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史实错得有点太多能靠理论补?
applying Hansen's theory into Chinese cinema, too long
终于看完了。。芝加哥学派对本雅明和hansen的继承。
英语还行
资料详实,是很好的resource book。如果编辑得更好一点,不像一本博士论文的话,应该会更容易读。。。
张师还是牛的,芝加哥传承
如果减少掉书袋之嫌的理论会很好很好。看到书里大篇幅写五四知识分子对鸳鸯蝴蝶派和搞电影的很愤怒甚至嫉妒,常常哭笑不得。
Chp.3, cinematic bricoleur.
摩登的上海,仿佛已成为一个陈旧的话题。
Chp. 3
Intro & Martial Arts
"vernacular modernity"的概念为解读中国早期电影打开了许多可能性。张真把电影定义为一种“体验”,由此传统意义上的非电影元素——茶馆、小市民、建筑、画报——都成为了以观影为核心的现代性体验的一部分。但是,为了让上海早期电影和全球现代性兼容,张真似乎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上海电影的“前现代”因素;把上海塑造成和巴黎、纽约相媲美的现代都市,而遮蔽了上海和中国内陆的潜在联系和相似之处。
最精彩的部分在intro和chp1 尤其将胡适白话文运动中“放足”的比喻和克拉考尔对Tiller girl身体隐喻的对比联想 此外就很掉书袋了 本雅明 汤姆冈宁 汉森 太长了 resource book 而且透穿文学和电影两大媒介的比较研究原创性甚少 多为史实了
中文版都没读顺,英文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啃下来的。
大段本雅明hansen的复述和阐释一直阻碍阅读体验,买了中文版总算读完。电影白话现代主义把电影看作一种“由普适性的技术、一种翻译机制和文化感应体系所组成的加工器,” 带着后见之明来看是一个早该被批判过的框架。另外有所质疑的是电影技术所降临和促成的白话文化以文学和文本文化为主,略触及印刷文化和出版基建,却并未深入探讨电影和白话文化中/前现代或proto现代的视觉想象(而不一定以视觉为形势呈现)的互动。《劳工之爱情》和《夜半歌声》的分析精彩,第五章以侯曜和徐桌呆讲对电影叙事的切入点及二者对不同国家电影和叙事传统的承袭出乎意料地有意思,第六章为武侠电影正名颇有电影史上的意义,被卫红学妹发展得更好。
好书啊…很多启发
上海电影史研究必读。比想象的好读一点 大量的hansen/benjamin引用确实能让人看出张真早期的理论继承
拯救我的毕业论文🙌🏻
总算读完学术偶像的《银幕艳史》,在Vernacular Modernism视阈下,上海电影成为民国时代中国白话与现代化运动中最重要的媒介载体,上海电影又如同发动机一样不断制造在人们对于现代性和美学的体验。从《劳工之爱情》到《夜半歌声》,张真不仅仅局限于早期电影史的文本研究,更关注了上海地理空间、大众文化、早期电影与鸳鸯蝴蝶派文学、萌芽阶段的中国电影理论研究、以及许多extratextual的问题。这文笔也是绝了:从洋泾浜、茶馆到大光明、大上海、国泰剧院,百年前的上海空间景观跃然纸上!应该是最棒的早期中国电影史书(也是最近读到最棒的书)🙏🏻
不得不说在收集材料上花了很大的功夫 语言比较晦涩
> 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
1 有用 格林 2015-04-16 02:58:09
史实错得有点太多能靠理论补?
1 有用 葱油饼 2011-03-11 07:07:22
applying Hansen's theory into Chinese cinema, too long
0 有用 hannah小花 2012-06-04 00:49:23
终于看完了。。芝加哥学派对本雅明和hansen的继承。
0 有用 dow 2020-01-26 21:24:14
英语还行
0 有用 pasha 2014-07-08 14:52:47
资料详实,是很好的resource book。如果编辑得更好一点,不像一本博士论文的话,应该会更容易读。。。
0 有用 nbpr 2024-03-12 03:43:44 美国
张师还是牛的,芝加哥传承
0 有用 双歌 2024-03-16 12:18:09 美国
如果减少掉书袋之嫌的理论会很好很好。看到书里大篇幅写五四知识分子对鸳鸯蝴蝶派和搞电影的很愤怒甚至嫉妒,常常哭笑不得。
0 有用 Yinanaa 2024-01-25 12:02:52 美国
Chp.3, cinematic bricoleur.
0 有用 munianli 2024-02-04 16:37:58 中国香港
摩登的上海,仿佛已成为一个陈旧的话题。
0 有用 韭子 2024-01-27 16:12:56 美国
Chp. 3
0 有用 影身 2024-10-04 01:48:01 中国香港
Intro & Martial Arts
1 有用 sankomi 2018-02-28 05:08:07
"vernacular modernity"的概念为解读中国早期电影打开了许多可能性。张真把电影定义为一种“体验”,由此传统意义上的非电影元素——茶馆、小市民、建筑、画报——都成为了以观影为核心的现代性体验的一部分。但是,为了让上海早期电影和全球现代性兼容,张真似乎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上海电影的“前现代”因素;把上海塑造成和巴黎、纽约相媲美的现代都市,而遮蔽了上海和中国内陆的潜在联系和相似之处。
0 有用 仙人球 2018-05-28 00:19:59
最精彩的部分在intro和chp1 尤其将胡适白话文运动中“放足”的比喻和克拉考尔对Tiller girl身体隐喻的对比联想 此外就很掉书袋了 本雅明 汤姆冈宁 汉森 太长了 resource book 而且透穿文学和电影两大媒介的比较研究原创性甚少 多为史实了
0 有用 悲情胡三万 2020-05-09 09:25:42
中文版都没读顺,英文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啃下来的。
0 有用 L 2020-05-01 15:06:15
大段本雅明hansen的复述和阐释一直阻碍阅读体验,买了中文版总算读完。电影白话现代主义把电影看作一种“由普适性的技术、一种翻译机制和文化感应体系所组成的加工器,” 带着后见之明来看是一个早该被批判过的框架。另外有所质疑的是电影技术所降临和促成的白话文化以文学和文本文化为主,略触及印刷文化和出版基建,却并未深入探讨电影和白话文化中/前现代或proto现代的视觉想象(而不一定以视觉为形势呈现)的互动。《劳工之爱情》和《夜半歌声》的分析精彩,第五章以侯曜和徐桌呆讲对电影叙事的切入点及二者对不同国家电影和叙事传统的承袭出乎意料地有意思,第六章为武侠电影正名颇有电影史上的意义,被卫红学妹发展得更好。
0 有用 阿恒亘阿 2024-09-12 18:58:01 江苏
好书啊…很多启发
0 有用 长乐路 2024-08-29 09:58:24 上海
上海电影史研究必读。比想象的好读一点 大量的hansen/benjamin引用确实能让人看出张真早期的理论继承
0 有用 Aimee 2019-04-13 01:43:47
拯救我的毕业论文🙌🏻
1 有用 Drabaha 2021-06-20 10:34:34
总算读完学术偶像的《银幕艳史》,在Vernacular Modernism视阈下,上海电影成为民国时代中国白话与现代化运动中最重要的媒介载体,上海电影又如同发动机一样不断制造在人们对于现代性和美学的体验。从《劳工之爱情》到《夜半歌声》,张真不仅仅局限于早期电影史的文本研究,更关注了上海地理空间、大众文化、早期电影与鸳鸯蝴蝶派文学、萌芽阶段的中国电影理论研究、以及许多extratextual的问题。这文笔也是绝了:从洋泾浜、茶馆到大光明、大上海、国泰剧院,百年前的上海空间景观跃然纸上!应该是最棒的早期中国电影史书(也是最近读到最棒的书)🙏🏻
0 有用 Parhelion 2019-11-21 15:42:00
不得不说在收集材料上花了很大的功夫 语言比较晦涩