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力 短评

热门 最新
  • 9 zezezex 2017-03-22 12:55:25

    实用价值不高,写得也很凑,没什么干货,碰巧提及的一些小事小点勉强算一点儿新知,日本的图书产业在读《东京本屋》的时候已经了解大概了,这本显得空泛,很多总结性的字句也都像空话,列的书名人名繁琐无谓,多讲点儿故事可能好些。

  • 8 无事小神仙 2016-11-30 20:15:16

    嘛,一本讲编辑的书把菊与刀翻译成了菊花与剑…(???.jpg

  • 3 三童 2013-05-29 10:26:13

    珍藏版?封面设计差点儿意思。

  • 1 卫析 2017-12-07 18:45:26

    1.实现可能性、价值和销量的策划三角;2.编辑需具备完整的人格。

  • 1 AZZzzz 2014-06-12 00:36:46

    一开始有点怕是老帮菜卖弄经验,确实还是有干货。更针对图书编辑。1911年就学率就有98%的国度,出版业的水准也在逐年下降,有同有不同。其实日本人一旦抱持强烈的目的性,是相当不谦虚+不择手段的,对比看来,我一直都不算是合格的职场人。排版稀,易读,有明显错字。

  • 1 [已注销] 2015-06-26 15:10:36

    和国内做了领导的编辑一个口气,基本是属于碎碎念的“单说说也没用,所以更要说”的“谆谆教诲”,年轻人还是不要天真,要沉下心做书也要撒开网、弓下腰找人。但是呢,各国编辑职业化程度、出版社的管理情况和市场、文化现状不一,要谈的话其实也只能谈这些了。对于现在的图书策划、包装、生产、营销来说或者说是落后了,或者可能就是那些细节和流程问题再日本根本不是问题,所以只谈传统的核心问题——编辑自身的素养。而我们还处在给你一块金子都能做成废铁的阶段,粗制滥造是不意,恐怕也有不能的问题。

  • 1 quitequiet 2013-12-15 23:01:52

    叫编辑力呢是译者巧还是责编巧呢,副标题也挺抓人,弄得好像放之四海而皆准、外行人也看得、圈内人来跨界的那种。完好地瞄准了不预览就看个封面的买书人么。到手抓紧看完,困得不行好像半夜还是就翻了一半,也是因为发现了,跟平常看到的职业实录没有太多不同么。名字叫做什么什么力真是显得很高端呢。

  • 0 沙加之伦 2013-08-16 09:01:26

    编辑就是细细碎碎又精益求精的工作

  • 0 N 2013-06-05 16:47:58

    给专业的编辑看比较合适。我们门外汉本来想偷学点技巧,却发现水太深了。没办法,只好藏之其山,传之其人了。

  • 1 aaron 2016-01-16 13:53:11

    阅读应当涉及更多自身未知的领域。

  • 0 欧小小 2014-01-24 20:48:29

    删除置顶几拿几放,总算对自己交了差。鹫尾贤也老爷爷的功夫非我喜欢的套路。比如他说编辑对作者的爱近似母爱、编辑没有所谓的专精领域,只是外行人的代表,编辑的工作只是借花献佛。如此得精神自阉我一定做不到。不过也有喜欢的两条,如不在现场做事才情就会枯竭、优秀的编辑应该用完成的作品述说自己的志向。

  • 0 王小麦 2013-09-05 19:00:48

    真诚谦卑。虽然书丑了点,粗糙了点,但一点不后悔买了它。

  • 0 舒妙 2015-03-15 22:33:49

    初步了解出版行业编辑工作的一本书。

  • 0 Sol 2015-01-11 22:33:47

    3.5,有一点文学界八卦

  • 0 宋雪儿 2013-07-01 00:19:36

    看到郭小四那么卖力的推销《小时代》,让人感到营销真是好重要。谦虚且务实才是王道!

  • 0 揽尘 2014-09-02 09:34:32

    还行,有些启发。读的时候状态不佳,闲暇时多翻翻,应该有更多收获。不过就编辑工作而言,读此书,也只能懂得自己已经懂得的东西,这本书的作用,大约仅仅是让自己并未明晰的感受更为深刻、明确。

  • 0 cartwoman 2014-02-10 22:58:05

    丰富具体,编辑不是好当的

  • 0 绿川 2013-11-19 20:28:11

    考完试再回头看这本书,就觉得内容浅显多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