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古汉语研究丛札》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考察古汉语语法问题,句法方面探讨的主要问题有:判断句中“为”、“是”的连用,动量短语的句法功能,汉译佛经中的“为”字选择问句,汉译佛经和禅宗语录中的测度问句等;词法方面探讨的主要问题有:配对型语气词“也好”的源流,“莫非”组合的历史演变过程,魏晋以后疑问代词“云何”的发展与衰亡,《全元散曲》中的动态助词。下编考察古汉语词汇、语义、文字问题,探讨的主要问题有:近代汉语书面文献与现代方言词语的比较互证,汉语古今命名模式的历史变迁,《故训汇纂》的语义学价值,古今字与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关系等。
卢烈红(1959—),湖北黄梅人。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考取本校汉语史硕士生,198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3年考取在职博士生,师从北京大学郭锡良教授研习汉语史,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文学院副院长兼汉语言文化系主任。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术》副主编,学术兼职有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攻汉语语法史,兼及训诂学和方言。出版的著作有《〈古尊宿语要〉代词助词研究》、《训诂与语法丛谈》、《新译〈盐铁论〉》等,在《中国语文》、《方言》、《古汉语研究》、《语言学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曾应邀赴法国、英国、美国、...
(展开全部)
卢烈红(1959—),湖北黄梅人。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考取本校汉语史硕士生,198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3年考取在职博士生,师从北京大学郭锡良教授研习汉语史,19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文学院副院长兼汉语言文化系主任。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术》副主编,学术兼职有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攻汉语语法史,兼及训诂学和方言。出版的著作有《〈古尊宿语要〉代词助词研究》、《训诂与语法丛谈》、《新译〈盐铁论〉》等,在《中国语文》、《方言》、《古汉语研究》、《语言学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曾应邀赴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爱尔兰、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学。
行文条理要约,不掺冗言,近代段禅宗语料虽已模板化,然仍有零星消息可供发掘。佛典语言学会议上有缘遥见作者,年前溘然下世,遗憾未得奉教。
颇为受益的书,研究者做得非常扎实!
2021018
> 1人在读
> 4人读过
> 16人想读
订阅关于古汉语研究丛札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園田蕪狐 2023-08-10 01:01:39 江苏
行文条理要约,不掺冗言,近代段禅宗语料虽已模板化,然仍有零星消息可供发掘。佛典语言学会议上有缘遥见作者,年前溘然下世,遗憾未得奉教。
0 有用 木子の文 2023-01-14 09:15:11 湖北
颇为受益的书,研究者做得非常扎实!
0 有用 挠挠 2021-01-08 14:19:49
20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