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 短评

热门
  • 78 婴儿 2017-09-28 00:56:22

    狗屎一样的翻译。译者还是高校教授。体制内的中国高校就是搞笑来的。

  • 33 张熊熊 2014-08-20 12:52:19

    直到最后一页,依然没有任何问题得到解决。。人生就是不断的不断的失去一切,死亡是唯一的灯塔。。

  • 20 fabio耸耸肩 2014-09-22 22:06:38

    阅读弗兰岑总是这样酣畅淋漓,他的作品很好读、轻逸,但委实有一种质感。与《自由》一样,内容瞄准了中产者琐碎的家庭生活,通过每个成员的复线式叙述、巨细无遗的心理叙写、纯熟的进程把握,将所有细流在圣裘德汇集,并析出更大更庞杂的忧虑:所有“纠正”都建立在已经坍塌的废墟上。《纠正》用子女的眼光观察父母辈,许多细节能够跨越意识形态和阶级差异,在每个人身上找到投射。

  • 23 邓安庆 2014-06-05 10:47:41

    书厚达六百页,耗时两个月看完,跟他另外一本《自由》一样,很好读,容易进入,节奏把控、人物塑造、细节处理都是精心设置的,看得出深受电影技艺的影响。他是个控制型的小说家。这个小说写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 9 未亚 2015-08-17 22:22:11

    纠正的写作风格是典型的当代文学,透露着相当成熟的讽刺小说的架构,包括其内部不时闪现的画面感和影像化的情节安排也都在昭示这一点。不是非常易读的作品,也许也因其严肃而偶有晦涩,但《纠正》确实以最大的努力描摹了家庭和人性的细部,其深沉的体悟和内部的感动本应让人泪流满面,但随即便被作者似是有意识的理性遏制,这种不刻意煽情的写法值得尊敬。

  • 5 巨米雨 2015-09-25 08:15:03

    真是太真实了,很像小说版的August: Osage County,AOC是把问题聚集在一个场景里,而这本书则是描写了各人背后的具体故事,太喜欢这种生活化强烈的故事了,六百多页的书,虽然不是一口气读完的,但是读得非常顺畅,非常现代的写作手法,暗流涌动精彩非凡。

  • 5 猜火车司机 2016-12-09 21:34:06

    很久没有这种阅读快感了,可以开心一年了。对白简直就是凛冽,框架堪称傲慢与偏见了。受电影技艺影响,画面感超强。作者的控制能力太强,看完就觉得华语大部分写作者都是智障的。

  • 12 MARKS 2016-08-14 17:03:18

    我一直在想乔纳森的《纠正》读起来怎么慢,是不是我脑力衰退了。直到我看到这句匪夷所思的话“你这一把枪的儿子。”,瞬间明白了译者就是个浪费了我数日生命的sb。我猜,原文大概是“you son of a gun.” 这个都可以直译,翻译圈真乱。

  • 7 熊仔面 2014-10-21 16:13:34

    或许是因为《自由》的起点实在太高,这本书花了一年多读读放放,最终还是没能看完,尽管对于中年危机的主题相当喜欢,但说实在的,这本书实在是太繁琐了。20141021。更新:隔了快十年终于看完了,“她所有的纠正都是枉费心机” 20220604。

  • 3 vivianna 2013-07-09 17:25:04

    本来看得有点痛苦,因为毕竟自己的生活是这么青春纯粹(囧),就算吃点苦也不至于多么难以下咽。不过越看到阿尔弗雷德和伊妮德在小镇的生活,他们孩子在城市的生活,共鸣响起。到后来丹妮丝照顾痴呆老父亲,理解唠叨神经老母亲的时候,全书高潮。。

  • 3 花生酱 2015-11-25 17:57:28

    一般都是先看了‘自由’,再看这本的吧。

  • 4 Alain 2017-10-04 19:59:34

    #072#比《自由》更好看。伊妮德和艾尔弗雷德欲纠正年轻时的错误,而拥有三个孩子的加里似乎在重蹈父母的覆辙、奇普和丹妮斯也在制造各种错误,搞砸婚姻、爱情、工作,搞砸生活。在“错误-纠正”模式中,任何问题都动态地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弗兰岑关注的仍旧是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的伤痛与裂痕。

  • 1 杰罗尼莫 2013-12-09 17:12:27

    越看越揪心,最后慢慢释然。

  • 1 乙左左 2015-12-23 09:08:28

    先看了《自由》再看的《纠正》,偏爱前者,也许跟时代感有关。佛兰岑的小说耐读,且通常要读好久,但总能让人感叹万分。

  • 3 卫析 2019-07-30 17:42:50

    【201954】弗兰岑真是一流的人类观察员,这一本我觉得比《自由》好看。焦点仍然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鸡毛蒜皮、琐碎纷争,以及琐事之下传统家庭的分崩离析。两代人,两个核心家庭(艾尔弗雷德&伊妮德、加里&卡罗琳)的溃败,若干组父子、母子、兄妹、兄弟关系的复杂以及每个角色自身的困境。 到底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读者可以会替每一个角色如此发问。而“纠正”二字时时出现在文本中间,提醒读者这是小说的标题,也是母亲伊妮德的执念。弗兰岑说这本书是“我人生目前为止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和我父母住在中西部的成长历程”,可见其也带有自传性质。把能见人和不能见人的一切全部铺陈而出,还写得这么好(虽然我不会写小说,但能读出这本小说的写作难度之高),也真需要相当的胆量及写作技巧。

  • 1 玄芝 2015-11-13 11:30:31

    看不下去。。。

  • 1 Kahve 2020-08-14 16:16:52

    好痛苦,但还是想看电影化,完美的小说。

  • 1 jiaon 2013-08-19 12:42:12

    用ip5读完的第一本电子书,不知道好坏。

  • 1 Fernweh 2019-08-11 23:00:16

    分的段落都很长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