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马奔逃 短评

热门
  • 19 把噗 2015-10-11 10:50:35

    对于小说家来说,观点犹如短路。——马丁•瓦尔泽(献给昆德拉)

  • 12 导岛 2016-03-24 22:31:20

    只推荐《惊马奔逃》。《梅斯默的想法》是个坑,阅读过程是一场战争。我没有投降,但也不敢说自己已经赢了。

  • 7 阿伽墨得 2017-10-16 18:50:06

    伪装成对话的独白和全然的独白。两篇都好。译文赞。评论无参考价值。

  • 5 吴 刚 2015-11-22 21:07:20

    “读书是写作的另外一种形式。谁读一本书,他就是在为自己写作。书所提供的东西,并不比音乐提供给演奏者的乐谱更多。而只有通过演奏者,音乐才成其为音乐。”作者的这段话相当可赞,可惜述说“中年危机”的《惊马奔逃》我还能演奏一点,那种对话和内心交织的节奏。情节其实很有些小品式的谐谑。至于《梅斯默的想法》就罢了。一向不喜欢这种私人独白的只言片语。作者希望找到同频率的读者是个奢望,读者把自己调到作者的频率则是奢侈。

  • 2 杨小欢 2013-11-07 01:47:41

    Martin Walser 确实不同凡响,读了三页就知道《惊马奔腾》一定写的好,并能吸引自己愉快地读完。但是太讨巧了,以至于让我觉得,这不是最一流的作品。但依然是本年度读到的最佳中篇小说。

  • 0 沁云 2020-08-27 10:10:11

    不打分了,我觉得我对瓦尔泽已经累觉不爱了。

  • 1 Blade King 2015-05-13 22:05:18

    好典型的当代德国小说,非常讲究不间断的场景对话和内心描写的交织,最后的结局有点难懂

  • 1 天涯明月刀 2016-08-29 14:13:05

    中年的人生危机

  • 0 Josephine 2018-05-15 10:22:40

    单凭《惊马奔逃》这一中篇瓦尔泽在我心目中就封神了,主要也是正对我胃口。写中年危机的小说很多,但从没有人像瓦尔泽这么写。他挑选了两个中年危机的典型,看似碎片化的叙事,实则靠心理描写串起来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文章开头选了克尔凯郭尔的一段话完美的概括了这篇文章得创作初衷

  • 0 落阡 2015-07-25 18:50:41

    “感到自己对灾难有吸引力,没有什么比这更美了。”

  • 0 如雨乃可乐 2016-08-18 06:50:01

    惭愧惭愧,有一种亲近感。

  • 0 钱墨痕 2019-12-04 10:30:18

    但凡《梅斯腾的生活》好一点 也不至于减一颗星。也许再过几年再读 会可以接受吧

  • 0 夏天最好老霸王 2014-06-17 13:00:41

    最喜欢读中年危机了……

  • 1 搓格子 2018-03-08 15:14:09

    还可以,我记得我读的时候正在痴迷于健康餐+疯狂健身,所以我对里面的那对身材好的夫妻印象极好。。

  • 0 Hashhush 2018-07-02 00:11:03

    随时准备大吃一惊

  • 0 censored dump 2017-08-29 17:01:04

    人到中年,活力与平静都是假象,对往事的鲜活记忆也是一种伪造的生动性,一切业已毁坏,而毁坏如同人生本身仍在继续。赫尔穆特渴望在无边无际的森林中隐藏自己,向消逝流去,因为“荒诞的倒是,今生今世同逝去的岁月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我理解的惊马奔逃既是突然的事件,也是命运的状态,是生命朝向意外之美的转机,如同鸟鸣、风暴,有自己不容商榷的路,也许隐匿也是这条路。小说场景让我想到哈内克的《趣味游戏》,有太多自我剖析(甚至有点卡夫卡),但收放自如。喜欢他专门写的序,“人们互相之间要比他们的语言更加接近”。 《梅斯默的想法》是黑暗独白的片语,“孑然一身,了无声息。谁孤身一人,谁就悄然等候。一旦感觉到了上帝,就放声高歌。看透自己后他又将再次噤声。”

  • 0 咖族のD 2022-02-28 00:01:03

    没有想象中好,我是因为许老师的介绍+书架的 故事的立意刻画得还不够鲜明,描写功力也是不算稳健(还有空间) 最喜欢的段落都记下在读书笔记里了 读它的本意是想找启发,无力感/没有了期待/没有了热情,确实是很符合 印象最深的人物特色 书中对立的两人,地位优越的最大特点是他对生命是还有期待的 而赫尔穆特则很遁世,没有热情

  • 0 叮叮的蟹黄堡 2022-02-05 13:33:25

    被评论界认为是作者最美的一部散文作品。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