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过去深刻地影响着她的现在和未来。而城市建设之初的规划对城市肌理的延续、文脉的形成举足轻重。其中,规划师的作用最为关键。
(一)谁是大连建市之初的真正规划者?
2009年,第一次赴俄罗斯征集大连历史档案取得重大成果之后,因为需要将征集回来的全是俄文的档案资料尽快翻译成中文的缘故,有幸结识了在大连开发区俄资企业工作的王路。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毕业后,王路曾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生活工作了14年,回国后到大连发展。她对遥远的圣彼得堡充满感情,也非常热爱第二故乡大连。在抓紧翻译征集回来的俄文档案资料之时,她向我推荐了两本当代俄罗斯城市规划史研究学者撰写的有关沙俄殖民时期远东城市建设的书,一本作者为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学者尼.彼.克拉京;一本作者为圣彼得堡建筑艺术研究院斯维特兰娜博士。克拉京和斯维特兰娜分别在其《达里尼——东亚的欧式城市》与《达里尼:社会——城建规划及设计决议》论文中,对远东城市达里尼(今大连市)的城市规划盛赞有加的同时,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人——斯科里莫夫斯基。文中简要地提到斯科里莫夫斯基受其导师推荐,于1899年8月来到远东城市达里尼参与建设。但其发现了圣彼得堡所做的达里尼城市规划缺陷之后,立马上报。中东铁路公司副董事长、达里尼商港和城市建设的负责人盖尔贝茨要求其重新制作达里尼市的规划图。斯科
里莫夫斯基于很快于1900年5月27日,制作出了第一张达里尼城市规划图,得到了沙俄当局的肯定并予以执行。在这个规划图上,达里尼市呈现出多核心、辐射状的街区布局,也就是今天大连中心城区的街区结构形态。这说明达里尼城市规划另有其人,这个人可能就是斯科里莫夫斯基?!这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在此之前,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研究者认为大连建市之初的规划师是大连当时的市长、沙俄总工程师萨哈洛夫,也有人认为大连建市之初的规划师是德国人,亦有说是法国人,还有人认为今胜利桥以北为沙俄规划,以南系日本人规划……真正是谁规划了110多年前的大连城市呢?这个对大连历史、现在和未来至关重要的基本问题如果搞不清楚,那么大连建设发展之路上视乎就总有一个谜底没有解开,一些问题就永远没有答案。
但是,克拉京在文章中讲到,关于斯科里莫夫斯基的信息仅仅知道上述提到的点滴,还有斯科里莫夫斯基1904年回到圣彼得堡市,在皇家建筑师协会做了一场有关远东城市达里尼市规划的报告,强调其他有关斯科里莫夫斯基的信息则知之甚少。斯维特兰娜博士在论文中除引用斯科里莫夫斯基的达里尼城市规划论述外,对斯科里莫夫斯基的其它信息一点也未提及。一定要找到斯科里莫夫斯基的档案,成为之后档案征集工作的一个主要目标之一。唯有此才能解开大连城市规划的真正谜底。
(二)一次关键性的会见
2012年7月,第二次赴俄罗斯征集档案。为了能亲眼见证110多年前尼古拉拍摄的大连开埠建市的150多张照片,查看照片中是否还有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如有可能,最理想的就是将原版照片征集回连,为此,出国前,已经让翻译王路通过爱德华约好了现珍藏照片的其姨妈瓦连金娜在圣彼得堡见面,并认真制作了一份捐赠证书,准备颁发给瓦连金娜“惠存”。同时精心备好了一份中国高级茶叶作为礼品以感谢瓦连金娜 “慷慨无私”的捐赠。也特意邀请王璐前往。但是,当我们满怀希望、不远万里和王路分头赶到了圣彼得堡后,却怎么也联系不上瓦连金娜老人,几经打听后,才从老人的外甥爱德华处得知老人和她的女儿到圣彼得堡郊外度假去了,暂时不可能回来会见我们,再说老人已经93岁了,脑子有时还不清醒,此时没有要见我们的意愿。后来爱德华委婉地告诉我们,老人的女儿也许是怕我们“纠缠”索要照片原件的缘故,所以改变了主意,放弃了之前的见面约定。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这样擦肩而过,此生恐怕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这些对大连来说价值连城的原版照片了,真是令人大失所望!
近在咫尺,却难以相见,不远万里而来,却将空手而归,总让人不大甘心。于是,在离开圣彼得堡前的晚上,临时决定会见爱德华和斯维特兰娜。一是感谢两位之前对征集工作的帮助;二是与其交流对档案中记载的重要事件的看法;三是请他们继续帮助查找有价值的档案。会见地点选在了我们居住的圣彼得堡奥林匹克酒店一楼咖啡厅。二人如约前来。斯维特兰娜还带来了她近期发表在杂志上的有关沙俄时期远东城市规划的最新研究论文。在深入探讨了有关俄罗斯如何确定一个城市建市之日、沙皇尼古拉二世何时命名达里尼城市之名等问题后,谈到了斯维特兰娜所撰写的有关达里尼市规划的论文里提到的斯科里莫夫斯基的情况。斯维特兰娜说她对斯科里莫夫斯基知之甚少,但她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那就是以前为了
写论文,她曾经在俄罗斯历史档案馆查找沙俄时期远东城市的档案,看到过斯科里莫夫斯基的档案。但是,很遗憾不记得其档案的卷宗和文件号了。需要她回家后认真查找,之后回答我们。另外,我把在克拉京所写的论文索引中看到的斯科里莫夫斯基1904年在圣彼得堡皇家建筑师协会所作的有关达里尼市规划的报告一事告诉了斯维特兰娜,这份报告发表在当年3月的《建筑师》杂志上,希望她能为我们找到这本杂志。斯维特兰娜答应找找看。
后来的事实说明,这次会见是在关键时刻举行的一次关键性的会见。
回国后的第三个月的一天,斯维特兰娜给翻译王路发来电邮,告诉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她在俄罗斯历史档案馆查到了那本我要的110多年前皇家建筑师协会主办的《建筑师》杂志,并将所要的那篇文章复印后传了过来,同时,传来的还有她在该馆查到的斯科里莫夫斯基的个人档案。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功夫不负有心人!
当务之急,是抓紧时间翻译斯维特兰娜博士网传过来的斯科里莫夫斯基的个人档案,以及1904年斯科里莫夫斯基在圣彼得堡皇家建筑师协会发表的那份对大连城市规划至关重要的报告。110多年前,大连湾畔那个寂静的小渔村如何在规划师挥动的画笔尖被瞬间描绘成了一座远东的港口城市?又是如何在轰鸣的机器声中被打造成了令人瞩目的欧式繁华都市?而这一切又与斯科里莫夫斯基本人究竟有何关系?这一个个建市之初的谜底即将解开,这一刻值得期待!
(三)终于找到了大连建市之初的真正规划师
斯维特兰娜网传过来的斯科里莫夫斯基的个人档案,全部为手写俄文,国内的翻译基本看不明白。所以只好又请斯维特兰娜将其打印成现代俄文,再传过来。
1904年2月,斯科里莫夫斯基在圣彼得堡皇家建筑师协会发表的《论达里尼市规划图的设计》的报告,后发表在当年4月该协会主办的建筑与技术美学杂志《建筑师》上的论文首先被翻译出来,眼前果然一亮。斯科里莫夫斯基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他为何要改变在圣彼得堡所做的萨哈洛夫签名的达里尼市规划,深入阐述了他制订达里尼城市规划的设想、方法、原理。大连城市为何规划成今天的模样之谜被基本揭开。
但是,仅凭斯科里莫夫斯基个人所做的报告还不能确切的完全证明他就是大连建市之初的真正规划者。这时他的个人档案就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2月,春节过后,斯维特兰娜打印的现代俄文《斯科里莫夫斯基个人档案》传到,急切翻译后,获取大量信息:1862年10月,斯科里莫夫斯基出生波兰卡里什州图尔斯克县斯威尼采村,信仰天主教,在德国慕尼黑高等综合技术学校毕业后,前往圣彼得堡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毕业后获得Ⅱ级高级艺术家称号,以及学习期间的各门学科成绩单,等等,时间截止到1895年。而此时,大连深处在甲午战争的灾难之中。除此之外,没有关于斯科里莫夫斯基的其他信息。这份档案其实就是斯科里莫夫斯基的大学学历档案,根本看不出他与大连的城市规划有何直接的关系,更无法证明斯科里莫夫斯基就是大连建市之初的规划者,不免让人失望。
就在大感困惑之时,斯维特兰娜博士网传过来斯科里莫夫斯基的第二份档案。以前查找的有关达里尼港口和城市建设的档案一般都在俄罗斯国家历史档案馆的中东铁路公司、沙俄财政部、沙俄外交部卷宗中,以及俄罗斯国家海军档案馆,这份档案是在俄罗斯国家历史档案馆的内务部卷宗中发现的,非常难得。至于斯科里莫夫斯基为何被沙俄内务部招聘,目前没有此方面的档案资料,仍是一个待解之谜。不管怎样,关键是要第一时间知晓这第二份档案内容。3月14日,这份档案被全部翻译出来,重要信息立马呈现:1899年5月1日,斯科里莫夫斯基被派往远东参加达里尼市建设;1903年12月,达里尼市市长萨哈洛夫在斯科里莫夫斯基因缩编而离开达里尼市时向其颁发的证书,证明斯科里莫夫斯基亲自设计了达里尼市规划图,并几乎制定了达里尼市所有国有建筑的设计图,评价其为伟大杰出的建筑师;斯科里莫夫斯基的家庭状况,等等,时间跨度为1899年至1912年。这份档案是官方记录斯科里莫夫斯基在达里尼市工作的重要文件,充分证明了斯科里莫夫斯基就是达里尼城市的真正规划师。
至此,大连建市之初的真正规划师被找到了,困扰了大连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百年之惑终于解开了!
但是,除找到斯科里莫夫斯基的个人文书档案外,没有发现其照片,大连建市之初的规划师长什么模样一概不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缺憾!
(四)万里之遥的视频通话
2011年8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外国人眼中的红色中国》专题片。因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史专家沈志华教授介绍,在赴美采访之前,摄制组来连采访拍摄抗美援朝的素材。拍摄之余,我与摄制组编导刘彦臣谈起了赴国外征集大连开埠建市档案的经历,以及征集回来的档案对历史、现在和未来的价值,引起了彦臣编导的极大兴趣,随酝酿拍摄以此为题的专题片,在CCTV4《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不想这件事居然成行了。2013年2月22日,正式开拍。
为了央视拍摄专题片的动人效果,我和刘编导商量,既然现在去不了俄罗斯现场拍摄,我提议可否与万里之遥的瓦连金娜远程视频通话,聊聊150多张照片之事,寻机拍摄。但是,几经与爱德华联系商量,其就是不答应,说是自己一年多与老太太没见面了,不好打扰,我和摄制组只好作罢。最后,我提议可否与爱德华或斯科里莫夫斯基的孙子视频通话,来寻找拍摄的机会,刘编导提出与爱德华视频通话意义不大,如能与斯科里莫夫斯基的孙子视频
通话也许可取得好的效果。之前听爱德华说他在网上找到了现生活在波兰华沙的斯科里莫夫斯基的孙子,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毁坏,斯科里莫夫斯基的孙子手头没有其祖父的任何信息,也在千方百计搜寻,还想向我们索要其祖父的档案,所以,我们也就一直没有和斯科里莫夫斯基的孙子联系。此时,刘编导提醒这本身就是一大亮点,如果拍摄成功,足以说明大连档案征集工作力度之大了。
我赞同刘编导的想法,于是,从圣彼得堡爱德华处要来了斯科里莫夫斯基孙子电邮地址,每天发信与其联系,说明原由,但一直未见回音。3月6日,拍摄进行到第十天,斯科里莫夫斯基孙子回了封邮件,将他家唯一的三张历史老照片网传过来,但声明不敢确定照片中的人就是其祖父斯科里莫夫斯基,并没有回答是否可以视频通话。焦急之中,决定网传寄去其祖父的部分档案和达里尼城市建设的几张照片,以便“调调其胃口”。也许是这个动作和诚意打动了他,这一招果然奏效,3月12日晚,其孙子发来邮件答应第二天中午(华沙时间)可以视频通话。
就在摄制组拍摄任务即将结束,第二天就要返回北京的前一天,3月13日晚8点10分,与远在万里之遥的大连建市之初的规划师斯科里莫夫斯基的孙子接通了视频。
这是一个等待已久的时刻,也是一个见证奇迹的时刻!更是一个记入历史的时刻!画面中出现了一位体型高大的老人,似乎也正在焦急的等待通话的开始。在一个多小时的视频通话中,得知他叫杰兹.斯科里莫夫斯基,今年已经77岁了,是波兰一位著名的电影导演。确认了他的姑姑和父亲均生于达里尼市。杰兹告诉我们,他的祖父从远东城市达里尼市回国后,继续在家乡波兰参加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不幸于1923年因事故去世。他的父亲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法西斯德国军队杀害。他已得知其祖父的墓地在哪儿,但还从没有去过。因为二战的原因,除此之外,有关他的祖父及其家族的其他信息一概不知了。当晚,我们向其展示了他的祖父规划的达里尼市的规划图、110多年前大连开埠建市的老照片,以及今天大连的市容照片,等等。看到这些图像,杰兹非常激动,迫不及待的提出可否马上就把这些照片和地图网传给他,并答应等春暖花开即刻前往其祖父目的拍的照片传给我们。我答应了其要求。双方约定共同寻找其祖父的照片,并要经常联系,及时交流信息。第二天,我们将杰兹索要的资料分批网传给了他。
摄制组对一个多小时的视频通话进行了全程拍摄。这次视频通话既节省了费用,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开创了运用现代网络传媒征集档案的新途径。
此次视频通话和之后的事实说明,摄制组的拍摄对全面征集斯科利莫夫斯的档案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
(五)千呼万唤始出来——斯科里莫夫斯基现真容
3月19日晚,就在视频通话后一周,杰兹.斯科里莫夫斯基网传过来其祖父的5张照片,并附有照片后面详尽的文字说明。其中两张为在达里尼市的生活照,一张为来达里尼市之前照片,一张为离开达里尼市之后回到国内的照片。事后的网络交流得知,这些照片是杰兹从网上搜索到了1923年其祖父去世的当地新闻报道,进而搜索到了其祖父的姐姐家族信息,并迅速与这个近百年没有交往的亲戚取得了联系,喜出望外地从这位亲戚家得到了110多
年前斯科里莫夫斯基在达里尼市的照片。这说明杰兹的积极性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在想尽一切办法和渠道寻找其祖父的信息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令人十分感动!
十天之后的3月28日,杰兹网传过来两张其祖父墓地的照片。墓地残留着冬雪,这说明杰兹已等不到春暖之际给我们寄照片了,他的心情和我们一样的急切啊。
在最近的网络交流中,杰兹告知其祖父曾参加过北欧芬兰的城市规划和俄罗斯北高加索的城市建设,现在有波兰学者和俄罗斯学者专门研究斯科里莫夫斯基的城市规划艺术,他将前往当地的档案馆查找其祖父的信息……期待这一切好消息能尽快传回大连!
诚然,有了个人档案、论述达里尼市规划的学术报告、111年前的照片,还有其去世的信息,斯科里莫夫斯基的形象就生动全面、立体丰满的呈现了出来。至此,有关大连建市之初规划师的寻找工作取得了重大而圆满的成果!这对大连城市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是一件意义非同寻常的大事。这不但是大连档案征集工作的又一重大突破,填补了大连历史档案的空白,纠正了历史误传,改写了大连历史记述,了却了百年来众多研究关心大连的人们的一个心愿,也开启了研究大连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个新航程。通过对斯科里莫夫斯基规划作品、规划艺术、规划思想、设计理念及其生平的研究,将对过去110多年来大连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之认识会更加清晰而深刻,为现在和未来大连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参考,起到积极地借鉴作用。
附录二 寻找大连建市之初的真正规划师——斯科里莫...
"标题:"附录二 寻找大连建市之初的真正规划师——斯科里莫夫斯基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