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做论文 (天下和狗)
- 神学视域下的现代&后现代 (arppez)
- theology (辣豆瓣)
- 掌阅VIP免费 (岂能无怪哉)
- 书名含有“神学”(2011—2015) (览则)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神学的奇异回归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Bovinokov 2014-11-20 14:43:25
说得也太简单了吧。
0 有用 clarezzx 2020-12-10 12:24:45
翻译有点晦涩难懂
0 有用 移涌 2019-12-01 14:37:22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1 有用 项平 2021-12-03 02:16:42
不认为这是学术著作。本书大致有两条主思路,其一是串联现象学与浪漫主义传统,追海德格尔之“epiphany”渊源,发掘不同现代话语(或者说视觉领域,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混用这两个概念)中被世俗化的神圣荣光。进而论述内在性与“太阳式生活”之别(由自谓回归他谓/神话思维),上帝不再是传统实在论观念,而是德里达式去中心化(以及语言哲学、福柯微观权力所启示的人与上帝之死)的连续过程。以“基督中心主义”概言之:由... 不认为这是学术著作。本书大致有两条主思路,其一是串联现象学与浪漫主义传统,追海德格尔之“epiphany”渊源,发掘不同现代话语(或者说视觉领域,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混用这两个概念)中被世俗化的神圣荣光。进而论述内在性与“太阳式生活”之别(由自谓回归他谓/神话思维),上帝不再是传统实在论观念,而是德里达式去中心化(以及语言哲学、福柯微观权力所启示的人与上帝之死)的连续过程。以“基督中心主义”概言之:由上帝到基督。而后论“后基督学”的部分就语焉不详了。Cupitt的思路让人想起Paul de Man讨论回归语文学,亦即检查使后现代理论产生意义的语言结构,便发觉其中逻辑框架,似与philology或后教会神学同气连枝;因此时代确在“回归”。此类相似性论证比比皆是,就像有首歌叫《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展开)
0 有用 fallsky ! 2021-04-02 16:01:05
读完的感受和在读的感受不同,大约到后面我开始理解作者本身的视角,他只是想说一件事,上帝死了,离开了这件事是否值得怀疑。人们驱逐了上帝真的吗?他开始寻找许多诗歌,文学,哲学的踪迹,试图说明,看他其实回来了呢。其实倒不如说,上帝,从未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