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慕与矜持之间:胡适与韦莲司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等待戈多 2017-11-03 11:44:13

    在爱慕与矜持之间——题目取得真好。半个世纪的友谊,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逢的知己。看到苇莲思女士那几封情意绵绵的信件,唐德刚“讥讽”胡适表白被拒,胆小从此不敢轻举妄动的说法,可以平反了

  • 4 菱歌 2020-11-29 16:00:12

    审慎,避免过度解读和想象。得不到回应的爱,韦莲司教授给女儿的忠告真好,“除非不得已,否则别结婚”。韦莲司女士致胡适:“恐怕我是不会为了讨你的欢心而去跟别人结婚的!!”

  • 1 🌱 2021-12-22 18:11:51

    萬里層雲,千山暮雪

  • 4 後知後覺 2014-06-27 17:01:26

    潸然泪下,不能自已。韦莲司真是让人倾佩的女子,爱的真切,活的尊严。只是胡博士真的很自私,辜负了这么多痴情女子,你内疚吗?世间多痴情女子,负心郎。

  • 1 confuse 2015-09-25 21:37:50

    二十郎当岁时,有一段时间很迷胡适,特别是他的求学经历。也是那时读了一本讲述他与美国红颜知己的书。那时觉得好奇怪。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和发妻江冬秀不离不弃,让我钦佩。韦莲司的痴情让人感叹。人生如此足矣。胡适是我尊敬的人。

  • 2 🧡勞小姐🧡 2021-01-05 13:58:59

    -_-新版《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喜欢新的书名所以也标注一下。“爱慕”与“矜持”概括了韦莲司对胡适50年来复杂的感情。周质平先生写得动情,让读者在感性层走进胡适,而不是只把他当作是“怕老婆”的文弱书生。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止于书信往来。韦莲司终身未嫁,深爱胡适,照顾其赴美留学的女友曹珮声,与发妻江冬秀相处和睦。后来,75岁的韦莲司从美国搬到一个小岛上,用毕生积蓄成立胡适基金会。1962年胡适去世,韦莲司写信给长子胡祖望:“在他的墓边放十朵白色水仙,每五朵绑成一捆,你不必写是谁送的,就悄悄的放在他的坟旁。”纵观胡适一生,虽然仍被封建婚姻所束缚,但确实也拥有过一段刻骨铭心感人肺腑的炽热爱情。这样想来,还是比许多人都幸运的。

  • 1 拂尘 2022-11-17 20:22:46 德国

    周质平的翻译好差,有些话翻了后他自己不觉得拗口不通吗?(推荐江勇振的翻译)还有居然把胡适给罗维茨的几封电报当成是给韦莲司的!胡给韦写的信向来都不怎么罗曼蒂克,突然这么热情他不觉得不对劲吗?还有让我无语的是对哈德门的一笔带过。我本来以为作者讴歌胡韦“虽不成眷属,然一往情深”的爱情,是因为他不知道哈德门的存在。但并不是,从作者的一些表述上来看他是知道胡适和哈德门的关系的,却略去不写,这大概就是男性视角下的偏袒吧。只看此书读者会惋惜是种族问题和封建枷锁害得有情人无法成眷属,但讽刺的是,如果把韦莲司置于胡适和他所有情人们的关系网络中会发现这两人的付出根本不对等,韦莲司的深情胡适没怎么当回事。 但还是推荐一下此书,韦莲司太难得了TAT

  • 0 吉哈诺的影子 2022-12-05 16:53:03 福建

    爱慕与矜持,实际是就是感性与理性,自内而外的表露和自外而内的束缚,最终变为“欣赏”二字,徒留一丝浪漫。

  • 0 余生皆假期 2022-08-16 23:21:31

    2022137 半个世纪的深情,让人感佩不已!五十年的寂寞、悲欢聚散也让这段感情成为“不朽”,而在这“不朽”中,韦莲司尤其伟大。

  • 0 琅鹭 2022-06-08 22:52:09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之外的周质平初读,文笔很好。我以为在信件基础上的分析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喜欢结语部分的行文总结,“虽不成眷属,而一往情深。”这份跨越几十年几代人的深情真令人感动。

  • 0 惜花人 2022-12-22 01:46:51 北京

    不妄言,摆事实,重文献,超越大部分所谓的民国传记。立德,立功,立言,立情,尚友古人。不可多得的好书。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如果倒退一百年,处在那个时代,我也会不能免俗的爱上胡适吧。即使只是仰慕,就已足够。

  • 0 二进制的浪漫 2018-07-02 04:02:42

    最懂得的美好,最自私,也最无私。这样的情谊,如何让人不感叹,又能有几人有。庆幸自己在现在读完这本书,对爱情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 0 刀巾 2016-11-06 20:30:07

    值班的周末在办公室读完,耳边响着Elton John的“It's a sad, sad situation”。不是高阶暧昧,而是温绵情缘。

  • 0 Y 2020-11-29 09:18:13

    胡博士说:“四百里的赫浈江,从容流下纽约湾……”读来风度犹在。打磨自己,像雕琢一件艺术品那样,人的一生,可以将这作为最高目标之一。

  • 0 杜尔凯姆 2020-01-17 17:07:30

    胡适的方方面面都是传统和现代碰撞混乱的产物。评价胡适也只能在这两种观念中跳跃但难有定论

  • 0 ay 2019-01-23 21:55:55

    年轻时因为爱情生发了对知识的渴望,却因为知识而不断强化着对爱情的执念。

  • 1 only one 2019-11-12 01:15:57

    中国版的《查令十字街84号》,小书虽薄,意蕴隽永,夜深人静读时,颇为神伤。

  • 2 向花尋 2020-02-29 17:14:38

    周質平初版的《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現已被更名為《在愛慕與矜持之間》,估計是出版社的餿主意。 縱觀國內現行的出版物,嗅覺會告訴妳:文字是可以通方調製、情感是可以批量生產的,連鼻涕眼淚都是效期打碼、真空包裝,還附帶團購。 好的文字,能夠串通情感,謹小慎微的走勢:二十二年前,拜讀周先生的初版前,王小波就提醒過,體位的專一才是愛情的見證;但到了胡適這,愛的距離被拉遠了,遠到異國他鄉,一切均靠代購,幾近凋零的玫瑰,因受賜於煽情的雨露,才得以抽穗,淚血模糊。 值得順帶一提的是,靠一封封信順藤摸瓜便能體會真情實感,遠不止於見面點頭哈腰與摟摟抱抱,還有來自遠方噓寒問暖與牽腸掛肚的《查令十字街84號》。

  • 2 橘子与茶 2018-10-28 17:20:25

    “在过去悠长的岁月里,我从未忘记你……”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