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推荐序的作者从凯博文“悲伤不是疾病”的争论里引出“医疗化”(medicalization)的概念,本文的作者则提出“生命医药化”,概念实则差不多。虽没具体论述,但帮我区分了“疾病的社会基础”和“疾病的社会建构”并非一回事。如果沿着《医患悖论》的“制造患者”来说,那必须先“发明疾病”,两者的推力似乎来自于同一个社会性的结构。相比于《医患悖论》的抽象乐观,这本书给出了很实际的措施让我们提防“发明疾病的人”。但让大家通过网络获得疾病知识以了解最佳疗法(p230),这条建议是要批判性看待的!《医患悖论》里对“专家型患者”(expert patient)提出了严厉批评!确实不能够有再多的魏则西了。当初的事件归罪于百度竞价排行和莆田系医院,但还需要看到这几本书所关注的问题:消费主义和社会医疗化。
一些观念上的,还需要进一步实证文献佐证。
现代社会是如何制造疾病的。医疗化的根源在于医生、制药商等相关利益集团的合谋。
介绍给院长大人
> 發明疾病的人(新版)
1 有用 与学术怪兽战斗 2023-03-18 19:52:10 广东
推荐序的作者从凯博文“悲伤不是疾病”的争论里引出“医疗化”(medicalization)的概念,本文的作者则提出“生命医药化”,概念实则差不多。虽没具体论述,但帮我区分了“疾病的社会基础”和“疾病的社会建构”并非一回事。如果沿着《医患悖论》的“制造患者”来说,那必须先“发明疾病”,两者的推力似乎来自于同一个社会性的结构。相比于《医患悖论》的抽象乐观,这本书给出了很实际的措施让我们提防“发明疾病的人”。但让大家通过网络获得疾病知识以了解最佳疗法(p230),这条建议是要批判性看待的!《医患悖论》里对“专家型患者”(expert patient)提出了严厉批评!确实不能够有再多的魏则西了。当初的事件归罪于百度竞价排行和莆田系医院,但还需要看到这几本书所关注的问题:消费主义和社会医疗化。
0 有用 子明 2016-12-02 02:37:11
一些观念上的,还需要进一步实证文献佐证。
3 有用 Benjamin Rush 2016-10-08 15:36:14
现代社会是如何制造疾病的。医疗化的根源在于医生、制药商等相关利益集团的合谋。
0 有用 爱理酱 2019-04-28 05:28:19
介绍给院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