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戴维·林德伯格 副标题: 公元1450年之前宗教、哲学、体制背景下的欧洲科学传统 原作名: The Beginnings of Western Science : The European Scientific Tradition in Philosophical, Religious,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Prehistory to a.d. 1450 isbn: 7535776132 书名: 西方科学的起源 页数: 496 译者:张卜天 定价: 78.00元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13-5 装帧: 平装
7 有用 saidelizi 2013-07-25 07:24:00
可以说是目前读过的最好的科学史著作,陈方正的书看似气势宏大,但在细节上却经不起推敲,其实并不存在什么亚氏和柏氏思想的相继复兴,更重要的是各个体系之间,体系与实证之间的融合与妥协。本书的内容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关注和剖析数学、物理学、宇宙论、天文学模型与观测、光学、医学这几个方面,告诉读者科学在推进过程中的核心问题。阅读此书最为快乐之处在于,逻辑考试辅导班上老师提到了亚里士多德构建的逻辑学体系,无意之中感受到亚氏的卓越贡献,正好和此书部分内容相映成趣。一些疑问在这本书上得到了很好的解答
7 有用 Shayne 2013-06-17 08:35:10
主要论述古希腊和中世纪科学,尤其对中世纪介绍极细致。运用反辉格免疫,力图从当时的思想、文化、信仰、体制背景出发理解古代智识成果,善于回溯当时的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背景。此外,本书就古代、中世纪科学的一些基本论题和概念进行了明晰的澄清,有助于避免一些广为流传的谬误。不足之处,一是对一些论题未充分列出各家观点,二是对思想背景的揭示仍旧是零星的。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了解科学源流的不二之选,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读者对现代科学本身作出反思。语言明白晓畅、例示简洁生动、说理直截了当,适合初学者或有兴趣的一般读者。
3 有用 今夜 2016-03-26 19:09:40
科学通史
2 有用 双木林 2020-04-19 02:31:46
一本历史书以学科和时代为线穿起素材 很详实无观点 讲了许多科学史 有百科全书式 波澜壮阔的展开历史方式 好奇无文字时代呀 和老师讨论过仍觉好奇 一个个图腾 一个个禁忌 希望可以梦到那个时代
2 有用 不死鳥 2018-11-02 17:52:01
第一本科学史,古代+中世纪。相较之下现代科学真是太追求实用性了,对学科分类和知识体系的反思和重组应当被重视
2 有用 羽落弦 2020-05-26 20:42:52
吴国盛老师线上读书会书目01。涉及的方面很广泛,科学理论方面也讨论的非常详细,文笔卓有史家风范。
3 有用 挂耳珈琲猫 2019-05-11 18:09:35
伊斯兰科学部分收获最大;最后一章对科学革命的“革命性”的讨论非常精彩。 同时觉得作者在处理伊斯兰的时候采取了一个既非西方中心论亦非东方中心论的路径,这一点很不错。确实,如果没有中世纪晚期从拜占庭和阿拉伯回流的古希腊文献,16、17世纪西欧的科学革命或许是难以想象的。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前二者所取得的成就也只不过是站在了古希腊人的肩膀上罢了,而中世纪西欧修道院里的学术传承同样不容忽视。 知识和学问就是这样在传承中发展。诚然,或许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候,它们在某个地区发展得更好,但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在发展状况较为不好的另一方,依旧还有着涓涓泉水在慢慢流淌。
2 有用 Brevi 2019-10-08 01:16:00
太精彩了!一口气读完!
1 有用 安达卢西亚故人 2020-10-30 15:09:01
讲古希腊的部分非常精彩,清晰,尤其是天文学理论演变的章节。中世纪的章节少部分有点冗长,大部分水准也不错。整本书通俗易懂。能看到这样的好书很是幸运。
1 有用 MOUSEAT 2023-04-09 18:39:55 上海
写得不错,翻译的也不错。以后阅读科学史方面相关的外文书籍,认准张卜天就行。个人觉得本书最精彩的就是最后一章,科学史上的连续性问题和科学革命。近代科学脱胎于古希腊哲学,不仅需要与基督教做斗争还得与古希腊哲学做斗争。另外,亚里士多德是真的强,在西方学术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论述。
1 有用 Noodles 2019-05-16 01:26:00
读的是另外一个装帧的版本,内容非常好。
1 有用 kevin 2019-09-25 21:10:04
不错。西方启蒙前的世界科技发展历史。惊叹于阿拉伯人对世界科技文明所发挥的承接作用,以及它本身在中世纪取得的灿烂辉煌的成绩! 也叹于我们没有在这方面留下可书写的痕迹。
2 有用 空竹大师 2020-08-31 01:31:48
结论经典:数学物理结合+实验思维,是科学革命的直接原因。神学、追求完美规律、自由思辨哲学传统,是内在原因。 李约瑟问题的侧面。 论证算非常详实可靠,大量细节,覆盖从希腊神学/哲学/罗马医学到中世纪数学/物理/医学等等诸多史料,作者组织材料的能力可见一斑。
2 有用 鲁西狂人 2021-07-29 06:36:00
出差期间用十天啃完了这部书,作者详细整理了科学革命前西方以及阿拉伯地区科学发展的脉络。个人感觉这部书的期望值低于豆瓣评分,仅适合于专门研究科学史的人阅读,并不是大众读物。
1 有用 裴彖飞 2024-07-20 04:31:49 福建
我们曾有一个躺在草地看月上55个天球旋转的时代;彼时人类精神多么年轻可爱,仅凭稚嫩的有限性也能无畏地包裹住无限宇宙。此时历史堆积如山,我们不再能穷尽天上有多少颗恒星,探见不到光锥边缘,对万物的自然位置也不再有任何见识,径直把自己的命运委身无本性无受迫的虚空,自由得一无所有。推天球的诸神远去,创世上帝死亡,孩提时代对待自然的亲近与好奇之心无影踪。行在歧途的数学物理学和商品拜物教的抽象王国让这群树下的猿猴窒息已久。试问:在现代重建一种目的论的自然哲学是否可能?若是则它将在何限度上裨益于我们的生活?这在何程度上意味着客观精神倒退,抑或能够赞许保留其治疗心病的功能——如古代医疗和占星术那般?土地公观音妈啊…
0 有用 静自闲 2014-01-03 14:16:29
渐入佳境
0 有用 robin鳥 2020-08-15 01:23:35
读英文版更通畅。
0 有用 风信子 2022-01-24 11:15:19
补:精读过一、二、三、四、七、十一
0 有用 Xiu 2021-09-04 19:30:13
清科史必读书目
0 有用 潇湘公子 2023-06-08 10:19:06 重庆
非常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