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哲学中的神学转向是二十世纪末发生西方思想界的一个重要变化,本研究以此为主要学术背景,以对"道说"(logos)这一关键词"从逻各斯到倾空(kenosis)"的考察为进路,探寻这一转向的主要动因,及这一转向在有关语言、翻译、历史、叙事、艺术、神学等具体问题域中的呈现与讨论,以此关照当代西方学者对"现代的消极性"与"艰难的现实"所做出的深入思考,进而考辩他们对存在、主体乃至真理、意义等重要问题的重新阐释。
芮欣: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厦门大学副教授。
看了这系列的三本书了,这本《道说》是我在题材上最感兴趣的,但没想到读下来这么“干”。既是干货满满的干,又是难以下咽的干。看似以“太初有言/意/力/为”为行文脉络,但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只能看到各种文献间无休止的相互指涉,而没有阐明哪怕一个关键概念。如最后结语所说,这本论文只能是一个“插曲”,关于意义的讨论没有开端也没有结束。
十字架的逻各斯,苦弱的神学,后两章看作者输出德里达和卡普托。等考完研自己去看了呃;
作为德里达主义者,作者有一种将各种思想家都德里达化的倾向(这点在第三章里作为明显):事件不仅仅有关一个扰动了在场之物的幽灵,这种对于事件的构想难道不恰恰正是对于事件本身的一种overgeneralize吗。诚然,事件打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名称,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对于事件的准确刻画(这恰恰是巴迪欧对德里达的批评):或者说,我们最终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种关于与他者保持关联的现象学(或者更糟,伦理学),因... 作为德里达主义者,作者有一种将各种思想家都德里达化的倾向(这点在第三章里作为明显):事件不仅仅有关一个扰动了在场之物的幽灵,这种对于事件的构想难道不恰恰正是对于事件本身的一种overgeneralize吗。诚然,事件打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名称,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对于事件的准确刻画(这恰恰是巴迪欧对德里达的批评):或者说,我们最终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种关于与他者保持关联的现象学(或者更糟,伦理学),因为这个联系本身恰恰是应该被细致地加以思考(这里或许会涉及一种拓扑学……) (展开)
五星是因为作者在写作中体现出的立场性、清晰性和严肃性,或许这本著作在准确性和创造性上有缺憾和不足,但是中文学界在今天同样需要这样的工作
纪念一下我对卡普托与后现代神学兴趣的开端
> 12人在读
> 35人读过
> 271人想读
订阅关于道说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沉默生啤 2020-05-09 18:59:26
看了这系列的三本书了,这本《道说》是我在题材上最感兴趣的,但没想到读下来这么“干”。既是干货满满的干,又是难以下咽的干。看似以“太初有言/意/力/为”为行文脉络,但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只能看到各种文献间无休止的相互指涉,而没有阐明哪怕一个关键概念。如最后结语所说,这本论文只能是一个“插曲”,关于意义的讨论没有开端也没有结束。
1 有用 Vergängnis 2021-09-07 13:42:27
十字架的逻各斯,苦弱的神学,后两章看作者输出德里达和卡普托。等考完研自己去看了呃;
3 有用 Ludwigsama 2022-04-08 19:59:46
作为德里达主义者,作者有一种将各种思想家都德里达化的倾向(这点在第三章里作为明显):事件不仅仅有关一个扰动了在场之物的幽灵,这种对于事件的构想难道不恰恰正是对于事件本身的一种overgeneralize吗。诚然,事件打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名称,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对于事件的准确刻画(这恰恰是巴迪欧对德里达的批评):或者说,我们最终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种关于与他者保持关联的现象学(或者更糟,伦理学),因... 作为德里达主义者,作者有一种将各种思想家都德里达化的倾向(这点在第三章里作为明显):事件不仅仅有关一个扰动了在场之物的幽灵,这种对于事件的构想难道不恰恰正是对于事件本身的一种overgeneralize吗。诚然,事件打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名称,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对于事件的准确刻画(这恰恰是巴迪欧对德里达的批评):或者说,我们最终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种关于与他者保持关联的现象学(或者更糟,伦理学),因为这个联系本身恰恰是应该被细致地加以思考(这里或许会涉及一种拓扑学……) (展开)
0 有用 chimère 2025-05-11 21:51:34 北京
五星是因为作者在写作中体现出的立场性、清晰性和严肃性,或许这本著作在准确性和创造性上有缺憾和不足,但是中文学界在今天同样需要这样的工作
0 有用 蔲槿 2024-03-06 12:59:37 浙江
纪念一下我对卡普托与后现代神学兴趣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