病人,也适用于正常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某些神经官能症状,神经官能症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不是类别上的差异。 第二,精神分析师们接受了弗洛伊德构建一种心理机制的做法,这种机制既从外界接收刺激,又与体内的生理系统相互作用。精神分析不同于实验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实践的那种心理学,它主要关注一个人的主观体验,而对外在行为的关注次之。 第三,精神分析关注的是适应性及主体(或自我)如何处理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精神分析师们并不一定接受弗洛伊德的涅槃原则,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机体努力达到一种均衡,但是这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其中相冲突的刺激取得一种平衡,而不是全部被释放。因此,心灵内部的冲突、互相竞争的刺激如性欲和饥饿之间的冲突,或者心灵不同部分之间如自我和超我的冲突,都是精神分析思想的重要方面。使用压抑、投射、否认和升华等“防范机制”来对付压力的自我的概念同样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方面。精神分析依然不能很好地解释“刺激饥渴”,即当人被剥夺了刺激的时候,他寻找刺激的需要。 第四,在考虑精神活动的时候,精神分析遵循的是弗洛伊德的决定论。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精神事件受因果原则的制约。如果是这样,那么自由意志的空间在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尚不明确。当然可以说一些歇斯底里症状,如恐惧症和强迫症,其出现是有特定原因的。但是它们的消除一定会使病人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而选择是一种需要意愿和目的参与的自愿行为。我们承认每个人都受着遗传压力和环境压力的制约,而这在某些方面,如在性取向上限制了我们的选择,但如果我们不去假设我们及他人都能够自行作出决定和进行选择的话,那么社会生活将成为不可能。托马斯·萨斯,一位公认的非正统精神分析师,将精神分析的目标定义为“提高病人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今日的精神分析 -
Sexual satisfaction was the key to happiness.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斑斓阅读·外研社英汉双语百科书系(共41册),
这套丛书还有
《认识宇宙学》《解读情感》《达尔文与进化论》《死海古卷概说》《神话理论》
等
。
喜欢读"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人也喜欢 · · · · · ·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买了,经常翻,但没正式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外文书店一眼就相中的书,真是爱不释手,尤其那开本大小,拿在手里太舒服了。可惜自己的英文不好,没能坚持着把它一页页地看完,一直放在书柜最显眼的位置,每每望见它,总还会拿起来翻翻。 (展开)
试图用科学的方式分析非理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弗洛伊德的基本生平,主要观点进行介绍。比较有价值的是作者对于弗洛伊德观点的批判,以及现在如何看待该观点。 1/ 中学时期成绩非常优秀,学了四门外语,自学了另外四门外语。 2/ 很重视自己的犹太身份,认为这给予他离群思考的特殊空间。 3/ 用了8年从维也纳大学毕业。决定... (展开)> 更多书评 12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8.1分 70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1)8.2分 69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休小谟)
- VSI (捶胸顿足)
- 斑斓阅读·外研社英汉双语百科书系 (MyLibrary)
- 「斑斓阅读」双语百科 (夏珞)
- 201302 (刘西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栗子黑 2021-12-24 14:17:18
很不错的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介绍,一些关键的概念和思想发展脉络都有清楚的说明。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不仅仅只是“述”,也夹杂了大量作者的评论部分:作者anthony storr本人应该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背景,从很多当代这两个学科的视角评议弗洛伊德的影响和观点本身,总体是中肯的;不过这应该只是看待弗洛伊德的一种方式(以当代的这两种学科的科学规范)。判断精神分析究竟是否是“科学”,是否存在除此之外的... 很不错的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介绍,一些关键的概念和思想发展脉络都有清楚的说明。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不仅仅只是“述”,也夹杂了大量作者的评论部分:作者anthony storr本人应该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背景,从很多当代这两个学科的视角评议弗洛伊德的影响和观点本身,总体是中肯的;不过这应该只是看待弗洛伊德的一种方式(以当代的这两种学科的科学规范)。判断精神分析究竟是否是“科学”,是否存在除此之外的启示(许多批判理论对精神分析的重视),这一点空间需要保留。 (展开)
0 有用 yestolife 2012-12-27 22:45:52
弗洛伊德的写作技巧。“因此,心理学和历史都不能算是科学。”
0 有用 Nalia 2012-01-08 11:40:47
有点简单了。
0 有用 Mthen. 2015-02-14 07:20:22
通识读本
0 有用 叭噗小白 2013-09-15 00:05:43
很不错的一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