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 短评

热门
  • 6 Suito 2015-07-19 19:58:31

    P148关于《安娜卡列尼娜》的细节真是看得惊呆了..新技能get~

  • 5 浅草之名 2015-08-29 09:23:54

    他的每一本书的扉页都是先“献给薇拉”。于是,我想起《薇拉传》里她给他一页页打印文稿的描写。给一个理性的画面,留下无限遐想的感性空间。《普宁》是那种断断碎碎好像到头来都没讲什么的故事。说是纳博科夫某种程度上的自传也不为过,比如描写普宁和丽莎的相遇,简直是他和薇拉本身的翻版。那么,还是讲流亡,普宁那些看起来蠢傻的、过时的、古怪的做派,全都是针线那么细微的孤独,密密麻麻穿透了一切,还以为是理所当然。

  • 4 STARFISH 2013-12-21 15:10:11

    特喜欢了!!!!此白羊男真嗲 可谓字字珠玑!!!!

  • 1 Zhuo 2014-04-07 16:37:06

    读起来很轻松,然而读完了想一想这是一个so sad的故事啊

  • 1 hc 2014-02-02 12:25:24

    缓慢的近似伤感。218页的第二段描写的真好,突然跌宕的剧情因为这一段又被安静的拉了回来。其实没太看出普宁举步维艰的心理过程,只觉得他是反复在新与旧之间摇摆,最后追求的平衡点也一并消失了。

  • 3 过河卒子 2021-05-20 00:10:59

    如何写老普宁的伤感呢?大概就是,写他锃亮的脑门、写他蹩脚的英语、写他为初级班上课费劲心力终于插入普希金的诗句后脸上漾起的喜色、写他土拨鼠一样孜孜地翻点旧报刊、写他爱他的假牙、写他同洗衣机的游戏、写他快活地为普希金做注、写他倔强地谈《安娜·卡列尼娜》的时间、写他精通的槌球。平静里偶起波澜,从容细碎得就像微风下的水面波光。但一提到年少的米拉,情感的帘帐就掖不住角。“历史解除了他俩的婚约。”“在那里居然有人往她的心脏,往那个您在过去的黄昏跟她亲吻时可以听见怦怦心跳的心脏,注射石灰酸而使其惨遭杀害。”米拉在普宁的脑海里一遍遍死去,过去的普宁也一遍遍死去。在安宁琐碎中摧折记忆,掩盖泪痕,太优美而又太沉痛了。

  • 0 91.7 2015-12-14 19:32:14

    not my favourite

  • 0 夜骐 2017-04-05 14:21:32

    总是情不自禁地把他默念成"蒲宁"…

  • 0 7410 2014-01-18 20:47:43

    325没戴过绿帽子的屌丝不是好教授(健力宝)

  • 0 深山夜读 2018-05-08 22:54:15

    边读纳博科夫传边读普宁

  • 0 妖娆猫 2016-05-21 09:02:39

    纳博科夫的书读得不多,这本最喜欢。又复习了一遍《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他果然个性十足。

  • 0 nnnf 2015-10-01 00:39:10

    絮絮叨叨有点啰嗦,纳博科夫本人影子很重。看完近期都不想再看他的书了。以及好像他所有的作品都有很强的漂泊流亡无归宿感。

  • 0 麦心 2016-04-30 15:49:25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大概是对当年的美国文化和俄罗斯流亡文化不够了解,很多梗看不出来。

  • 1 花生 2015-11-19 10:11:45

    书中写到普宁对俄罗斯的土地、文学的爱,爱得深沉,挺打动人,也让我反思,我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之于我的情感。俄罗斯对普宁来说,就像我所生活的县城对于我一样,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普宁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俄罗斯的文学和土地的印象里,回忆着,动容自己,感染着我。对于无情丽莎的包容,一是性格使然、二是内心的爱。他的这种性格让我难以接受,但普宁从内心散发出来的爱意和包容让我感动。从内心祝愿普宁这样的人过得好点,但就是过不好。

  • 0 诺第 2015-04-28 20:43:47

    这是个别人眼里欢乐的小丑,自己心里的悲戚流亡者。P.S.这是第一次读纳博科夫。

  • 0 穿裤子的云 2015-04-05 10:27:36

    其实我更愿意把普宁看成是纳博科夫自己,经管纳博科夫自己不会承认。

  • 0 Banny 2015-10-23 19:07:34

    第一遍,我看懂了故事梗概,不过依然云里雾里

  • 0 糯米仔 2016-04-26 11:33:32

    爱纳博科夫~❤

  • 0 小北 2014-04-26 14:19:33

    有几次我也像普宁那样突然就迷失在周围的环境里,那不是心脏出了问题,而是记忆从心的缺口上不请自来,一时招架不住感到眩晕而已。母亲、童年、家乡,我不知该怎样正确地给她们排序,我只知道离开这之中任何一个都令人难以弥合。生活中始终是存在善意的,杯子打碎了,所幸最心爱的蓝色玻璃碗还完好如初。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