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刀背藏身:徐皓峰武侠短篇集》收入徐皓峰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间完成的三个短篇新作:《师父》《国士》《刀背藏身》。
《师父》已获《人民文学》杂志短篇金奖。
另外三篇小说《倭寇的踪迹》《柳白猿别传》《民国刺客柳白猿》创作于2003至2005年,已 由作者改编成电影作品。
十年武侠短篇创作的轨迹和变化已经呈现在这里了。
武侠小说是中国很长的一条脉,从司马迁的《刺客列传》,到明清的志怪小说,到金庸古龙。司马迁写的为什么档次高,它写失败。以前诸如还珠楼主这样的大家,武侠小说都是写现实生活。徐皓峰的武侠小说,一个是写失败,一个是写当代。把武侠小说移植到当代生活里,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他的解决之道是,描写上简化武功招式,更多是集中在两个人为什么要出手,加大了人物的心理,重点放在了练武人的心态上。以前的武侠小说,写的抗争是一个是非,朝廷坏、武侠对。但是现实生...
《刀背藏身:徐皓峰武侠短篇集》收入徐皓峰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间完成的三个短篇新作:《师父》《国士》《刀背藏身》。
《师父》已获《人民文学》杂志短篇金奖。
另外三篇小说《倭寇的踪迹》《柳白猿别传》《民国刺客柳白猿》创作于2003至2005年,已 由作者改编成电影作品。
十年武侠短篇创作的轨迹和变化已经呈现在这里了。
武侠小说是中国很长的一条脉,从司马迁的《刺客列传》,到明清的志怪小说,到金庸古龙。司马迁写的为什么档次高,它写失败。以前诸如还珠楼主这样的大家,武侠小说都是写现实生活。徐皓峰的武侠小说,一个是写失败,一个是写当代。把武侠小说移植到当代生活里,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他的解决之道是,描写上简化武功招式,更多是集中在两个人为什么要出手,加大了人物的心理,重点放在了练武人的心态上。以前的武侠小说,写的抗争是一个是非,朝廷坏、武侠对。但是现实生活是更复杂的问题,它很多不是好坏,而是一个无奈。
作者简介 · · · · · ·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师。导演,作家,道教研究学者,民间武术整理者。
1973年生,高中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油画专业,大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文学作品──
纪实文学:《逝去的武林》、《大成若缺》
长篇小说:《道士下山》、《国术馆》、《大日坛城》、《武士会》
影评 集:《刀与星辰》
导演作品──
话剧:《北京无冬天》、《这块儿的黎明静悄悄》
电影:《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
编剧作品──
电影:《一代宗师》
长篇纪实作品《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 · · · · ·
001 师父
051 国士
089 刀背藏身
131 倭寇的踪迹
177 民国刺客柳白猿
201 柳白猿别传
229 后记一 黎明即起
236 后记二 人民不答应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越执着,越会为人所夺——这是咏春的交手口诀,也是人事规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页 -
大学上的第一堂剧作课,是谢飞老师推着他的二八大车,带全班同学去菜市场观察生活。 老师们骑自行车的时代过去后,对现今的叙事艺术,也越来越不能理解。例如,学艺期受的教育,是“口是心非”方为语言,现今以此原则写就的得意之笔,常遭诟病,要求作出“再直白些”的修改。 提出反抗,会遭到“看不懂”的回击——这个概念,很像六十年代的“人民”一词。“看不懂”和“人民不答应”,这一对话语,可以摧毁一切。在我阅读的范围里,还没有看到一个聪明人能想出应对的话。 在一个“再直白些”的年代,艺术观念发生着巨变,如能变出新东西也好,但百年历史里的巨变,往往只是变没了。 我这一代人的大学教育严重贬值,甚至是负值,已成型的审美趣味成为生存的障碍。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门类,对于受众,是有要求的,即是有审美素养的人,回想第一次入音乐厅入画厅,必有忐忑。 可悲的,我们的师辈吧小说电影设定到绘画音乐的高度。现今,市场的多数操纵者们将读者观众设定为无知无识的人。商业霸权体现在以最低标准办事,最低标准下,无理可讲。 小学受到的义务教育,大众都是聪慧、有道德、有思想者,所以推翻统治阶级是合理的。而今的读者观众定位,则将大众定义为愚蠢、粗俗、无要求的一群人,没理由推翻任何东西。 大众的定义变了,叙事的定义也变了。 八十年代大陆的电影观念,完成了法国纪实美学和苏联诗电影的融合,从学理上讲,两者是融不到一块儿去的,而是二者激活了国人原有的审美,借二者说事,在剧作法和影像上皆有创举,格调之高,竟有日本战后电影黄金期的迹象,建立起民族电影语汇、出现众多个人成就者。 才子无杰作,是文艺之哀。有才华者的探索之路,往往被生硬打断。经济的摧毁性,大于政治。 日本电影黄金期,基于社会要重建民族自信的心理,寻找民族优质,成为最大的商业元素。日本也有此传统,1904年日俄战争浅析,忙忙叨叨地伪造了武士道,一路增强;而之前,武士是低级官僚,大众崇拜...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0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刀背藏身"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刀背藏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3 条 )
> 更多书评 53篇
-
陈思安 (La Vita Nuova)
后记二——人民不答应 大学上的第一堂剧作课,是谢飞老师推着他的二八大车,带全班同学去菜市场观察生活。 老师们骑自行车的时代过去后,对现今的叙事艺术,也越来越不能理解。例如,学艺期受的教育,是“口是心非”方为语言,现今以此原则写就的得意之笔,常遭病垢,要求作出“再直白些”的修改。 提出反抗,会遭到“看不懂”的回击——这个概念,很像六十年代的“人民”一词。“看不懂”和“人民不答应”,这一对话语,可以摧... (1回应)2013-09-11 15:53:26 7人喜欢
后记二——人民不答应 大学上的第一堂剧作课,是谢飞老师推着他的二八大车,带全班同学去菜市场观察生活。 老师们骑自行车的时代过去后,对现今的叙事艺术,也越来越不能理解。例如,学艺期受的教育,是“口是心非”方为语言,现今以此原则写就的得意之笔,常遭病垢,要求作出“再直白些”的修改。 提出反抗,会遭到“看不懂”的回击——这个概念,很像六十年代的“人民”一词。“看不懂”和“人民不答应”,这一对话语,可以摧毁一切。在我阅读的范围里,还没有看到一个聪明人能想出应对的话。 在一个“再直白些”的年代,艺术观念发生着巨变,如能变出新东西也好,但百年历史里的巨变,往往只是变没了。 我这一代人的大学教育严重贬值,甚至是负值,已成型的审美趣味成为生存的障碍。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门类,对于受众,是有要求的,即是有审美素养的人,回想第一次入音乐厅第一次入画厅,必有忐忑。 可悲的,我们的师辈把小说电影设定到绘画音乐的高度。现今,市场的多数操纵者们将读者观众设定为无知无识的人。商业霸权体现在以最低标准办事,最低标准下,无理可讲。 小学受到的义务教育,大众都是聪慧、有道德、有思想者,所以推翻统治阶级是合理的。而今的读者观众定位,则将大众定位为愚蠢、粗俗、无要求的一群人,没理由推翻任何东西。 大众的定义变了,叙事的定义也变了。八十年大陆的电影观念,完成了法国纪实美学和苏联诗电影的融合,从学理上讲,两者是融不到一块去的,而是二者激活了国人原有的审美,借二者说事,在剧作法和影像上皆有创举,格调之高,原本有日本战后电影黄金期的迹象,建立起民族电影语汇、出现众多个人成就者。 才子无杰作,是文艺之哀。有才华者的探索之路,往往被生硬打断。经济的摧毁性,大于政治。 日本电影黄金期,基于社会要重建民族自信的心理,寻找民族优质,成为最大的商业元素。日本也有此传统,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忙忙叨叨地伪造了武士道,一路增强,而之前,武士是低级官僚,大众崇拜的是中国人和自称有刘邦血统的日本贵族。 日本没有武士传统,从他们的武圣——宫本武藏聊聊无几的历史记录,便可看出,那是一个被历史忽略不计的人,小人物。伪造武士道,只为给传统文化找一个向大众传播的载体。总之,他们成功了,确立了民族优质。 而八十年代至今的电影实践,则是以抹杀民族优质为前提的,一直在学港片、美国片里的商业元素,我们如此热衷于元素,出现了《电影元素》、《戏剧元素》等流行书,只顾偷招,总爱找现成便宜,放弃了思索和传统。 加上我们百年来的习惯动作,不是确立民族优质,而是诋毁民族优质,五四以来的名人,都在做民族批判。几位导演有建立民族优质的自觉,但上上下下都没有这个需求,没有大方向的共识和热情,也就无力了,整体迷失。 八十年代有一场非常奇怪的文艺论战,文艺片和商业片之争。两个概念,本没什么好争的,也是借二者来说事,从文字记录上看,师辈们之所以热烈欢迎商业片时代到来,是企图借市场势力,为创作争取更大空间,想在“商业原则”下藏身,以“观众不答应”为自己撑腰。 可惜滚滚而来的商业,如此低端,辜负了纯真善良的师辈们的厚望。 “人民不答应”的话语权,落在了商家手里,资方和制片方往往具备“比你更懂电影”的姿态,是现今影视圈的常态。好莱坞的电影体系,导演多是执行导演,剧本定型权、剪接权和选角权在制片人手里——创作者受压制,是有雄厚理论依据的,他们喜欢这样。 但我们整体上还不是好莱坞,美国也非世界唯一标准。清末以来,对国外理论断章取义,是人们为自己谋权谋利的主要手段,比如晚清重臣张之洞就认为,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不是思想自由,而是诸子是故作偏激,他们博名谋利,在错乱学问。 人人谋私利的时代,是没有学问的。而一个没有学问的时代,不可能有文艺,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商业,只会贪污,算什么商业? 叙事艺术是个什么东西呢?是文化的最低台阶,二战结束后,巴赞感慨,坏了,才几年时间,法国青年没文化了,赶紧办电影沙龙,视为恢复法国文化的一步棋。 他高抬电影,是在法国没文化的大前提下。我们不用把电影抬得那么高,但也得明白最低的台阶也是个台阶。叙事艺术里最大的商业元素,是心灵需求,对思想性的追求、对审美形式感的追求——好莱坞的明星理念属于形式感的一部分,大牌明星都以时代新人、新审美代言人的姿态出现,不单是长得漂亮。 导演和剧作的本质,是形式感的艺术,但我们总是以外行的眼光学好莱坞,以明星多寡、老套桥段的成功率,来诋毁形式感更新。电影是世俗艺术,世俗不等于庸俗,世俗是要自我演进和自我沉淀的,把握住这个脉,才能体现制片人和导演的专业性。 或许,现今的电影不需要专业? 我们跟世俗总有一层隔阂,总做内心最不需要的东西,然后称之为商业片。那么,资方制片方“再直白些”的要求,就可以有一个合理的解释——现今的电影不是电影。 是明星秀、清凉秀、堂会? 叙事艺术的本质是研讨一个“以何种品相活下去”的问题,重要的是品相,在一个“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地域,叙事艺术是不存在的,只能写写抒情散文。俞平伯认为《红楼梦》是二流小说,引起诸方震怒,不知老先生指的是什么。 十年来,古装大片的答案都是“赖活者称霸世界”,今年的《铜雀台》作出有力总结,连曹操都不耐烦地死了,存活的都是小人。十年,我们没能想出一条活路。 活,而无方式要求,即为赖活。 需要解释一下“口是心非,方为台词”,这是从生活经验里提炼出的艺术原则。生活里,人人皆口是心非,即便用意是真实的,用词也经过了伪饰,因为人跟人交往是有分寸感的,毕竟不是自己跟自己说话。 台词,即是打折。通过被扣掉的部分,我们得到了更多的信息,得以测知人物关系、处境、内心强度,情节演进上,也有了多重层次。 读小说看电影毕竟不是看犯人供词,半猜半蒙,才是叙事——而这种传统,在现今是不成立的,现今的电影“美学”要求,内心、用意、用词三者高度统一,台词只反映单一的信息,人物跟人之间都呈现撕破脸之后的吵架词汇——直指人心,方为好台词。 好的标准,是“这下看懂了”。其实剧本审定者,往往没有看剧本的能力,剧本是不完善的文字形式,专供内行人看的,因为内行人有共识,有补充想象的专业能力。毕竟电影的最终形态是视听,不是文字。 而一个剧本,常人能看懂的信息,就是台词了,外行的剧本审定者,便会要求从台词上看出一切,否则就是表达不清,剧本没水平。要一个局部性的东西,承担起整体,是没法完成的任务。 但剧本审定者有制片方赋予的权力,剧作家为早点拿到片酬,只好曲以委蛇,写下直指人心的台词。一旦以这种台词作为影片拍摄的前提,导演工作会陷入巨大麻烦,每一个合理的修动,都会变成不尊重制片,最终屈服的总是导演。 明明一个会造成商业后果不良的东西,被说成了商业保障,导演为拯救影片的修改,变成了商业冒险——导演没法负这个责任。 电影是群体合作的艺术,历史证明,交流的成本过高后,便是一场哄闹。 西方文学批评习惯,爱说大作家有宗教背景。但丁是天主教,莎士比亚是中古巫术传统,弥尔顿是基督教,博尔赫斯是天主教异端诺斯底教派,乔伊斯是摩尼教,卡夫卡是新犹太教神秘主义------ 那是在他们作品中被减省的。用佛洛伊德理论写小说和拍电影,是六七十年代的流行风气,是直讲的,如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博尔赫斯说:“在弗洛伊德那里,世上的一切都简化成少得可怜的几个童年阴影。” 直讲了,便少得可怜了。但,人民答应了。
1回应 2013-09-11 15:53:26
-
-
理想失落后,施暴是一种补偿。壮举都有一个自惭形秽的来源,许久以来,在我心中,耿良辰只是扬名大业的一个牺牲品,和眼前这些人一样,期盼他早日毁灭。 与一年前谋划北上扬名一样,谋划了一个月的开馆日复仇,事到临头,便显得可笑。封门大战,以寡击众,力尽而亡——只属于临睡前的热血沸腾,难道真要砍死砍伤眼前这些人么? 邹馆长离座,走到陈识面前,试着将手伸向刀柄:“陈老弟,放下刀。丧徒之痛,我们都体谅,只当你跟...
2020-12-23 01:08:53
论坛 · · · · · ·
关于师父的一个小问题 | 来自Maugham | 3 回应 | 2022-04-13 09:13:07 |
这本书的装帧超棒的有没有! | 来自菩提树下的八戒 | 14 回应 | 2022-04-13 00:14:47 |
倭寇的踪迹 | 来自豆友 | 2020-11-29 10:48:20 | |
关于柳白猿别传 | 来自一锅草莓 | 2 回应 | 2020-08-29 22:55:06 |
《刀背藏身》 88成新 23元出售 | 来自油小条 | 2016-08-20 14:25:3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大塊文化 (2017)9.0分 11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盲刺客阅读收藏 (盲刺客)
- 2013 荐书清单 (Fenng)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有趣的书看完[2015-2022] (时间的玫瑰)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刀背藏身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青年哪吒 2015-04-04 04:48:08
徐是刺猬型作家,所有作品都在说一件事。前三篇不错,结尾都空灵,控制力好,后面三篇略逊。文字清癯易读,惜无新意境。
10 有用 Galaxxxy 2016-01-30 02:10:05
徐还是短篇有劲道 《国士》精彩 《刀背》写意 《倭寇》戏谑 《刺客》传奇 都不及《师父》 端着范儿 好看 广厦将倾 念念不忘 却未必有回响 有关女子 都浓成了浮世绘
7 有用 安东 2013-09-15 17:27:52
字字珠玑啊,如烈酒,如锋刃,如禅机。
70 有用 爱民 2015-04-15 12:11:01
徐皓峰作品中对女性的态度…啧啧,简直书中一景。
7 有用 时间的玫瑰 2018-03-06 22:36:30
故事意趣不错。只是里面对于女性的描写,不是腿就是胸,再不就是腰……跟充气娃娃的存在没什么区别。阅读体验非常不舒服。我怀念读小椴,凤歌和沧月的日子。
0 有用 wwwww 2022-07-03 12:14:27
酷!
0 有用 王卡 2022-06-23 21:25:00
留白和做作之间的分寸很难把握。
0 有用 万里悲秋 2022-06-23 19:05:08
没读这本书之前以为自己不喜欢武侠类的小说,读完才发现,原来武侠可以这样
0 有用 PsychRay 2022-06-20 17:02:18
写得挺好的,就是以后不管是电影还是文学,都不要说女性写作只会情情爱爱了,你看,写得再好的武侠男作者,不也逃不开情爱床榻那档子事吗
0 有用 叶藏.!!张寄奴 2022-06-19 09:39:54
柳白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