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多抓鱼上平价买的,上面居然有蔡澜的亲笔签名,是赠给一位女士的,流转到我的手上,赚到了
像我这种抱怨无聊的懒和卢瑟,都是自找的,同样是人,为毛人家就跟野马一样放荡不羁捏。
扒人家的骨坛拿人家的💀来拍片,不怕人家半夜来找你吗。。。。
小品集合
家世是很重要的资源
不如 蔡澜家族2,可能是蔡澜写得多的缘故:“精致的淘气”。姐姐笔下写的才是正儿八经的家族故事
相当于自传,当然免不了自我吹捧,但可以了解一个潮州家族下南洋的历史。
我本想从蔡澜身上学一些东西,他的文字让我放松,可能也因为不长,组合比较简单的缘故。一本书来来回回就那么点事。
两本重复片段颇多
虽然是家族史也得以一窥当年人的生活状态。蔡澜父亲的故事很有意思。
爱吃爱玩爱旅游爱女人的蔡澜原来是新加坡人…一窥新加坡华人的家庭故事
戊戌年第21本。
不知为何打分这么低。其实还不错,看完会对蔡澜何以成为蔡澜有了不少新的理解。许知远这类媒体知识分子对蔡澜总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反观蔡澜家事,一家人基本都是如此洒脱清淡,蔡父年轻时写文追悼自己的牙齿说这颗齿吃过好多美食,蔡母九十多岁了早中晚都要喝白兰地,蔡氏兄弟三人去印尼找小姐,蔡澜为姑娘看上弟弟愤愤不平。过于政治正确的当下,蔡澜如果成名于此时,估计每天要被骂无数遍渣男死直男了。
潇潇洒洒,轻轻松松。有的地方值得学习!
原来蔡澜是新加坡人,父母在日军侵华时期由汕头逃去新加坡,其父母在那个年代算是很有学识的人,当然他们的家族背景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出身诗书世家,然后到蔡澜这一代算是高峰,兄妹四人皆有所成。然而到第三代开始,随着新加坡的发展,家族中人的华文和文化基本丧失,实在为一大憾事,可是世事又谁能料呢。相对于读书我更喜欢了解写出那些文字背后的那个人,看完蔡澜家的历史,使我对他的文字和人生态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许知远访问蔡澜时怕是没读过老蔡家的传记而只是读过他的一些文章和查过网上的一些八卦而已吧,反正那次访谈我觉得很尴尬。
因《十三邀》采访蔡澜而起,读完后,印象深刻的是他妈妈的“高兴就记得”,以及其父亲所信守的“天目僧人”的“长寿决”:“睡的好,起得早,多跑跑,少烦恼,常洗澡,吃半饱,休想老,忌暴躁”。
2014年第一本枕边书,行く!
细节即见性情,蔡澜比起姐姐蔡亮、弟弟菜萱,始终是个顽童。
买这书的时候咋想的???
做人还是要尽量有趣一点
> 蔡澜家族
1 有用 edsiuqraM 2022-01-24 19:35:56
多抓鱼上平价买的,上面居然有蔡澜的亲笔签名,是赠给一位女士的,流转到我的手上,赚到了
2 有用 🐼🐼🐼 2014-09-27 16:23:51
像我这种抱怨无聊的懒和卢瑟,都是自找的,同样是人,为毛人家就跟野马一样放荡不羁捏。
0 有用 不去 2017-07-19 00:53:03
扒人家的骨坛拿人家的💀来拍片,不怕人家半夜来找你吗。。。。
0 有用 弦歌 2014-10-06 15:51:35
小品集合
0 有用 投射性認同 2020-05-07 17:02:57
家世是很重要的资源
0 有用 山下猫 2022-11-16 18:56:20 陕西
不如 蔡澜家族2,可能是蔡澜写得多的缘故:“精致的淘气”。姐姐笔下写的才是正儿八经的家族故事
0 有用 仙人白白 2022-08-25 23:19:59 四川
相当于自传,当然免不了自我吹捧,但可以了解一个潮州家族下南洋的历史。
0 有用 飞在天上的鸟 2022-06-10 16:28:16
我本想从蔡澜身上学一些东西,他的文字让我放松,可能也因为不长,组合比较简单的缘故。一本书来来回回就那么点事。
0 有用 onepiece 2024-11-21 16:32:09 浙江
两本重复片段颇多
0 有用 Foo-Hsi 2025-01-22 01:26:20 广东
虽然是家族史也得以一窥当年人的生活状态。蔡澜父亲的故事很有意思。
0 有用 momo 2018-09-24 10:14:11
爱吃爱玩爱旅游爱女人的蔡澜原来是新加坡人…一窥新加坡华人的家庭故事
0 有用 泛菊杯深 2018-11-05 13:16:36
戊戌年第21本。
0 有用 眉谷 2020-08-08 01:16:37
不知为何打分这么低。其实还不错,看完会对蔡澜何以成为蔡澜有了不少新的理解。许知远这类媒体知识分子对蔡澜总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反观蔡澜家事,一家人基本都是如此洒脱清淡,蔡父年轻时写文追悼自己的牙齿说这颗齿吃过好多美食,蔡母九十多岁了早中晚都要喝白兰地,蔡氏兄弟三人去印尼找小姐,蔡澜为姑娘看上弟弟愤愤不平。过于政治正确的当下,蔡澜如果成名于此时,估计每天要被骂无数遍渣男死直男了。
0 有用 会躲 2020-04-03 15:48:20
潇潇洒洒,轻轻松松。有的地方值得学习!
0 有用 monkey 2020-11-14 15:50:28
原来蔡澜是新加坡人,父母在日军侵华时期由汕头逃去新加坡,其父母在那个年代算是很有学识的人,当然他们的家族背景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出身诗书世家,然后到蔡澜这一代算是高峰,兄妹四人皆有所成。然而到第三代开始,随着新加坡的发展,家族中人的华文和文化基本丧失,实在为一大憾事,可是世事又谁能料呢。相对于读书我更喜欢了解写出那些文字背后的那个人,看完蔡澜家的历史,使我对他的文字和人生态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许知远访问蔡澜时怕是没读过老蔡家的传记而只是读过他的一些文章和查过网上的一些八卦而已吧,反正那次访谈我觉得很尴尬。
0 有用 Liberty 2019-07-07 12:04:12
因《十三邀》采访蔡澜而起,读完后,印象深刻的是他妈妈的“高兴就记得”,以及其父亲所信守的“天目僧人”的“长寿决”:“睡的好,起得早,多跑跑,少烦恼,常洗澡,吃半饱,休想老,忌暴躁”。
0 有用 点雪红炉 2014-01-05 10:57:10
2014年第一本枕边书,行く!
0 有用 Nanako 2017-06-10 13:00:10
细节即见性情,蔡澜比起姐姐蔡亮、弟弟菜萱,始终是个顽童。
0 有用 阿钟 2019-11-08 00:11:48
买这书的时候咋想的???
0 有用 子不say 2020-07-14 13:16:56
做人还是要尽量有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