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还在读,感觉叶子农会是《遥远的救世主》里“柏林有个居士说他是极品混混”的那个柏林居士
写书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在文字中输出理想,读书的人就是在这些字里行间中为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或者寻求对手~
1.那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让这部小说有点儿显得不那么通俗。2.我个人的感觉是豆豆不太会写爱情,她笔下的爱情都是高大上的,这是奇女子的感情,不是小女人的柔情。3.与《遥远的救世主相比》,这部小说有些逊色。SO,扣除2星。
唉,是谁昨天在微信群里推荐来着,害我大半夜不睡看这书,真了不起,活生生把小说写成马克思哲学思辨书,我要是有气力写书评,题目保准就叫,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赚大钱,赚翻眼球。 强烈推荐!
豆豆三部曲读罢,深深觉得此人是一个反智主义者。
见路非路,即见因果。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作者牛逼,对于西方国家2013年就有那样的认识,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国外的骚操作,作者的认识是真通透,佩服。
如果说《遥远的救世主》的理论根底是“文化决定论”,《天幕红尘》的底色就是黑格尔那句被曲解的名言“存在即合理”(落到实处就是“特殊国情论”)。全书的架构基于一个主要矛盾:叶子农为了坚持“中国发展道路的正确性”这一理念,遭到西方媒体及民主人士的围剿。叶子农所持理念的逻辑基础有二:(一)中国已经走在现在这条道路上,(二)纵向比较,中国现在的状态是五千年以来最好的。拆解一下,(一)的逻辑是:既然中国已经走了这条路,必然有走上这条路的合理性,即“存在即合理”。以此推演,拉美、黑非洲诸国现状,也都是“合理”的了?为此,不得不辅以论点(二),以证明中国道路不仅“合理”而且“正确”。我同意叶子农的观点(二),但这一观点不能推论出现在的道路就是最好的道路,因为除了纵向比,还可横向比;或许走别的路,还能更好呢?
情节不足,思辨丰满,豆豆的典型风格
作者缺乏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好的能力。或者是才气枯竭,或者是身边那个支招的人不在了。
豆豆的小说已经超出了用小说评判的标准 而是价值观的输出 是传道书
戴梦岩比夏英杰和芮小丹都要可爱
做作,虚伪,自以为是。如果这本书是90年代初写成,还情有可原。但是2011年完结的小说还自以为高明的进行些似是而非的批判,简直是对现代精神的侮辱。
看完《天道》顺着看了这本。可能因为时代新了行文比上一本看着顺溜。男女主之间关系设置的莫名其妙看不懂。见路不走的方法论还有逻辑辩证关系值得研究。因为现在贸易逆全球化背景,书里的一段对话我特别服:老九语塞地冒了一句:“美国主张自由经济,反对贸易保护。” 叶子农说:“这话说得早了点,等美国处在竞争劣势的时候再说吧。你是美国人,可也不能为了贴金而贴金,连常识都不讲了。” 老九说:“一个自由经济还要啥常识?” 叶子农不想回答了,可不回答又不合适,无奈地说:“哥耶,美国是主张美国的国家利益的,处在竞争优势的时候他们是主张自由贸易的,到了竞争劣势的时候就不主张了,甚至反对自由贸易了,这个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由不得他们自己。当贸易保护能捞到好处的时候,你觉得美国会为了一个概念去牺牲国家利益,你信吗?“
第一次豆豆的天道,有一种惊艳的感觉,但是,读到这一本感觉已经没有了新鲜感和冲动,原因是阅读能力的提高,站在和她一个水平线上观看世界。复杂的叙事加上关于出国,法律,政治,历史的点滴,我感觉作者有种离开叙事这杯酒就有点头晕了的味道。里面的一个叙事技巧就是把一个故事不断分拆和分岔。谈马克思,谈共产主义,谈历史,谈苏联,谈了点什么?故事是慢热的,到后来就是百万英镑的138页有时候谈问题谈到最后就是泼妇骂街。中国可以说不的小说版????
还是一贯豆豆风格典型的套路,神一般莫测的男主,火一般神秘的女主,本书说教稍嫌多了点。
一天半看完,叶子农讲话时眼前浮现的是王志文
这本书应该出版在20年前……
挺失望的,假如背景不是90年代,面对今天的中国叶子农能作一样的判断? 马克思主义是被误读了没错,不过中国式的解读却不一定是见路不走。
还是更喜欢《遥远的救世主》
读到一半的时候觉得真好,读到最后,又觉得那么回事儿,主要是太神道了,里面没几个正常人。而其所探讨的所谓政治因素,无外乎家国、民主——美国民主不一定好,民主不是数人头,中国有特殊性,照搬不一定好;哲学因素,无外乎”见路不走“,实际就是实事求是的另外一种表述,还不是通俗的那种。这本书要么是神作,要么是狗血之作。
> 天幕红尘
409 有用 鲁提辖的跑马地 2013-08-12 20:29:52
还在读,感觉叶子农会是《遥远的救世主》里“柏林有个居士说他是极品混混”的那个柏林居士
335 有用 程莎莎Abigail 2013-10-27 20:41:28
写书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在文字中输出理想,读书的人就是在这些字里行间中为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或者寻求对手~
192 有用 Sofia 2014-02-02 20:56:51
1.那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让这部小说有点儿显得不那么通俗。2.我个人的感觉是豆豆不太会写爱情,她笔下的爱情都是高大上的,这是奇女子的感情,不是小女人的柔情。3.与《遥远的救世主相比》,这部小说有些逊色。SO,扣除2星。
206 有用 水湄物语 2015-01-08 09:55:01
唉,是谁昨天在微信群里推荐来着,害我大半夜不睡看这书,真了不起,活生生把小说写成马克思哲学思辨书,我要是有气力写书评,题目保准就叫,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赚大钱,赚翻眼球。 强烈推荐!
59 有用 新鲜的笨鱼 2014-04-10 08:00:58
豆豆三部曲读罢,深深觉得此人是一个反智主义者。
71 有用 下个路,口见 2020-08-23 12:00:50
见路非路,即见因果。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作者牛逼,对于西方国家2013年就有那样的认识,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国外的骚操作,作者的认识是真通透,佩服。
78 有用 揽尘 2019-07-19 10:26:09
如果说《遥远的救世主》的理论根底是“文化决定论”,《天幕红尘》的底色就是黑格尔那句被曲解的名言“存在即合理”(落到实处就是“特殊国情论”)。全书的架构基于一个主要矛盾:叶子农为了坚持“中国发展道路的正确性”这一理念,遭到西方媒体及民主人士的围剿。叶子农所持理念的逻辑基础有二:(一)中国已经走在现在这条道路上,(二)纵向比较,中国现在的状态是五千年以来最好的。拆解一下,(一)的逻辑是:既然中国已经走了这条路,必然有走上这条路的合理性,即“存在即合理”。以此推演,拉美、黑非洲诸国现状,也都是“合理”的了?为此,不得不辅以论点(二),以证明中国道路不仅“合理”而且“正确”。我同意叶子农的观点(二),但这一观点不能推论出现在的道路就是最好的道路,因为除了纵向比,还可横向比;或许走别的路,还能更好呢?
51 有用 Superwan 2015-07-19 22:19:45
情节不足,思辨丰满,豆豆的典型风格
66 有用 龍在田 2013-07-12 23:25:09
作者缺乏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好的能力。或者是才气枯竭,或者是身边那个支招的人不在了。
55 有用 譬如朝露 2016-01-15 00:13:50
豆豆的小说已经超出了用小说评判的标准 而是价值观的输出 是传道书
43 有用 琦殿 2017-08-05 11:42:19
戴梦岩比夏英杰和芮小丹都要可爱
48 有用 跟真的似的 2014-07-27 21:27:47
做作,虚伪,自以为是。如果这本书是90年代初写成,还情有可原。但是2011年完结的小说还自以为高明的进行些似是而非的批判,简直是对现代精神的侮辱。
66 有用 otter 2020-06-04 14:29:23
看完《天道》顺着看了这本。可能因为时代新了行文比上一本看着顺溜。男女主之间关系设置的莫名其妙看不懂。见路不走的方法论还有逻辑辩证关系值得研究。因为现在贸易逆全球化背景,书里的一段对话我特别服:老九语塞地冒了一句:“美国主张自由经济,反对贸易保护。” 叶子农说:“这话说得早了点,等美国处在竞争劣势的时候再说吧。你是美国人,可也不能为了贴金而贴金,连常识都不讲了。” 老九说:“一个自由经济还要啥常识?” 叶子农不想回答了,可不回答又不合适,无奈地说:“哥耶,美国是主张美国的国家利益的,处在竞争优势的时候他们是主张自由贸易的,到了竞争劣势的时候就不主张了,甚至反对自由贸易了,这个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由不得他们自己。当贸易保护能捞到好处的时候,你觉得美国会为了一个概念去牺牲国家利益,你信吗?“
32 有用 阅微草堂 2013-10-16 21:33:03
第一次豆豆的天道,有一种惊艳的感觉,但是,读到这一本感觉已经没有了新鲜感和冲动,原因是阅读能力的提高,站在和她一个水平线上观看世界。复杂的叙事加上关于出国,法律,政治,历史的点滴,我感觉作者有种离开叙事这杯酒就有点头晕了的味道。里面的一个叙事技巧就是把一个故事不断分拆和分岔。谈马克思,谈共产主义,谈历史,谈苏联,谈了点什么?故事是慢热的,到后来就是百万英镑的138页有时候谈问题谈到最后就是泼妇骂街。中国可以说不的小说版????
26 有用 ziqian 2014-03-02 22:59:30
还是一贯豆豆风格典型的套路,神一般莫测的男主,火一般神秘的女主,本书说教稍嫌多了点。
25 有用 lina 2021-07-31 18:25:35
一天半看完,叶子农讲话时眼前浮现的是王志文
20 有用 风细细™ 2013-12-18 13:45:42
这本书应该出版在20年前……
28 有用 Kepler22b 2014-12-28 07:31:33
挺失望的,假如背景不是90年代,面对今天的中国叶子农能作一样的判断? 马克思主义是被误读了没错,不过中国式的解读却不一定是见路不走。
20 有用 大島 2013-10-24 00:18:13
还是更喜欢《遥远的救世主》
28 有用 jiaon 2013-08-27 18:02:04
读到一半的时候觉得真好,读到最后,又觉得那么回事儿,主要是太神道了,里面没几个正常人。而其所探讨的所谓政治因素,无外乎家国、民主——美国民主不一定好,民主不是数人头,中国有特殊性,照搬不一定好;哲学因素,无外乎”见路不走“,实际就是实事求是的另外一种表述,还不是通俗的那种。这本书要么是神作,要么是狗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