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红豚》:用迷宫讲述的复仇故事

狗狗时装 2013-08-11 19:59:48

我是那种好奇心特别强的人,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一个故事的结果。再厚的书,再长的电视剧,都想一口气看完。实在看不完,就跳过中间看结果,然后就再也没有兴趣看中间的内容了,因为基本能把故事经过猜得八九不离十。
但最近我却遇到了意外。我从当当的个性推荐里买的这本《红豚》打破了我过去的阅读经验。这段时间工作太忙,不敢熬夜太晚,我看了前两章之后急着睡觉就跳读最有最后一章。可我居然连最后一章写的什么都看不懂,于是我又读倒数第二章,还是看得不太明白。我知道,我掉入了作者设计的迷宫之中。
说到迷宫,就不得不说到小说结构。这可能是悬疑推理小说最需要的东西,也是这类作家应该具备的基本写作素质。从《红豚》来看,显然包晓琳是这类作家中的佼佼者。
读《红豚》的时候我脑壳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人,以短篇小说《马口鱼》出名的作家张万新。他曾这样评价波兰小说家莱姆的小说《地震洞》:在结构上模仿了宇宙科学中描述超新星爆炸时的光学样式,像一个圆环,但这圆环是由很多大型的光斑组成的,用图像标示出来,又像是一串项链。《地震洞》是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人,是一项壮举,所以小说也写得十分地壮观。一个美女在地震灾害中,脸上出现了一道伤痕,这伤痕被莱姆描述得如同宇宙之谜,给人的感觉不只是肉体创伤,而且是精神创伤。可惜的是,这本书没能在国内出版,我们没法欣赏到这本把小说结构运用到极致的小说。
不过,我们可以欣赏包晓琳用迷宫结构写作出来的《红豚》,她让我感受到了悬疑推理小说的另一种魅力。如果把以前悬疑推理小说的结构比喻成打满结捆绑在一起的几条绳索,那么,《红豚》则将几条打满结的绳索藏身暗箱中,并以迷宫的方式摆放了绳索。在暗箱外,你只能看到绳索的头尾,要想让头尾在大脑里连通,就必须跟着作者的指引,一步一步将绳索理顺,并依次解开结头,才能进入下一章。你不能倒着来,也不能跳着来,就像置身迷宫里,你只能依次闯关,任何非分之想对于你来说,都无能为力,就像我一样,还得倒回去重看才能看懂。
之前,我没有读过包晓琳的书,也不了解作者。百度后才知道,她曾经出版过一本《阴阳》,也是悬疑推理小说,《红豚》是她的第二部作品。她的成名是因为参加郭敬明组织的第二届“THE NEXT•文学之星新”新人选拔大赛,获得了全国总冠军。作为一个出道不久的人,包晓琳能用迷宫式的小说结构架构一个青年的复仇故事,让故事在时空交错中悬念重生,绝对是下足了功夫。
我喜欢《红豚》的另一原因是这本书作为悬疑推理小说,里面的人物却一点都不失乐趣,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包晓琳肯定明白这样的道理:真正的高手看起来跟普通人没有区别,所以她要让他们调侃、八卦、忧伤、叛逆,让这个复仇故事感伤而又唯美。我猜包晓琳生活中是一个比较喜欢八卦的女人,看了书的朋友,或许会认同我这个推断。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红豚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红豚》❤ 新书活动贴(呐,有奖品哦)❤(包大人)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