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 1
推荐序 ……………………………………………克里斯托弗·沃格勒 6
自序 ……………………………………………………………………… 7
导论 ……………………………………………………………………… 10
第一部分 历史与理论
第一章.前提与价值观.5
1.1 “前提”的用法 ……………………………………………………… 5
1.2 拉约什·埃格里的前提 ……………………………………………… 7
1.3 寓意、主题与道德前提 ……………………………………………… 9
1.4 价值观的冲突 ……………………………………………………… 11
1.5 识别价值观 ………………………………………………………… 12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美德.13
海伦·W·史密斯的支配价值观.15
劳里·贝丝·琼斯.17
对立角色.17
1.6 前提的类型与价值观冲突 ………………………………………… 18
第二章.苏格拉底与“宋飞”的共通之处.23
2.1 韦伯斯特词典 ……………………………………………………… 23
2.2 圣经 ……………………………………………………………… 24
2.3 伊索 ……………………………………………………………… 27
2.4 苏格拉底 …………………………………………………………… 30
2.5 英国古典文学 ……………………………………………………… 31
2.6 文艺批评 …………………………………………………………… 33
2.7 当代故事 …………………………………………………………… 34
第三章.现代写作指南中的道德前提.37
3.1 罗伯特·麦基的“主控思想” …………………………………… 37
3.2 迈克尔·蒂耶诺的“行为—思想” ……………………………… 39
3.3 迈克尔·豪格的“主题” ………………………………………… 42
3.4 悉德·菲尔德的“内在生活” …………………………………… 44
菲尔德的“背景故事” 45
3.5 菲尔德的“来龙去脉” …………………………………………… 46
菲尔德的“视点” 47
3.6 菲尔德 vs. 埃格里 ………………………………………………… 49
3.7 其他著作 …………………………………………………………… 50
第四章.讲故事的自然法则与过程.55
4.1 自然法则 …………………………………………………………… 55
4.2 自然进程 …………………………………………………………… 57
审阅与修改 58
直觉与潜移默化 59
听从自然安排 61
天.赋.63
坚毅与汗水.64
第五章.道德前提的结构设置.67
5.1 道德前提的形态 …………………………………………………… 67
5.2 主题与道德前提 …………………………………………………… 68
5.3 主线及诉求的主客观本质 ………………………………………… 72
5.4 恩宠时刻:电影意义的支点 ……………………………………… 74
5.5 喜剧轨迹 …………………………………………………………… 75
《美丽心灵》.76
《冒牌天神》.77
5.6 悲剧轨迹 …………………………………………………………… 80
《意外边缘》.80
5.7 关于恩宠时刻的讨论 ……………………………………………… 83
《大话王》.84
5.8 多重故事线中的道德前提 ………………………………………… 87
《第七天堂》.87
第六章.认同与道德前提 91
6.1 观众与故事的缝合 ………………………………………………… 91
6.2 现实缝合 …………………………………………………………… 92
6.3 道德缝合 …………………………………………………………… 94
6.4 认同模式 …………………………………………………………… 95
观众认可蕴含着道德实质的自然法则.96
道德选择的结果与自然法则一致.96
获取自然法则的必由之路便是忍受煎熬,最终它会引导你通向目标与希望.97
6.5观众与创作者的价值观匹配 ……………………………………… 98
6.6电影的真实意图 …………………………………………………… 100
第二部分 应用
第七章.策略过程.107
7.1从开始就明确结局 ………………………………………………… 107
7.2兔子的头脑,乌龟的心 …………………………………………… 108
7.3战术步骤 …………………………………………………………… 109
第八章.第一步:确定主宰的美德.111
8.1故事的美德主题 …………………………………………………… 111
第九章.第二步:确定主宰的道德缺陷.113
9.1美德的对手 ………………………………………………………… 113
第十章.第三步:确定故事的道德前提.117
10.1故事的终极寓意 …………………………………………………… 117
第十一章.第四步:确定电影的类型.119
11.1文化冲突与解决的轨迹 ………………………………………… 119
第十二章.第五步:确定主角的现实目的.123
12.1电影的客观现实主线 …………………………………………… 123
第十三章.第六步:确定主角的现实障碍.125
13.1 电影的客观现实冲突 …………………………………………… 125
第十四章.轨迹情节表与主要戏剧点.127
14.1 主要情节与转折点 ……………………………………………… 127
14.2 人物的戏剧轨迹 ………………………………………………… 127
14.3 人物轨迹情节表 ………………………………………………… 128
“好人”的轨迹情节表.129
“坏人”的轨迹情节表.130
对于轨迹情节的一般说明.132
14.4 多重目的 ………………………………………………………… 133
一个人物,多重目的.133
多个人物,多重目的.135
第十五章.第七步:确定主要的戏剧点.141
15.1 轨迹深度 ………………………………………………………… 142
15.2 始终围绕一个中心 ……………………………………………… 142
15.3 稍后 …………………………………………………………… 142
第十六章.第八步:为戏剧点排序.145
16.1 情节时间线 ……………………………………………………… 145
16.2 开端,中段,结局 ……………………………………………… 146
16.3 情节设置规则与决定 …………………………………………… 147
16.4 虚拟的卡片技巧 ………………………………………………… 148
16.5 行为的跳板 ……………………………………………………… 149
16.6 转折点的典型特征 ……………………………………………… 149
16.7 偶然性事件 ……………………………………………………… 150
16.8三幕戏剧的元素探讨 …………………………………………… 150
第十七章.终极案例:电影《勇敢的心》.155
17.1电影《勇敢的心》的道德前提 ………………………………… 155
17.2电影《勇敢的心》的轨迹情节表 ……………………………… 157
17.3电影《勇敢的心》的主要戏剧点 ……………………………… 161
第十八章.结论.167
结语 …………………………………………………………………… 169
附录一:研究摘要 ……………………………………………………… 170
附录二:道德前提与主题索引 ………………………………………… 172
参考书目 ………………………………………………………………… 175
参考片目 ………………………………………………………………… 179
出版后记 ………………………………………………………………… 185
详细目录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