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公司法的理念》是站在全球经济发展和全世界公司法发展的大潮中对日本公司法进行讨论的。公司法理念虽然抽象,但作者却深人浅出地向我们揭示了它的精义。他在本书中认为,公司法是公司的基本法,公司法制定有关股东出资和公司根据该出资决定运营并进行经营活动等方面的规则。同时认为,公司法就是规定与公司相关的“关系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私法”规则。
神田秀树,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兼任日本法务省法制审议会公司法部会委员、金融审议会临时委员、企业价值研究会会长、企业会计基准委员会委员部会委员等职务。
现在对于不引用法条,不关注实务案例的法学教科书或专著,读起来怕怕的。还是把《公司法的理念》读完了,大家之作,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所可惜者,日本的公司法与中国的还是有很大差别,因此好多地方只有参考的意义。作者提出很多反问很有意义,也引发人的思考,比如:为什么对公司机关作出如此复杂的规定?公司法调整公司有关的各种人和公司之间的利害关系,为什么有其存在的必要呢?现在为什么需要“公司治理”?看似视为理所当... 现在对于不引用法条,不关注实务案例的法学教科书或专著,读起来怕怕的。还是把《公司法的理念》读完了,大家之作,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所可惜者,日本的公司法与中国的还是有很大差别,因此好多地方只有参考的意义。作者提出很多反问很有意义,也引发人的思考,比如:为什么对公司机关作出如此复杂的规定?公司法调整公司有关的各种人和公司之间的利害关系,为什么有其存在的必要呢?现在为什么需要“公司治理”?看似视为理所当然的问题,作者提出疑问,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予以解答,有助于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展开)
很好的入门读物
可以一翻,对非法律专业的人还是有用的呢。
> 更多短评 3 条
> 8人在读
> 15人读过
> 19人想读
订阅关于公司法的理念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静嘉张 2018-12-24 18:47:35
现在对于不引用法条,不关注实务案例的法学教科书或专著,读起来怕怕的。还是把《公司法的理念》读完了,大家之作,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所可惜者,日本的公司法与中国的还是有很大差别,因此好多地方只有参考的意义。作者提出很多反问很有意义,也引发人的思考,比如:为什么对公司机关作出如此复杂的规定?公司法调整公司有关的各种人和公司之间的利害关系,为什么有其存在的必要呢?现在为什么需要“公司治理”?看似视为理所当... 现在对于不引用法条,不关注实务案例的法学教科书或专著,读起来怕怕的。还是把《公司法的理念》读完了,大家之作,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所可惜者,日本的公司法与中国的还是有很大差别,因此好多地方只有参考的意义。作者提出很多反问很有意义,也引发人的思考,比如:为什么对公司机关作出如此复杂的规定?公司法调整公司有关的各种人和公司之间的利害关系,为什么有其存在的必要呢?现在为什么需要“公司治理”?看似视为理所当然的问题,作者提出疑问,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予以解答,有助于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展开)
0 有用 在海边 2014-09-22 21:00:00
很好的入门读物
0 有用 襄阳秋秋 2016-03-19 21:55:26
可以一翻,对非法律专业的人还是有用的呢。
2 有用 静嘉张 2018-12-24 18:47:35
现在对于不引用法条,不关注实务案例的法学教科书或专著,读起来怕怕的。还是把《公司法的理念》读完了,大家之作,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所可惜者,日本的公司法与中国的还是有很大差别,因此好多地方只有参考的意义。作者提出很多反问很有意义,也引发人的思考,比如:为什么对公司机关作出如此复杂的规定?公司法调整公司有关的各种人和公司之间的利害关系,为什么有其存在的必要呢?现在为什么需要“公司治理”?看似视为理所当... 现在对于不引用法条,不关注实务案例的法学教科书或专著,读起来怕怕的。还是把《公司法的理念》读完了,大家之作,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所可惜者,日本的公司法与中国的还是有很大差别,因此好多地方只有参考的意义。作者提出很多反问很有意义,也引发人的思考,比如:为什么对公司机关作出如此复杂的规定?公司法调整公司有关的各种人和公司之间的利害关系,为什么有其存在的必要呢?现在为什么需要“公司治理”?看似视为理所当然的问题,作者提出疑问,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予以解答,有助于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展开)
0 有用 襄阳秋秋 2016-03-19 21:55:26
可以一翻,对非法律专业的人还是有用的呢。
0 有用 在海边 2014-09-22 21:00:00
很好的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