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cal Enlightenment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June 2017-12-11 12:37:45

    写得不好。不是说Israel本身对Spinoza的分析有什么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而是这本书的整个分析框架其实挺problematic的。在某种意义上,Israel跟以前的Adorno他们一样,要不你就全盘接受Enlightenment,要不你就彻底地把它否定掉。这种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分析框架其实真的没什么益处。一个历史学家其实更应该去看Enlightenment里面的那些ambiguities, uncertainties, tensions,不然整个分析就很缺乏张力和洞察力了。

  • 4 TOGOKeats 2022-03-17 20:17:30

    很扎实的历史研究,四个月断断续续读的累死了,大概引用价值高于阅读价值。 书的框架没问题,我是没看出来Israel哪有在“全盘接受启蒙”,他的价值判断已经做的最中立了。这么多细节和考证就是为了显示出欧洲启蒙的内在张力。 书的问题在于虽然700页很长,但是对于“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这个话题来说,还是太短了。估计也是为什么Israel写了个四(五)部曲。

  • 1 旧时月 2022-10-10 14:54:59 北京

    很喜欢这种简单化的思维传播史,有的时候我觉得所谓神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对于他人的思想在没有系统研究的情况下,都共同采取了一种简单化的接受方式

  • 0 呦鸣 2020-12-06 16:27:33

    不评分了,速刷了一下preface和introduction部分,作者强调early Enlightenment的重要性甚至是决定性意义,1650-1750,这基本上延续了Paul Hazard的关怀,但有所突破,强调了Spinozanisme的影响,这部分其实被人批判挺多的,spinoza在17、18世纪的影响到底多大值得考究。同时他也延续了Peter Gay对启蒙运动整体性分析的风格,更强调启蒙的泛欧洲性,跳出民族国家框架(法国启蒙、英格兰启蒙、苏格兰启蒙...),同时也像Gay乃至更早的Cassirer一样,过分强调启蒙运动的激进性,他们的大结论都是:从启蒙到大革命,是一条必然的直通路。最后吐槽一下:这种写800页以上专著的作者都心理不正常。

  • 2 Empiricus 2021-12-19 16:48:37

    2021-11 补记。鸿篇巨制,对斯宾诺莎与各家思想的梳理不故弄玄虚,有时甚至很简单化,但这或许正是思想传播的方式。伊斯雷尔野心很大,但本书真正扎实处在于对众多次要和被忽视文献的极丰富梳理,尤其是尼德兰地区的斯宾诺莎主义文献和宗教辩论材料。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从“小人物”重塑思想史的尝试,并从次要文献中建立了斯宾诺莎的重要性,以及启蒙运动的统一性。当然,伊斯雷尔也讨论了不少大人物,但大概只有一般意义。有时间可重读若干重要章节,揣摩立论之道。

  • 0 熛炭 2024-02-04 17:45:58 北京

    有讲斯宾诺莎的朋友契恩豪斯(就是封面左下角那位)……讲述他不管是在斯宾诺莎生前还是去世后都很尊重后者,并且为斯宾诺莎的学说辩护(例如在英国皇家学会试图改变奥尔登堡和波义耳对斯宾诺莎的观点;在法国跟惠更斯提到了斯宾诺莎;跟莱布尼茨介绍斯宾诺莎的哲学;暂居意大利时向斯蒂诺展示《伦理学》抄本;后来在德累斯顿磨镜片研究瓷器时期跟托马修斯的不和以及契恩豪斯晚年会见沃尔夫时说的“斯宾诺莎比笛卡尔更有道理地为上帝辩护”)……契恩豪斯自己的哲学也是所谓“斯宾诺莎主义”的,即便他在书中没有提到斯宾诺莎的名字。顺带一提,现存的唯一一份《伦理学》手稿(梵蒂冈抄本)是契恩豪斯带到意大利的,现在梵蒂冈图书馆。 作者还提到了斯宾诺莎的其他好友:考贝夫兄弟,写了PSSI的梅耶尔和舒勒等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