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elen Vendler
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Milton, Keats, Eliot, Plath
出版年: 2004-4-30
页数: 192
定价: USD 21.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674013834
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Milton, Keats, Eliot, Plath
出版年: 2004-4-30
页数: 192
定价: USD 21.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674013834
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By looking at the precedents, circumstances, and artistry of the first-perfect poems composed by John Milton, John Keats, T. S. Eliot, and Sylvia Plath, this text offers insight into the mysterious process that precedes poetic achievement.
作者简介 · · · · · ·
海伦·文德勒
哈佛大学英文系阿·金斯利·波特校级教授,诗歌评论家。著有《看不见的倾听者》《叶芝的幻象及其后期戏剧》《花朵与漩涡》《乔治·赫伯特的诗歌》《打破风格》《海洋,飞鸟和学者》等。
周瓒
诗人、译者、戏剧工作者、学者。出版的主要作品包括诗集《松开》《写在薛涛笺上》《哪吒的另一重生活》等,诗歌论著《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译诗集《吃火: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选》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为了避免无意义的社交礼仪中空洞的言语交流,以及他自己害怕被其他人看到的小丑形象,艾略特不再理睬那些情色社交场景,而写作记录了游荡在布满泥泞与碎玻璃的大街上的独行夜晚的诗作(如《在北剑桥的第一首随想曲》)。在这些诗中,他简化了对切实可行的一种习语的寻找:保持孤独,并将人类的声音和音乐置于一个有距离的或不具威胁性的位置。人类声音太远,以至于不能传达可辨别的意义,游荡者只听见“阁楼窗户里断续的长笛”(《三月兔》,第16页)或“一架街头钢琴,饶舌又脆弱/……以及远远的一串童声”(同上,第13页);抑或人声是幼稚、渺小的,无性别特征的,就像天真的“小黑女孩”的声音,她“重复着她小小的上帝套话”(同上,第23页)。因为童声并不是针对言说者的,它不要求他的社会互动。这种一方面纯然伴着器乐,另一方面伴着孩子的声音或套话朝向孤独的飞行,依然是一种逃避,而不是关于诗人核心问题的解决途径:如何以艺术的方式体现那些成人的“人声”(包括他本人的),艾略特在社交场所觉察到这些声音并(像普鲁弗洛克一样)淹没于其中。艾略特——始终都是所有可用话语的一面回音璧——发现,继承的成人言语模式令人沮丧地不适用于他的诗艺习语,恰恰因为前者在他心中完全不出预料地重复着它们自己,仿佛破旧的记忆留声机排练着它过于熟悉的美学的、社会的、哲学的以及浪漫的话语。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 T. S. 艾略特: 发明普鲁弗洛克 173 -
不过对于艾略特来说,诚实必须超越关于“男人的生活”客观的哲学反思,而进入在直觉之外我们无以名状的事物。在基督教关于痛苦的神学中,他找到了对自己个人困惑与苦恼的认可,而这引导他通向宗教话语形式,在这种形式中,我们认同他的那些时刻,包括停下的时间、莫名的痛苦以及审慎的皈依。出乎意料的是,这种痛苦的话语以一种世俗化的形式,首次出现在笔记本诗中,讽刺性地题为《小受难曲:取自“阁楼里的痛苦”》。在诗中,主人公说起一列城市之灯通向“某副不可避免的十字架/在那里他的灵魂伸展,并流血”。这是初稿的读本:艾略特后来将这一行扩大成第一人称复数,所以,灯光的行列通向“某副不可避免的十字架/在那里我们的灵魂被钉住,流血”。一种类似普鲁弗洛克的折磨(他“被钉住并在墙上扭动着”)在这里通过被认同而赋予了意义,尽管只是借由与基督为世人受难相连的十字架意象。而当艾略特暂时舍弃他以前对他人的优越感的语调,他的个人痛苦就得到了延展,通过被共同阐明为“我们”,而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人类伙伴的圈子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 T. S. 艾略特: 发明普鲁弗洛克 173
> 全部原文摘录
Coming of Age as a Poet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读不懂也要读,不然怎么了解诗人的世界?
文学纪念碑第56号《诗人的成年》,海伦•文德勒作品,继《看不见的倾听者》之后入选文学纪念碑的第二部诗歌评论集。 海伦•文德勒,美国诗歌评论家,哈佛大学阿•金斯利•波特校级教授。本书四章里有三章最初发表在阿伯丁大学的“詹姆斯•默里•布朗讲座”上。本书...
(展开)

读 x 文德勒/诗人的成年 | 现在是什么情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德勒通过展示四个诗人弥尔顿、济慈、艾略特和普拉斯的第一首“完美”作品中一些必要的品质告诉青年诗人,在何种意义上他/她在诗的写作领域完成了成人礼: 诗人必须确认并为构成物质宇宙的地理与历史元素显著地找到词语,让这个物质宇宙有选择地在他的诗中得以再造。P011 我之... (展开)
在“完美之作”中找寻自我——文德勒为诗歌的证名
在文德勒看来,对于一个年轻的作者,探索一种风格是必要的,因为它存在着一个美学上的身份认同,与对本真自我的追求,因此,当事人写出一部“完美之作”的时候,诗人才真正的成年,诗人的成年意味着一种个人风格的形成,这种风格可能是无意识的,也有可能是有意识的,在追寻创...
(展开)

文德勒的“完美”诗学之验
“成年,对大多数人而言,意味着对自己的信念、忠诚与依恋做出决定。对诗人来说,成年则还需要找到他或她自己独特的语言,个人的语言范式……” 也可以说,对于诗人而言,写出第一首“完美”诗——一首完全成功地体现“一种明晰连贯的个人风格”的诗歌——就意味着成为一名成年...
(展开)

四位诗人,四篇诗歌,四段创作之路
第一次翻开这本《诗人的成年》的时候,我脑子里有一个疑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出版社为什么会出版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普通人看起来好像有点看不懂。 仔细看完之后我发现,不管能不能看得懂,它都是一本好书。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从这本书的名字说起,“诗人的成年”...
(展开)

你没见过“成人礼”!展示游走在脑神经外的天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经受过令人费解的,一系列显然随机的偏好、厌恶、迷途和逃避。我们那时并不知道为何,我们的感觉会在莫名冲动,悲伤和赞美的波浪中四处飘忽,只是后来我们才可能准备好,像华尔斯一样,承认身份认同的形成方式有多么奇妙。” 每个人一出生,从他第一眼看见世界,便有了属... (展开)>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作者海伦·文德勒 Helen H. Vendler小组 | 来自Tyger Tyger II | 2010-05-01 02:09:1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9.0分 149人读过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Helen Vendler 的书 (Tyger Tyger)
- BP(PRIVATE)III (MyLibrar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Coming of Age as a Poet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