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寻思录》试读
两个顾准
《顾准文集》作为一部严肃的学术性著作,一时间竟成了畅销书,这实在算得上是近年来读书出版界的一个奇迹。当今时世,思想这东西尚未完全失去它的“期待值”,于此可获证明。 每读《顾准文集》,都为作者顽强的求索精神所感动。其中,题作《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长篇笔记,疑云密布,火光四射,特别富于思想批判的力量。虽然,论中未脱唯心唯物一类思维模式的羁限,或者一样囿于社会... (更多)
只有一个顾准
只有一个顾准 ——《〈顾准日记〉序》的补充李慎之 《〈顾准日记〉序》是我在1997年7月写的,当时我因为中风住在医院里。日记的编者给我送来的原稿只有商城日记(195910~19601)的打印稿。他倒是告诉我还有另外几部分,但是原稿字迹太凌乱,怕我看起来太费劲就不给我了。我平常很少作文,近年来偶然也给有些书写些序言或者作些评介,一般总要把原书看上两遍,而且因为记忆力衰退,.. (更多)
关于《顾准日记》的一点说明
关于《顾准日记》的一点说明 陈敏之 《顾准日记》(这里指息县日记部分)原来是写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通行的那种布面笔记本上,里面有插页,上面印有毛主席语录或诗词,另一面则印有北京天安门、天坛等风景图片;较通常的32开本略小,印有横格,每一横格的大小较之现在通用稿笺要窄些,因此日记作者书写的字体都很小。既然要变成铅字,不能不作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技术处理有以下几项:... (更多)
顾准之谜我见
顾准之谜我见 丁东 林贤治先生在《南方周末》(1998年2月6日)发表了《两个顾准》以后,李慎之先生又在《文汇读书周报》(1998年3月28日)发表了《只有一个顾准》。两篇文章围绕顾准在河南息县五七干校期间留下的日记,引出了一个更加耐人寻味的问题。林贤治把《息县日记》视为顾准的真实思想,认为顾准当时的思想不是独立思考的,而是奴隶主义的,从而提出了两个顾准的观点。李慎之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