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作名: D is for Digital: What a well-informed person should know about computers and communications
译者: 李松峰 / 徐建刚
出版年: 2013-6
页数: 272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5318756
内容简介 · · · · · ·
家用电器、汽车、飞机、相机、手机、GPS 导航仪,还有游戏机,虽然你看不见,但这些设备都有计算能力。手机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电力系统、银行和金融服务系统等基础设施背后无一不是计算机在支撑。如今的世界是数字的,而计算机和计算无处不在。这本书就是要告诉大家数字世界有关计算机的一切。本书没有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但它全面解释了当今计算和通信领域的工作方式,包括硬件、软件、互联网、通信和数据安全,并且讨论了新技术带来的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
无论你有没有计算机背景,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你认同自己生活在数字时代,这本书就是必读的!
作者简介 · · · · · ·
Brian W. Kernighan
世界顶尖计算机科学家,曾为贝尔实验室计算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人员,现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他是AWK语言和AMPL语言的发明人,还参与过UNIX和许多其他系统的开发,同时出版了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The Practice of Programming、The Elements of Programming Style等在计算机领域影响深远的著作。
Kernighan主张所有人都应该了解计算机,在他心目中,此书相当于“写给未来总统的计算机读物”,是新一代公民必读之作。本书中讲解的内容甚至会影响我们在微博和社区上的活动,以及使用智能手机的方式。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硬件
第1章 计算机里有什么 11
1.1 逻辑构造 13
1.2 物理构造 18
1.3 摩尔定律 21
第2章 比特、字节与信息表示 23
2.1 模拟与数字 23
2.2 模数转换 25
2.3 比特、字节与二进制 30
2.4 小结 37
第3章 深入了解CPU 39
3.1 玩具计算机 40
3.2 真正的CPU 45
3.3 缓存 47
3.4 其他计算机 49
硬件部分小结 51
第二部分 软件
第4章 算法 57
4.1 线性算法 58
4.2 二分搜索 60
4.3 排序 62
4.4 难题与复杂性 66
4.5 小结 68
第5章 编程与编程语言 71
5.1 汇编语言 72
5.2 高级语言 73
5.3 软件开发 79
5.4 软件资产 84
第6章 软件系统 93
6.1 操作系统 94
6.2 操作系统怎么工作 98
6.3 其他操作系统 101
6.4 文件系统 102
6.5 应用程序 108
6.6 软件分层 111
第7章 学习编程 115
7.1 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 116
7.2 第一个JavaScript程序 117
7.3 第二个JavaScript程序 119
7.4 循环 121
7.5 条件 122
7.6 库和接口 124
7.7 JavaScript怎么工作 125
软件部分小结 127
第三部分 通信
第8章 网络 135
8.1 电话与调制解调器 136
8.2 有线和DSL 136
8.3 局域网和以太网 138
8.4 无线网络 141
8.5 手机 144
8.6 小结 147
第9章 互联网 149
9.1 互联网概述 150
9.2 域名和地址 153
9.3 路由 157
9.4 协议 159
9.5 高层协议 162
9.6 带宽 172
9.7 压缩 173
9.8 错误检测和校正 176
9.9 小结 177
第10章 万维网 179
10.1 万维网如何工作 180
10.2 HTML 182
10.3 表单 183
10.4 cookie 184
10.5 动态网页 186
10.6 网页之外的动态内容 189
10.7 病毒和蠕虫 190
10.8 万维网安全 192
10.9 密码术 201
10.10 小结 208
第11章 数据、信息和隐私 211
11.1 搜索 212
11.2 跟踪 216
11.3 数据库、信息与聚合 221
11.4 隐私失控 224
11.5 云计算 225
11.6 小结 230
第12章 结束语 231
注解 236
词汇表 242
索引 253
版权声明 256
· · · · · · (收起)
"世界是数字的"试读 · · · · · ·
硬件是计算机中可见的实体部分,也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和装置。计算机设备的发展史相当有趣,但我并不打算在这里讲太多。然而,有些历史趋势却值得我们关注,尤其是这一点:以一定的成本,在给定大小的空间内能装进电路和设备的数量,随着时间而呈指数式增长。随着数字设备越来越强大和廉价,林林总总的机械系统已经被更为统一的电子系统所代替。 计算设备的历史悠久,不过早期的计算...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2011年1月,发生在突尼斯和埃及的民众革命推翻了执政多年的独裁者,为这些饱受压迫之苦的国家带来了一丝自由的气息。在这两次事件中,无数普通民众通过Twitter传播最新动向和集会地点,拿起手机拍摄民众抗议和警察施暴的照片、视频,传到Facebook和YouTube来激励同胞并告知全世界。在突尼斯,在最紧张的那些日子里,民众发帖量几乎达到了每小时2万条,然后被转发到Facebook和博客上,又被再次推送。在埃及事件期间,Google马上开发了一个叫speak2tweet的应用程序,这样任何人都可以拨通电话,口述想要发帖的内容,然后由后台系统转换成文本发送出来。人们可以看到这些原始的消息(一般是法语或阿拉伯语),或者让系统朗读出来,或者用Google的翻译服务译成别的语言。在这两个国家,尽管革命能否带来长远变化仍然扑朔迷离,但显而易见的是,面对突发事件,政府想控制言论的努力已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论 -
机器翻译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虽然尚未达到完美,但已经很实用:它可以把将近60种语言中的任意一种翻译成其他语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世界是数字的"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世界是数字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D is for Digital 书评

有关计算机的概念全面,内容清晰,易读
> 更多书评 8篇
-
明生 (签什么名)
注解 《数字迷城:信息爆炸改变你的生活》(Blown to BIts: Your Life, Liberty and Happiness After the Digital Explosion, Addison-Wesley, 2008) 《信息简史》(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 Pantheon, 2011) [http://w3schools.com] 《网络信息安全的真相》(Secrets and Lies: Digital Security in a Networked World, Wiley, 2000)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And How to Stop It, Penguin, 20082015-01-14 12:25:55
注解 《数字迷城:信息爆炸改变你的生活》(Blown to BIts: Your Life, Liberty and Happiness After the Digital Explosion, Addison-Wesley, 2008) 《信息简史》(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 Pantheon, 2011) http://w3schools.com 《网络信息安全的真相》(Secrets and Lies: Digital Security in a Networked World, Wiley, 2000)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And How to Stop It, Penguin, 2008
回应 2015-01-14 12:25:55 -
明生 (签什么名)
数字技术为人类带来了无数便利,少了它,我们的生活会平淡乏味很多。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给每个人的隐私带来了空前的威胁。而且,(用本书责任编辑的话来说)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对个人隐私的这种侵害,有些是因为互联网及其应用,有些则是数字设备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快带来的副作用。 11.1 搜索 11.2 跟踪 打地理标签 于是我用了Ghostery,发现了cnzz的东东 在豆瓣上是AdMaster,Google Analytics,Piwik ...2015-01-14 10:40:04
数字技术为人类带来了无数便利,少了它,我们的生活会平淡乏味很多。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给每个人的隐私带来了空前的威胁。而且,(用本书责任编辑的话来说)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对个人隐私的这种侵害,有些是因为互联网及其应用,有些则是数字设备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快带来的副作用。 引自 第11章 数据、信息和隐私 11.1 搜索 11.2 跟踪 打地理标签 于是我用了Ghostery,发现了cnzz的东东 在豆瓣上是AdMaster,Google Analytics,Piwik Analytics,DoubleClick, MarkMoniter,MiaoZhen,Tanx 深度包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 此节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11.3 数据库、信息与聚合
互联网和Web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收集、存储和展现信息的方式。搜索引擎和数据库对每个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很难想象之前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是怎么过来的。 引自 第11章 数据、信息和隐私 再识别 11.4 隐私失控
不久前,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概是这么写的:“有一次面试,他们问了一些我简历上没写的问题。原来他们看了我的Facebook 主页,这太让人意外了。Facebook上可都是我个人隐私啊,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这个人很傻很天真,但我想很多Facebook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都会有一种被冒犯的感觉,尽管他们清楚地知道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大学招生办会例行通过搜索引擎、社交网站及其他类似工具来了解申请人的更多信息。 引自 第11章 数据、信息和隐私 11.5 云计算 《创新者的窘境》 11.6 小结
然而,举手之劳也可以让你在世界面前暴露无遗,此时可不是人人都会只念你的好。垃圾邮件、欺诈、间谍软件、病毒、监视、冒名顶替、泄露隐私信息,甚至遗失财产,种种不幸都会接踵而来。小心谨慎才是明智之举。 引自 第11章 数据、信息和隐私 回应 2015-01-14 10:40:04 -
明生 (签什么名)
URL HTTP HTML 浏览器 1989 Tim Berners-Lee Mosaic 1993 Illinois Netscape IE W3C 10.1 万维网如何工作 URL HTTP 10.2 HTML 10.3 表单 CGI 10.4 cookie 于是,问题就来了:有时候服务器确实需要记住某些东西,如用户已经输入的名字和密码,这样后续的每一次交互就不必让用户反复输入了。怎样才能让HTTP记住这些东西呢?难点在于,客户端第一次和第二次访问服务器的时间可能间隔几小时、几星期,也可能访问一次以后再也不会访...2015-01-14 00:27:09
URL HTTP HTML 浏览器 1989 Tim Berners-Lee Mosaic 1993 Illinois Netscape IE W3C 10.1 万维网如何工作 URL HTTP 10.2 HTML 10.3 表单 CGI 10.4 cookie
于是,问题就来了:有时候服务器确实需要记住某些东西,如用户已经输入的名字和密码,这样后续的每一次交互就不必让用户反复输入了。怎样才能让HTTP记住这些东西呢?难点在于,客户端第一次和第二次访问服务器的时间可能间隔几小时、几星期,也可能访问一次以后再也不会访问,服务器要把信息保留多长时间呢?似乎只能靠瞎猜。 1994年,Netscape 公司发明了一种叫cookie 的解决方案。cookie 是在程序之间传递的一小段信息,这个名字虽有卖萌之嫌,但已经为广大程序员接受。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关注文本重点错。 10.5 动态网页
在浏览器里运行程序的好处是可以增强浏览器的功能,而且当计算在本地完成时,交互会快很多。不利的一面在于,在你的计算机上运行未知来源的代码真的存在风险。显然,”我的身家性命全靠陌生人的良心“并不是靠谱的安全策略。微软有篇文章叫”关于安全的10个不变法则“(Ten Immutable Laws Of Security),第一条说的就是:如果有坏蛋能说服你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他的程序,那你的计算机就不是你的了。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后半本书到底怎么回事,果然是合译的,这种……可以叫IT风吗?说来译注倒也有趣。
1995年,Netscape 还推出了一种专用于其浏览器的新语言JavaScript。别看名字里有Java,其实JavaScript 跟Java 没有任何关系,唯一能扯上关系的是两者写出来的程序都长得像C语言。选择这个名字只是出于市场宣传的目的。…… 如今的大多数网页都包含一些JavaScript 代码,用来展示图形特效、验证表单信息、弹出有用的和讨厌的的窗口等等。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被CS萌击中。 插件
可控性最差或者说最不可控的浏览器扩展技术是微软的ActiveX,这种技术能让Internet Explorer 加载代码并运行。ActiveX 像是搅起了江湖血雨腥风的武林秘籍:代码本身不受限制,可以运行任何Windows 功能,所以实际上能完全控制你的计算机。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混乱的文风不是好文风。捍卫汉语言纯洁性。 10.6 网页之外的动态内容 电子邮件 e.g. 10.7 病毒和蠕虫 Robert T. Morris VB Struxnet 特洛伊木马 10.8 万维网安全 对客户端的攻击 对服务器的攻击 对传输中信息的攻击 10.8.1 对客户端的攻击
垃圾邮件是不请自来的邮件,其内容通常是发家致富秘籍、洗髓易筋偏方、职场蹿升宝典和很多没用的其他商品和服务。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网络钓鱼(phishing) 间谍软件(spyware) 僵尸(zombie)肉鸡(bot)僵尸网络(botnet) 10.8.2 对服务器的攻击 SQL注入(SQL injection) 拒绝服务攻击 (DoS,Denial of Service)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10.8.3 对传输中信息的攻击 VPN 10.8.4 自我防御
个人计算机用户如何进行自我防御?有人向我征求这个意见时,我会用本节的内容告诉他。我把计算机用户的防御手段分成三类:第一类非常重要,第二类中等重要,第三类则要看你的偏执程度。(如你所料,第三类我就不细讲了,因为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偏执到这种程度。)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非常重要: 选择安全的口令 不要再重要网站和无关紧要的网站用同一口令 不要用开放的无线网络做重要的事,保证用HTTPS连接无线网络 收到来历不明的邮件不要打开附件 使用Windows要安装防毒软件并保持更新 中等重要: 偏执狂专用: 10.9 密码术 10.9.1 密钥加密 蛮力攻击(brute force attack) 字典攻击 DES AES 密钥分发 10.9.2 公钥加密 数字签名 RSA 2002 Turing 消息摘要/密码学散列 MD5 SHA-1
就算每个人都能坚守安全防线,志在必得的敌人还可以用收买、讹诈、盗窃、暴打这四大武器来攻破城防。而像政府这样合法的暴力机构,则越来越多地用牢狱之灾来恐吓那些不肯说出密码的人。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10.10 小结
回应 2015-01-14 00:27:09 -
明生 (签什么名)
规则 域名 9.1 互联网概述 网关/路由器,ISP, 地址 名字:DNS 路由 协议:IP TCP DHCP 9.2 域名和地址 RFC ICANN 9.2.1 域名系统 9.2.2 IP地址 NAT 9.2.3 根服务器 9.2.4 注册自己的域名 9.3 路由 9.4 协议 9.4.1 IP 不可靠、无连接 TTL 9.4.2 TCP 端口 1973 Turing 2001 9.5 高层协议 HTTP Telnet 9.5.1 FTP 9.5.2 远程登录Telnet SSH 9.5.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MIME POP IMAP 9.5.4 文件共享和点对点协议 Napster 1999 Fan...2014-12-29 13:52:02
规则 域名 9.1 互联网概述 网关/路由器,ISP, 地址 名字:DNS 路由 协议:IP TCP DHCP 9.2 域名和地址 RFC ICANN 9.2.1 域名系统 9.2.2 IP地址 NAT 9.2.3 根服务器 9.2.4 注册自己的域名 9.3 路由 9.4 协议 9.4.1 IP 不可靠、无连接 TTL 9.4.2 TCP 端口 1973 Turing 2001 9.5 高层协议 HTTP Telnet 9.5.1 FTP 9.5.2 远程登录Telnet SSH 9.5.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MIME POP IMAP 9.5.4 文件共享和点对点协议 Napster 1999 Fanning peer 2 peer 中国版 Kazaa BitTorrent 9.5.5 关于版权的题外话 DMCA 9.5.6 高层协议总结 9.6 带宽 9.7 压缩
压缩的基本思想是避免存储或传输冗余信息。 引自 第9章 互联网 ……关于ASCII
一种节省1位(蚊子腿也是肉啊)的方法…… 引自 第9章 互联网 所以这文风到底是作者跑偏还是译者出轨。Geek世界槽点多。 无损压缩 9.8 错误检测和矫正 奇偶校验码 9.9 小结
互联网背后只有少数几个简单的设计思想,但在大量工程实践的支持下,仅用如此少的机制就实现了非凡的成就. 互联网是基于数据包的网络。在互联网中,信息被封装在一个个标准格式的数据包里发出,动态地在一个巨大的变化无常的网络集合里被路由。这种网络模型和电话系统的电路网络完全不同,后者每次通话都会建立一条专用电路,在概念上可以理解为连接通话双方的私有线路。 …… 网络之间通过网关连接。网关是一种专用计算机,用来把那些奔赴终点的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路由到下一个网络。网关用路由协议交换路由信息,这样即使网络拓扑发生改变、网络间的连接此去彼从,网关还是知道如何把一个包发送到离它的终点更近的地方。 互联网依靠协议和标准来生生不息。 引自 第9章 互联网 本章终于完结,像一曲赞歌。
回应 2014-12-29 13:52:02
-
明生 (签什么名)
【译者序】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我们世界中的计算机“(Computers in our World) 作者Brian Kernighan: 曾在贝尔实验室工作30多年,与Unix 系统的创造者Ken Thompson 和Dennis Ritchie (C语言发明人)是同事,对Unix 系统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与Dennis Ritchie 合著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是世界上第一本被广泛认可的C语言教程,被称为”K&R C“。他还发明了AWK 和 AMPL 编程语言。 【致读者】 计算机的...2014-12-17 21:14:44
【译者序】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我们世界中的计算机“(Computers in our World) 作者Brian Kernighan:
曾在贝尔实验室工作30多年,与Unix 系统的创造者Ken Thompson 和Dennis Ritchie (C语言发明人)是同事,对Unix 系统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与Dennis Ritchie 合著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是世界上第一本被广泛认可的C语言教程,被称为”K&R C“。他还发明了AWK 和 AMPL 编程语言。 引自 开篇语 【致读者】 计算机的基本常识:”未来总统的计算机与通信“ 硬件、软件和通信 无知有害。
至于我写这本书的目标,是希望读者能对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有一个深入地了解,真正明白它们的工作原理,他们的起源,还有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能够从对自己有益的角度重新看待这个世界。果能如此,吾愿足矣。 引自 开篇语 =。= 【开篇语】 20年的对比: 电话 相片 音乐 电子邮件 Facebook Youtube Twitter 语音处理 购物 地图 信息的通用数字表示 通用数字处理器 通用数字网络 数字化数据 摩尔
这种进步,看上去毫无疑问很棒的样子,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也的确很棒,但有时候也会在人们的心中投下不安的阴影。就个体而言,技术对个人隐私的影响就是其中最显著也是最令人担心的一方面。…… 其次,对于我们在网上所作所为和往来踪迹的记录看起来会永存不灭。…… 另外,保护我们隐私和财产的社会机制还没跟上技术的高速发展。 引自 开篇语 IPR
技术变革并不是单个孤立事件,而是一直在进行中的过程:迅速、持续不断而且越来越快。幸好数字系统的基本思想还是不变的,所以如果理解了本书讲解的内容,就能理解未来的系统,这样你就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系统所带来的问题和机遇了。 引自 开篇语 看到这里突然想到《星际穿越》了,到时候大家是一起编程还是一起种地? 现在用起来我的本本键盘手感实在渣,噢。 豆瓣阅读好一点是好像是跟实体页码对照关联了,不过目录部分样式可以借鉴一下kindle么。
回应 2014-12-17 21:14:44 -
明生 (签什么名)
计算设备的发展史 巨石阵 安提基瑟拉机器 天文计算机 机械结构 公元前100年(不好意思看成100年前) 算盘 计算尺 17世纪早期 雅卡尔织布机 1800 查尔斯·巴贝奇 英国 19世纪 勒芙蕾丝伯爵夫人 奥古斯塔·爱达·拜伦 (乔治·拜伦家妞) 赫尔曼·何乐礼 制表机 US Census 19世纪后期 →IBM ENIAC XX&XX 全电子计算机 宾大 20世纪40年代 EDSAC2014-12-17 21:52:51
-
與點狂生 (oQo)
巴贝奇清楚地意识到,计算设备可以把操作指令和数据保存为同样的形式,但ENIAC并没有把指令像数据那样保存在存储器中,而是通过扳动开关和重新连线来实现编程。第一台真正实现了存储程序的计算机于1949年在英国面世,称为EDSAC(延迟存储电子自动计算机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内存里不仅保存了CPU正在处理的数据,还保存了让CPU如何处理数据所需运行的指令。这一点至关重要:通过把不同的指令加载进内存,就可以让计算机做不同的...2014-04-11 09:43:38
巴贝奇清楚地意识到,计算设备可以把操作指令和数据保存为同样的形式,但ENIAC并没有把指令像数据那样保存在存储器中,而是通过扳动开关和重新连线来实现编程。第一台真正实现了存储程序的计算机于1949年在英国面世,称为EDSAC(延迟存储电子自动计算机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内存里不仅保存了CPU正在处理的数据,还保存了让CPU如何处理数据所需运行的指令。这一点至关重要:通过把不同的指令加载进内存,就可以让计算机做不同的计算。这样,存储程序型计算机就成为通用的设备:同一台计算机,只要在内存里放上适当的指令,就可以运行文字处理程序、制作数据表格、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计算纳税款,还可以播放电影。存储程序这个理念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引自第21页 回应 2014-04-11 09:43:38
-
明生 (签什么名)
注解 《数字迷城:信息爆炸改变你的生活》(Blown to BIts: Your Life, Liberty and Happiness After the Digital Explosion, Addison-Wesley, 2008) 《信息简史》(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 Pantheon, 2011) [http://w3schools.com] 《网络信息安全的真相》(Secrets and Lies: Digital Security in a Networked World, Wiley, 2000)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And How to Stop It, Penguin, 20082015-01-14 12:25:55
注解 《数字迷城:信息爆炸改变你的生活》(Blown to BIts: Your Life, Liberty and Happiness After the Digital Explosion, Addison-Wesley, 2008) 《信息简史》(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 Pantheon, 2011) http://w3schools.com 《网络信息安全的真相》(Secrets and Lies: Digital Security in a Networked World, Wiley, 2000)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And How to Stop It, Penguin, 2008
回应 2015-01-14 12:25:55 -
明生 (签什么名)
数字技术为人类带来了无数便利,少了它,我们的生活会平淡乏味很多。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给每个人的隐私带来了空前的威胁。而且,(用本书责任编辑的话来说)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对个人隐私的这种侵害,有些是因为互联网及其应用,有些则是数字设备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快带来的副作用。 11.1 搜索 11.2 跟踪 打地理标签 于是我用了Ghostery,发现了cnzz的东东 在豆瓣上是AdMaster,Google Analytics,Piwik ...2015-01-14 10:40:04
数字技术为人类带来了无数便利,少了它,我们的生活会平淡乏味很多。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给每个人的隐私带来了空前的威胁。而且,(用本书责任编辑的话来说)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对个人隐私的这种侵害,有些是因为互联网及其应用,有些则是数字设备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快带来的副作用。 引自 第11章 数据、信息和隐私 11.1 搜索 11.2 跟踪 打地理标签 于是我用了Ghostery,发现了cnzz的东东 在豆瓣上是AdMaster,Google Analytics,Piwik Analytics,DoubleClick, MarkMoniter,MiaoZhen,Tanx 深度包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 此节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11.3 数据库、信息与聚合
互联网和Web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收集、存储和展现信息的方式。搜索引擎和数据库对每个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很难想象之前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是怎么过来的。 引自 第11章 数据、信息和隐私 再识别 11.4 隐私失控
不久前,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概是这么写的:“有一次面试,他们问了一些我简历上没写的问题。原来他们看了我的Facebook 主页,这太让人意外了。Facebook上可都是我个人隐私啊,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这个人很傻很天真,但我想很多Facebook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都会有一种被冒犯的感觉,尽管他们清楚地知道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大学招生办会例行通过搜索引擎、社交网站及其他类似工具来了解申请人的更多信息。 引自 第11章 数据、信息和隐私 11.5 云计算 《创新者的窘境》 11.6 小结
然而,举手之劳也可以让你在世界面前暴露无遗,此时可不是人人都会只念你的好。垃圾邮件、欺诈、间谍软件、病毒、监视、冒名顶替、泄露隐私信息,甚至遗失财产,种种不幸都会接踵而来。小心谨慎才是明智之举。 引自 第11章 数据、信息和隐私 回应 2015-01-14 10:40:04 -
明生 (签什么名)
URL HTTP HTML 浏览器 1989 Tim Berners-Lee Mosaic 1993 Illinois Netscape IE W3C 10.1 万维网如何工作 URL HTTP 10.2 HTML 10.3 表单 CGI 10.4 cookie 于是,问题就来了:有时候服务器确实需要记住某些东西,如用户已经输入的名字和密码,这样后续的每一次交互就不必让用户反复输入了。怎样才能让HTTP记住这些东西呢?难点在于,客户端第一次和第二次访问服务器的时间可能间隔几小时、几星期,也可能访问一次以后再也不会访...2015-01-14 00:27:09
URL HTTP HTML 浏览器 1989 Tim Berners-Lee Mosaic 1993 Illinois Netscape IE W3C 10.1 万维网如何工作 URL HTTP 10.2 HTML 10.3 表单 CGI 10.4 cookie
于是,问题就来了:有时候服务器确实需要记住某些东西,如用户已经输入的名字和密码,这样后续的每一次交互就不必让用户反复输入了。怎样才能让HTTP记住这些东西呢?难点在于,客户端第一次和第二次访问服务器的时间可能间隔几小时、几星期,也可能访问一次以后再也不会访问,服务器要把信息保留多长时间呢?似乎只能靠瞎猜。 1994年,Netscape 公司发明了一种叫cookie 的解决方案。cookie 是在程序之间传递的一小段信息,这个名字虽有卖萌之嫌,但已经为广大程序员接受。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关注文本重点错。 10.5 动态网页
在浏览器里运行程序的好处是可以增强浏览器的功能,而且当计算在本地完成时,交互会快很多。不利的一面在于,在你的计算机上运行未知来源的代码真的存在风险。显然,”我的身家性命全靠陌生人的良心“并不是靠谱的安全策略。微软有篇文章叫”关于安全的10个不变法则“(Ten Immutable Laws Of Security),第一条说的就是:如果有坏蛋能说服你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他的程序,那你的计算机就不是你的了。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后半本书到底怎么回事,果然是合译的,这种……可以叫IT风吗?说来译注倒也有趣。
1995年,Netscape 还推出了一种专用于其浏览器的新语言JavaScript。别看名字里有Java,其实JavaScript 跟Java 没有任何关系,唯一能扯上关系的是两者写出来的程序都长得像C语言。选择这个名字只是出于市场宣传的目的。…… 如今的大多数网页都包含一些JavaScript 代码,用来展示图形特效、验证表单信息、弹出有用的和讨厌的的窗口等等。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被CS萌击中。 插件
可控性最差或者说最不可控的浏览器扩展技术是微软的ActiveX,这种技术能让Internet Explorer 加载代码并运行。ActiveX 像是搅起了江湖血雨腥风的武林秘籍:代码本身不受限制,可以运行任何Windows 功能,所以实际上能完全控制你的计算机。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混乱的文风不是好文风。捍卫汉语言纯洁性。 10.6 网页之外的动态内容 电子邮件 e.g. 10.7 病毒和蠕虫 Robert T. Morris VB Struxnet 特洛伊木马 10.8 万维网安全 对客户端的攻击 对服务器的攻击 对传输中信息的攻击 10.8.1 对客户端的攻击
垃圾邮件是不请自来的邮件,其内容通常是发家致富秘籍、洗髓易筋偏方、职场蹿升宝典和很多没用的其他商品和服务。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网络钓鱼(phishing) 间谍软件(spyware) 僵尸(zombie)肉鸡(bot)僵尸网络(botnet) 10.8.2 对服务器的攻击 SQL注入(SQL injection) 拒绝服务攻击 (DoS,Denial of Service)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10.8.3 对传输中信息的攻击 VPN 10.8.4 自我防御
个人计算机用户如何进行自我防御?有人向我征求这个意见时,我会用本节的内容告诉他。我把计算机用户的防御手段分成三类:第一类非常重要,第二类中等重要,第三类则要看你的偏执程度。(如你所料,第三类我就不细讲了,因为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偏执到这种程度。)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非常重要: 选择安全的口令 不要再重要网站和无关紧要的网站用同一口令 不要用开放的无线网络做重要的事,保证用HTTPS连接无线网络 收到来历不明的邮件不要打开附件 使用Windows要安装防毒软件并保持更新 中等重要: 偏执狂专用: 10.9 密码术 10.9.1 密钥加密 蛮力攻击(brute force attack) 字典攻击 DES AES 密钥分发 10.9.2 公钥加密 数字签名 RSA 2002 Turing 消息摘要/密码学散列 MD5 SHA-1
就算每个人都能坚守安全防线,志在必得的敌人还可以用收买、讹诈、盗窃、暴打这四大武器来攻破城防。而像政府这样合法的暴力机构,则越来越多地用牢狱之灾来恐吓那些不肯说出密码的人。 引自 第10章 万维网 10.10 小结
回应 2015-01-14 00:27:09 -
明生 (签什么名)
规则 域名 9.1 互联网概述 网关/路由器,ISP, 地址 名字:DNS 路由 协议:IP TCP DHCP 9.2 域名和地址 RFC ICANN 9.2.1 域名系统 9.2.2 IP地址 NAT 9.2.3 根服务器 9.2.4 注册自己的域名 9.3 路由 9.4 协议 9.4.1 IP 不可靠、无连接 TTL 9.4.2 TCP 端口 1973 Turing 2001 9.5 高层协议 HTTP Telnet 9.5.1 FTP 9.5.2 远程登录Telnet SSH 9.5.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MIME POP IMAP 9.5.4 文件共享和点对点协议 Napster 1999 Fan...2014-12-29 13:52:02
规则 域名 9.1 互联网概述 网关/路由器,ISP, 地址 名字:DNS 路由 协议:IP TCP DHCP 9.2 域名和地址 RFC ICANN 9.2.1 域名系统 9.2.2 IP地址 NAT 9.2.3 根服务器 9.2.4 注册自己的域名 9.3 路由 9.4 协议 9.4.1 IP 不可靠、无连接 TTL 9.4.2 TCP 端口 1973 Turing 2001 9.5 高层协议 HTTP Telnet 9.5.1 FTP 9.5.2 远程登录Telnet SSH 9.5.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MIME POP IMAP 9.5.4 文件共享和点对点协议 Napster 1999 Fanning peer 2 peer 中国版 Kazaa BitTorrent 9.5.5 关于版权的题外话 DMCA 9.5.6 高层协议总结 9.6 带宽 9.7 压缩
压缩的基本思想是避免存储或传输冗余信息。 引自 第9章 互联网 ……关于ASCII
一种节省1位(蚊子腿也是肉啊)的方法…… 引自 第9章 互联网 所以这文风到底是作者跑偏还是译者出轨。Geek世界槽点多。 无损压缩 9.8 错误检测和矫正 奇偶校验码 9.9 小结
互联网背后只有少数几个简单的设计思想,但在大量工程实践的支持下,仅用如此少的机制就实现了非凡的成就. 互联网是基于数据包的网络。在互联网中,信息被封装在一个个标准格式的数据包里发出,动态地在一个巨大的变化无常的网络集合里被路由。这种网络模型和电话系统的电路网络完全不同,后者每次通话都会建立一条专用电路,在概念上可以理解为连接通话双方的私有线路。 …… 网络之间通过网关连接。网关是一种专用计算机,用来把那些奔赴终点的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路由到下一个网络。网关用路由协议交换路由信息,这样即使网络拓扑发生改变、网络间的连接此去彼从,网关还是知道如何把一个包发送到离它的终点更近的地方。 互联网依靠协议和标准来生生不息。 引自 第9章 互联网 本章终于完结,像一曲赞歌。
回应 2014-12-29 13:52:02
论坛 · · · · · ·
[英]Brian W. Kernighan:我与CS的半个世纪(图灵... | 来自猪头 | 2014-10-16 11:14:34 | |
我只想说,这种殿堂级的大神怎么连辆法拉利都没有? | 来自whg | 2013-12-14 11:38:29 | |
纸质书什么时候出来? | 来自runner | 1 回应 | 2013-07-20 17:07:2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CreateSpace (2011)9.3分 29人读过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8.3分 109人读过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7)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科普精品 (Guo Hang)
- 数据挖掘、统计、机器学习 (大米粒)
- kindle预备 (李笨4everyoung)
- 3.计算机体系结构 (葡萄)
- 程序员必读 (沨雅)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世界是数字的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whg 2014-05-17 23:57:19
每一个话题都可以继续深入挖掘,这本书只是个大地图!涵盖了数字化的方方面面,以及为什么比特能统治全世界!有必要再重读一遍巩固一下
0 有用 不忍池 2015-09-01 11:39:55
英文书名“D is for Digital”的语感没译出来。关于这个数字世界的硬件、软件与规则种种,果然是文科生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的计算机科普。
0 有用 oifA 2015-03-05 12:36:54
科普乱炖
5 有用 加飛 2016-04-03 14:09:58
如果我在大学入学前读到这本书,就好了
3 有用 quitequiet 2013-12-10 22:38:21
豆瓣试读的目录可真不抓人啊。PDF看到的目录就有趣多了,编辑下的工夫么。另外零星几个译者注牛极啦。希望计算机三级的教材能这么写。书里一句话最得我心:知道硬件/软件/通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很重要。
0 有用 芒可猫 2022-06-14 16:09:18
@2020-03-28 00:25:19
0 有用 song2li 2022-03-11 11:15:57
计算机概论基础课,第一次知道原来蓝牙是从丹麦国王Harald Blåtand由来,标志也是HB的简称。
0 有用 不带半颗沙 2022-02-02 11:29:53
能8.3我就不理解
0 有用 pan 2021-12-07 16:26:58
特别好的一本科普书,就像翻译过来的题目一样,世界是数字的,举了很多生活中有关计算机的知识,让很多计算机知识不只是停留在专业书上面生硬的概念
0 有用 🤒 2021-10-14 08:16:12
作者把读者定位在非计算机专业人士,确实写作得很成功,整体性强覆盖面广且易懂。在逻辑结构的层面上把计算机相关的硬件、软件、通信、数据安全讲清楚了。而且还蛮幽默的,这种幽默我目前很少在国内的教材里面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