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短评

热门 最新
  • 28 Roland 2015-05-19 09:33:32

    挺厚的,很适合作为入门导论。陈嘉映先生87-88年在美国时所写,依然是很强的陈嘉映式风格。思路清晰开拓,语言自然,尽可能用自己的思考和文字阐释清楚对的概念,而不是限于海德格的术语体系中左右互搏。

  • 24 田粒 2017-12-11 20:45:54

    言谈、现身、理解、被抛、沉沦、筹划、绽出、遮蔽、诗思,纷繁复杂、眼花缭乱,原来海德格尔是玩弄概念的标题党啊

  • 14 赵松 2017-02-11 16:16:13

    陈老师的这本书真是功力深厚啊。

  • 17 砚一 2017-08-30 17:43:25

    人既不只流浪也不只在家沉睡,人在思乡中浪游。

  • 8 𝑾𝒂𝒍𝒅𝒆𝒊𝒏𝒔𝒂𝒎𝒌𝒆𝒊𝒕 2020-12-15 00:24:37

    浓浓的陈嘉映式行文风格,不落学院派之窠臼,这是好的。但陈嘉映的问题同样明显(不只是这一本书):有时段与段之间像断线一样失去关联,竟如横生衍文;一半是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的论述,一半又是云遮雾绕的私人语言(我怀疑是被海带跑了),尤其是论时间的部分,干脆“令人发指”地放弃解释(或用更模糊的术语解释本就模糊的术语),似有“精神分裂”之倾向;细小的结构划分往往有不合理之处,显得琐碎凌乱(这一点在《语言哲学》一书中尤为严重)。不过嘛,陈嘉映毕竟还是相当聪明的,最可贵的是一颗不将海奉为神明的清醒头脑(甚至总是给他吐槽挑刺)。

  • 24 哭之笑之 2019-08-02 17:18:33

    “海德格尔有一次说,读透一段《巴门尼德》,必会令人惭愧自己的图书馆,满装着厚厚的书,加起来还不如《巴门尼德》的一段话有分量。海德格尔本人或也有些惭愧。全集出了几十部,还在继续出着。固然这些书最初多半是讲课的讲稿,毕竟是海德格尔自己让把这些讲稿印成书籍的。一个思想家真有那么多值得发表出来的思想?”(第五章,第二节) 陈老师的吐槽更有意思,哈哈哈哈

  • 4 Tricia 2022-05-08 17:56:39

    充斥着想不明白不想了的人生智慧、细细措辞引用中国文化典籍的外部提问。引用一下,谈几句简单不出错的,一有问题就划清界限,这不就是海的好奇、闲谈、模棱两可么,拿这种方式阅读还写本书,在引进的时候就算了,现在还能受到追捧……「在对谈中,陈嘉映说,自己“对高深的事不能谈很多。” 李泽厚回应:“那你太客气了,你翻译了《存在与时间》。” 陈嘉映接着说:“我是字对着字翻译出来的,也没明白他(海德格尔)在说什么。” 当时,江绪林对陈嘉映的表态感到不满。他在微博上回复友人:“在一个罪恶的时代,陈老师这种文化的打情骂俏也是一种过失......从一神教的视野来看,要么绝对沉默要么抗议。”」

  • 7 雲雀舌🪺 2019-05-06 02:48:39

    wish每本西哲经典都有这样的中文导论……

  • 5 海德割耳朵 2019-03-13 00:08:27

    海德格尔就是 常看常新 一看就忘 再看再新 看完还忘的的哲学家 他的浪漫气息让人觉得 嗯生而为人 真好

  • 3 Max Snow 2021-04-14 16:34:00

    看完后完全不想读原著。。。

  • 2 Whimsicat 2017-11-22 16:29:25

    也许是因为自己对海德格的了解慢慢加深,对二手文献的感觉也在逐渐清晰起来。陈嘉映老师这本书相当简明清晰地勾勒了海德格前后的框架和问题,也澄清了一些翻译SZ时属于选择的考虑。我觉得不算对海德格的严肃研究,但用于配合原文阅读会相当有帮助。

  • 3 孔默 2019-11-10 19:30:17

    海德格尔哲学入门推荐。

  • 1 Turbulence 2018-07-01 20:35:38

    作者时而谈起词源,时而引用中国百家之说,须知这很多都不属于哲学的范畴,也对于加深理解并无好处,只是增加了空乏的内容,是一本内容杂乱,体系不明的导读,时而晦涩时而粗陋,但仍旧是一本导读,它并没有胡言乱语,只可以这样说了。

  • 1 爱吃萝卜爱吃菜 2019-05-01 22:04:54

    “对哲学的情态构成了他一生的主情。”

  • 2 Atomic 2019-07-23 21:02:33

    本应该三天读完的书拖了个把月。

  • 1 易外太空 2020-05-15 15:26:11

    考研之前最后一本关于海的专著。没孙周兴讲得明白,但可贵在有作者对于海的反思,作者果然在骨子里是对于海的哲学存疑的

  • 1 Laputa 2020-08-05 22:48:26

    很清晰的梳理。不过作者似乎对后期的海德格尔不是特别认同,一些著作如《哲学论稿》没有读到。

  • 2 之神 2019-07-27 15:18:47

    不适合作为入门读物,适合当作“基本了解”和“钻研原著”之间的预备阶段。

  • 0 YOU EAT PHONE 2019-05-27 11:31:35

    ximalaya上面的录音都不见了

  • 0 LiFePO四 2020-12-06 02:15:59

    较好的一本导论,海德格尔太晦涩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