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鲁迅先生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自1923年问世(北京新潮社印)以来,一印再印,版本至少有数十个之多。这次的版本是版权引进2004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由孙立川先生编注的“新编绘图注本”《呐喊》,在众多版本中是最具特色的一部:这个版本的“绘图”作者,是中国现代漫画史上的开山人物、中国现代毛笔漫画的创始人丰子恺先生(1898—1975);这个版本有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孙立川的题解、导读和注释。
作者简介 · · · · · ·
鲁迅 著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可谓知言。
丰子恺 绘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
鲁迅 著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可谓知言。
丰子恺 绘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孙立川 注
孙立川 (1950~),笔名南人,福建泉州人。中共党员。1993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京都大学文学博士生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6年在厦门大学中文系学习,后历任教师,日本政府国费奖学金日本留学硕士生、博士生,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学院教师、兼职讲师,高级编辑。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研究《鲁迅研究扶微》、《日本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论著索引》,散文《东篱集》等。
目录 · · · · · ·
自序|鲁迅
狂人日记
孔乙己
药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戏
附录一:《漫画阿Q正传》出版序言|丰子恺
附录二:《漫画阿Q正传》十五版序言|丰子恺
附录三:《绘画鲁迅小说》序言|丰子恺
附录四:给鲁迅先生的讲话装上一个麦克风|丰一吟
附录五:香港版︽吶喊︾阅读杂记|袁良骏
· · · · · · (收起)
喜欢读"呐喊"的人也喜欢 · · · · · ·
呐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94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8 )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9.6分 12191人读过
-
Silk Pagoda (2008)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9.2分 318185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3)9.5分 2171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新民说书目 (新民说)
- 新民说 (诗艺)
- 2013年新书(第七辑) (嘉木立)
- 2013年已购书(1) (xyz)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呐喊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eg.Mei. 2015-01-01 09:20:50
一四年的最后一本书,总计36本。还行。
0 有用 肆意 2020-03-16 13:27:34
经典款
0 有用 littlesheep 2020-02-04 14:01:02
这些文章大多是学生时代就接触过的,有些当年就很喜欢,再翻阅觉得保留着当时的心情,那些记忆就随着这些文字浮现在眼前,这个版本最喜欢的就是有丰子恺的绘画很喜欢,而且每篇后面都有详细的题解,更方便了解作者的创作时间与背景。
2 有用 1A2C3C4D 2016-01-19 14:43:20
以前作为课文阅读觉得枯燥无味,重看之后,觉得鲁迅真神啊,书里的人的每个动作每句话都无时无刻的不在讽刺着什么。
0 有用 向晚 2014-11-01 22:16:58
第一次认真读鲁迅。文人里有爱国情怀的很常见,但是因为爱国而成为一个文人的着实令人佩服。鲁迅和丰子恺的搭配以及这装祯,最喜欢的竟然是最后一篇社戏,与爱国情怀无关却最显情怀。“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是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0 有用 Zerozoro 2023-03-08 12:12:28 加拿大
可能在心目中把鲁迅先生神化了,也可能是一口气把几个短篇一并读完感觉到同质与疲乏,虽然写作手法有异,都是在批判旧时代迂腐、辫子、科举,底层人民的麻木,带着“精神胜利法”的得过且过,可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只是就着局势过日子并不关心其他。不过欣喜地看到一些乡土文学,《故乡》和《社戏》,都是读书时的课本文章,再读能感受到人物刻画的成功,乡土少年的醇厚友善。
0 有用 👽 2023-02-28 11:18:53 山东
很多年前的一个夏天
0 有用 闰土家养的猹 2022-11-15 08:17:55 山西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0 有用 高詩遠 2022-11-11 00:01:30 北京
和初高中時的觀感有很大的不同,或許是這些年見多了農村的愚昧。在必讀課文之外也拾到些許佳作。《明天》最早描寫到平民婦女,尤其描寫了在當時社會上備受凌辱的寡婦的命運。以「明天」的希望為憧憬,也以「明天」的絕望而告終。一切都在奔向明天,看似更上一層樓,但婦女的命運依舊處於被壓迫的狀態,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鴨的喜劇》中所描寫的泛愛主義思想令人印象深刻。人間的愛是無所不愛,然而不得所愛的悲哀。
1 有用 网管 2022-08-06 14:15:55
读的是天地图书公司2021年9月修订版第7版。正文字体没有为竖排优化,字距经常出问题。注释和题解平庸,体例不纯,没有吸收附录评论文章中的指正内容。错字较多,如正文中“阿貴”误作“何貴”,“九斤老太”误作“六斤老太”,注释中“髀”误作“脾”,“貂蝉”误作“貂禅”,两处“僉事”误作“簽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