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5 (疯清扬)
- 【史地4】政治史与历史政治地理 (太子龙小宣)
- 一六书单 (奥兹的铁皮人)
- 金平 (乌鱼子)
- 书单|待看 (多看防炸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时空坐标、形成路径与奠定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素舲 2014-06-30 15:59:59
作者的边疆观(以近现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建构的国家、领土与疆域形成为分水岭将历史时空划开,两边各自讨论,不可越界)是没有问题的,有些论点也确实有启发意义的(以板块【生存环境】划分族群、周边族群进入中原而统合华夷、独立且具有影响力的非华夏族政权对周边的作用)。但论证也太薄弱了吧!整段整段地搬抄史料,还不如不引。文绪也是混乱的,前后重复,颠来倒去地念道着同样的几句话。大量的借鉴,而不加统合,成了什锦拼盘... 作者的边疆观(以近现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建构的国家、领土与疆域形成为分水岭将历史时空划开,两边各自讨论,不可越界)是没有问题的,有些论点也确实有启发意义的(以板块【生存环境】划分族群、周边族群进入中原而统合华夷、独立且具有影响力的非华夏族政权对周边的作用)。但论证也太薄弱了吧!整段整段地搬抄史料,还不如不引。文绪也是混乱的,前后重复,颠来倒去地念道着同样的几句话。大量的借鉴,而不加统合,成了什锦拼盘式的大杂烩。若非立意新意,直接打入一星行列。 (展开)
2 有用 Tradition 2014-02-01 23:47:15
不错,中国版图由五板块组成,李唐无论父系还是母系都可能是蛮夷种,隋唐深受北朝影响。中原与其说是文明创造地,不如说是给边疆蛮夷搭建的舞台,夏商周都是来自边地的蛮夷。中国疆域定格与1820年。秦唐元清奠定中国疆域基础,却无一不是来自于蛮夷系统。最主要的是,引用大量包括司马迁等的史料,论证华夏中国实由五板块共同组建的过程,当然,光头党脑残就不必看这本书了,因为看完这本书,从孔子道司马迁,从董仲舒到司马光... 不错,中国版图由五板块组成,李唐无论父系还是母系都可能是蛮夷种,隋唐深受北朝影响。中原与其说是文明创造地,不如说是给边疆蛮夷搭建的舞台,夏商周都是来自边地的蛮夷。中国疆域定格与1820年。秦唐元清奠定中国疆域基础,却无一不是来自于蛮夷系统。最主要的是,引用大量包括司马迁等的史料,论证华夏中国实由五板块共同组建的过程,当然,光头党脑残就不必看这本书了,因为看完这本书,从孔子道司马迁,从董仲舒到司马光,全都是满遗汉奸 (展开)
0 有用 火烧莫斯科 2024-04-03 22:17:12 北京
感觉研究脉络跟同为日本留学生的王珂大概一致,都继承了日本学者以天下-华夷观念探究作为国民国家的现代中国形成过程的方法。本书主要创建有两点:其一是第一章和最后两章在渡边信一郎先生“天下动态性”、“天下具备实际与想象双重性”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近现代史意义上的“中国”的形成时间是在1820年左右,因为这时想象的统治区域与实际的统治区域在此消彼长间走向重合;其二是中间几章在文明区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情况... 感觉研究脉络跟同为日本留学生的王珂大概一致,都继承了日本学者以天下-华夷观念探究作为国民国家的现代中国形成过程的方法。本书主要创建有两点:其一是第一章和最后两章在渡边信一郎先生“天下动态性”、“天下具备实际与想象双重性”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近现代史意义上的“中国”的形成时间是在1820年左右,因为这时想象的统治区域与实际的统治区域在此消彼长间走向重合;其二是中间几章在文明区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情况以及国际学界内亚史和东欧亚海域史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五大文明板块理论,一定程度上去除中原中心主义对历史叙述的扭曲。当然本书以论带史的缺陷十分明显,特别是在中间几章中对史料的分析几乎是缺位的,不过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观点还是比最近的所谓“多元一体”有解释力的多。 (展开)
0 有用 左宗棠棠 2022-05-19 08:13:06
于老师太强了
0 有用 飞飞探草未归 2022-09-30 03:36:26 北京
统一多民族国家视角的中国疆域观,新意是整体性视角下的文明板块划分,史料与论述平平,总觉得一篇论文就能解释清楚的体量,没必要这么厚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