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它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政治经济学领域中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斗争,是以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为中心来开展的。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预见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产生了以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对象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此,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课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究竟是僵死的、凝固的、一成不变的呢,还是如同历史上其他生产关系一样,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种矛盾运动,是不是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这个原则问题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同现代修正主义的尖锐对立。
毛主席在领导我国人民同现代修正主义作斗争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它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政治经济学领域中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斗争,是以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为中心来开展的。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预见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产生了以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对象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此,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课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究竟是僵死的、凝固的、一成不变的呢,还是如同历史上其他生产关系一样,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种矛盾运动,是不是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这个原则问题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同现代修正主义的尖锐对立。
毛主席在领导我国人民同现代修正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表现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说明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处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之中,它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纲。因此,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运动。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无论是社会主义所有制,或者是人们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等方面,既有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因素,也包含衰亡着的资本主义的传统或痕迹。社会主义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同样地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直接社会性的生产,是为满足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需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它又是价值的形成过程,还要利用价值、货币和利润等带有旧社会残余和痕迹的经济范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和转变为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过程,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共产主义因素不断战胜资本主义传统或痕迹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阶级关系上,就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在正确路线的指导下,这个过程表现为无产阶级不断战胜直到彻底消灭资产阶级的过程。在错误路线的影响下,这个过程在一个短暂的时期内,也有可能出现曲折,甚至表现为相反方向的运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这种内在矛盾运动及其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
从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苏联出现资本主义复辟这种现象也就能从本质上得到了说明。“一切矛盾都依一定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着”( 《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8年横排本,第304 - 305页)。当资本主义传统或痕迹得到了发展,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部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就蜕变成为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是,历史的潮流毕竟不是任何人所能抗拒和改变得了的。风物长宜放眼量。资本主义在苏联的复辟,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只不过是一支短暂的插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早已经腐朽了。它的幽灵在克里姆林宫的上空徘徊,不过是一种回光返照罢了。
勃列日涅夫之流近年来起劲鼓吹“发达的社会主义”,人们对此只能嗤之以鼻。这伙叛徒妄想以“发达的社会主义”作掩护,在国内,加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肆无忌惮地复辟资本主义;在国外,以“援助”不发达国家为幌子,加紧对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掠夺和压迫,妄图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所谓“发达的社会主义”,也就是垄断资本主义或者社会帝国主义。
但是,这块遮羞布又究竟能帮得了苏修叛徒集团多少忙呢?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针对当时的德国反动制度,曾经辛辣地指出:“这种制度本身并不是值得重视的对象,它是一种按照应当受到蔑视的程度而受到蔑视的存在物。”“如果它真的相信自己的本质,难道它还会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并求助于伪善和诡辩吗?”(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页、第5页)苏修叛徒集团及其反动制度,就是这么一种按照应当受到蔑视的程度而受到蔑视的存在物。
我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深刻地触及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支配下的其他各种矛盾,在这场大革命中得到了极其生动而丰富的表现。经过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我国人民,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不断改造其不完善和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得到不断完善,由此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同刘少奇及其一类骗子的斗争中,为了加深对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解,自觉地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着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迫切要求。我们编写这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是想在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著作的时候,提供一本比较系统地叙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的辅助读物。
要写好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辅助读物,离开广大工农兵群众和理论工作者的实践和支持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同志的热情帮助。由于我们自己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够,当尝试对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实践和文化大革命中所提供的丰富材料作出理论概括的时候,对于有些所要说的问题,我们的认识还不成熟,不能完全从理论上说清楚。希望广大读者对本书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批评。意见请寄:上海人民出版社收转。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编写小组
一九七三年五月·上海
目录 · · · · · ·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和无产阶级专政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主义革命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
· · · · · · (更多)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和无产阶级专政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主义革命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
第二篇 社会主义所有制和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产生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巩固和完善
第三节 苏修把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转变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所有制
第三章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第一节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产生
第二节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节 苏修把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所有制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矛盾运动
第三节 社会主义协作和竞赛
第三篇 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性质和目的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性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
第三节 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第六章 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第一节 有计划发展规律调节着社会主义生产
第二节 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影响作用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计划工作
第七章 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
第一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第二节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结合的方式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节约和经济核算制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节约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制
第三节 剖析苏修的“完全经济核算制”
第四篇 社会主义的流通过程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交换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交换关系及其特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交换渠道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交换的作用
第四节 流通费用及节约途径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货币和货币流通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货币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货币流通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价格和价格政策
第五篇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和再生产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第一节 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
第二节 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形式
第三节 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和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一节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创造和分配
第三节 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财政
第一节 国家集中纯收入的分配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信贷和银行
第三节 预算和信贷对价值分配同物资分配的关系
第六篇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
第一节 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第四节 撕下苏修“国际分工论”的画皮
结束语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推动的。在有阶级的社会,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和无产阶级专政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的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大大发展了生产力,使生产日益社会化;另一方面,它又使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在人数很少的大资本家手中。这样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阶级表现则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使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的经常伴侣,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和无产阶级专政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1976年的版本哪有卖的

1976年的版本哪有卖的

第六章第三节国民经济的计划工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сталин正确地区分了计划-意识和现实,认为要想落实计划,必须掌握并熟练应用经济规律。而人们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区分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后者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指明基本方向。但规律不能用来制定一定时期的具... (展开)
第六章第二节”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影响作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计划第一,价格第二。 很明显,计划调节和价格调节的方向并不总是一致——如果一致,那直接资本主义不就行了。反对“价值规律万能”。要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zcjj法权、失业、盲目生产价格高、收益好的产品等等)。 计划实行的范围:国营企业的主要门类和主要产品;集体经... (展开)
第六章第一节的“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中要求使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和销售地区;对国土辽阔的socialist国家(其实就是苏联和中国),每一个较大的行政区或经济协作区都应形成比较独立的、各具特点的、不同水平的工业体系——减少运输上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强调,这并不绝对,如果其他有利因素抵消远距离运输的不利... (展开)
关于第六章《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和现代的投入产出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章的编写显然受到了矛盾论关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论断。 首先在众多部门中,最重要的是工业和农业。而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以及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则是最重要的比例关系。 以轻重工业和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例,轻工业为农村提供工业日用品,... (展开)>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求告知1976年9月的版本实体书能够在哪儿买到? | 来自狗头军师 | 1 回应 | 2025-04-19 16:52:27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绝版书、禁书(第一阶梯) (向山海而行)
- 我最爱的图书
- , (Nomad)
- 书 (Ethan)
- 彻底的理论 (反伯恩斯坦主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今夜打老虎 2020-06-28 17:23:26
这才是政治经济学真正的前途。
0 有用 无明 2023-12-30 07:10:40 上海
美国奴隶制时期黑奴投票按白人三分之一人头,越南前五十年,农民按城市居民四分之一算,太社会主义政治了。
7 有用 考正熙 2021-11-12 23:17:42
前三十年社会主义理论集大成者。
1 有用 空余 2023-08-27 05:39:29 美国
贵在系统讲述,而且讲得很好
1 有用 Arete 2022-06-29 00:08:41
废话很多,观点也比较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