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猎诡人》的原文摘录

  • 在我家乡重庆,东边有个地方叫巫溪。民风强悍,当地不少老人会很骄傲地提起,他们是巫王的后代。重庆的文化主要就是巴文化和巫文化,特别是一些稍微闭塞的地方,地方小,自然一些本地的传说就多起来,这次这个单,发生在巫溪一个很小的古镇上,这古镇名气几乎没有,叫宁厂镇,镇上的最大的卖点,是一口千年不枯的天然龙头盐泉,制盐造纸是那里的传统项目。 (查看原文)
    🍒 2回复 2021-07-30 07:56:26
    —— 引自章节:03巫咒
  • 茶客的老婆晚上带着孩子搭轻轨回家,孩子还很小才几岁,由于是末班车,快到站的时候妈妈看见有人在打扫车厢也没觉得奇怪,只是在扫地大婶经过的时候替孩子捂住了鼻子,不让他吸入灰尘。    这时候孩子的一句话让妈妈吓得不轻。孩子说,妈妈,车上这么多人怎么都不捂鼻子啊。 (查看原文)
    🍒 2021-09-14 15:13:56
    —— 引自章节:13梦魇
  • 当老人在跟我说的时候,她身边坐着的那只麻猫(通常说的土猫),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我。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一句四川重庆比较流传的话:猪来穷狗来富,麻儿(猫)来了戴孝布。    这句话的意思是麻猫是一种比较不祥的动物,并非猫有问题,而是猫的“道”有问题。    难道说这只猫会是传递死亡信息的使者?我试探着问了问老人,我说她家的猫很漂亮,养了几年了?老人说,这不是她家的猫,前几天刚到家里来。说到此处,她说,就是孩子失踪的前一天。 (查看原文)
    🍒 2021-09-23 07:56:58
    —— 引自章节:17麻猫
  • 陈太太穿着花布睡衣,脚上穿着一双红色布鞋。 (查看原文)
    🍒 2021-09-25 08:00:59
    —— 引自章节:18红蜡
  • 邓先生还看到陈太太的脚趾甲上,涂了一层红色的东西。 那不是指甲油,是红蜡烛烧化后的蜡。 (查看原文)
    🍒 2021-09-25 08:00:59
    —— 引自章节:18红蜡
  • 红蜡涂指甲穿红布鞋,是一种有很强怨念的咒。前辈告诉我,布鞋大多是黑色的,而黑色是死色,就是说穿黑色是正道,如果穿红色的布鞋,是为了死后低头看自己时候被“迷眼”,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报仇。    此外,蜡本来是一种很中性的物质,遇火能融化却不消失,遇水又不会打湿更不会渗水,涂在脚趾甲上,是因为灵魂离地升天是从脚开始,蜡能起到很好的包裹作用,所以此意当是用来困住离地的魂魄,再加上红蜡,怨念更强。 (查看原文)
    🍒 2021-09-25 08:00:59
    —— 引自章节:18红蜡
  • 在成都附近的一个叫做平乐的古镇,迷恋上了那种有别于凤凰和丽江的喧闹,时常被纵横小巷里的川剧唱腔吸引,每天撞钟祈福,喝茶听评书,晴天在小河边晒太阳,雨天在客栈里欣赏水珠飞溅的痕迹,一住就是五天。 (查看原文)
    🍒 2021-10-10 23:10:13
    —— 引自章节:22辘轳
  • 菜农所在的后山的镇上有一条老街,还保留着四川民居的建筑风貌,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路,尽头处有一株槐花树,树下有一口最早定居在这里的人们挖的一口石井,早期不通自来水的时候,这口井就是大家取水的去处,直到现在都还有不少人保持着在水井里打水喝的习惯。    奇怪的是,菜农发疯前,就是在这口井里打过水。 (查看原文)
    🍒 2021-10-10 23:10:13
    —— 引自章节:22辘轳
  • 经由巴国城到大渡口区府之间的路段,有一个隧道。隧道大约也就500来米。在那一年的3月,有几辆车经过这个隧道的时候,都遭遇了同样的怪事。    每天晚上9点44分,当车驶入隧道口的时候,如果车上的后排座还有座位的话,后座上会突然出现一个穿红衣服,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并且突然开始大哭,叫妈妈。 (查看原文)
    🍒 2021-10-14 23:13:57
    —— 引自章节:23童女
  • 黄婆婆所知道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走阴,我问她,什么叫走阴,她说,就是灵魂出窍,走到阴间去,在自己都是鬼的状态下,跟鬼面对面的对话。 (查看原文)
    🍒 2021-10-25 23:05:32
    —— 引自章节:26走阴
  • 梨子坪是个村子,从它的名字你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这里盛产梨子,除了梨子,还盛产松子。    村子边上有一条小河沟,河沟上面有一座由两块长条石搭起来的石桥,但是60年代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垮塌了,由于本来就是随意搭起来的石头桥,也没人去修复它,于是断桥的模样持续了几十年,直到今天。 (查看原文)
    🍒 2021-10-30 23:02:48
    —— 引自章节:30号子
  • 川东号子举世闻名,江边和山上最为常见。江边的大多为拉船的纤夫,山上的通常则是抬石头或者重物。对于喊法则各不相同,大多是鼓劲加油,用力前行一类的喊法。    通常是带头的那个人担子最轻,也就喊得越大声,你知道,主唱嘛。而后边的由于担子压力更重,也就应声附和。由于在断桥那里,连续好几次都有村民在夜里路过的时候听到了号子声 (查看原文)
    🍒 2021-10-30 23:02:48
    —— 引自章节:30号子
  • 有一天夜里,他睡得迷迷糊糊地,屋子里也是黑灯瞎火,他感觉后脑勺有什么东西在嘬着,一开始还没怎么在意,到后来那种感觉非常明显,它下意识地摸了下自己的后脑勺,却摸到了一张脸。 (查看原文)
    🍒 2021-10-31 23:10:45
    —— 引自章节:31剃头
  • 当下他就吓坏了,于是赶忙从枕头底下摸出手机,按亮屏幕,于是他看到一个脑袋很大,五官相对很小,看上去5岁左右的孩子,没有黑瞳,满眼白色的孩子,耷拉着嘴,正在吃他的头发。 (查看原文)
    🍒 2021-10-31 23:10:45
    —— 引自章节:31剃头
  • 他定下神来,越来越觉得自己刚刚遇到的绝对不是个梦,于是下意识地又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却摸到有大约啤酒盖那么大小的一块头皮上,头发一根也没剩,消失得干干净净。。 (查看原文)
    🍒 2021-10-31 23:10:45
    —— 引自章节:31剃头
  • 这是一幅和整个房间非常不搭调的画,房间的装饰格调看上去像是欧式的那种,而这幅画却画了一个中国女人,穿着那种老式学生装,干净整齐的制服,黑色短裙,黑色丝袜,还有黑色的皮鞋,45度角侧身坐在凳子上,背景是一片竹林。看上去像是民国期间的女学生,却非常不搭调地拿了个绿色的小手包,而且这个女人看样子也上了点岁数,大概30多岁,明显和学生装不搭。从这个女人的脸来看,很清秀美丽,却似乎不太快乐,眼神里总让人觉得悲伤和孤独。 (查看原文)
    🍒 2021-11-01 22:51:05
    —— 引自章节:32手包
  • 回来后的一个周末,这群队员相约在其中一个队员家里开看片会,就是分享这次出行拍摄的照片,我这个细心的朋友偶然发现,在两张不同人拍摄,但是是同一个角度的照片里,其中的一张,在合影背后的一棵小树的树梢上,挂着一件白色的衣服,而另一张却什么都没有。 (查看原文)
    🍒 2021-11-03 22:58:03
    —— 引自章节:34归路
  • 作为长期奔波贵州地区的我来说,我认得那是贵州农村给死人穿的寿衣。这种寿衣和常见的不同,更像是我们看电视剧里那些民国时期的长衫。 (查看原文)
    🍒 2021-11-03 22:58:03
    —— 引自章节:34归路
  • 我们扎营在一片荒芜的玉米地里,玉米地的一侧不远处,有一条很小的河沟,从时间和水面折射阳光的角度来看,小河沟的方位应该是玉米地的西南方。    在玉米地的东北方,就是那片竹林,玉米地和竹林之间还间隔了一些灌木丛和其他荒芜的农田。就在进入竹林后继续往东北面走大约200米,我发现了4座并排而立的石头坟。 (查看原文)
    🍒 2021-11-03 22:58:03
    —— 引自章节:34归路
  • 从各自墓碑上的字来看,其中两个是兄弟,另外两个是父子。看样子,这个墓也算是立了比较多年了。贵州多山民,特别是乡下人有些有把逝去的亲人埋葬在有树荫遮住的地方的习惯。    原本我想也许是个巧合,直到我发现其中那个儿子的坟,从墓碑到墓顶,歪歪斜斜的裂了一条不大不小的口子。 (查看原文)
    🍒 2021-11-03 22:58:03
    —— 引自章节:34归路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