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演义 短评

热门 最新
  • 25 空羽 2014-02-21 22:06:01

    能担任这本书的特约编辑真是三生有幸。

  • 6 张天翼 2017-02-22 18:34:23

    2017.1.18 除夕夜在满室喧腾中读完

  • 8 林雪哲 2016-10-30 11:32:55

    鼎公是很好的语文老师。博学强识,文学修养厚实。采用细读法和化读法,来讲古文。风格从容理性,不拘不迂,平和之中藏有超出古人的高见。收获不少。想读《古文观止》的人,不妨先读此书。

  • 9 麻花十 2015-08-16 04:24:42

    Kindle上很难下到这种书,睡觉前看一篇,轻轻的呵出一口浊气,静静的去睡觉。在少年时期就应该把这些美好东西好好的打到脑子里,就跟谢逊教童年的张无忌背他完全懂不了的武术心得一样,时机已到,那些句子就会浮现出来。

  • 2 猫顿 2014-09-28 15:42:57

    讲解的比较有趣,通俗易懂~

  • 1 1997xhp 2015-09-01 23:27:05

    解说虽小有不当之处,当属美玉之瑕。虽然以前曾数次翻阅过《古文观止》,但在王先生的指点下,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古人文字之美。

  • 1 吉祥星 2022-02-23 11:09:04

    讲得非常细,选文又有互相对照,很好。从中能学到不少写作的技巧。这种化读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 1 沧海一粟 2021-10-25 07:48:08

    评点没有长篇大论,抓核心,此为一好;重视语言节奏,此为二好;由古入今,教授作文技法,此为三好。

  • 1 醉梦池 2018-01-09 22:28:35

    丁酉壬子月癸巳日始读之。徐文长传,其文和其他版本不同,甚至有的段落不全或截取。部分释义似欠妥。文中提到孟郊的爷爷是孟浩然?!更喜国内名家之作。主要是用来了解一些“八卦趣文”。

  • 3 卡拉米 2019-05-01 09:49:46

    鼎公从《古文观止》选出24篇文章进行精彩的“化讲”,大而化之,食而化之,转而化之。就像序言说的:“在介绍作者生平、写作缘由、文体形式时,以贴切的掌故营造出生动的现场,既激发接受者兴趣,又把相关知识讲述清楚,让人过目不忘。对文章进行具体讲解时,不仅从审美角度对字词进行释义,而且提醒读者注意古人处理素材的思路,表达主旨的智慧,安排结构的技巧,精粹语言的功夫,言在此意在彼的策略。联系白话文写作,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家的良苦用心,为今天的写作找到借鉴古人方法的门径。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解剖案例,把一些过去没有说清或没人细究的历史悬疑,轻松化开,诠释人生,照亮历史的暗区。”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古文入门书籍。

  • 0 穿风衣的猫 2016-05-06 18:07:09

    不知道选文标准为何,辞章大器抑或义理平易?有些絮叨。

  • 1 福 禄 夀 2015-02-20 22:31:32

    序言里其实说的很明白,这本小书就是避免做考据掉书袋又平易好读而为之的。要求版本的人也实在不该只懂得中华书局,一张嘴就露怯还说别人盛名难副实在是……╮(╯_╰)╭

  • 0 aga 2015-06-16 11:23:31

    好书 受教

  • 0 里仁 2014-08-11 17:50:31

    鼎公的注评晓畅分明,散文大家点评经典散文,自是当行本色,多有见道之言。

  • 0 桑田 2018-06-08 11:10:13

    今年原文第十二刷

  • 0 宇文飞升 2016-01-15 17:06:09

    选二十四篇,一一寻绎其文心妙理,阐发其微言大义,鼎公本身是阅历丰厚的散文大家,故所论常能烛幽洞微,发前人之未察,欲知古人行文之妙,切莫错过

  • 1 枕流 2015-08-20 16:00:34

    教人行文的匠气太重,而且我对先生“化读”之说有所保留。

  • 0 风挑一点灯 2015-05-24 07:23:13

    典故嫌多,文意串讲亦不惜笔墨,时有指点笔法处却可一观。

  • 0 夜船吹笛 2021-01-31 21:54:55

    借读这本书的机会,重新读读小时候背诵的文章,有了新的感悟。王鼎钧先生的解读也提供了新的角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