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慧能
出版社: 中华书局
译者: 尚荣
出版年: 2013-4
页数: 228
定价: 2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ISBN: 9787101092097
出版社: 中华书局
译者: 尚荣
出版年: 2013-4
页数: 228
定价: 2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ISBN: 9787101092097
内容简介 · · · · · ·
《坛经》是中国僧人撰写的著述中唯一被冠以“经”的一部佛教典籍,其核心思想是“即心即佛”、“顿悟成佛”。《坛经》在把佛性归诸心性、把人变成佛的同时,倡导“即世间求解脱”,主张把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
坛经的创作者
· · · · · ·
-
尚荣 作者 /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尚荣,哲学博士,毕业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先后师从吴为山教授、赖永海教授,主要从事佛教艺术研究,出版专著《中国佛教艺术百讲》、参编及译注多本,为《中国佛教艺术》编辑部主任,中国雕塑院青年创作中心特聘理论家,独立主持中国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参与多项国家项目,现任教于中国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共16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洗冤集录》《吕氏春秋》《法言》《春秋繁露》《尔雅》
等
。
喜欢读"坛经"的人也喜欢 · · · · · ·
坛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2 条 )
论坛 · · · · · ·
这个版本怎么样?推荐吗? | 来自清晨时抬头看天 | 2022-03-13 14:25:04 | |
这是哪个版本? | 来自Dasein | 2 回应 | 2020-12-26 06:47:2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9.4分 2262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0)暂无评分 1630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9.6分 586人读过
-
中华书局 (1983)8.4分 46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最低限度必读数目 (Muddy Boy)
- 诸子长论(部分) (我能歘)
- 2016 (疯清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坛经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清晨时抬头看天 2022-03-17 15:58:04
反复读的书,六祖太有智慧了!!明心见性
2 有用 不归 2022-02-07 16:54:15
注释和翻译都很有帮助
20 有用 qran 2021-05-12 22:44:19
感觉坛经禅宗的空净和存在主义与杜威经验主义一样。最大收获是对“净”的理解,1. 净不是一念不生式的活死人状态,“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2.净不是有形相的形上本体,“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读陈亚军《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讲实用主义里的经验主义:心灵不是可以单独提出来的本体,不是“自我”“我思”“先验”“精神”,是一种传承了社会建构下的知... 感觉坛经禅宗的空净和存在主义与杜威经验主义一样。最大收获是对“净”的理解,1. 净不是一念不生式的活死人状态,“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2.净不是有形相的形上本体,“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读陈亚军《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讲实用主义里的经验主义:心灵不是可以单独提出来的本体,不是“自我”“我思”“先验”“精神”,是一种传承了社会建构下的知识以及在与环境互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意义系统,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存在状态。 (展开)
33 有用 timeseeker 2015-12-01 15:38:07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1 有用 bell 2023-06-04 16:58:24 上海
非常透彻、清晰的一本介绍禅宗主要思想的书。
0 有用 Prosperity. 2024-09-29 02:15:26 江苏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自见本性,皈依本心
0 有用 永乐 2024-09-24 04:15:16 湖南
不错
0 有用 观千月 2024-09-19 10:35:14 上海
补标
0 有用 🧡勞小姐🧡 2024-09-14 10:44:06 广东
-_-原来《坛经》说的智慧就是“言下见自性”(“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只是没想到佛家也注重实践(“迷人口念,智者心行”),提倡“求诸于己”(因为“般若常在,不离自性”。且“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故是凡是佛还是看自己)。佛家也拒绝躺平(“空心静坐”),因为这样就执空了。其实“空”是针对“执”而言的。因为烦恼源于“我执”(取舍计较),所以才需要我们“空掉”(不执着)。但如果把“空”理... -_-原来《坛经》说的智慧就是“言下见自性”(“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只是没想到佛家也注重实践(“迷人口念,智者心行”),提倡“求诸于己”(因为“般若常在,不离自性”。且“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故是凡是佛还是看自己)。佛家也拒绝躺平(“空心静坐”),因为这样就执空了。其实“空”是针对“执”而言的。因为烦恼源于“我执”(取舍计较),所以才需要我们“空掉”(不执着)。但如果把“空”理解成一种境界,总想着追求或死守,那我们又会跌入别的幻境,变成另一种执着。所以佛家才说除了“空”(破除执着),还得“空空”(破除对不执着的执着)。只有“空空”才能叫做“真空”。“真空不空”,即“不执着于一切,也不否定一切”。比如不追求“人有我有”,而是更在意别人有的我是否也想有,为啥也想有。 (展开)
0 有用 绘里 2024-09-07 22:47:27 上海
读至坐禅品第五,几度泪目。一天一夜阅尽惠能的一生,孤遗卖柴不识字,却能历经一切善恶境界,智慧如时雨普润众生佛种,自性清净,离假即真,明了肉身的归期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