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a Queer Time and Place 短评

热门
  • 0 惘随 2016-11-08 10:43:55

    想起来前几天读过的 The Brandon Archive,反思了许多性政治与性研究中的城市中心主义,很应景...

  • 0 glum puppies 2015-11-07 23:04:17

    杰克大湿最近开始讲僵尸和自毁了

  • 1 春花! 2023-10-26 09:54:15 上海

    Introduction是本书最好的地方,很好的讨论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但是在后文并没有很好的体现。作者的queer核心问题是一种模糊性,在主流的叙事之外还有一部分暧昧不清的内容,这是核心。这集中表现在transgender的讨论,其实在这里transgender,整本书的定位是没有办法用明确的男女性别做定位的状态。就某方面而言这种模糊性的力量,涉及到Butler的讨论,用往返规范的书写来开拓新的空间(我可算明白文艺批评对社会的期待在哪里了)。But,不痛不痒,可能文章最后力量的部份对Brandon的讨论,它真的把那种不透明的环境与伤痛展现了出来,而后续沉浸在文艺里就显得软绵绵的,甚至读起来是对elitism的辩解。

  • 1 Entzauberung 2022-09-28 21:13:16 广东

    Halberstam非常擅长提出尖锐的问题,她在queer time这一概念的建构上简直是重量级的,瓦解了白人中产异性恋的生育/家庭时间,并同时开拓了queer space使得queer counterpubilic culture的生产和流通成为可能。此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身份政治尤其是性/别的flexibility如何与新自由主义勾结在一起的。但是,她一如既往地没办法将主题贯穿到整个论述当中,特别是最后一章关于queer subculture的描写已经非常离题了。最致命的一点在于,archive作为本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却没有更进一步地将其阐释下去,特别是在Brandon的研究中只是浅尝辄止地点出了对于阶级/空间/种族的忽略,就没有再延伸拓展了。有种浪费了这么棒的概念的感觉。

  • 1 拖拉机站站长 2022-10-30 22:44:43 上海

    最后两章没读(听了同学的报告)自己阅读的感受:开头理论集中、犀利,中间案例分析多,涉及领域较广(后现代理论为基础)阅读存在一定困难。作者对谱系性的溯源研究方法很熟悉,发散性强。

  • 0 Lucien在昂古莱 2023-01-30 10:01:02 美国

    Halberstam是少有的行文平实的作者了吧。为写conference paper读了首尾两章,没有期待中的醍醐灌顶之感

  • 0 fupkh 2022-04-10 20:18:11

    其实只详细看了前面几张,了解到了酷儿时空大概是在说什么之后就草草用到论文里。

  • 2 Enlightening 2022-04-22 02:20:50

    读了首尾的理论部分,中间几章最好看完作者分析的电影/戏剧/档案再读。艾滋危机初期,酷儿的未来因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不断缩减,甚至“不再有未来”,迫使学者重新思考longevity和futurity以构建新的社群认同。用酷儿时间的反面——白人中产阶级以生殖和养育为中心的“家庭时间”来界定酷儿之为非/反规范性的范畴,对尝试将酷儿时间空间化的“后现代地理学”的论述则相对潦草。从复现到“放下”跨男Brandon的档案,作者批判了精心挑选殉道者实则去激进化的同性恋规范;对所谓可变动性(flexibility)、“不要给我贴标签”的例外论是如何与新自由主义政治暧昧不清的讨论最为犀利。最后的酷儿亚文化显得多余,但对重新定义一种能够记录并追踪“隐秘、短暂、即时”的酷儿记忆的档案研究方法至今仍值得被反复重提。

  • 0 sibylinsane 2024-03-06 15:00:04 上海

    我想知道queer theory在批判____霸权后呼吁“人生是旷野”之外还有什么更深刻和更令人激动的东西。

  • 0 olivia 2025-04-05 16:30:15 安徽

    读完第一章Queer Temporality and Postmodern Geographies,读论文好累……

  • 1 阿纳瑞斯的墙 2020-04-17 03:59:55

    和读no future有一模一样的困惑...为什么queer spatiality and temporality是通过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来分析的呢...?头两章提到archive of Brandon,但是对于archive这个概念又浅尝则止,我一直期待看到对于这个archive和空间、地理政治详尽的描述,但是作者在大篇文献综述之后又立马转而开始掰开电影和艺术。啊我觉得我甚至没有功力去articulate好我究竟不满在哪里,可能究极来说我就是不满这种研究范式?我喜欢作者的语言和分析想象力,但是如果最后自己也说想要了解的是queer自己的生活选择,那这些分析又怎么能claim是真正贴近他们的呢。。?

  • 0 山有夔 2024-10-10 00:42:46 上海

    手撕Jameson

  • 0 山下林 2025-03-15 20:23:15 英国

    Halberstam在本书中最大的贡献在于指出酷儿时间/地方反线形叙事的同时,深入酷儿群体内部,发现非城市酷儿的一种“无处安放”——当酷儿文化在后现代主义中不断生产的同时,那些乡村的酷儿个体该如何navigate于这一现代/落后=全球/地方的冲突之中。Brandon事件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但从第三章起Halberstam的重点逐渐转向与transgender在视觉艺术中的表象,把时间/地点的话题完全搁置,又在最后一章中试图重回。整本书的发散性太强,且最后对酷儿亚文化的讨论虽条理清晰但缺乏很有说服力的论点,相比之下Alan Sinfield对酷儿亚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分析要精彩很多。

  • 0 Mr Fahrenheit 2021-02-26 21:52:26

    理论部分好棒。分析部分有点散,蛮无聊的。这就是cultural analysis吗?🥺

  • 0 长乐路 2023-06-14 18:23:26 上海

    可以说是我的queer theory启蒙之作 受益匪浅

  • 0 邹榭 2020-11-18 01:29:01

    超时半天读完,晚上加紧肝文章

  • 0 普通贝果 2020-04-19 15:15:18

    读了Brandon archives部分 详细解释了一个transgender被杀案背后的故事 和这起轰动的新闻被各个社会群体用来发声的现象

  • 0 Checkyourdoor 2024-02-15 00:08:54 河南

    开头提出的问题和概念挺有意思的,但并没有贯穿式集中分析…案例是社会电影音乐…好在后来学者对于queer time space有了更深入的讨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