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作者简介 · · · · · ·
阿绮波德·立德(Archibald Little,1845~926),英国在华著名商人立德之妻,习称立德夫人。立德夫人1887年到达中国,她与丈夫在中国生活了20年,几乎走遍了中国南方的所有通商口岸。她努力了解中国家庭,研究中国的政治及教育制度。主要著作有:《在中国的婚事》(1899)、《亲密接触中国》(1899)、《穿蓝色长袍的国度》(1901)、《北京指南》(1904),《李鸿章,他的生平和时代》、《北京我家花园的周围》(1905)等。游历、写作之外,立德夫人还对中国妇女饱受缠足陋习的荼毒极为同情,因而全力投入清末的反缠足运动。
1906年,立德夫妇离开中国,返回英国。1926年,81岁的立德夫人走完了她作为作家、旅游家和社会改革家的一生。
原文摘录 · · · · · ·
-
这些老百姓的思想保守而落后,尽管身体残缺、生着脓疮、衣服破烂得仅能遮羞,却抵触任何能改变命运的努力。北京的大街上,到处流窜着好吃懒做的流氓无赖。这些人很多都是大人物家里的食客,专门为大人物叫嚣打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首访北京 -
北京到处都是树木,根本不像人口众多的城市,而像一个大公园,尤其是站在城墙上面看,感觉更是如此。每个宫殿的院子里都至少有一棵树,庭院大一些的地方更是被树占满,就连宫殿外面也耸立着一排排苍翠茂盛的树木。大概古时候的北京真的像它所规划的那样,如果我能看到那时候的北京,肯定会赞叹它的雄伟,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能和它相比。站在钟楼或鼓楼上向对面望去,就可以感受到北京城宏大的规模。同时可以看出,它的透视和布局也很讲究,既有细致的装点,又彼此保持着完美的距离。钟楼上的阳台,单看很普通,可从整体上来看,却是再壮观不过的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首访北京 /1
In the Land of the Blue Gown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百年前一个英国女士眼中的中国
当年在贝塔斯曼买的书。阿绮波德・立德当年实地记述了十九世纪末中国城乡的各种民俗事象,宣传革除陋俗,还有跟李鸿章等清末官僚见面的情节等。 以外人和今人的眼光看一下100年前的中国人。更偏向于一种纪实的题材,无论对今人还是对当时的西人来说都是猎奇的好题材。本书适...
(展开)

一位大使夫人的晚清社会偏见写照
推荐一本晚清社会偏见写照《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关于晚清社会的真实生活记录》,作者是一个大使夫人,她讲了她在中国经历的总总。 其实作者都承认自己带着偏见去看待中国,她震撼于当时中国北京道路状况的糟糕。但她后面想想,如果中国人知道了,他们英国人是怎么把下水道的污...
(展开)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2025.3.1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难评价这本书,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这本书的态度一直在摇摆,从非常喜欢到非常不适十分厌恶,我像一个磁力紊乱下的指南针一样晃动不停。所以打推荐还是打一般还是打不行我也是蛮头大的。 俗话说,人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但是却可以轻易看到邻居家的不足。况且晚清时候距离我们... (展开)>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中华书局 (2006)7.2分 167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4)5.9分 82人读过
-
时事出版社 (1998)7.3分 92人读过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7.6分 30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In the Land of the Blue Gown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