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浠墨 2013-11-12 14:35:37

    没预期想象的好,看来长篇的驾驭没那么容易,需要努力的地方很多。

  • 2 清思淡敘 2015-07-01 14:07:50

    在计划生育体制下的恶,有体制也有个人,常常让我们无法指出是一个具体的个人还是庞大模糊的体制,或许这恰恰就是阿伦特所说的“恶之平庸”。

  • 1 金正昆 2014-11-30 21:01:28

    开篇写北妹死我就知道又一个刽子手作家来了。几乎每章都死人,最后把自己妈也写死了。时间顺序很乱啊。

  • 1 1 TO 2 2018-06-03 11:54:15

    蓄力不足,很难把里面的痛苦提炼出来,不能给我会心一击,农民语言运用也带着点知识分子气,80后作家里写长篇的本来就不多,好的就更少了。

  • 1 [已注销] 2018-04-22 07:30:11

    看人家莫言写计划生育得了诺奖,眼红了是吗?可惜东施效颦。有位友邻说作者是刽子手作家,这封号送得好!写得坏,但是我最恨的是他毁了一个美好的词,“单衫杏子红”的《西洲曲》多美啊,枪毙作者一百次也不过分!

  • 0 陈略略略胖 2015-08-09 12:37:11

    有点儿乱。计划生育这样的体制下一个家庭的悲剧和血泪史。个人视角下的时代感。

  • 0 深渊大饭店 2015-05-15 11:41:02

    从叙事结构上讲其实蛮糟糕,散乱而缺乏聚焦,虽然也是读得一口恶气但没有最致命的会心一击还是显得比较失败,先前铺置的好几条线最后都收的草草其实相当可惜,本来能够表达得更加动人的,可能作者暂时还不具备很好的处理长篇的能力吧。但另一方面,所选择挑战的题材又是极具勇气,虽然作者在后记里面说是写计划生育,但实际上可能更接近于是一个成长小说。从“我”所看到的碎裂的景观里(作家破碎的叙事也误打误撞地加剧了这种碎裂感),一个现实的底层中国得以生动的呈现。西洲曲可以说是具象化的《长河》,或者说是沈从文寓言的实现,光就这一点来说,这部小说已经显得很有价值了。另外想说一下语言,在局部处理上作家的语言其实还是很有经营的,细节上的句子很有电影的镜头感,读起来相当有味,抒情色彩也好。如果在大构想上更到位,以后会很有前景。

  • 0 Jessie 2022-10-30 15:21:02 湖南

    2013年,還能夠談「體制」,談「計劃生育」的時代。讀了小驢很多本小說,又好像在讀同一本小說,帶來同樣的痛感。

  • 0 凉_到底凉不凉 2022-08-07 15:32:23

    8.读完儒林外史再读这本书,觉得无比畅快。作者记录了中国一段特殊的时期,从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文笔略有一些些稚嫩,但我愿为真诚地书写评满分!

  • 0 哆啦A梦在追梦 2016-07-26 07:29:50

    小驴的第一部长篇,还是值得鼓励的。有点像《女巫》,鬼气森森。

  • 0 许也 2017-10-23 17:45:43

    对计划生育过程的深刻描绘

  • 0 呆摩托 2023-09-10 00:29:40 陕西

    全书作为长篇,各个章节之间有一些显而易见的错位和矛盾之处,这很难说是作者刻意为之还是创作的缺陷。另一方面人物的语言呈现出与人物身份严重的不符就是毋庸置疑的创作水准问题了。

  • 0 臻心有鱼 2015-06-03 09:31:26

    很多人其实无法想象,那个时代的血泪,这本小说提供给你一个了解历史的视角,透过它,你会发现历史残酷的一面

  • 0 螃蟹的虾米大人 2014-01-10 22:30:40

    3个小时读完了,其实之前也是一口气看完郑小驴的书。他的作品有深度,有内涵;直指某些社会问题。而小说的结构也是那么奇特。一个成熟的80后作家,读了他的文字,会感动、会思考、会敬佩。

  • 1 南寂 2019-04-16 10:15:57

    对于经历过计划生育后期的90后来说,我认为作者写的贴近生活,似乎让我看到了当时楼上阿姨为躲避计划生育,不敢往外晒衣服。以为风声没那么紧了,衣服晒出去的第二天,就被抓走了。整楼回荡的都是她婆婆的哭声。

  • 0 小室 2016-10-15 13:00:42

    小说以少年成长和计划生育为主线。作者文风大类余华,很有潜力。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