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2 17:48:13。 2017-11-26 20:49:07 ) 下面所勘誤的版本,是中國書籍出版社14年6月版(isbn:9787506839945,上下冊,定價76元),豆瓣未收,附於此耳。 第二回,p10第7行,“又是个计中计。”似爲夾批,當用楷書小字。同頁倒數第13行,令媛——令嬡。按:“令媛”一詞,《漢語大詞典》《教育部國語 詞典》有收,唯一的例證爲蒲松齡《聊齋志異·胡氏》篇。蓋此詞本不存在,蒲松齡一時筆誤耳。故不得以大型詞典作爲語文資料收入,而曰此寫法能成立也。 第四回,p21倒數第12行,普封唐王——晉封唐王(前誤後正,下同) 第六回,p32第6行,給令入城——紿令入城 p35,第2段倒數第3行,唯到神主前——推到神主前 第八回,p46第3行,“何不責他杀逆事”,似當爲“何不責他弒逆事”。 第九回,p53,第5行,“樂得嘲笑”當爲夾批。 第十回,p58,第2段第6行,輔公祐——輔公祏 第十三回,p73,倒數第8行,“一再提及”爲夾批語,當用楷體 第十四回,p81,倒數第9行,刺——剌。倒數第8行,巢刺王——巢剌王。其後出現的此詞,皆誤「剌」爲“刺”。 第十七回,p100第10行,似屬非宣——似屬非宜 第十八回,p105第4行,焉者——焉耆 p107第3行,賞赍——賞賚。第四二回,p256倒數第2行,厚赍——厚賚。第五八回回後評,p366第6行,寵赍——寵賚。第五九回,p367第6行,大赍——大賚。 第十九回,p113第2行,“颇有晋鉏麑风。”當爲夾批。 第二十回,p120第11行,“私心又起。”當爲夾批。 p122,第2段倒數第2行,并无仇仇——並無仇讎。垬強推簡化字,導致“仇仇”之類笑話。 第二十一回,p124,倒數第4行,駐蹕由——駐蹕山 第二十二回,p130,第5行,右武侯将军李海岸办副——右武侯将军李海岸爲副 p132第2段,「俗语说得好:“做了皇帝想登仙。”古时秦皇汉武,都想活过千年,做个彭祖第二,所以朝进方士,暮采仙药,闹得一塌糊涂,终究是没有效验,反致速毙。」當爲正文,宜用宋體。 第二十三回,p141第2-3行,“这是唐朝家法,不足为怪,但遺爱同往出游,何故甘带绿头巾?”當爲夾批。 第二四回,p146,倒數第8行,“指勣。”係夾註。 第二五回,p149,倒數第9行,“二妪贱骨,曾碎死么?”——“二妪贱骨,曾醉死么? 第二六回,p156,第2段第8行,屋有斬獲——屢有斬獲 p158第6行,占人有言——古人有言 p159第3行,阖境又安——阖境乂安 第二七回,p164第3段第3行,高宗而颁诏敕——高宗面颁诏敕 第二八回,p166第5行,邏婆道——邏娑道 p167第8行,咸享元年——咸亨元年;第二九回,p178第九行,咸亭——咸亨 p167倒数第12行,又p271倒數第5行,又第六四回,p403倒數第7行,环甲——擐甲。【擐甲】穿上甲胄,貫甲。《左傳•成公二年》:「擐甲執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宋書•建平王宏傳》:「至於邊城舉燧,羽驛交馳,而望其擐甲推鋒,立功閫外,譬緣木求魚,不可得矣。」清·姚鼐《出塞》詩:「連營鼓角夜星環,擐甲弓刀曉露閒。」(據《漢語大詞典》) 。按蔡東藩書頗多“擐甲”皆被誤爲“环甲”。網絡版皆誤,以此本錄入者和編輯之水平,自無能發現改正(此本的蠢錄入者或蠢編喜將網絡版保留的少量正體字改成簡化字,無聊甚矣,而於真正的錯誤則是一點也改不了的。)。蓋不識「擐」字,誤爲「環」,再用垬簡化字“环”代之,遂越錯越遠。 p169第7行,“烜赫无论”似當爲“烜赫无倫”。 p170,第2段倒數第2行,恣性聰敏——資性聰敏 第二十九回,p175倒數第6行,丧興——丧轝 p176,倒數第14行,袄敎——祆敎。自垬將“襖”“簡化”爲“袄”後,垬國人每每不能區分袄、祆二字。 p177倒數第9行,“萧氏系萧侄孙女,也是国家的勋旧呢。”漏一字,當爲“萧氏系萧瑀侄孙女,也是国家的勋旧呢。” 第三十回,p183倒數第13行,“不用思温计,”當爲正文,當用宋體。 第三一回,p186倒數第9行,嫪毒——嫪毐 【第三一回,p189第1段倒數第4行,邱神勣,此當係原文。唯“邱”爲雍正所改,其本名自當爲丘神勣。】 第三一回,p189倒數第8行,尉迟迴—尉遲迥 第三二回,p193倒數第2段倒數第8行,賜姓武“氏”——賜姓“武”氏 p195第2段第2行,樂黑晦——樂思晦 第三三回,p201倒數第12行,有恣色的婦人——有姿色的婦人;第三九回,p238倒數第3行,有恣色的宮女——有姿色的宮女 第三四回,p207第2段3-4行,“一佞一直,相去何如。”當爲夾批;同段第5行,亦在要素项中——亦在要索项中 p208第10行,“不愧绿珠。”爲夾批 第三五回,p212倒數第8行,“應前回。”爲夾批 p214倒數第2行,“吹风笙,骑一木鹤”,风笙——鳳 第三六回,p217倒數第3行,禍崇——禍祟 第三六回,p219第5行,“张柬之、沈厚有谋,能断大事”,網絡版但作“张柬之沈厚有谋”,此本錄入者自作聰明,中加頓號,蓋不知“沈厚”乃“沉厚”,而以爲人名耳。這就是此本錄入者的水平。 p220第4行,“用全力搏免,仍被脱去,应呼负负。”“搏免”不通,當作“搏兔”。「搏兔」,當爲「獅子搏兔」之省語。同頁第3段第6行,今无心悔祸——今天心悔禍。 第三七回,p223第7行,賈虛已——賈虛己 p224第一段倒數第2行,牀第——牀笫 p225第一段末行,“迟了迟了。”係夾批 第三八回,p230第7行,“相率侧耳”,不通,「側耳」爲恭敬的聽貌,用在這裏不通,當作「側目」 p232倒數第13行,宮壺——宮壼 第三九回,p240第一回,鳩盤茶——鳩盤荼。荼雖爲茶古字,這裏究以用「荼」字爲當。同頁倒數第3行,斗啜忠节——闕啜忠节。 第四十回,p244倒數第5行,天演嫡派——天潢嫡派 第四十三回,p263,第2段第5行,儉人——僉人,或憸人 p265倒數第5行,“恐他连结突厥,为中国患,因给令会议”,“给令”不通,似當爲“紿令” p267正文倒數第4行,“廢后守嫡”不通,似當爲“廢后奪嫡”。 第四四回,p273正文倒數第7行,“倾城内附”似當爲“倾誠内附”? 第四五回,p275第1-2行,遣副总管郭英杰、吴、克勤等——遣副总管郭英杰、吴克勤等 p276倒數第14行,宵小惯入闲言——宵小惯入閒言。閒(jian)言,離間之言也。 p276倒數第2行,褘长子——禕长子 第四六回,p283,第7行,丰容盛翦——丰容盛鬋
第五二回,p322末行,“永王璘充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都使”,網絡版未標點,此本錄入者完全不具備唐朝政區知識,又不肯網上稍查,只會兩字一斷。正確標點:永王璘充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都使 p325第4行,“慘無人道”當爲夾批 第五四回,p336第6行,“賊將、李歸仁”,頓號當去掉 p338第2段第3行,華阻弘農——華陰弘農 第五五回,p343第2段倒數第6行,“肃宗有十四子,次子名系。”垬的漢字簡化,嚴重破壞漢語文正常表達。肅宗諸子,名皆人字旁,故其次子李係的名字必用「係」,不得用「系」。 第五六回,p351第2段第6行,“语真奇突。”係夾批 p352回後評第3行,若令郭功邺城——若令郭攻鄴城 第五八回,“p363第7行,封长子适为鲁王,次子邈为郑王,三子回为韩王。”三子回为韩王——三子迥为韩王。蓋誤“迥”爲“迴”耳。 第五九回,p368倒數第7行,裴遵床——裴遵慶 p372倒數第5行,“复虏兵八万众,方才不敢窥边”,“复”是一簡字,可不算錯字,但用於此,表意模糊,仍宜用正體「覆」字。今一簡字微調,亦取消“复”代顛覆、覆滅義,仍用「覆」。 第六十回,p375,第7行,“忽由奉天,同州、周至的守吏”,查網絡版作“忽由奉天同州柷厔的守吏”,“柷厔”有亂碼,然可見所據原本無誤。乃此本不知恢復爲原文“盩厔”,竟弄成“周至”,“周至”乃垬所篡改的僞名,1964年始改此僞名,講唐朝時能用此名乎?此本之錄入者及編輯真蠢。至於斷句之時,逗號、頓號雜出,不屑指出矣。正確文字當爲:忽由奉天、同州、盩厔的守吏。同頁第12行,再次出現時,作“柷厔”(此後尙多次出現,如第83回p521第3段第6行、第九七回p606首行等,皆同此誤),蓋直接從網絡版拷貝未改,總算尙較改用僞名爲佳,但不知改正爲“盩厔”,以此本錄入者及編輯之水平,不必要求矣。 同頁第11行、第12行,奴刺——奴剌。 同頁第14行,“请速令凤翔、滑、濮、邠、宁、镇西、河南、淮西诸节度”,網絡版未斷句,按當斷爲如下爲宜:请速令凤翔、滑濮、邠宁、镇西、河南、淮西诸节度 p376倒數第11行,“破故致富”似當爲“破敵致富” 第六一回,p381第2段第6行,“王缙威势,亦几与相同。”似當爲正文。 p383倒數第12行,“尚品使朝廷倚重,免为人奴。”“品使”不通,似當爲“可使” p385第4行,滑毫节度使令狐彰——滑亳节度使令狐彰。p391第1行,亦誤「亳」爲“毫”。第七一回,p444第2行,滑毫许节度使——滑亳许节度使。第九十回,p563倒數第10行,将军可出略宋毫——将军可出略宋亳。p564第2段第2行,勋正大掠宋毫——勋正大掠宋亳。 第六二回,p390倒數第8行,儉言——憸言。《漢語大詞典》【憸言】:“邪说。明方孝孺《御史府記》:「舍其大而務其細,或事小忠末節以市名,或爲詭行憸言以規榮,於民之治否、國之安危無預焉。」”又,第六八回,p430第2段第3行,志贞儉人——志贞憸人 第六三回,p398第10行,合军教魏——合軍救魏。倒數第14行,賚投滔營——齎投滔營。又第六六回p416第2段第4行,賚着金帛——齎着金帛 p399倒數第3行,“及從而拘禁之”似當爲“反從而拘禁之”或”又從而拘禁之” 第六四回,p405,第2段第3行,「秀实侦悉狡谋,便语灵岳道:“事已急了,只可以诈应诈。”召旻且还,乃嘱灵岳窃姚令言符,作为凭信。」標點誤,當爲:秀实侦悉狡谋,便语灵岳道:“事已急了,只可以诈应诈,召旻且还。”乃嘱灵岳窃姚令言符,作为凭信。 第六六回,p413,第6行,“贽扼了一鼻子灰”,不通,疑當是“贽掽了一鼻子灰”。 p416,倒數第2行,“置束而去”,疑當爲“置吏而去”。 第六七回,p420,倒數第4行及其後出現的“刘乃”,最能見出此本錄入者或編輯的愚蠢無聊。網絡版“刘迺”,本正確,而蠢錄入者或蠢編改爲“乃”,此人名用字,斷不能改者。 第六八回,p429倒數第5行,偶闻吐蕃闲言——偶闻吐蕃閒言 p430第3段第2行,阎罗凤——閣羅鳳 第六九回,p432倒數第4行,待中——侍中 第六九回,p433倒數第10行,升歿役——升歿後 p433末行,“昪西延赏去世”,不通,“西”似當爲“因”字 p434倒數第3行,金壬——僉壬 第七十回,p440第3段第5行,“遂拟大修神龙寺,报答神麻。”神麻——神庥。【神庥】,據《漢語大詞典》,“神靈護佑。前蜀·杜光庭《王虔常侍北斗醮詞》:「答往願於當年,期降恩於此日,永當修奉,以荷神庥。」明·無心子《金雀記•作賦》:「鸞交鳳兮神庥,鳳友鸞兮頤解。」魯迅《墳•論照相之類》:「用布或綢做眼睛一對,挂神龕上或左右,以答神庥。」 p441第3段第2行,及(陽)城入哀后——及(陽)城入京后。倒數第2行,”代宗第十女。“,似爲夾註 p443第2行,”末数语,最中时弊。“,似爲夾批 第七二回,p452第5行,折人已箸——折人匕箸 第七三回,p457倒數第10行,“按情度勢,言之甚明,并非姑息之谈。”係夾批。 第七三回,p460第3行,欢州——驩州。倒數第9行,“(劉)济有数子,长子绲为副大使,次子总为瀛州刺史,”垬之簡化字,完全是蠢擧。如這裏劉济长子旣名绲,則次子名總,名字皆從“糸”,若作簡化字“总”,則不通矣。故卽使是使用簡化字,人名等也應沿用正體。 第七四回, p465第3段第1行,“宪宗长叹道”,似當爲“宪宗嘗叹道”。 p466第4行,人无闲言——人無閒言。 p468末行,尝住持中狱寺——尝住持中嶽寺 第七六回,p481回後評第4行,“削切”似當爲“剴切”。 第七八回,p490第1段倒數第8行,乃亟诸简贤代任——乃亟請简贤代任 p493第1段倒2行,“贝博魏相卫洛。”爲夾注 第七九回,p496第1段倒數第3行,三弟凑仍漳王——三弟湊仍漳王。按:湊雖可作凑,然此處人名必作湊。原文:「太子湛即位太极殿东序,是谓敬宗。......次弟涵仍江王,三弟凑仍漳王,四弟溶仍安王,幼弟瀍仍颍王」,是穆宗諸子,名字皆爲水旁,故必作“湊”不可作“凑”也。 p497第1段倒數第5行,牺楚乃出——栖楚乃出。同頁倒數第5行,”仍如迁擢“,”如“似當爲”加“。倒數第3行, “还算死得其时,”當係夾批。 p498第3行,劉乂——劉叉。劉叉,唐詩人 第八十回,p504第2段第4行,“事見後文。”係夾注。 p505倒數第8行,官禁——宮禁 第八一回,p507倒數第9行,”见前回。“係夾註 p508第2段第6行,執宣——執宜。第3段第3行,威协诸将——威脅诸将 p511第6行,卢刘副兵马使杨志诚——卢龍副兵马使杨志诚 第八二回,p515,第2段,「晚唐诗才,除元稹白居易外,如孟浩然卢纶李益司空曙,韩翃钱起李端李商隐等,」此當係蔡東藩原文,但似有筆誤。孟浩然無論如何不是晚唐人,況並提到的諸人皆與孟浩然不同時代。當係”孟郊“的筆誤。 p515第2段倒數第4行,被入管纮——被入管絃 第八三回,p521,第2段第4行,成陽西境——咸陽西境。第2段倒數第7行,“到死尚且逞刁,但始终不免一死,刁狡何益?”係夾批。 p523,倒數第10行,繕由練兵——繕甲練兵 第八四回,p526第1段第5行,”但知求人,不知末己,如何自治?“,當作:但知求人,不知求己,如何自治? 同頁倒數第10行,王德妃意被谮死——王德妃竟被谮死 第八五回,p531,倒數第2行,”即汉李广。“、”指李陵。“,皆係夾注 p532倒數第8行,”邢洺磁。“係夾批。此處網絡版亂碼,此本總算改對了一次,但將夾批看成正文。 第八六回,p538,倒數第9行,遍宴群巨——遍宴群臣 p539第3段第6行,袚祝——祓祝。 p540首行,“蘭若”爲正文。 p541第2段第9行,”李德裕等未知诡谋,总道是武宗亲命,不敢对驳。“”对驳“似當爲”封駁“ 第八七回,p544倒數第12行,”遣使犒师,既癳重币,又饵甘言。“,”癳“字這裏不通,當爲亂碼,不知原字爲何。倒數第6行,”诏遣陕虢观察使李拭“,”拭“是否爲”栻“?倒數第3行,鸿卢卿——鴻臚卿 p548倒數第2行,再令其佣立嗣君——再令其擁立嗣君 第八八回,p550第3行,”羽林、龙武、神武、神威、神策各分左,为北门十军。“漏一”右“字,當爲:羽林、龙武、神武、神威、神策各分左右,为北门十军。 p551第2段第11行,「式喜道:“贼计已穷,无从逃遁了。”现只有黄罕岭一路,尚可入剡,恨一时无兵可守,但亦必为我所擒了。」標點誤,當爲:式喜道:“贼计已穷,无从逃遁了。现只有黄罕岭一路,尚可入剡,恨一时无兵可守,但亦必为我所擒了。” 第2段倒數第10行,都有俱色——都有懼色 p552第6行,賞赍——賞賚。倒數第9行,”岭南旧分五营,广桂邕容安南,皆隶岭南节度使,“,营——管。按:嶺南五管。唐高宗永徽以后分岭南道为广州、桂州、容州、邕州、交州五都督府,统称“岭南五管”。唐·韓愈《劉生詩》:「昔鬚未生今白頭,五管歷徧無賢侯。」《舊唐書•地理志四》:「永徽後,以廣、桂、容、邕、安南府,皆隸廣府都督統攝,謂之五府節度使,名嶺南五管。」 宋·蘇軾《次韻劉湜峽山寺見寄》:「應憐五管客,曾作八州督。」 倒數第8行,左庶子蔡哀——左庶子蔡京。此乃唐人蔡京。 第九十回,p563第8行,“球場”似以作“毬場”爲宜。 p566倒數第3行,饰终何监——饰终何益 第九一回,p567第2行,壽王杰——壽王傑。按此段文字“凉王侹,蜀王佶,威王偘,普王俨,吉王保,寿王杰,最幼为睦王倚”,可見係以人字旁排行命名,若依垬“簡化字”,只有寿王“杰”名字不從人,不通之至。此正可見垬簡化字之荒謬。第九六回p599第3行同誤 第九二回,p574第2行,“特派人入鞑靼部,癳以金帛”,“癳”亂碼,不知何字 p578第6行,“广明二字,隐兆瑞谶,唐去丑口,易一黄字,见得黄当代唐,明字是日月相拼”,若依此簡化字文本,則尙何可見“唐去丑口,易一黄字”?不通之至。可見簡化字之錯謬。“广明”必作「廣明」。 第九三回,p584首行,“沿途散掷珍宝,以癳官军。”“癳”亂碼,不知何字 第九四回,p589第2段倒3行,第九五回,p598第2段倒3行,(樂)彦桢——(樂)彦禎 第九六回,p603,第6行,贲詔出都——賷詔出都。第2段第8行,詔宗——昭宗 。第2段第9行,有昭——有詔。 p604第11行,洗爭——洗淨 第九七回,p605第3行,辎铢——錙銖 p607倒數第2段倒數第4行,极密使康尚弼——樞密使康尚弼 第九八回,p612倒數第9行,營地汗下——營地汙下。《漢語大詞典》:【汙下】:亦作汚下、污下。1. 低窪。《六韜•戰騎》:「汙下沮澤,進退漸洳,此騎之患地也。」唐張光朝《荻塘西莊贈房元垂》詩:「水國信汙下,霖霪即成川。」宋蘇轍《論黄河東流札子》:「惟北京之南,孫村在其東岸,東接故道,其間數十里,地頗汚下,每歲夏秋,漲水多自此溢出。」清黄景仁《泥塗歎》:「汙下聖所悲,欲往氣爲絕。」 p613末行,陳不——陳王 第九九回,p618倒數第6行,激油扬清——激濁揚清 p621末行,“全是做作。”係夾批。 第一百回,p626,第2段第3行,“德王裕、棣王祤、虔王禊、沂王禋、遂王袆、景王秘、祁王祺、雅王祯、琼王祥等九人”。諸王名皆從示,景王豈得名“秘”,自當爲“祕”。垬之所謂“规范字”實屬蠢舉,實用之中,處處致誤。 此外,“遂王袆”的“袆”當作“禕”。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