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文•皮克(Mervyn Peake,1911-1968),英国诗人、小说家、画家兼剧作家。1911年出生于中国,先在天津中小学接受教育,后回国就读于伦敦东南区艾萨姆学院,这是《歌门鬼城》中“贝尔葛洛夫学院”的原型。皮克因拥有绘画天分,先后进入克洛登艺术学院(Croydon School of Art)及皇家学院(Royal Academy School)就读。之后他在多家画廊展示画作,成绩斐然,也任教于威斯特敏斯艺术学院。他在那里与画家玛耶芙‧吉摩尔(Maeve Gilmore)相遇,两人于1937年完婚,育有三子。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人虽入伍服役,却以替《骑木马》(Ride a Cock Horse,1940)、《猎捕史纳克》(The Hunting of the Snark,1941)和《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1943)等书所绘时而优美、时而骇人的插图,被誉为天才插画家,还包括《艾丽斯梦游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1946)、《格林童话》(Household Tales,1946)以及《金银岛》(Treasure Island,1949)等。
《泰忒斯诞生》与《歌门鬼城》先后于1946及1950年出版;这两部著作挑战文体分类原则,以华丽的散文展现巨细靡遗的观察力以及对怪异风格的热情,风格一如皮克的插画作品。其它著作包括《形状与声音》(Shapes and Sounds,1941)等数部诗集、《无理韵文》(Rhymes Without Reason,1944)和《怪叔叔的来信》(Letters from a Lost Uncle)等,以及《派先生》(Mr. Pye,1953)这部以皮克偶尔旅居的萨克岛(Sark)为背景、充满弦外之音的小说。他也撰写多部剧本,包括《求爱的才智》(The Wit to Woo,1957)--但因本剧遭受空前挫败而使他精神崩溃。
歌门鬼城家族小说的第三部曲,当时据出版商的说法,也是他最部一部小说《泰忒斯独行》在1959年出版。皮克原本打算对泰忒斯多做着墨,但因陈年痼疾而无法实现。他最后作品是为巴札克(Balzac)《滑稽故事》(Droll Stories,1961)等一些书籍绘制插图,以及他在大战期间所写的长篇叙事诗:《飞行炸弹之诗》(The Rhyme of the Flying Bomb,1962)。他于1968年去世,但毕生心血仍有许多未及完成。
0 有用 lovelyegg 2014-11-29 21:37:54
泰忒斯在束缚中成长,城堡在阴谋中颓废。在最后四分之一处,被典仪压迫中生出的反抗心和重要之人的死亡,终于让他和恶人有了一次决斗。这死气沉沉的城堡虽然在洪水中幸存,却失去了它的主人。
1 有用 Aloysius.🌈 2025-04-29 17:37:51 上海
皮克是古堡众鬼魂之一,幽灵的视点在回廊游走,圆睁,没有眼睑,不放过所经之处怪异璀璨的繁多细节:(随意翻开一页)时间流速放缓、屏气凝神的段落都有雕刻家的专注和生长成一整个微观宇宙的创世野心。他捕捉石墙上光斑的形状,古怪人物某个动作神态在自然中的形态学对应物,捕捉气味和浓雾。带着看不懂时间也仍紧盯钟面的孩童的好奇心,留意阴影与阴影、寂静与寂静之间也可以千差万别,种类繁多。 古怪人物:困在孤独里仿佛正淹... 皮克是古堡众鬼魂之一,幽灵的视点在回廊游走,圆睁,没有眼睑,不放过所经之处怪异璀璨的繁多细节:(随意翻开一页)时间流速放缓、屏气凝神的段落都有雕刻家的专注和生长成一整个微观宇宙的创世野心。他捕捉石墙上光斑的形状,古怪人物某个动作神态在自然中的形态学对应物,捕捉气味和浓雾。带着看不懂时间也仍紧盯钟面的孩童的好奇心,留意阴影与阴影、寂静与寂静之间也可以千差万别,种类繁多。 古怪人物:困在孤独里仿佛正淹死在浅滩,关押在不同习性打造的扭曲各异的牢笼里,或者:被各自命运形状的蛛网捕捉到的飞虫——昆虫的比喻也是为了说明,这浅显延续了人物凸显的与动物、植物或矿物的亲缘特征,它们闪现在每一个被关注所放大的、因此不会短暂到逃脱幽灵之眼的无意识痉挛中——皮克小心固定好傀儡的提线 (展开)
0 有用 zk 2014-10-01 23:23:59
第二本也不错~有意思~
0 有用 [已注销] 2016-12-03 14:21:53
看得我昏昏欲睡
0 有用 来跳舞 2025-01-27 12:38:44 江苏
小紫禁城背景下的《呼啸山庄》……从宫里被丢出来的“优雅”婴儿长成了啃喜鹊骨头的丛林野物,原始和丑陋在Titus眼里成了崭新的东西,成了对贵族的反叛。美是倦怠的,丑是背离旧世界途中的狂热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