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真是一本好书,你能想到的一切令人讨厌的东西:帝王史观、西方中心论、成王败寇、单一视野、殖民主义……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可谓一册在手,万事无忧
这种写法虽然是主流史学的观点,但是很讨巧啊,尼玛,还虚构了一回,往中国扔了几个原子弹,吓我一跳
2014/1/14 14年读的第一本好书。冷战史学科主任加迪斯力作。用通俗语言讲述冷战始末,大量采用97年以后的新材料,甚至还包括lizhisui的书。加迪斯是坚定的冷战斗士,他认为不管冷战中美国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为了稳定妥协了多少,西方的胜利仍然保证了一个全人类更好的未来,同时也宣告原则对赤裸暴力的优势:对此我甚为感动、完全赞同。
比保罗·约翰逊差远了。国关傻逼味不浅,动辄提正如马基雅维利克劳塞维茨所言;对共运史不熟;对军事不懂;不分极权和威权。
美帝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行
这书真心是给美国大学生写的科普书
在国科图借阅的一本西方视角的冷战史,主题鲜明文辞流畅扣人心弦,我印象中的历史老师都是会讲评书的,而说书最要紧的是有立场,在历史求客观往往不得的前提下,讲(自以为是)的真话比讲不痛不痒的套话来得实在,加迪斯在内容选择和事件描述上都有明显的倾向性,堪称西方意识形态的硬广,但这些极端的观点作为事实的一个面向,和CPC自家的读物对照起来看,更能看到两方观点的火花与分歧,更有利于综合出的一个靠近事实的真相。除此之外,加迪斯关于强国间核战策略与平衡方面的论述是本书特别精彩之处。最后,总共四百页的书中有一百页是参引文献目录,建议再版时把这一百页作个链接放网上,这样省钱省纸还环保。
意识形态挂帅,缺乏实际分析,肤浅且叙事混乱。
翻得太糙了!
冷战一向是谍战小说的重要背景,但却从来不是历史写作最好的对象。冷战虽然结束了,但是档案并未完全公布,而且冷战一向是两方面的事情,按照美国一方的描写,不过是胜利者的书写,而不是真正的历史。
本书属于科普性质,注定了不详细,脉络上并没有一条清晰的线路。冷战也是资本主义自救和共产主义扩张两者的矛盾。斯大林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都用集权和武力统治社会,武力能掩盖所有经济上的问题。资本主义世界通过马歇尔计划成功自救。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产生,戈尔巴乔夫是历史舞台的指挥者,这个人物没有改革的魄力但有颗民主的心,在加上各种偶然因素,一个联盟可以瞬间分崩离析。经济原因固然重要,但没有诉诸武力才是主要原因。作者不敢下断言,认为原因众说纷纭,诚然苏联还有民族问题领土问题,如果武力维持,苏联说不定还在。在外人看来,戈尔巴乔夫是英雄,在民族主义者眼里,可以是十足的叛徒了。
你能想到的西方历史观反面素材还真的是一个都没落下
过于艰涩,后面看不懂。
倾向性很明显,第二章的假设来说明相互确保摧毁的威慑性还蛮有意思的;苏联解体前它已经在寻求改变,消灭集权,但显然,它不知道自己该去往何方
以美国胜利者的口吻写的冷战史,叙事极偏颇,非常意识形态,竭力妖魔化对手苏联,美化美国,许多段落都是恶意的想象、虚构和猜忌,而对于英美煽动冷战以便永久占领二战失败者国家及其卫星国如意大利等(即便在2024年的今日,依旧是军事占领状态),书中一个字也不提。
硬广
断断续续读完了,当初被推荐的时候以为是史料详实时间线索清晰的历史入门读物,读完才发现是本专题讨论式的书,而且作者似乎有点懒,对于讨论涉及的事件人物背景很多都没怎么详细说,所以觉得这本书可能适合对冷战历史已经有一定了解的读者,为他们提供一个探讨的视角;而对于入门者来说,可能会像我一样看得有点云里雾里。。。
等到中文版了!对比以前的英文版读书笔记,老汉才发现自己的英文有多差,唉,真是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啊!诚如斯言
201712 充满了主观臆断和情感分析,真想问一句,这是一个历史学家写的吗…像是新闻作品啊
引人入胜的简明冷战史。冷战的时代结束了,但是希望胜利了吗?后冷战时代更安全吗?一切都在迷雾之中。
> 冷战
48 有用 袁长庚 2013-12-20 00:22:55
真是一本好书,你能想到的一切令人讨厌的东西:帝王史观、西方中心论、成王败寇、单一视野、殖民主义……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可谓一册在手,万事无忧
29 有用 思郁 2013-08-09 00:01:08
这种写法虽然是主流史学的观点,但是很讨巧啊,尼玛,还虚构了一回,往中国扔了几个原子弹,吓我一跳
14 有用 Biomass 2014-01-14 00:13:18
2014/1/14 14年读的第一本好书。冷战史学科主任加迪斯力作。用通俗语言讲述冷战始末,大量采用97年以后的新材料,甚至还包括lizhisui的书。加迪斯是坚定的冷战斗士,他认为不管冷战中美国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为了稳定妥协了多少,西方的胜利仍然保证了一个全人类更好的未来,同时也宣告原则对赤裸暴力的优势:对此我甚为感动、完全赞同。
15 有用 冷战老手 2014-04-28 01:40:11
比保罗·约翰逊差远了。国关傻逼味不浅,动辄提正如马基雅维利克劳塞维茨所言;对共运史不熟;对军事不懂;不分极权和威权。
9 有用 希夷子 2013-09-09 20:19:53
美帝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行
4 有用 启风 2013-08-11 22:57:32
这书真心是给美国大学生写的科普书
5 有用 川貝 2017-04-08 14:29:55
在国科图借阅的一本西方视角的冷战史,主题鲜明文辞流畅扣人心弦,我印象中的历史老师都是会讲评书的,而说书最要紧的是有立场,在历史求客观往往不得的前提下,讲(自以为是)的真话比讲不痛不痒的套话来得实在,加迪斯在内容选择和事件描述上都有明显的倾向性,堪称西方意识形态的硬广,但这些极端的观点作为事实的一个面向,和CPC自家的读物对照起来看,更能看到两方观点的火花与分歧,更有利于综合出的一个靠近事实的真相。除此之外,加迪斯关于强国间核战策略与平衡方面的论述是本书特别精彩之处。最后,总共四百页的书中有一百页是参引文献目录,建议再版时把这一百页作个链接放网上,这样省钱省纸还环保。
2 有用 Phenixus 2015-04-13 22:01:50
意识形态挂帅,缺乏实际分析,肤浅且叙事混乱。
1 有用 SydneyCarton 2013-11-30 21:24:14
翻得太糙了!
2 有用 愚公∞ 2015-03-09 11:09:52
冷战一向是谍战小说的重要背景,但却从来不是历史写作最好的对象。冷战虽然结束了,但是档案并未完全公布,而且冷战一向是两方面的事情,按照美国一方的描写,不过是胜利者的书写,而不是真正的历史。
3 有用 中亮 2018-02-18 00:39:41
本书属于科普性质,注定了不详细,脉络上并没有一条清晰的线路。冷战也是资本主义自救和共产主义扩张两者的矛盾。斯大林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都用集权和武力统治社会,武力能掩盖所有经济上的问题。资本主义世界通过马歇尔计划成功自救。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产生,戈尔巴乔夫是历史舞台的指挥者,这个人物没有改革的魄力但有颗民主的心,在加上各种偶然因素,一个联盟可以瞬间分崩离析。经济原因固然重要,但没有诉诸武力才是主要原因。作者不敢下断言,认为原因众说纷纭,诚然苏联还有民族问题领土问题,如果武力维持,苏联说不定还在。在外人看来,戈尔巴乔夫是英雄,在民族主义者眼里,可以是十足的叛徒了。
2 有用 似水流年 2018-07-31 01:14:06
你能想到的西方历史观反面素材还真的是一个都没落下
1 有用 天一生水 2014-05-09 09:54:04
过于艰涩,后面看不懂。
1 有用 鹤归 2022-04-27 11:00:09
倾向性很明显,第二章的假设来说明相互确保摧毁的威慑性还蛮有意思的;苏联解体前它已经在寻求改变,消灭集权,但显然,它不知道自己该去往何方
2 有用 神经浪游者 2024-02-20 20:30:19 上海
以美国胜利者的口吻写的冷战史,叙事极偏颇,非常意识形态,竭力妖魔化对手苏联,美化美国,许多段落都是恶意的想象、虚构和猜忌,而对于英美煽动冷战以便永久占领二战失败者国家及其卫星国如意大利等(即便在2024年的今日,依旧是军事占领状态),书中一个字也不提。
0 有用 Irreversing 2014-05-19 23:18:07
硬广
1 有用 追梦的人 2015-02-17 12:29:00
断断续续读完了,当初被推荐的时候以为是史料详实时间线索清晰的历史入门读物,读完才发现是本专题讨论式的书,而且作者似乎有点懒,对于讨论涉及的事件人物背景很多都没怎么详细说,所以觉得这本书可能适合对冷战历史已经有一定了解的读者,为他们提供一个探讨的视角;而对于入门者来说,可能会像我一样看得有点云里雾里。。。
2 有用 豆友1437182 2018-12-25 23:07:47
等到中文版了!对比以前的英文版读书笔记,老汉才发现自己的英文有多差,唉,真是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啊!诚如斯言
3 有用 PLUTO在读书 2017-10-24 23:36:45
201712 充满了主观臆断和情感分析,真想问一句,这是一个历史学家写的吗…像是新闻作品啊
0 有用 拔刀诀 2015-07-14 19:39:03
引人入胜的简明冷战史。冷战的时代结束了,但是希望胜利了吗?后冷战时代更安全吗?一切都在迷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